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 第69节

发表出来的文字,却有了巧妙的改动:

白色的野鹤呀,

请你借我翅膀;

不去遥远北方,

只去一回理塘。

改动只在最后一句,日当和理塘又是读音相近的地名,是很容易被人接受的。仓央嘉措既然自己早就预言要飞到理塘去,而且还会回来,那么他的转世替身定是在理塘无疑了。

于是,僧俗民众都心满意足了,欢呼雀跃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在理塘转世的消息,迅速地传遍蒙藏各地。人们普遍地承认那个诞生在理塘的格桑嘉措为七世达赖,并且称呼他为“杰旺”〔1〕。

西藏人和另一些蒙古人怕引起拉藏汗对于这个孩子的戕害,在说服了孩子的父亲之后,把孩子从理塘秘密地转移到金沙江东岸的德格。后来,干脆又转移到青海某地。最后,为了接受宗教训练,又把他送进了塔尔寺。

结局之一:

藏历火鸡年(公元1717年),蒙古准噶尔部的大兵,在策妄阿喇布坦的弟弟策凌敦多布的统率下,以替达赖五世、达赖六世和第巴桑结报仇,赶走真正的假六世达赖,把权力交还西藏人民等一大堆名义下,于十月二十九日攻入拉萨。拉藏汗坚守着布达拉宫。十二月三日,拉藏汗冲出布达拉宫夺路突围,在白刃战中,他杀死了十一名敌人,最后,被砍死在宫前。他的妻儿和年迈的班禅同时被俘。

结局之二:

拉藏汗所立的六世达赖伊西嘉措也被废黜了,关押在布达拉宫对面的药王山上。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藏历铁鼠年),也被“取……归京”了。以后死在内地。

结局之三:

康熙五十九年二月(公元1720年),康熙皇帝承认了居住在青海塔尔寺的格桑嘉措“实系达赖后身”,“诏加封宏法觉众第六世达赖喇嘛”,并送他一颗刻有满、蒙、藏文字的金印,上面刻的是“达赖六世之印”,回避了前两个六世达赖到底谁真谁假的纠缠。至此,西藏先后共有了三个六世达赖。然而西藏人却一直认为格桑嘉措是仓央嘉措的转世,都把他算作七世达赖。

七世达赖(或第三个六世达赖)在康熙所派兵马的护送下,于同年九月十五日到达拉萨,在布达拉宫正式坐床。

这个12岁的孩子,踏上从塔尔寺去布达拉宫的途程,在经过茫茫的青海湖时,会想到他的“前身”吗?对于仓央嘉措他知道些什么呢?……

故事的尾声:

在仓央嘉措去世若干年之后,有个名叫阿旺伦珠达吉〔1〕的喇嘛,写成了一部书??《仓央嘉措秘传》〔2〕,由西藏代本哲通?久美甲措刊印。书中说,仓央嘉措当时并没有死在青海,而是匿名遁去了,并且游历了甘、青、康、川、卫、藏、尼泊尔、印度、蒙古等地,到处宏扬佛法,大显神通。内容十分荒诞离奇。书中的主人公既无原有的思想、性格,也无一首新的诗作,与仓央嘉措毫无共同之处。这是无足评述的。值得一提的倒是该书作者的教训。

作者阿旺伦珠达吉出生于阿拉善旗一个蒙古贵族家庭,是阿拉善旗第一大寺广宗寺的第一代喇嘛坦,曾去西藏学习佛经,回到阿拉善旗以后兼任大喇嘛。他梦想着搬用西藏之法在蒙古地区炮制出政教合一的局面,以使自己的头上罩有宗教权威与政治领袖的双重光环。他利用人们对仓央嘉措的尊崇,迎合着人们“好人终应有好报”的正直心理,编制出一套仓央嘉措云游八方的神话。他自称是仓央嘉措的亲授弟子,抛出《秘传》作为实现其政治野心的舆论和资本,结果遭到蒙古王爷的反对。因为王爷们认为《秘传》之类可以存世,而政教合一的制度是不能接受的,于是就把阿旺伦珠达吉杀掉了,并把他的头颅埋在定远营南门的石坎下。自那以后,广宗寺的喇嘛在进出城门时都不敢跨迈石坎,宁可从两边绕行。



首节 上一节 69/69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

下一篇:原来李鸿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