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美人邓丽君 第11节
邓丽君的手哆嗦了起来。她的心在颤抖着,她似乎已经预感到某种不祥,但是她仍然坚定地相信属于她的朱坚一定会安然地回到自己身边来的。邓丽君正是在这样既紧张又焦急的心情支配下,开启了电视机的旋钮。电视屏幕上渐显出一位女播音员的半身像,她的语调很平稳,并不像已经发生了什么大事那样。她所用的粤语邓丽君听得十分真切:“这里是香港丽的电视台,据来自航警局的可靠消息称:一架由台北桃园国际机场今晨7点30分起飞的‘华航’BC006号客机,在飞临澎湖附近海域上空时,突然发生故障。开始时是左发动机运转失灵,机体从高空下沉,并从该机传出紧急向地面求援的信号,8点零4分后无线电联络中断。半小时后桃园机场得到该机在海面坠落的准确消息。据信,该机乘客108人与所有机组人员全部遇难,事故原因台北‘华航’正在调查之中……”
“天呐——!”女播音员下面的话邓丽君已听不清了。她感到眼前一黑,接着天旋地转。她的身子踉跄一下,扑倒在地板上……
小雨,渐渐沥沥又下起来了。
伫立在台北殡仪馆后山坡下朱坚墓穴前的邓丽君,潸然泪下。
她的外衣已被雨水淋湿了,凝望着嵌在石碑上的朱坚遗像,邓丽君深情地朝向墓碑
鞠了一躬……
第四章 马来西亚情缘
在香港富都酒店里自囚十日
邓丽君回到光复南路家里时,已是掌灯时分。楼下大客厅里,已备下一席丰盛年饭,都是邓丽君小时候喜欢吃的美味佳肴。邓丽君的身影刚在餐厅的门口出现,围坐桌前焦盼许久的家人都纷纷站起。性子很急的邓枢说:“阿丽,你怎么到现在才回来呢?急死人喽,我们真不知道你独自在下雨天到什么地方去了。”
赵索桂叹道:“阿丽,你走时说要到淡水河边去瞧瞧你那启蒙的老师,可是我们将电话打到常先生的府里,他说你早已经离开了。”
“是啊是啊,我们大家急得要死,不得不到处去找你。可是凡你能去的地方都寻遍了,也没有你的踪影啊!”二哥邓长顺也急不可待地说。
三哥长富说:“我和长顺去了你从前最要好的两位女友的家里,大哥他独自去了九三康乐队的褚美湖小姐家里寻你。褚小姐说她还根本不晓得你从香港飞回来,她也到处帮着找。”
大哥长安这才吁出一口气来,说:“小妹,我和褚小姐找得好苦。她说明天还要召集当初你们所有在康乐队的小姐妹们过来,给你拜年呢!你们难得一聚呀!”
“唉唉,大哥,谁让你把我回来的事到处声张呢?”邓丽君有些不悦地蹙了蹙眉,说:“我这次在家里只能住到明天上午,下午便要赶回日本去,又怎么可以惊动那么多的人来呢?再说,我只是随便去走一走,也值得大家如此兴师动众去找我吗?”
邓丽君到隔壁的房里换下了那件被小雨淋湿了的外衣外裤,换了一件宽大随便的睡袍,坐在香气四溢的餐桌旁,面对盘盘碟碟的美味佳肴,却无半点胃口。赵素桂觉得大家不该这样连珠炮似的对自尊心很强的邓丽君说出这么多的废话。她示意长禧为姐姐的高脚杯里斟满了橙红色的葡萄酒,然后解嘲地说:“阿丽,本来是不该派哥哥们四处寻找的,可是,咱家来了一位贵客呀,不马上找你回来怎么可以?”
“贵客?”邓丽君抿了一口杯中的醇酒,气色好起来,酒席上的压抑与不快的氛围一扫而光,众人都变得轻松起来。
“是的,是来了一位客人,而且是远道来的,所以,不找到你不行啊。”邓枢一连喝干了两杯加饭酒,脸膛顿时红润,话也就多了起来。
“是谁呀?”邓丽君困惑的目光从父亲神秘莫测的脸上移向含笑不语的母亲。见两人都含笑不说,她只好去向坐在身边的大哥求援:“大哥,怎么大家都不肯告诉我呢?究竟是谁从远方忽然来到咱家做客?在旧历年的时候,一般的朋友和客人是绝不会上门的,因为旧历年是每个家庭团聚的节日啊!”
邓长安笑了笑说:“小妹,我怎么说得清呢?因为这位客人我也是第一次见面啊,你还是问阿妈的好,她老人家从前在马来西亚时就见过的。”
“啊——?”邓丽君听说客人是来自马来西亚,顿时明白了许多。已经猜出来者何人的邓丽君那白皙的面颊顿时飞满羞赧的潮红。她已经猜到这位使全家人到处奔忙,急于找到她下落的客人是谁了。她理下头去喃喃地说:“他……怎么来了?”
