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悲歌-石达开 第68节
购来的较为厉害的火炮,虽然仍是前膛先填火药,然后灌入葡萄大的铁丸,以火药引发
的劈山炮,可是炮身巨大,制造精细,因而杀伤力也大,是太平军所及不上的,每次交
火,往往占了上风。至于更先进的洋炮,一颗炮弹重达几十磅至一百多磅,六十四磅炮
弹就能炸开武昌城,被称作炸炮,或叫过山炮,英国女王却不准卖给中国人,惟恐中国
人反过来用它来对付洋人。太平军在炮火上吃了亏,人数虽多,大多是新弟兄,战斗意
志和纪律都不如湘军,所以韦俊的二三万人却应付不了一万多人的罗胡联军,节节招架,
节节失利,丢掉了不少险要阵地,再不设法扭转局势,武汉就要暴露在敌人面前而天险
可守了。求援的禀报飞达安庆翼王行营,达开决定再度发兵援鄂,于九月中旬率领护天
豫胡以晃、卫天侯黄玉昆、春官丞相张遂谋、夏官又副丞相曾锦谦、国宗石镇吉、检点
赖裕新等统带陆师二万余人及水师大批兵船自安庆西上,在黄岗南岸的武昌县(今鄂城)
舍舟登岸,经咸宁县直趋崇阳,歼灭罗泽南部一千余人,收复崇阳。无奈韦俊兵败蒲圻,
未能按计划南北夹击,消灭清军主力。达开重新审察战场形势,决定与其旷时费日与清
军在鄂南相持不下,不如改变战略,施行调虎离山计,攻其所必救。这时曾国藩坐镇南
昌,如果移师攻入清军防御薄弱的江西,曾国藩受到威胁,必然会将罗泽南的湘军撤回
江西援救,鄂南和武昌的压力也就大大减轻,而且得了江西,从湖北到安徽、江苏可以
连成一片,好处甚多。
翼王石集军事会议,宣布改变作战计划,文武军佐一致拥护这一避实击虚、化被动
为主动的英明决策,达开当即拨出四千兵力加强韦俊的部队,亲自统率主力一万余人于
十月十五日自湖北通城突入江西,至第二年(咸丰六年)三月,不到半年时间,席卷大
半个江西,由于争取到天地会和当地起义民众的合作,兵力也飞跃地发展到了十万人,
江西全省震动,与湖南、湖北等省的交通联络也中断了,曾国藩困守南昌孤城,悲愤焦
虑,无计可施。他手下两员大将,塔齐布早在去年八月因久战无功,忧愤病死,罗泽南
则远在湖北,国藩无兵无将无饷,虽然拚凑了几支零星兵马,无奈都不经一打。他五次
密派心腹化装去湖北向罗泽南求救,泽南眼看武昌旦夕可下,不忍舍弃,拖延未允。国
藩气愤极了,只得奏请皇上出面下旨调罗泽南回援江西。不料此前泽南心怀内疚,急于
攻下武昌以赴国藩之难,已在三月初二日攻城中被太平军炮火击毙,因道路阻梗,国藩
还不知道。
翼王威震江西,曾国藩则束手无策。以致他在湖南湘乡家中的老父,急得派国藩的
胞弟曾国华去湖北哭秦庭,乞求胡林翼火速派兵援赣,林翼顾全大局拼凑了四千人马交
给国华带领了去急救江西。
正当南昌省城唾手可下的时候,翼王却接到东王发下的天王诏旨,说是妖军江南、
江北两座大营威胁天京安全,必须集中兵力予以拔除,命翼王立即率军回师天京破敌。
翼王此时带领主力离开江西战场,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可是既奉诏旨怎能不回军,影响
江西胜局也只能不顾了,此时护天豫胡以晃已经病故在临江府。他请岳丈黄玉昆代他主
持江西军事,带领石镇吉及原留在湖口的石祥祯诸军二万人,偕心腹参谋张遂谋、曾锦
谦自临江府(今江西清江县)驻地出发,经过丰城、乐平、进入皖南。罗大纲正在这一
带作战,也奉天王诏旨回天京破敌,于是一同东进,于四月十五日到达天京城外,随即
与先期抵京,已经摧毁清军江北大营的秦日纲部联合作战。翼王用计先进攻清军所必救
的七桥瓮,秣陵关,溧水一线,断其通往苏浙的饷路,清军江南大营统帅,钦差大臣向
荣被迫抽调守卫孝陵卫大营的兵力前往援救,展开了激烈的反复搏斗。翼王乘虚攻打清
军大营,向荣兵力淘空,惊慌失措,只得又令悍将张国梁回师援救,顾此失彼,已经难
于招架了。经过一个月的鏖战、终于在五月十八日彻底击破清军江南大营,击伤张国梁,
向荣仓皇逃往丹阳,这个与太平军作战五年的死敌,畏惧皇上处分,又急又忧,一病不
起,不久就呜呼哀哉了。
铺排好天京外围新的防御阵地之后,翼王偕张遂谋、曾锦谦跨马由前线回京,他吩
咐侍卫先去看看秣陵关,再经七桥瓮进城。这两处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血染芳草,断垣
残垒,遗尸遍地。正有当地乡官带领乡民在那里掩埋尸体,清扫战场,翼王默默凭吊,
黯然无言。虽说自从金田起义以来,牺牲了无数老弟兄,但在一场战争中,同时损失了
他最最亲近的两位战友——冬官正丞相罗大纲,在秣陵关伤重不治而死,国宗、提督军
务石祥祯英勇战死在七桥瓮,使他怆然涕下。祥祯是石家兄弟中颇为杰出的人才,善于
作战,有大将风度,而又勇猛刚烈,为清军所畏惧,号称“铁公鸡”,他和张国梁在七
桥瓮一战,惊天动地,激烈非凡,后人为之编了一出京戏,即名《铁公鸡》,因此世间
称激烈的战斗场面为“三本铁公鸡”,可惜这么年轻就死了。罗大纲的死也很可惜,他
从天地会投奔过来,谨守教规军规,带兵作战勇往无前,立下无数功勋。湖口之战后,
林启容封了忠贞侯,却漏封了他,而无怨言,不幸死在这个小小的战场,不值得啊!
