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红瘦

红瘦 第54节

道:“有此词,可消我辈千古遗恨了。”

李清照说:“父亲交代,闺中笔墨本不该私自赠送,只是师傅不同一般之人,

想来父亲也不至反对。只是不可题写清照之名,也望师傅多为清照包藏之。”

老琴师擦去眼泪,说:“我一向仰慕李小姐才华旷古绝世,今天以卑微之身能

得小姐亲赐桂花词,怎能不加珍惜呢?”

李清照想到今后不能再受老琴师指教,而过去的日于中又自命清高,失去了许

多学习的机会,到今日才知老琴师才华造诣非同一般,已经为时太晚了。

师生告别之后,李清照在书房抚弄那珍贵的瑶琴,被这高贵的琴音感动得魂不

守舍。因为出嫁的事被放在一边的作词的心情又回到了她的心中。

转眼到了成亲的吉日,李清照觉得光阴实在无情,不动声色地带走了她的少女

时代。

到了迎娶前一日,赵府上送来了催妆的冠帔花粉,自然是京中巧夺天工的制作,

大红的新娘服装送到李清照面前时,李清照再也忍不住悲伤的心情,抱着母亲大哭

起来。王氏想起自己出嫁时,也是这样舍不得离开娘家的,现在自己的女儿千辛万

苦地养大了,却要嫁到别人家里为妇,就像是心头割了肉一样痛苦,抱着女儿也大

哭起来,母女俩一哭,惹得全家人都哭了起来。来李家帮忙的妇女连忙安慰她们,

一面打发男家送催妆来的人,拿着送女婿的公裳花袱头之类的回去。还有女家这儿

的人跟着去赵府上挂帐、铺床,摆设新房,这叫“铺房“’。

而赵明诚这儿却只抱怨日子过得实在太慢,巴不得一定了亲就能把新娘子抬过

门来,对那慢吞吞的各种礼仪恨之入骨,直说是虚伪的东西。

好不容易盼到女家来挂帐了,他这个新郎倌却要回避。据说陪嫁过来的丫头在

挂帐的时候也要来的,赵明诚很担心是那个厉害的双飞丫头陪过门来,他是吃不消

的。可是家里忙忙乱乱的,都在为他的婚礼张罗,赵府内外张灯结彩,大红的喜堂

高悬双喜金字,堆满了各位亲友和赵挺之幕僚属下的贺礼。从明天起还要宴请宾客,

更是要热闹非凡了。

转眼过了夜晚,就是迎娶的正日了。

一早,赵明诚由父兄带着,在赵氏祖宗的牌位前祭拜上香,求祖宗祝愿赵明诚

结婚之后一切平安顺利,夫妻和睦,仕途通达,多子多孙。

赵明诚又垂听了父母的教诲,由佣人带着沐浴更衣,梳妆打扮起来,换上了新

郎的大红袍子,戴上簪着两串红花的帽子,披上七彩绫罗扎的彩花,走出房门引起

一片喝彩声,连赵挺之夫妇也觉得小儿子相貌堂堂,是个有福之人。

然而赵明诚自己却昏昏然的。

总算度日如年地盼到了成婚的佳期,赵明诚反而觉得等待使他精疲力尽,到真

做新郎的这天,他一点劲头也提不起来了。

迎娶这天,按着选定的吉时,赵明诚在哥哥的陪同下,骑着披红挂彩的高头大

马,抬着花轿,赶着车子往李府上迎娶他的新娘李清照。

一路上鼓乐喧闹,炮竹连天。一路上许多人围着看热闹。

今天是赵府上的三公子迎娶女词人李清照,人们用羡慕的眼光注视着独占词坛

花魁的新郎赵明诚。

赵明诚则云里雾里的,完全不知身在何处,由人摆布着往前走。

大哥赵存诚看到弟弟紧张的脸色,一路上策马靠近弟弟,对他说:“笑呀,笑

呀!高兴点呀。”

于是赵明诚不断地做出笑脸来,直到看见了李府的大门,他这才露出了真正的

笑容。

第五章 挺身救父
首节 上一节 54/238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