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瘦 第53节
老琴师停了一下,对李清照说:“唐代重诗,作诗者能入画即可。如柳宗元之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蓊,独钓寒江雪。’是唐代绝句
中意境最超绝、荡尽人间俗象的诗作。柳公此诗,我大宋朝画家唯有人品与画品清
高如李成者方能相比,此诗可入李成的《寒林平野图》。但柳公此诗却不能入音律,
这是诗的本身所局限。而词则不同,是既可入图画又可入音律的。”。
李清照是何等聪慧有悟性的人,她顿时觉得胸怀开阔,无数朦胧不明的意象似
乎清晰地了然于胸。她情不自禁地说:“师博说得太好了,弟子在作词时也隐隐觉
得在字面之后须有旋律节拍托住,而此节拍又非词本身之平仄,平厌押韵只是表面
的形式。师傅所说之韵律是骨髓中之隐藏的韵律。所以有时虽用最简单的文字写词,
只要把握好了潜在的韵律,不但意境优美,而且抑扬顿挫可歌可咏。我的‘湖上风
来波浩渺’一词,最后六字失败,就在于脱节,就是脱了神韵之节,既不可入画又
不能入歌,是个疣赘。”
老琴师笑道:“这也说明词本身的局限啊。本来你写到‘苹花汀草。眠沙鸥鹭
不回头’就已完成全篇结构了,可是词牌有规定,还有这六个字不写也要写,一旦
勉强为之,当然失却神韵,要想全篇一气呵成毫无假疵,那是万里求一的事,或许
一生都作不出一首来呢。”
李清照对老琴师行礼,说道:“感谢师傅指教,清照终生受用不尽。”
老琴师说:“你就要出嫁了,我不能再教你了,心中也是怅然啊。我常在家中
以小姐为子孙的榜样,教导他们努力上进,我的一个长孙去年已经考中了进士,我
们家不但脱了乐籍,也已经不再是布衣了。我的后代毫无特长,也无作为,俗人只
能入俗道了。说来也是小姐在无形之中造就了我的子孙啊。”
李清照回想自己几年来故意怠慢老琴师,也许老琴师用此激励子孙上进也不一
定的。她微微红了脸,说:“弟子年幼无知,从前有对不起师傅的地方,请多包涵。”
老琴师说:“老身还有一个请求,李小姐若以为可以就答应,千万不要勉强了。”
“师傅请讲。”
“我想求小姐一首新词。”
“师傅教导我这么多年,求一新词,弟子必当从命。只是最近心绪分散,难为
好词,只怕对不起师傅。请师傅出个题目吧。”
老琴师说:“我们乐籍中的人,好比是桂花,无论是皇宫大内,还是寻常酒楼,
都以我们的歌舞音乐为乐,但我们却像桂花一样隐而不现,不为人注意,只有满天
香气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愉快。再说,乐籍中人都是命薄如桂花的,我一生见过许多
才华如同小姐的乐籍女子,没有一个得到好结局的。我请小姐为桂花作一词”
李清照默然,她过去的确看不起乐籍中人的奴才的身份,但从未想到过他们之
中的苦情。她说:“屈原当年作《离骚》,引百花而疏漏桂花,不知是何想法?确
是亏待了桂花,我今天奉命为桂花作词,只可惜才力不及屈子之万一,唯有心意可
向师傅表白。”
李清照展纸提笔,写下词牌名《鹧鸪天》,特地在后面写上两个小字“桂花”。
鹧鸪天
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
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
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绪,何事
当年不见收。
写毕递给老琴师,说:“才疏力薄,不能使师傅满意,清照心迹已在其中。”
老琴师读到“自是花中第一流”时,不觉泪流满腮,到读完时,对李清照长揖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蓊,独钓寒江雪。’是唐代绝句
中意境最超绝、荡尽人间俗象的诗作。柳公此诗,我大宋朝画家唯有人品与画品清
高如李成者方能相比,此诗可入李成的《寒林平野图》。但柳公此诗却不能入音律,
这是诗的本身所局限。而词则不同,是既可入图画又可入音律的。”。
李清照是何等聪慧有悟性的人,她顿时觉得胸怀开阔,无数朦胧不明的意象似
乎清晰地了然于胸。她情不自禁地说:“师博说得太好了,弟子在作词时也隐隐觉
得在字面之后须有旋律节拍托住,而此节拍又非词本身之平仄,平厌押韵只是表面
的形式。师傅所说之韵律是骨髓中之隐藏的韵律。所以有时虽用最简单的文字写词,
只要把握好了潜在的韵律,不但意境优美,而且抑扬顿挫可歌可咏。我的‘湖上风
来波浩渺’一词,最后六字失败,就在于脱节,就是脱了神韵之节,既不可入画又
不能入歌,是个疣赘。”
老琴师笑道:“这也说明词本身的局限啊。本来你写到‘苹花汀草。眠沙鸥鹭
不回头’就已完成全篇结构了,可是词牌有规定,还有这六个字不写也要写,一旦
勉强为之,当然失却神韵,要想全篇一气呵成毫无假疵,那是万里求一的事,或许
一生都作不出一首来呢。”
李清照对老琴师行礼,说道:“感谢师傅指教,清照终生受用不尽。”
老琴师说:“你就要出嫁了,我不能再教你了,心中也是怅然啊。我常在家中
以小姐为子孙的榜样,教导他们努力上进,我的一个长孙去年已经考中了进士,我
们家不但脱了乐籍,也已经不再是布衣了。我的后代毫无特长,也无作为,俗人只
能入俗道了。说来也是小姐在无形之中造就了我的子孙啊。”
李清照回想自己几年来故意怠慢老琴师,也许老琴师用此激励子孙上进也不一
定的。她微微红了脸,说:“弟子年幼无知,从前有对不起师傅的地方,请多包涵。”
老琴师说:“老身还有一个请求,李小姐若以为可以就答应,千万不要勉强了。”
“师傅请讲。”
“我想求小姐一首新词。”
“师傅教导我这么多年,求一新词,弟子必当从命。只是最近心绪分散,难为
好词,只怕对不起师傅。请师傅出个题目吧。”
老琴师说:“我们乐籍中的人,好比是桂花,无论是皇宫大内,还是寻常酒楼,
都以我们的歌舞音乐为乐,但我们却像桂花一样隐而不现,不为人注意,只有满天
香气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愉快。再说,乐籍中人都是命薄如桂花的,我一生见过许多
才华如同小姐的乐籍女子,没有一个得到好结局的。我请小姐为桂花作一词”
李清照默然,她过去的确看不起乐籍中人的奴才的身份,但从未想到过他们之
中的苦情。她说:“屈原当年作《离骚》,引百花而疏漏桂花,不知是何想法?确
是亏待了桂花,我今天奉命为桂花作词,只可惜才力不及屈子之万一,唯有心意可
向师傅表白。”
李清照展纸提笔,写下词牌名《鹧鸪天》,特地在后面写上两个小字“桂花”。
鹧鸪天
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
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
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绪,何事
当年不见收。
写毕递给老琴师,说:“才疏力薄,不能使师傅满意,清照心迹已在其中。”
老琴师读到“自是花中第一流”时,不觉泪流满腮,到读完时,对李清照长揖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