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天朝悲歌-石达开

天朝悲歌-石达开 第1节




第一章石达开扬威那帮村

清朝道光二十七年(公元一八四七年),上距鸦片战争七年,下离太平天国金田起
义四年。莽莽神州,风云激荡,沉沉睡狮,犹在酣眠,这是一个中华民族开始沉沦,仁
人志士奋起图强的时代;一个民不聊生,天怒人怨,积薪傍火,一触即发的时代。天雷
轰轰,天火熔熔,一场山崩海啸,一场地裂火喷,席卷大半个中国,改变华夏神州命运
的大风暴就在眼前。
贫瘠的广西山区,星火点点,是这场大风暴的风眼。虽然有一些草莽好汉,千百成
群,抗拒官府,学那梁山英雄,干些劫富济贫、打家劫舍的勾当,究竟不成气候。谁也
不知道,真正掀起这场翻天覆地大风暴的英雄人物之一,这时仅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
他就是广西贵县的石达开,未来的太平天国翼王,太平天国革命中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和
军事家。
广西万山丛簇,听那十万大山、九万大山的名称,便仿佛领略到群山钻天,巍峨惊
人的气势,惟有省内东南部稍有丘陵平野夹杂在群山之中。这中间有个浔州府,因为境
内有条浔江而得名,管下四县,从北到南,乃是武宣、平南、桂平和贵县。太平天国起
义圣地金田村,便在府城桂平县之北约五十里的地方。贵县西北部有一块号称“北山里”
的地方,是浔州、柳州、南宁、思恩四府交界的山窝窝,青山绵翠,峻岭斧削,乃是大
瑶山的余脉,就中最高峰镇龙山海拔1140米,因此这一种地方称为龙山地区。幸亏南北
平行的两山之间有一座平坝,一条清清的龙山河横穿坝间,浇灌若干田亩,养育了一方
百姓。沿河稀稀落落分布着十多个村庄,就中有个那帮村,东南距县城近百里,离最近
的墟集奇石墟也有二十多里,真正是个穷乡僻壤。恰恰就在这个穷山村,出了个举世闻
名的奇才——石达开。
石达开出生于道光十一年(公元一八三一年),小名亚达,长得身材高大,气宇非
凡,白净的长脸上突出一双明亮有神的眸子,高颧骨,方下巴,显出他的刚强性格。究
竟读过书,也能写诗,豪犷之中不乏儒雅之气,因此被乡亲戏称为“白面书生”。他家
祖上是从广东惠州府和平县迁来的客家人,祖父和父亲都给地主家放过牛,做过雇工,
后来贩牛积了钱,在山坡下盖了一座四合院,买了三十多亩田,还雇了长工,俨然是个
小地主了。当地僮族居多,母亲周氏便是僮家姑娘,达开是独养子,还有三个姐姐,二
姐也嫁给了僮族。父亲石昌荣望子成龙,让达开搭在奇石墟大地主刘大先生刘垂道家塾
中读书,希望他能应试中举,光大家门。可是达开识字之后,只爱读兵书史籍,骑马击
剑,弄枪使刀,偏不喜八股文章。一次童子试都不曾参加过,老父大失所望。父母相继
去世之后,更没人管束他了。他虽年轻,却因识得字,生性豪爽,仗义疏财,又常常外
出经商,结交江湖好汉,见多识广,往往帮助穷哥儿们抗租抗粮,反对财主家霸占渠水,
因此成为一方的人望,被尊称为“相公”,而地主们却讨厌他惹事生非,只为他年纪还
轻,不把他放在心上。
达开的三个姐姐都出嫁了。重阳后的一天,嫁在三十里外五山镇的大姐跨了一头小
毛驴,挽了一个蓝花布包袱来探望小弟。恰巧达开上奇石墟赶集去了,大姐闲不住,把
老屋里里外外收拾了一番。不多一会,只听得户外有人喊:“石相公回来了!”大姐急
步出屋,只见达开一马双驮,身后坐着一个圆圆脸、穿了花花袄的年轻姑娘,浓眉黑眸,
光采亮丽,双手攀住达开束在灰布长衫外面的浅蓝布腰带,脸上红扑扑地似羞却喜,未
到家门口就一跃而下,朝大姐含笑一瞥,羞答答地向人丛里一闪,回家去了。
达开下了马,一名长工出来牵了马去马棚中饮水,达开笑着大踏步过来喊道:“大
