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悲歌-石达开 第72节
来,他们能不仗义为天王举兵吗?特别是北王平日受殿下责打最为严厉,他不会乘此找
机会报复?外有强敌,内有纷争,一旦四分五裂,天朝前途就不堪设想了。东殿众官欲
想攀龙附凤求自身的富贵,全不为国家为殿下着想,妾身冒死进言,愿殿下再思三思!”
东王大怒道:“北王、翼王都受我驱使,名义上同为王爵,实不过是部将,怎敢与
我为敌,谁若妄想举兵反抗,立时可以号召他们的部下归顺天朝,他们能成得了大事?
我正欲举大事,上下欢欣,你却来扫我的兴,难道你是受了天王的指使阻挠我登大位吗?”
善祥涕泣道:“殿下是反清的民族英雄,天朝的顶梁柱,妾身因此献身于殿下,以
助完成反清大业。今殿下不顾强敌未灭,而先热衷于内争,后果不堪设想。妾身为爱殿
下而剖心沥血相劝,想不到不蒙体察,反生猜疑,只能一死以明心迹。”
说罢站起身来一头向厅柱撞去,秀清急忙上前阻挡,已经血溅花砖,哀哀地倒在秀
清怀中。秀清连忙用袍袖为她掩住伤口,叹惜道:善祥,我不过随便说说,你怎么当真
了?快来人,去请医官来!”
善祥勉强鼓足了最后一丝力气,惨笑道:
“不要请医官了,殿下能听从我的忠言,就死而瞑目了。”
善祥死了,秀清含泪为她拭去脸上的血迹,抱住她一步步走向内院,他后悔对善祥
太严厉,以致使自己的宠姬惨死。然而他不能采纳善祥的忠告,从紫荆山以来他就不甘
居人之下,现在惟我独尊的局面就要实现,他能舍弃吗?他在心中默默祷告:“善祥,
你为我而死,待我登基之后,当追封你为王后,请原谅我的过失吧!”
天王狼狈地回到宫中,不一会儿,两名差官领了天王勤王密诏从金龙门匆匆出来,
跨上快马,从容来到仪凤门。这两个人身穿素红袍,头戴狮头兜鍪,中间缀着。“北殿
承宣”红字职衔,大摇大摆出了城门口,直向江边码头驰去。北王在江西督师,常有奏
报书信递京,北殿人员出入城门,无人怀疑。此人到了码头,取出北王紧急征船札谕,
水师营官不敢怠慢,立即拨出一艘十六桨双橹大船,又派了大批纤夫,扬帆拉纤,急将
差官连人带马送往皖南东流县,一人舍舟登岸,另一人仍乘船继续上驶至武昌附近上岸,
拍马驰往洪山前线翼王行营宣旨。
原来这两名差官都是天王府的御林侍卫,承瑢在北王出京前向他讨了两份“北殿承
宣”帽衔,缝在“殿前御林侍卫”上面,轻易地混出了城门。北王于七月廿八日接到天
王密诏,兴奋极了,当即将江西全省军政大权仍交与翼贵丈黄玉昆主持,他带领早已部
署好的三千名心腹将士,和前来宣旨的御林侍卫,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自临江府启程,日
行四百余里,第二天便到了赣东北的饶州府城鄱阳县,这里原为清军所有,是北王来江
西之初攻占的,后来杨辅清调来江西,就驻兵在饶州府城以东的乐平、浮梁(今景德镇)
一带,东王原意是差辅清密切监视北王,堵住他带兵进京的道路,辅清则不过是出京避
祸,在天朝诸王内争中袖手旁观。此时他正在饶州以南的广信府作战,韦昌辉顺利地从
饶州进入皖南,在东流县弃去马匹派人看管,乘了太平军水师战船,恰遇江面上括起劲
疾的西南风,兵船昼夜不停的顺风顺水下驶,于八月初三日午夜抵达天京。北王带领三
千将士登岸,命御林侍卫依然以北殿承宣名义前往叫关,其余人员屏息静气,放轻脚步,
带了两架云梯疾速跟上,转眼来到仪凤门前。城门早已关上,以前在清军江南大营逼近
天京城时,城上戒备森严,四角岗楼昼夜监视城外动静,现在打垮了清军,前线远在一
百多里外的丹阳。金坛,岗楼虽然还在,值夜的人却早已入了梦乡,只有三四名看守城
门的值夜士兵在城楼上闲聊。侍卫提了灯笼在城下大声叫喊:“守关弟兄们,开门,快
开门,北王有紧急军情奏报!”
守夜士兵们正欲争着下楼去开城门,却被一名卒长喝住,探身向城下喊道:“妈的,
半夜里大呼小叫,快滚开,不到天亮不开城!”
