首页 > 人物传记 > 红瘦

红瘦 第46节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屣

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

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

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说来这词倒也符合苏东坡目前的心情。书罢,对李清照说:“子瞻多年处于荒

僻之地,难得上京又要远行,想听听后生晚辈对我词作的评价,你不妨直言相告。”

李格非此时不由得为女儿捏了一把汗。

李清照沉吟一刻,说道:

“大人才华横空出世,文采博大如海,不过仅以余力为词。若以大人之才,肯

倾力而为,从此天下无词也。”

苏东坡绝对没想到一个纤纤少女出语如此不凡,怔了半天。

李清照的评论太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连晁补之、张耒和陈师道也想不到有人

从这个角度来评苏公的词,寥寥数字,字字沉重。

李格非连忙制止女儿,说:“大师面前,小孩子不可信口雌黄。”

苏东坡却说:“令媛见识非凡,一言切中老夫病根,所言极是。可惜人生难再

少,光阴不可追啊。”

苏东坡此去常州,第二年便去世。终年六十五岁。

而晁补之则在返回巨野后不久就去世。终年五十七岁。

陈师道在三年后也去世。终年四十七岁。

黄庭坚在六年后于流放的偏僻地方去世。终年六十岁。

唯独张耒在十四年后才离世。终年六十岁。

北宋文坛的明星相继陨落。

送别苏公之后,陈师道、张耒与李格非郑重地谈起了李清照的婚事,把赵明诚

在米公府上偶遇清照,思念仰慕的感情一一道来。并且详细介绍赵明诚的为人,认

为李清照能和这样一个丈夫生活在一起,是志同道合的一对,而且能得到赵明诚的

疼爱。对于李清照这样才华横溢的女词人来说,赵府上到底是书香门第,不至于在

婚后受到太大的压抑和影响。

李格非沉吟许久,说:‘小女清照不同一般的女儿家,她的婚事必须先征得她

的同意。”

李格非先与妻子王氏说了此事,王氏也认为不该强调政见的不同,失去一位好

女婿。夫妇俩商量好了,把李清照找来,认真地谈了一次话。李清照听父母说是关

于她的婚姻大事,不由得红了脸。再一听说父母选择的男方是赵挺之的季子赵明诚,

她马上想起这位在米公府上打过一次照面的年轻人。

那天,她躲在内室,偷偷看过赵明诚,又听他和米公谈论古迹的鉴定,倒是看

不出年纪轻轻的人有这么多扎实的学问。当时虽不是很在意,如今回想起来,觉得

赵明诚的气质相貌都也还是说得过去的。只是想到自己要嫁到与蔡京一党的赵家,

心里自然很不是滋味。虽然蔡京被贬出京,是人心大快的事,但赵家的名声从此更

是低人一头。

李格非夫妇看女儿一直沉默不语,知道她为难的是什么。李格非说:“清照,

你当明白父母为你择婿的深意,为什么不选择张文潜家或陈无已家的孩子呢?父母

不是那种以一己好恶,或者因政见不同影响子女婚姻的人。宦海沉浮,前途莫测,

万贯家财也不过是过眼烟云,只有所托终身者可靠,无论富贵卑贱都能相依相伴,

才是长久夫妇。”

王氏也说:“你父亲为你的婚事考虑了两年多了,选定了赵明诚这孩子,是经

过再三斟酌的。古人买椟还珠,是看中了明珠外面的装饰,反而丢弃了珍珠,总不
首节 上一节 46/238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