姐,好久没见到你了,正思念着哩,等久了吧?”
“我也才来。”大姐笑着和兄弟进大门,穿越过道,进了客堂间,解开方桌上的包
袱,说道:“你看,大姐给你带来了一双新布鞋,两双布袜,你还在长高,鞋样又放大
了些,穿上试试看合脚不?”
达开穿上新鞋,正好一脚,开心笑道:“大姐做的鞋,还能有错?妈不在了,全靠
大姐照应我了。”
大姐叹了口气,作古正经地说道:“亚达,你坐下来,大姐今天特地来跟你说件正
经事。你都十六足岁了,至今光棍一个,谁来照管你的生活衣着?你瞧屋里乱糟糟的,
东西到处乱放,大姐一到就给你收拾了一下,人家一眼就料定这里缺少一个当家主妇,
大姐今天就是特地来给你提亲的。”
达开感动地说道:“大姐,你真好,可我已有了心上人,不必再给我提亲了。”
大姐道:“刚才我已看到了,和你一块儿骑马回来的不是本村黄玉昆家的闺女黄春
娥吗?上回我就跟你说过了,亚春家太穷,黄玉昆种刘家几亩地,养不活一家人,还要
时时出外打短工,门不当户不对,何况那亚春性子太野,姑娘家不会针黹生活,却好使
枪弄棒,哪会侍候男人?”
达开道:“大姐,你不知道,自从你上回说过之后,亚春也在学着织布,织的僮锦
好看得很,人人都夸她心灵手巧,刚才就是陪了她去墟里卖布的。”
大姐道:“亚春学会了织僮锦当然好,究竟她还小,才十五岁,悟性好,可是家境
太差了。大姐相中了五山镇上一份大户人家。家有良田二三百亩,囤里的粮食吃不完,
手中的银钱使不尽,家中男仆女佣长工佃户,应有尽有,又比我家富裕多了。”
达开忙摇手道:“大姐不必说了,我知道那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瘟神温老财家,还有
个亲戚在县城开当铺,是吗?这个温老财重利盘剥穷人,发的昧心财,我就瞧不起!”
大姐叹口气道:“亚达啊,你瞧不起人家,可温家却看中了你哩。说你年轻轻有出
息,若是招做了女婿,是个好帮手。所以特地托媒人来找我作合,还说闺女陪嫁的妆田
就有五十亩,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事。爹妈若在,必定乐坏了,你可别使性子,等到新
媳妇过门,你就现现成成地享福了。”
达开嗤笑道:“大丈夫出人头地,当凭自己去闯荡,想依靠丈人家享福,那真是没
出息,兄弟不稀罕!黄家虽穷,却是清清白白,比温家强多了。”
大姐见兄弟不依,又恼又伤心,眼泪汪汪地叹道:“爹娘死得早,大姐好不容易把
你带大。如今你长大了,竟不听大姐的话,任性胡来,错过这门亲事,多可惜!”
达开过来蹲在大姐身边,按着她的双膝央求道:“大姐别难过,兄弟样样听你的,
惟独亲事是终身大事,合得来,虽穷也乐;合不来,就是金子打床,银子铺地,也苦恼
得很。姐姐是爱护小弟的,难道要我一辈子不快活吗?”
大姐抚摸着兄弟铁板般结实的肩头,瞅他一脸英气,隐隐然尚存些微稚态,不由得
长叹一声,怜惜地扶他起来道:“小弟,你长大了,可是在姐姐眼中你还是个孩子。你
本应该听姐姐的安排,办了温家的婚事。你既不愿,姐姐也不能勉强,免了惹得你终身
苦恼。我知道你和亚春已经难分难舍了,那就索性成全了你,替你去黄家说亲,你看可
好?”
达开喜得拍手大笑道:“大姐啊,我就知道你会成全我的。”
正说得高兴,忽听得户外人声嘈杂,是本村甲长熊亚奎的声音在喊:“亚达兄弟,
奇石墟刘大先生看你来了!”
大姐道:“是刘垂道来了,黄鼠狼拜年,不安好心,你耐着点性子,别和他当面下
不去。”
刘垂道是北山里的大地主,佃户完租时,专以特大的斗斛剥削农民,穷人送他一个
“刘大斗”的浑号。
首节 1/93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我的父亲张恨水

下一篇:苏东坡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