“林先生来了,他是在马来西亚度过了除夕后就飞到香港去的。”赵素桂爱怜地瞟了一眼满面绯红的女儿,然后将几片鲜嫩的笋片挟过邓丽君的瓷碟里。她的面上也绽露出节日的喜气,说道:“林先生是准备和你一起过年的,可是他到了香港才知道你已经在正月初三回了台北。这样,他也就只好临时订了机票,今晨顶着小雨来到咱家。林先生说他早该来拜访你的阿爸了,同时也想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见见你的哥哥、弟弟。本来,是该请林先生在咱们家里团聚,至少也该共同吃上一餐饭的。可他说还有几位台湾商家要抓紧见面,便等到下午3点,不见你回家,就急匆匆地赶回到他下榻的圆山大饭店去了,那里有台商等候他呢!”
邓丽君脸一红,埋头去吃菜。
邓长安说:“按理说,林先生今晚该在咱家吃饭的呀。”
邓长富说:“林先生就是住在咱家也是可以的,只是在与阿丽的关系没有最终确定之前,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在咱们邓家投宿的。” 见邓丽君满面羞色地坐在餐桌前,善解人意的邓母急忙向几个儿子以眼神示意,她说:“都别说了,阿丽,难得来家吃顿饭,就让你喝个满杯吧。”
邓丽君知道母亲在为她解围,她起身为父母和三位哥哥、小弟依次地斟满了杯中酒,然后举杯祝酒说:“阿爸阿妈和各位兄长,让我敬大家一杯吧!”她说完一仰脖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她撂下酒杯,返身离席,步履匆忙地登上楼梯。
卧室里光线昏暗,邓丽君很累,她很想躺在席梦思床榻上美美地睡上一觉,但是在黑暗里她忽然嗅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浓烈花香,这是她很熟悉的花香。“哦?”邓丽君意识到了什么,她将台灯打开,果然,靠近床边的小矮几上端端正正地放有一束艳丽的郁金香。宽厚嫩绿的叶片中间,丛生着几朵淡黄色的花蕾,一股特有的芳香扑鼻而来,邓丽君猜到这送花的人必是林振发了。在自己与林振发相识相知的三四年时间里,林振发已经多次给她送这种只有在马来西亚可以买得到的珍贵花束。
邓丽君急忙将郁金香捧到胸前,坐在床上俯下身来去贪婪地嗅那花香。“林先生,难得你的心里有着我!”邓丽君的胸间奔涌着一股激情的潮水。作为一位驰骋港台歌坛多年,久负盛名的女歌星,她现在不再缺少金钱、鲜花和荣誉,难以忍受的就是孤独与寂寞。“高处不胜寒啊!”邓丽君在独处一室时,常常暗自发出悲凉的感叹,她回到台北来就是为了寻找那种愈来愈远离她的亲人情惊。
这种平常百姓都有的亲情,她却没有。每年在外奔波,萍踪浪迹,父母、哥哥和弟弟与她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现在她回到台北的家来,重温了与亲人在一起时的温馨。只是她还不能满足。作为一个女人,她也有七情六欲,她也需要与相亲相爱的男人在一起。邓丽君对林振发的感情已经很深,本来她也想在旧历年的演出间隙,到马来西亚去与林振发幽会,可是虽然置身演艺圈却洁身自爱的邓丽君,自认为她目前与林振发之间的感情基础还有赖于继续发展,刚相识3年多的情侣怎么可以走得那么近呢?正是出于这种复杂的心理,她才放弃了去吉隆坡而飞回台湾。邓丽君颇感欣慰的是,善解人意的林振发居然在商务繁忙之时来到台北,并且不远万里为她送来一束郁金香。
“我应该去圆山大饭店去看看他。”邓丽君将那束郁金香放在小几上,很想连夜就到圆山大饭店去会一会久别的林振发,无意间她发现了小矮几上的一幅小像框。她一下子呆住了,那小像框里镶嵌着一帧英俊男子的小照:宽坦的前额,浓眉大眼,唇角边浮现一抹憨然的笑意,双目炯炯地在那里凝望着自己。他就是3年前因飞机失事丧生的朱坚。邓丽君每当看到朱坚的小像,心头就会酸酸的。一股无边的巨大痛苦向她袭来,本来她与他有一段幸福的好姻缘,可是就在她与朱坚即将成婚的时候,冥冥之中似乎有股邪恶的巨爪,无情地将他们拆散了。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阿丽,阿丽!”那架“华航”客机失事不久,台湾航警局就查出了这架飞机坠毁的原因是发动机失灵和其它技术故障所致。朱坚的遗体被打捞上来以后,邓丽君亲自回台北为这位与她情深意笃的未婚夫下葬。回到香港以后,邓丽君病倒了。她无法忍受如此巨大的精神打击,像一朵陡然被疾雨打蔫了的牡丹花一般枯萎了。邓丽君在富都酒店的五楼套间里闭门不出,整天她技散着头发,不吃不喝。她中断了与珠城夜总会的演唱合同,谢绝了一切来访者。即便平时与她关系最好的歌坛女友徐小凤来访,也被邓丽君关在门外。在这段最难熬的日子里,母亲从台北赶来了,但即使赵素桂来叩她的房门,邓丽君也坚决不开。现在,两鬓已生华发的赵素桂又来到女儿的门前,她手里捧着一盅红艳艳的酸梅场,准备让女儿喝下去消暑败火。她已经连续三天来叩门了,现在赵素桂有些急了,在门外边叩边叫道:“阿丽,我是你阿妈,这一次你无论如何也要给我把门打开呀!”