达开心情悲伤,策马由通济门入城,脑中却始终萦绕着一个疑问,这次回京发动攻
击时,城外敌我双方阵地依然和他前年十月出京时一样,为什么东王要他离开那么重要
的江西战场急急赶回天京来呢?张、曾二人知道翼王此时的心情,但是他们也无法解释
这个奇怪的疑点,只能譬解为东王不懂军事,随心所欲,胡闹!可是这样的说法并不能
使翼王满意。
达开一行进了城,便见大街两旁,家家们前摆上了香案,炉中青烟袅袅,香绕全城,
听见了远来的马蹄声,很多人家开门探望,惊喜地呼儿唤爷出来观看,喊道:“翼王五
千岁殿下凯旋回城了!”
遂谋笑道:“殿下,天京百姓摆了香案迎接您回城哩。”
锦谦不信,他知道东王忌才,不会允许百姓这样做,而且百姓也不会预先得悉翼王
何时进城,难道真是东王府事先关照的吗?他试着向一位老人问道:“老人家,你们摆
这香案为了什么啊?”
老人犹豫着向两旁张望了一下,没有别的官员,便小心翼翼地轻轻答道:“这是东
殿承宣大人吩咐下来,家家户户摆香案,恭祝东王九千岁殿下大破妖军!小民们愚味无
知,只晓得是翼王和燕王两位殿下在领兵,多谢殿下了!”
锦谦吃了一惊,朝翼王看看,却是脸色严峻,默不作声,拍马向前去了,锦谦拱手
谢过老人,夹一下马肚,驱马赶了上来。行到朝天宫东首王府巷前,翼王命张、曾两人
先回巷中翼王府,他带了侍卫越过朝天宫,来到汉西门内黄泥巷东王府照壁前下马。门
上黄门官奔进内院通报,达开徐徐拾级而上,忽见龙凤大门上换了一副大红洒金对联,
细细看去却是:
大破江南妖营,普天同庆
横扫鄂赣妖氛,东王万岁
且不说这副对联将太平军万千将士舍生忘死、杀贼报国的功绩全归到东王一人名下,
令人不满,而那“东王万岁”四字更使翼王猛然一惊。虽然东王早已处处凌驾于天王之
上,有不臣之心,但总还要遮遮掩掩,避人耳目。如今公然在门联上标出他潜藏在心底
的图谋,而肆无顾忌,可见他的野心已经到了不想掩盖的地步。虽说门联是东殿执事官
员所写,但这么一件大事,谁有胆量瞒了东王悄悄地贴出来?再一细看,字迹娟秀,必
是女子所写,但又不像是女状元傅善祥的笔迹,大概是女榜眼或是女探花所书,闺中弱
女子,不得东王同意,她们敢这么胡写吗?