侍卫也骂道:“小子,你耽误了军情,可要你的脑袋。”
那人真的摸了一下后脑勺子,喊道:“半夜开城须得奏明东王九千岁殿下,你等着!”
话未停音,已被身后的士兵手起刀落,砍作了两段,就这一刹那,忽从城墙内藏兵
洞中出来一名旅帅,带领几十名士兵,迅速打开了门锁,搬去撑门的大木梃,格格地打
开了城门,说道:“北王殿下的紧急奏报耽误不得,快请进来吧。”
原来东王平时杀人打人太多,将士本人或者亲友受过残害的,都对东王心抱不满,
陈承瑢事先疏通好了把守仪风门的旅帅,他的堂兄就是被东王杀死的,他估计北王必是
深夜带兵进京,已经有好几夜彻夜不眠地等待着,今晚听到城楼上叫喊,便大开城门迎
接北王将士入城。
北王一行衔枚疾走,由御林侍卫提灯在前,此时他已将帽额上的“北殿承宣”职衔
扯去,仍然露出了“殿前御林侍卫”六个显赫的字眼。新月如钩、街坊黝黑,幸亏有御
林侍卫的灯笼在前引路,而将士们又习惯了夜间行军,练就了一双夜行眼,四更敲过来
到了鼓楼边。北王心急,若到天明,进东王府就困难了,偏偏这时候前边传来了有人说
话声:“这一圈巡完了,天也快亮了,太平无事,回去睡大觉吧。”
“上边参护大人说,东王加封万岁的日子就快到了,吩咐小心点儿,为防有人捣乱。
其实没事,自从天王进了城,强盗小偷都不见了,还怕什么?”
北王急忙挥手命将士停住脚步闪在暗处,先让御林侍卫一个人去对付。只见前面灯
笼盏盏,上面糊着“东殿参护”官衔,七八个东殿士兵由远而近走了过来,见有人提灯
夜行,便大声喝道:“什么人?胆敢夜行犯禁?”
侍卫不慌不忙道:“天王府御林侍卫,奉天王旨意,有要事公干!”
一名头目提灯照了一下侍卫帽额和灯笼上的官衔果然是天王府,仍然怀疑不信,喝
问道:“虽是天王府的,可是东王有令,严禁天王府官员出城,你从北边过来,敢莫是
出城通风报信后回城来的,快实说!”
侍卫笑道:“这会儿天京四门都关得严严的,我能插翅飞进城来吗?确是南王妃有
病,天王命我去探望,耽搁时间久了。”
头目的官衔是“两司马”,管辖二十五名士兵,当下想向东王邀功,便道:“不管
你怎么说,跟我们去东王府走一趟,见了东王九千岁,自有发落!’
事急了,北王一挥手,伏在暗处的北殿兵士立即扑上去包围了东殿巡逻兵,还不曾
醒悟过来,已被一刀一个,呜呼送命了。北王命将尸首移往小巷,带领队伍加快步伐向
南,终于在天光尚未露晓前赶到了东王府前,按照预先部署的计划,分兵三路,一路三
五百人带了云梯顺着高耸的围墙摸向东王府后园,一路两千人分头包围府门东西两侧驻
有一千名东殿侍卫将士的侍从馆,北王亲自带领五七百人攻打黄泥巷正门。仍由御林侍
卫独自提灯上前叫门,门前灯光灿亮,大门虚掩着,因为东王常常半夜摆驾出门,门官
不敢偷懒睡觉,听到叫门声,咕噜道:“难道是哪里的紧急边报来了?”
打开门来却认得是御林侍卫,诧异道:“兄弟,怎么天不亮就来传旨了?”
侍卫道:“老哥哥,不好了,天王得了急病,眼看不行了,要请东王殿下快去天王
府见上一面,迟了就见不到了。”
门官见情况紧急,说道:“兄弟,你在承宣厅等一会,我即刻进内禀报。”
门官返身入内,北王一挥手,北殿士兵一涌而入,将门官一刀捅死,门内虽有侍卫
数十人在值夜班,可是天快亮时睡意最浓,一个个低下头迷迷糊糊地打着瞌睡,听见有
人敲门,睁开眼见没事,又睡过去了,及至北殿将士进门,匆忙拔刀还手,究竟寡不敌
众,一会儿就都被杀死了。
北王吩咐御林侍卫赶快去天王府报信,他带领两百人直闯内院去擒杨秀清,其余北
殿士兵早已扑向门内左首的参护厅,住在里面的二三百名东殿将士惊醒过来,仓皇摸取
兵器抵抗,怎来得及,大多束手被杀,少数徒手格斗或是侥幸摸到了刀,赤膊挺身厮杀,
也遭北殿士兵包围,一个个被杀害了,只有一个逃往中门报警。东王府隔绝内院与外衙
的中门两旁有两大间参护室,日夜有一名将官带领一百名士兵分班守护,外间格斗呐喊
机会报复?外有强敌,内有纷争,一旦四分五裂,天朝前途就不堪设想了。东殿众官欲
想攀龙附凤求自身的富贵,全不为国家为殿下着想,妾身冒死进言,愿殿下再思三思!”