无人应声。
赵素桂担心关在房里三天不吃不喝的女儿,会生出什么病来,更怕她一时想不开自寻短见,所以她拼命地擂打着房门,见女儿不应声,她就伏在门上“呜呜”地失声痛哭起来:“阿丽呀,人死如灯灭,你即便是不吃不喝也是无济于事的。再说人的生生死死,大多也是命里注定的,依我看你不如就将他忘掉吧!呜呜呜。”
房内还是无人应声。
“阿丽,阿丽,你怎么了?作为什么不回答我?”第五天上午,赵素桂又像前几次那样来叩房门,这一回她再也不在门外等待了,而是报告了富都酒店的老板,请他派人来将邓丽君的房门撬开。
“阿妈,你不要来给我添烦吧!”这一次邓丽君终于开了口,她说:“我的心里实在太难过,就请您不要进来,不要再让别人来打扰我。我是决不会为此事寻短见的,我还是要好好地活下去。可是,现在我无论如何也不想见到任何人,阿妈,我求您了,您就让我一个人独自想一想吧!”
赵素桂两只眼睛哭红了。她听到邓丽君沙哑的答话声方才放下心来,她哭着说:“阿丽,既然你想独自一入睡在里面,我就依你,只是你要依阿妈一个条件才行呀!”
“您……说嘛!”
“阿妈只求你要保重身体,你要吃饭呀!每天阿妈给你送些吃食来行吗?”
“您放心吧。阿妈,我说过我是绝不会为此事绝食的,我在房里有水,也有食物……请您不必为我担心,我只求安静。我现在不想见到任何人。我只求安静,只求独自地想一想……”
“阿丽,你……你可千万保重啊!”赵素桂听女儿这样说,情知再劝无用,索性也就不再敲门。她倚在门上低声地饮泣了一阵,也只好无可奈何地回到她自己的房间里去了。
邓丽君将自己自囚在房里,已经多日没进食了。她感到上苍对她太无情了。爱情的伴侣猝然失去了,精神上赖以生存的支柱倒下了,如花似玉的邓丽君在一夜之间苍老憔悴了许多。
“阿丽,请你放心,不论将来你在什么地方,只要你碰到困难,就用电话告诉我。我在台北不论多么繁忙,只要你有困难,只要能听到你的呼唤,我是一定要去的!有我在你还怕什么呢?”这几天在邓丽君的耳畔始终响着朱坚的声音。那是一年前她从台北来到香港,与珠城夜总会签订演唱会同的时候,邓丽君与朱坚在台北外双溪的故宫博物馆玩了一天。他们都很想到那里去看看正在展出的两幅明代大家文征明的字画书法和一批唐三彩古莲,在临别的前一天,朱坚约邓丽君到外双溪去。邓丽君记得那天玩得很愉快,他们不仅看了许多从前想看的唐、宋、元、明、清各代的传世真品,而且又在一家很僻静的小餐馆里吃了晚饭。临分手时,两人站在一个十字路口,难分难舍。朱坚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几步,见邓丽君良久地站在路口不肯动,他就又快步地跑了回来。朱坚很想与邓丽君吻别,可是他知道邓丽君高洁的心隆,她一定是不喜欢自己的男友在结婚前有过分举动,特别又是在一个时有车辆或行人经过的十字路口,如果他这样的举动定是会引来热恋中女友不悦的,所以,理智克制了朱坚的冲动。他只是冲过来,紧紧地抓住邓丽君冰凉的小手,说了上面那一段话以后,依依不舍地向她道了声“再见”,就毅然地离去了。
邓丽君怅惘地凝望着朱坚那已经远去的身影。今天他为了和邓丽君玩得无拘无束,甚至把车也停在距外双溪很远的一个停车场。朱坚这样做是想以散步的形式来延长与邓丽君在一起的时间。