翼王由怀疑、愤懑而惊骇,心情沉重,为国事而忧虑,全然忘却此来何事。黄门官
来请他入府,才猛醒过来,大踏步进了内花厅,心想凭他湖口大捷,转战鄂赣,大破江
南大营这许多战绩,对于一位凯旋的大将军,明清皇帝尚且举行隆重的庆功仪式,东王
至少也该表现出一番热情的接待吧。谁知东王怕他因功而骄,故意将他冷搁在花厅中好
一会,才缓缓踱进厅来,略带笑意,淡淡地说道:“七弟辛苦了,坐吧。这回愚兄下决
心击破妖军江北、江南两座大营终于大功告成,朝中官员都说是定都天京以来最为壮观
的劈山炮,可是炮身巨大,制造精细,因而杀伤力也大,是太平军所及不上的,每次交
火,往往占了上风。至于更先进的洋炮,一颗炮弹重达几十磅至一百多磅,六十四磅炮
弹就能炸开武昌城,被称作炸炮,或叫过山炮,英国女王却不准卖给中国人,惟恐中国
人反过来用它来对付洋人。太平军在炮火上吃了亏,人数虽多,大多是新弟兄,战斗意
志和纪律都不如湘军,所以韦俊的二三万人却应付不了一万多人的罗胡联军,节节招架,
节节失利,丢掉了不少险要阵地,再不设法扭转局势,武汉就要暴露在敌人面前而天险
可守了。求援的禀报飞达安庆翼王行营,达开决定再度发兵援鄂,于九月中旬率领护天
豫胡以晃、卫天侯黄玉昆、春官丞相张遂谋、夏官又副丞相曾锦谦、国宗石镇吉、检点
赖裕新等统带陆师二万余人及水师大批兵船自安庆西上,在黄岗南岸的武昌县(今鄂城)
舍舟登岸,经咸宁县直趋崇阳,歼灭罗泽南部一千余人,收复崇阳。无奈韦俊兵败蒲圻,
未能按计划南北夹击,消灭清军主力。达开重新审察战场形势,决定与其旷时费日与清
军在鄂南相持不下,不如改变战略,施行调虎离山计,攻其所必救。这时曾国藩坐镇南
昌,如果移师攻入清军防御薄弱的江西,曾国藩受到威胁,必然会将罗泽南的湘军撤回
江西援救,鄂南和武昌的压力也就大大减轻,而且得了江西,从湖北到安徽、江苏可以
连成一片,好处甚多。
翼王石集军事会议,宣布改变作战计划,文武军佐一致拥护这一避实击虚、化被动
为主动的英明决策,达开当即拨出四千兵力加强韦俊的部队,亲自统率主力一万余人于
十月十五日自湖北通城突入江西,至第二年(咸丰六年)三月,不到半年时间,席卷大
半个江西,由于争取到天地会和当地起义民众的合作,兵力也飞跃地发展到了十万人,
江西全省震动,与湖南、湖北等省的交通联络也中断了,曾国藩困守南昌孤城,悲愤焦
虑,无计可施。他手下两员大将,塔齐布早在去年八月因久战无功,忧愤病死,罗泽南
则远在湖北,国藩无兵无将无饷,虽然拚凑了几支零星兵马,无奈都不经一打。他五次
密派心腹化装去湖北向罗泽南求救,泽南眼看武昌旦夕可下,不忍舍弃,拖延未允。国
藩气愤极了,只得奏请皇上出面下旨调罗泽南回援江西。不料此前泽南心怀内疚,急于
攻下武昌以赴国藩之难,已在三月初二日攻城中被太平军炮火击毙,因道路阻梗,国藩
还不知道。
翼王威震江西,曾国藩则束手无策。以致他在湖南湘乡家中的老父,急得派国藩的
胞弟曾国华去湖北哭秦庭,乞求胡林翼火速派兵援赣,林翼顾全大局拼凑了四千人马交
给国华带领了去急救江西。
正当南昌省城唾手可下的时候,翼王却接到东王发下的天王诏旨,说是妖军江南、
江北两座大营威胁天京安全,必须集中兵力予以拔除,命翼王立即率军回师天京破敌。
翼王此时带领主力离开江西战场,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可是既奉诏旨怎能不回军,影响
江西胜局也只能不顾了,此时护天豫胡以晃已经病故在临江府。他请岳丈黄玉昆代他主
持江西军事,带领石镇吉及原留在湖口的石祥祯诸军二万人,偕心腹参谋张遂谋、曾锦
谦自临江府(今江西清江县)驻地出发,经过丰城、乐平、进入皖南。罗大纲正在这一
带作战,也奉天王诏旨回天京破敌,于是一同东进,于四月十五日到达天京城外,随即
与先期抵京,已经摧毁清军江北大营的秦日纲部联合作战。翼王用计先进攻清军所必救
的七桥瓮,秣陵关,溧水一线,断其通往苏浙的饷路,清军江南大营统帅,钦差大臣向
荣被迫抽调守卫孝陵卫大营的兵力前往援救,展开了激烈的反复搏斗。翼王乘虚攻打清
军大营,向荣兵力淘空,惊慌失措,只得又令悍将张国梁回师援救,顾此失彼,已经难
于招架了。经过一个月的鏖战、终于在五月十八日彻底击破清军江南大营,击伤张国梁,
向荣仓皇逃往丹阳,这个与太平军作战五年的死敌,畏惧皇上处分,又急又忧,一病不
起,不久就呜呼哀哉了。
铺排好天京外围新的防御阵地之后,翼王偕张遂谋、曾锦谦跨马由前线回京,他吩
咐侍卫先去看看秣陵关,再经七桥瓮进城。这两处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血染芳草,断垣
残垒,遗尸遍地。正有当地乡官带领乡民在那里掩埋尸体,清扫战场,翼王默默凭吊,
黯然无言。虽说自从金田起义以来,牺牲了无数老弟兄,但在一场战争中,同时损失了
他最最亲近的两位战友——冬官正丞相罗大纲,在秣陵关伤重不治而死,国宗、提督军
务石祥祯英勇战死在七桥瓮,使他怆然涕下。祥祯是石家兄弟中颇为杰出的人才,善于
作战,有大将风度,而又勇猛刚烈,为清军所畏惧,号称“铁公鸡”,他和张国梁在七
桥瓮一战,惊天动地,激烈非凡,后人为之编了一出京戏,即名《铁公鸡》,因此世间
称激烈的战斗场面为“三本铁公鸡”,可惜这么年轻就死了。罗大纲的死也很可惜,他
从天地会投奔过来,谨守教规军规,带兵作战勇往无前,立下无数功勋。湖口之战后,
林启容封了忠贞侯,却漏封了他,而无怨言,不幸死在这个小小的战场,不值得啊!