东王大怒道:“北王、翼王都受我驱使,名义上同为王爵,实不过是部将,怎敢与
我为敌,谁若妄想举兵反抗,立时可以号召他们的部下归顺天朝,他们能成得了大事?
我正欲举大事,上下欢欣,你却来扫我的兴,难道你是受了天王的指使阻挠我登大位吗?”
善祥涕泣道:“殿下是反清的民族英雄,天朝的顶梁柱,妾身因此献身于殿下,以
助完成反清大业。今殿下不顾强敌未灭,而先热衷于内争,后果不堪设想。妾身为爱殿
下而剖心沥血相劝,想不到不蒙体察,反生猜疑,只能一死以明心迹。”
说罢站起身来一头向厅柱撞去,秀清急忙上前阻挡,已经血溅花砖,哀哀地倒在秀
清怀中。秀清连忙用袍袖为她掩住伤口,叹惜道:善祥,我不过随便说说,你怎么当真
了?快来人,去请医官来!”
善祥勉强鼓足了最后一丝力气,惨笑道:
“不要请医官了,殿下能听从我的忠言,就死而瞑目了。”
善祥死了,秀清含泪为她拭去脸上的血迹,抱住她一步步走向内院,他后悔对善祥
太严厉,以致使自己的宠姬惨死。然而他不能采纳善祥的忠告,从紫荆山以来他就不甘
居人之下,现在惟我独尊的局面就要实现,他能舍弃吗?他在心中默默祷告:“善祥,
你为我而死,待我登基之后,当追封你为王后,请原谅我的过失吧!”
天王狼狈地回到宫中,不一会儿,两名差官领了天王勤王密诏从金龙门匆匆出来,
跨上快马,从容来到仪凤门。这两个人身穿素红袍,头戴狮头兜鍪,中间缀着。“北殿
承宣”红字职衔,大摇大摆出了城门口,直向江边码头驰去。北王在江西督师,常有奏
报书信递京,北殿人员出入城门,无人怀疑。此人到了码头,取出北王紧急征船札谕,
水师营官不敢怠慢,立即拨出一艘十六桨双橹大船,又派了大批纤夫,扬帆拉纤,急将
差官连人带马送往皖南东流县,一人舍舟登岸,另一人仍乘船继续上驶至武昌附近上岸,
拍马驰往洪山前线翼王行营宣旨。
原来这两名差官都是天王府的御林侍卫,承瑢在北王出京前向他讨了两份“北殿承
宣”帽衔,缝在“殿前御林侍卫”上面,轻易地混出了城门。北王于七月廿八日接到天
王密诏,兴奋极了,当即将江西全省军政大权仍交与翼贵丈黄玉昆主持,他带领早已部
署好的三千名心腹将士,和前来宣旨的御林侍卫,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自临江府启程,日
行四百余里,第二天便到了赣东北的饶州府城鄱阳县,这里原为清军所有,是北王来江
西之初攻占的,后来杨辅清调来江西,就驻兵在饶州府城以东的乐平、浮梁(今景德镇)
一带,东王原意是差辅清密切监视北王,堵住他带兵进京的道路,辅清则不过是出京避
祸,在天朝诸王内争中袖手旁观。此时他正在饶州以南的广信府作战,韦昌辉顺利地从
饶州进入皖南,在东流县弃去马匹派人看管,乘了太平军水师战船,恰遇江面上括起劲
疾的西南风,兵船昼夜不停的顺风顺水下驶,于八月初三日午夜抵达天京。北王带领三
千将士登岸,命御林侍卫依然以北殿承宣名义前往叫关,其余人员屏息静气,放轻脚步,
带了两架云梯疾速跟上,转眼来到仪凤门前。城门早已关上,以前在清军江南大营逼近
天京城时,城上戒备森严,四角岗楼昼夜监视城外动静,现在打垮了清军,前线远在一
百多里外的丹阳。金坛,岗楼虽然还在,值夜的人却早已入了梦乡,只有三四名看守城
门的值夜士兵在城楼上闲聊。侍卫提了灯笼在城下大声叫喊:“守关弟兄们,开门,快
开门,北王有紧急军情奏报!”
守夜士兵们正欲争着下楼去开城门,却被一名卒长喝住,探身向城下喊道:“妈的,
半夜里大呼小叫,快滚开,不到天亮不开城!”
侍卫也骂道:“小子,你耽误了军情,可要你的脑袋。”
那人真的摸了一下后脑勺子,喊道:“半夜开城须得奏明东王九千岁殿下,你等着!”