在这种难舍难离的氛围中,邓丽君很想哭!这种感觉是从来也不曾有过的,从前她去香港,去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演出前,也与朱坚有过类似的分手,不过以往的分手都很愉快,都很随便,绝不像今天这样一步三回头地难以割舍。邓丽君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自己与朱坚的最后诀别!现在回想起来,邓丽君后悔的是,她当时为什么不能主动地扑进他的怀里,一任朱坚的拥吻?他给她的是那么多,物质上的与精神上的支持是无法还清的。尤其是在她人生中最为艰难的起步时期,别人都对她到歌厅里唱歌不屑一顾或冷嘲热讽的时候,是朱坚将她请到他的朋友中间,给她以精神的鼓励。是朱坚资助她去拍《晶晶》的电视连续剧,又是朱坚在她拍了《谢谢总经理》的电影后,断然劝阻她继续向影视圈发展,从此她稳步地踏上香港东南亚各国的歌坛。可是她又给了朱坚什么呢?邓丽君每当想到这一问题,她就痛悔不及,泪流满面。邓丽君深悔她在与朱坚相恋的日子里,过于矜持,过于吝啬了!她理应给朱坚以至爱的回报,然而她没有给予,
因为那时她以为彼此都年轻,今后还有许多的机会给他温存与体贴。邓丽君哪里知道人生无常,朱坚会如此突然地从她身边离去呢?连一点让她弥补的机会也不留。上帝太残忍了!邓丽君每日都在想着这些,想到痛处她便无声地饮泣,企图以泪水来洗去对朱坚的负疚与怀恋。
第十日的下午,邓丽君终于开启了那扇紧闭的房门。
廊道里围满了人。邓丽君从黑鸦鸦的人群里,发现了一张张熟悉的脸孔,她们都以关切的眼光注视着自囚了十天的邓丽君。这些人中有母亲赵素桂,有好友徐小凤,关心她的歌坛友人何莉莉、陈百强、姚伟和电影演员林青霞。当然更多的是在珠城夜总会搭班演唱的老板、乐队演奏员与一群小姊妹。因为邓丽君的中途辍唱,“珠城”的演出班子都不得不停下来。他们十分关注着被命运的不幸突然击倒的邓丽君。十天来,这些亲人与友人都一刻不离地守候在富都酒店里,静候着邓丽君的动静。人们都希望邓丽君能尽快从无边的悲苦中解脱出来。现在,亲友们真将邓丽君盼了出来。自囚多日后的她,显得病恹恹的,身体消瘦了一圈,面庞苍白,两只漂亮的大眼睛因为眼窝的深凹越发显得大了。
友人们都无声地向她靠近,拥来。一个个默默地凝望着邓丽君隐含忧戚和悲伤的大眸子,她们依次地走过来,与她紧紧地相握,然后再走过去。许多与邓丽君相知甚深的女友,知道在这种时候用语言来安慰是无用的。邓丽君心中的痛苦需要由她自己慢慢地来排解与消除。友人们所能给她的只能是目光深沉的鼓励与匆匆一握间的感情交流。
“阿妈,我想跟您单独地谈一谈。”当所有的朋友、同仁与歌坛小姊妹—一与邓丽君相握以后,她来到了赵素桂的面前,说话的声音变得沙哑。
所有的人都识趣地退去了。
邓丽君的房间里只剩下她与母亲两人时,母亲为她轻轻地梳理那略显蓬乱的发辫。赵素桂望望憔悴的女儿心里不禁泛起酸楚,她说:“阿丽,你有什么话就说吧,现在只有妈妈和你在一起,有什么苦水都倒出来吧!”
“不,我心里没有什么苦了。如果有的话……也都哭出去了。”
邓丽君凄然地一笑,抓住了赵素桂枯瘦的手说:“我现在想跟您商量的是,到底如何回绝到新加坡的演出合同?”
“到新加坡去演出?回绝……合同?”赵素桂在来香港以前显然并不知道女儿将有到国外的演出计划,所以她听后感到很茫然。
邓丽君喃喃地说:“阿妈,是这样的。几个月以前,新加坡的一家歌舞厅老板经过几位演艺界好朋友从中引荐,专程到香港来见我。他们准备在今年炎热的季节过去后,邀请我去那里演唱。因为那些朋友以前与我有很好的交情,就答应他们在珠城夜总会的演唱合同结束后,我去新加坡唱一个时期。可是现在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绝人家?”
赵素桂略一叠眉,便说:“阿丽,为什么非要拒绝人家呢?既然已经签订了合同,就应该履行合约嘛。再说,人死如灯灭,你就是永远不登台了,朱坚再也不能复生了呀!”