达开心情悲伤,策马由通济门入城,脑中却始终萦绕着一个疑问,这次回京发动攻
击时,城外敌我双方阵地依然和他前年十月出京时一样,为什么东王要他离开那么重要
的江西战场急急赶回天京来呢?张、曾二人知道翼王此时的心情,但是他们也无法解释
这个奇怪的疑点,只能譬解为东王不懂军事,随心所欲,胡闹!可是这样的说法并不能
使翼王满意。
达开一行进了城,便见大街两旁,家家们前摆上了香案,炉中青烟袅袅,香绕全城,
听见了远来的马蹄声,很多人家开门探望,惊喜地呼儿唤爷出来观看,喊道:“翼王五
千岁殿下凯旋回城了!”
遂谋笑道:“殿下,天京百姓摆了香案迎接您回城哩。”
锦谦不信,他知道东王忌才,不会允许百姓这样做,而且百姓也不会预先得悉翼王
何时进城,难道真是东王府事先关照的吗?他试着向一位老人问道:“老人家,你们摆
这香案为了什么啊?”
老人犹豫着向两旁张望了一下,没有别的官员,便小心翼翼地轻轻答道:“这是东
殿承宣大人吩咐下来,家家户户摆香案,恭祝东王九千岁殿下大破妖军!小民们愚味无
知,只晓得是翼王和燕王两位殿下在领兵,多谢殿下了!”
锦谦吃了一惊,朝翼王看看,却是脸色严峻,默不作声,拍马向前去了,锦谦拱手
谢过老人,夹一下马肚,驱马赶了上来。行到朝天宫东首王府巷前,翼王命张、曾两人
先回巷中翼王府,他带了侍卫越过朝天宫,来到汉西门内黄泥巷东王府照壁前下马。门
上黄门官奔进内院通报,达开徐徐拾级而上,忽见龙凤大门上换了一副大红洒金对联,
细细看去却是:
大破江南妖营,普天同庆
横扫鄂赣妖氛,东王万岁
且不说这副对联将太平军万千将士舍生忘死、杀贼报国的功绩全归到东王一人名下,
令人不满,而那“东王万岁”四字更使翼王猛然一惊。虽然东王早已处处凌驾于天王之
上,有不臣之心,但总还要遮遮掩掩,避人耳目。如今公然在门联上标出他潜藏在心底
的图谋,而肆无顾忌,可见他的野心已经到了不想掩盖的地步。虽说门联是东殿执事官
员所写,但这么一件大事,谁有胆量瞒了东王悄悄地贴出来?再一细看,字迹娟秀,必
是女子所写,但又不像是女状元傅善祥的笔迹,大概是女榜眼或是女探花所书,闺中弱
女子,不得东王同意,她们敢这么胡写吗?
翼王由怀疑、愤懑而惊骇,心情沉重,为国事而忧虑,全然忘却此来何事。黄门官
来请他入府,才猛醒过来,大踏步进了内花厅,心想凭他湖口大捷,转战鄂赣,大破江
南大营这许多战绩,对于一位凯旋的大将军,明清皇帝尚且举行隆重的庆功仪式,东王
至少也该表现出一番热情的接待吧。谁知东王怕他因功而骄,故意将他冷搁在花厅中好
一会,才缓缓踱进厅来,略带笑意,淡淡地说道:“七弟辛苦了,坐吧。这回愚兄下决
心击破妖军江北、江南两座大营终于大功告成,朝中官员都说是定都天京以来最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