话未停音,已被身后的士兵手起刀落,砍作了两段,就这一刹那,忽从城墙内藏兵
洞中出来一名旅帅,带领几十名士兵,迅速打开了门锁,搬去撑门的大木梃,格格地打
开了城门,说道:“北王殿下的紧急奏报耽误不得,快请进来吧。”
原来东王平时杀人打人太多,将士本人或者亲友受过残害的,都对东王心抱不满,
陈承瑢事先疏通好了把守仪风门的旅帅,他的堂兄就是被东王杀死的,他估计北王必是
深夜带兵进京,已经有好几夜彻夜不眠地等待着,今晚听到城楼上叫喊,便大开城门迎
接北王将士入城。
北王一行衔枚疾走,由御林侍卫提灯在前,此时他已将帽额上的“北殿承宣”职衔
扯去,仍然露出了“殿前御林侍卫”六个显赫的字眼。新月如钩、街坊黝黑,幸亏有御
林侍卫的灯笼在前引路,而将士们又习惯了夜间行军,练就了一双夜行眼,四更敲过来
到了鼓楼边。北王心急,若到天明,进东王府就困难了,偏偏这时候前边传来了有人说
话声:“这一圈巡完了,天也快亮了,太平无事,回去睡大觉吧。”
“上边参护大人说,东王加封万岁的日子就快到了,吩咐小心点儿,为防有人捣乱。
其实没事,自从天王进了城,强盗小偷都不见了,还怕什么?”
北王急忙挥手命将士停住脚步闪在暗处,先让御林侍卫一个人去对付。只见前面灯
笼盏盏,上面糊着“东殿参护”官衔,七八个东殿士兵由远而近走了过来,见有人提灯
夜行,便大声喝道:“什么人?胆敢夜行犯禁?”
侍卫不慌不忙道:“天王府御林侍卫,奉天王旨意,有要事公干!”
一名头目提灯照了一下侍卫帽额和灯笼上的官衔果然是天王府,仍然怀疑不信,喝
问道:“虽是天王府的,可是东王有令,严禁天王府官员出城,你从北边过来,敢莫是
出城通风报信后回城来的,快实说!”
侍卫笑道:“这会儿天京四门都关得严严的,我能插翅飞进城来吗?确是南王妃有
病,天王命我去探望,耽搁时间久了。”
头目的官衔是“两司马”,管辖二十五名士兵,当下想向东王邀功,便道:“不管
你怎么说,跟我们去东王府走一趟,见了东王九千岁,自有发落!’
事急了,北王一挥手,伏在暗处的北殿兵士立即扑上去包围了东殿巡逻兵,还不曾
醒悟过来,已被一刀一个,呜呼送命了。北王命将尸首移往小巷,带领队伍加快步伐向
南,终于在天光尚未露晓前赶到了东王府前,按照预先部署的计划,分兵三路,一路三
五百人带了云梯顺着高耸的围墙摸向东王府后园,一路两千人分头包围府门东西两侧驻
有一千名东殿侍卫将士的侍从馆,北王亲自带领五七百人攻打黄泥巷正门。仍由御林侍
卫独自提灯上前叫门,门前灯光灿亮,大门虚掩着,因为东王常常半夜摆驾出门,门官
不敢偷懒睡觉,听到叫门声,咕噜道:“难道是哪里的紧急边报来了?”
打开门来却认得是御林侍卫,诧异道:“兄弟,怎么天不亮就来传旨了?”
侍卫道:“老哥哥,不好了,天王得了急病,眼看不行了,要请东王殿下快去天王
府见上一面,迟了就见不到了。”
门官见情况紧急,说道:“兄弟,你在承宣厅等一会,我即刻进内禀报。”
门官返身入内,北王一挥手,北殿士兵一涌而入,将门官一刀捅死,门内虽有侍卫
数十人在值夜班,可是天快亮时睡意最浓,一个个低下头迷迷糊糊地打着瞌睡,听见有
人敲门,睁开眼见没事,又睡过去了,及至北殿将士进门,匆忙拔刀还手,究竟寡不敌
众,一会儿就都被杀死了。
北王吩咐御林侍卫赶快去天王府报信,他带领两百人直闯内院去擒杨秀清,其余北
殿士兵早已扑向门内左首的参护厅,住在里面的二三百名东殿将士惊醒过来,仓皇摸取
兵器抵抗,怎来得及,大多束手被杀,少数徒手格斗或是侥幸摸到了刀,赤膊挺身厮杀,
也遭北殿士兵包围,一个个被杀害了,只有一个逃往中门报警。东王府隔绝内院与外衙
的中门两旁有两大间参护室,日夜有一名将官带领一百名士兵分班守护,外间格斗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