邓丽君愁肠百结,低下头去心中无计。
赵素桂劝慰说:“我知道你是个很重感情的孩子,也知道朱坚在生前对你有许多的好处。你这样为他停演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因为他在你心里一时半时是无法抹去的。可是你总不能永远地这样哭下去,他死了,可你还要活下去。而且即便朱坚有知,他在九泉下也是希望你能继续好好生活下去的。朱坚决不会同意你为他的死而停止唱歌,阿丽,你说是吗?”
邓丽君低头不语。
赵素桂说:“阿丽,依我看你不但应该如期去新加坡,同时,你在珠城夜总会的演出合同也要履行。因为你不能仅仅为了死人而活着,你更应该为活人活着。你怎么不看一看,你在酒店里闭门10天,这段日子和你搭班的所有同事,几乎全都呆在这家酒店里。他们不唱歌就不会有任何的收入,这样下去,又如何得了呀?阿丽,你是个很通情理的孩子,你不能这样任性下去。你不为自己,就是为别的活着的人也得唱下去,活下去呀……”
邓丽君想哭出来,但她咬了咬牙,忍住了。她的眼睛里没有泪滴,因为眼泪已经哭干了……
“叮铃铃……”邓丽君在灯影下泪珠潸然,当床头那架电话机急剧地响起来时,方才意识到夜已深沉。四周静悄悄的,她家的小楼内也没有了声音。赵素桂唯恐影响楼上的女儿休息,过早地让家人安歇了。在这种时候,谁能将电话直接打进她的卧室里来呢?邓丽君的心里顿时一热,她知道只有他——林振发,才可能得到自己卧室里的电话号码。除此以外,她的家人肯定不会告诉其他人的。
神秘的送花人邓丽君拿起听筒,里面果然是她十分熟悉的声音——那种略带几分广东口音的普通话,听起来既亲切又好听:“邓小姐,我这次到香港去,听到了有关你的好消息。那就是旧历年以后,你将在香港的‘利舞台’举办首次个人演唱会,这可是当真吗?”
邓丽君笑笑说:“是真的。林先生,自我出道以来无论是在台北还是在香港,我都是为各个舞厅服务。个人的演唱会从来连想也不敢去想,这一次是经许多朋友的鼓励,我才同意在‘利舞台’专门搞一个我个人的演唱会,不知林先生对此有什么高见?”
林振发说:“这是完全应该的,事实上如果不是你邓小姐过于谦逊,早就应该这样做了。遗憾的是邓小姐在此之前连一点信息也没有透给我,按理说您的个人演唱会我是应该从中玉成的。如果个人演唱会的日期定下来,我届时将联络一些马来西亚的商界友人前往香港,为你助威呀!”
“谢谢林先生的美意。”林振发在邓丽君的印象中,永远善于助人为乐。他豪爽、热情和忠诚。自从1972年底与他结识以来,他总是那样热诚无私地对待她。凡是知道邓丽君有难处时他就会站出来相助。这次他在香港时无意中听说邓丽君年后将有举办个人演唱会的安排,他就表现出如此之大的兴趣,很让邓丽君感动。邓丽君说:“林先生是深知我的,从前我唱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生活。
自从到日本发展以后,我也开始注重名望。当然我力求在演唱会上出新,不能经常唱以前那些家喻户晓的老歌。林先生,我还想利用这次演唱会推出几首英文歌曲,譬如《MY WAY》和《JAMBAYA 》之类的歌曲,您认为这样做好吗?“
“好,很好!”林振发的语气里充满兴奋,他说:“邓小姐不仅能唱华语歌、日本歌,这次再唱英文歌曲,能让人耳目一新。这样做绝非为了取悦观众,而是为提高自己。邓小姐,依您目前的知名度,还应该向世界级歌星快速发展。我在香港的许多朋友,目前正在酝酿着成立‘邓丽君歌迷会’,这对于您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吧?”
“‘邓丽君歌迷会’?”邓丽君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一信息,尤其是从林振发的口里说出,她更加感到惊讶与兴奋。
林振发说:“确实有人正在筹备操作,邓小姐千万别误会,这个‘歌迷会’并非是我林振发在暗中支持或操纵,而是你在香港的‘追星族’实在太多了。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系统地研究你歌曲的特点,对你的演唱技法进行总结,以及为了你即将举办的个人演唱会造声势。”
“林先生,我有许多的话要对你说。你对我的心意我是心领神会。”邓丽君从林振发在电话里的谈话中,判断出他在香港的短暂逗留期间,很可能通过他在商界的诸多朋友获悉了一些有关她的近况。同时,深知林振发能量的邓丽君也能猜度出他在许多事情的背后,有意无意地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邓丽君在静静的深夜里通过电话,与住在咫尺之遥的心上人足足谈了两个小时,当她意识到夜交子时的时候,急忙主动地结束了这缠绵的情话:“林先生,您该休息了,明天清早我准时去圆山见你,好吗?”
熄灭了台灯以后,邓丽君仍然无法入睡。她很想尽快地与林振发见上一面,多年来与远在马来西亚的林振发离多聚少,尽管彼此常常用电话来相互倾吐相思之苦,但是邓丽君总是希望林振发能像朱坚那样,经常能厮守在自己的身边。想起今天的林振发,邓丽君很自然地会联想起以前的初恋情人朱坚。在朱坚死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邓丽君的心里不能再接受任何一位男性。朱坚在她心中的位置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代替的,那是因为少女的初恋是极为珍贵的。当时她是怀着永远也不准备再接受另一个异性的心态前往新加坡去履约的,但是当她来到新加坡后,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只无形的巨手,将她鬼使神差地又推向另一位痴情的男子身边新加坡虽是弹丸之地,邓丽君却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好感。60年代末她在朱坚的鼎力支持下第一次来到这座空气清新的花园城市演出时,就感到从障宜国际机场到市区的公路很有特色。路旁一棵棵高大的的椰子树使邓丽君感到它与台北不同。那一次演出的间歇,邓丽君游览了位于新加坡东陵区荷兰路附近的植
物园。植物园内热带植物和亚热带的花卉万紫千红。由无数樟树、葵蒲、芭蕉和按树组成的热带植物巷,使邓丽君如同置身在绿色的世界。从那时起,邓丽君几乎每隔一年左右,就会从台湾或者香港飞临此地一次。因此,邓丽君在朱坚死后心情最悲怆的时候,她的母亲决心促成女儿的新加坡之行。赵素桂一来是让女儿来此践约演唱,二来是希望陷入无边痛苦中的邓丽君,能借此演出之机外出散心。
邓丽君在新加坡的宝珊戏院恢复了中断几个月的演唱。正是金秋9月天气,凉爽宜人。从丧友的无限悲痛中重新崛起的邓丽君,又以新的风姿走上歌坛。她在“宝珊”演出了一首新歌《我怎能离开你》:问彩云,何处飞,愿乘风永追随。
有奇缘,能相聚,死亦无悔,我柔情深似海。
你痴心,可问天,誓相守,长缝线,岁岁年年。
我怎能离开你,我怎能将你弃?
……
邓丽君在新加坡最初演出的几场,每场几乎全唱这支新歌。由于这是朱坚死后她特别请友人作词谱曲的寄哀之曲,所以邓丽君唱起来更加情深意切,字字句句扣人心弦,邓丽君唱到动情处常常泪光闪闪。新加坡歌迷们很理解邓丽君为什么能将歌儿唱得那么悲,便用各种方式向邓丽君表示安慰,写诗、写信、打电话……引起邓丽君注意的是每晚她在“宝珊”的夜场演出结束,回到下榻的裕华酒店时,年轻的服务小姐便会将一束香气四溢的鲜花送进卧室。
那是新加坡的国花,名叫卓锦。万代兰。在无数娇嫩绿叶中盛开的兰花,小巧玲政。浅红色的花瓣娇艳欲滴,花朵的边缘呈深紫色,中间为透明的玫瑰红色,花蕊处淡黄并有紫红色的斑点。万代兰幽幽的花朵很恬淡,散发出阵阵迷人的幽香。邓丽君很喜欢万代兰,她不知道是哪一位善解人意的热情观众,每晚不辞辛苦地将万代兰送进她的卧室中来,使她能吸着温馨的花香酣然入眠?
“请问小姐,送花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观众?是男是女?是老是少?”赵素桂见女儿在夜晚时,常常凝望着插进瓷瓶里的一束新花陷入沉思,她也感觉出其中的蹊跷。为了替女儿解开心中的谜结,有一天晚上,赵素桂单独将那位服务小姐找到避人处询问。
“他是一位男士,”小姐在极力地搜索记忆,她想尽量为女客人提供一个准确的形象。她说:“高大而魁梧的身材,年龄二十七八岁。根潇洒,穿一身银灰色的西装,系枣红色花纹领带。每天傍晚他都准时将小车开到楼前的平台下面。他坐在车里,让司机将一束万代兰送进服务台,再三叮属我们一定要在邓小姐演出归来之前送进客房里去。”
“他是做什么的?”赵素桂问。
“不清楚。”女服务生说:“他的口音一听就是地道的华人,只是有点粤音”
赵素桂回到客房,将从小姐那里打听到的送花人情况如实地告诉了邓丽君。她希望女儿也像自己那样关切这位神秘送花人的一切,可是令赵素桂颇感失望的是,女儿对此并无任何兴趣。她显然依旧沉浸在对朱坚的深情思念中,无意留心那位送花人的来历。
“天呐——!”女播音员下面的话邓丽君已听不清了。她感到眼前一黑,接着天旋地转。她的身子踉跄一下,扑倒在地板上……
小雨,渐渐沥沥又下起来了。
伫立在台北殡仪馆后山坡下朱坚墓穴前的邓丽君,潸然泪下。
她的外衣已被雨水淋湿了,凝望着嵌在石碑上的朱坚遗像,邓丽君深情地朝向墓碑
鞠了一躬……
第四章 马来西亚情缘
在香港富都酒店里自囚十日
邓丽君回到光复南路家里时,已是掌灯时分。楼下大客厅里,已备下一席丰盛年饭,都是邓丽君小时候喜欢吃的美味佳肴。邓丽君的身影刚在餐厅的门口出现,围坐桌前焦盼许久的家人都纷纷站起。性子很急的邓枢说:“阿丽,你怎么到现在才回来呢?急死人喽,我们真不知道你独自在下雨天到什么地方去了。”
赵索桂叹道:“阿丽,你走时说要到淡水河边去瞧瞧你那启蒙的老师,可是我们将电话打到常先生的府里,他说你早已经离开了。”
“是啊是啊,我们大家急得要死,不得不到处去找你。可是凡你能去的地方都寻遍了,也没有你的踪影啊!”二哥邓长顺也急不可待地说。
三哥长富说:“我和长顺去了你从前最要好的两位女友的家里,大哥他独自去了九三康乐队的褚美湖小姐家里寻你。褚小姐说她还根本不晓得你从香港飞回来,她也到处帮着找。”
大哥长安这才吁出一口气来,说:“小妹,我和褚小姐找得好苦。她说明天还要召集当初你们所有在康乐队的小姐妹们过来,给你拜年呢!你们难得一聚呀!”
“唉唉,大哥,谁让你把我回来的事到处声张呢?”邓丽君有些不悦地蹙了蹙眉,说:“我这次在家里只能住到明天上午,下午便要赶回日本去,又怎么可以惊动那么多的人来呢?再说,我只是随便去走一走,也值得大家如此兴师动众去找我吗?”
邓丽君到隔壁的房里换下了那件被小雨淋湿了的外衣外裤,换了一件宽大随便的睡袍,坐在香气四溢的餐桌旁,面对盘盘碟碟的美味佳肴,却无半点胃口。赵素桂觉得大家不该这样连珠炮似的对自尊心很强的邓丽君说出这么多的废话。她示意长禧为姐姐的高脚杯里斟满了橙红色的葡萄酒,然后解嘲地说:“阿丽,本来是不该派哥哥们四处寻找的,可是,咱家来了一位贵客呀,不马上找你回来怎么可以?”
“贵客?”邓丽君抿了一口杯中的醇酒,气色好起来,酒席上的压抑与不快的氛围一扫而光,众人都变得轻松起来。
“是的,是来了一位客人,而且是远道来的,所以,不找到你不行啊。”邓枢一连喝干了两杯加饭酒,脸膛顿时红润,话也就多了起来。
“是谁呀?”邓丽君困惑的目光从父亲神秘莫测的脸上移向含笑不语的母亲。见两人都含笑不说,她只好去向坐在身边的大哥求援:“大哥,怎么大家都不肯告诉我呢?究竟是谁从远方忽然来到咱家做客?在旧历年的时候,一般的朋友和客人是绝不会上门的,因为旧历年是每个家庭团聚的节日啊!”
邓长安笑了笑说:“小妹,我怎么说得清呢?因为这位客人我也是第一次见面啊,你还是问阿妈的好,她老人家从前在马来西亚时就见过的。”
“啊——?”邓丽君听说客人是来自马来西亚,顿时明白了许多。已经猜出来者何人的邓丽君那白皙的面颊顿时飞满羞赧的潮红。她已经猜到这位使全家人到处奔忙,急于找到她下落的客人是谁了。她理下头去喃喃地说:“他……怎么来了?”
“林先生来了,他是在马来西亚度过了除夕后就飞到香港去的。”赵素桂爱怜地瞟了一眼满面绯红的女儿,然后将几片鲜嫩的笋片挟过邓丽君的瓷碟里。她的面上也绽露出节日的喜气,说道:“林先生是准备和你一起过年的,可是他到了香港才知道你已经在正月初三回了台北。这样,他也就只好临时订了机票,今晨顶着小雨来到咱家。林先生说他早该来拜访你的阿爸了,同时也想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见见你的哥哥、弟弟。本来,是该请林先生在咱们家里团聚,至少也该共同吃上一餐饭的。可他说还有几位台湾商家要抓紧见面,便等到下午3点,不见你回家,就急匆匆地赶回到他下榻的圆山大饭店去了,那里有台商等候他呢!”
邓丽君脸一红,埋头去吃菜。
邓长安说:“按理说,林先生今晚该在咱家吃饭的呀。”
邓长富说:“林先生就是住在咱家也是可以的,只是在与阿丽的关系没有最终确定之前,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在咱们邓家投宿的。” 见邓丽君满面羞色地坐在餐桌前,善解人意的邓母急忙向几个儿子以眼神示意,她说:“都别说了,阿丽,难得来家吃顿饭,就让你喝个满杯吧。”
邓丽君知道母亲在为她解围,她起身为父母和三位哥哥、小弟依次地斟满了杯中酒,然后举杯祝酒说:“阿爸阿妈和各位兄长,让我敬大家一杯吧!”她说完一仰脖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她撂下酒杯,返身离席,步履匆忙地登上楼梯。
卧室里光线昏暗,邓丽君很累,她很想躺在席梦思床榻上美美地睡上一觉,但是在黑暗里她忽然嗅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浓烈花香,这是她很熟悉的花香。“哦?”邓丽君意识到了什么,她将台灯打开,果然,靠近床边的小矮几上端端正正地放有一束艳丽的郁金香。宽厚嫩绿的叶片中间,丛生着几朵淡黄色的花蕾,一股特有的芳香扑鼻而来,邓丽君猜到这送花的人必是林振发了。在自己与林振发相识相知的三四年时间里,林振发已经多次给她送这种只有在马来西亚可以买得到的珍贵花束。
邓丽君急忙将郁金香捧到胸前,坐在床上俯下身来去贪婪地嗅那花香。“林先生,难得你的心里有着我!”邓丽君的胸间奔涌着一股激情的潮水。作为一位驰骋港台歌坛多年,久负盛名的女歌星,她现在不再缺少金钱、鲜花和荣誉,难以忍受的就是孤独与寂寞。“高处不胜寒啊!”邓丽君在独处一室时,常常暗自发出悲凉的感叹,她回到台北来就是为了寻找那种愈来愈远离她的亲人情惊。
这种平常百姓都有的亲情,她却没有。每年在外奔波,萍踪浪迹,父母、哥哥和弟弟与她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现在她回到台北的家来,重温了与亲人在一起时的温馨。只是她还不能满足。作为一个女人,她也有七情六欲,她也需要与相亲相爱的男人在一起。邓丽君对林振发的感情已经很深,本来她也想在旧历年的演出间隙,到马来西亚去与林振发幽会,可是虽然置身演艺圈却洁身自爱的邓丽君,自认为她目前与林振发之间的感情基础还有赖于继续发展,刚相识3年多的情侣怎么可以走得那么近呢?正是出于这种复杂的心理,她才放弃了去吉隆坡而飞回台湾。邓丽君颇感欣慰的是,善解人意的林振发居然在商务繁忙之时来到台北,并且不远万里为她送来一束郁金香。
“我应该去圆山大饭店去看看他。”邓丽君将那束郁金香放在小几上,很想连夜就到圆山大饭店去会一会久别的林振发,无意间她发现了小矮几上的一幅小像框。她一下子呆住了,那小像框里镶嵌着一帧英俊男子的小照:宽坦的前额,浓眉大眼,唇角边浮现一抹憨然的笑意,双目炯炯地在那里凝望着自己。他就是3年前因飞机失事丧生的朱坚。邓丽君每当看到朱坚的小像,心头就会酸酸的。一股无边的巨大痛苦向她袭来,本来她与他有一段幸福的好姻缘,可是就在她与朱坚即将成婚的时候,冥冥之中似乎有股邪恶的巨爪,无情地将他们拆散了。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阿丽,阿丽!”那架“华航”客机失事不久,台湾航警局就查出了这架飞机坠毁的原因是发动机失灵和其它技术故障所致。朱坚的遗体被打捞上来以后,邓丽君亲自回台北为这位与她情深意笃的未婚夫下葬。回到香港以后,邓丽君病倒了。她无法忍受如此巨大的精神打击,像一朵陡然被疾雨打蔫了的牡丹花一般枯萎了。邓丽君在富都酒店的五楼套间里闭门不出,整天她技散着头发,不吃不喝。她中断了与珠城夜总会的演唱合同,谢绝了一切来访者。即便平时与她关系最好的歌坛女友徐小凤来访,也被邓丽君关在门外。在这段最难熬的日子里,母亲从台北赶来了,但即使赵素桂来叩她的房门,邓丽君也坚决不开。现在,两鬓已生华发的赵素桂又来到女儿的门前,她手里捧着一盅红艳艳的酸梅场,准备让女儿喝下去消暑败火。她已经连续三天来叩门了,现在赵素桂有些急了,在门外边叩边叫道:“阿丽,我是你阿妈,这一次你无论如何也要给我把门打开呀!”
无人应声。
赵素桂担心关在房里三天不吃不喝的女儿,会生出什么病来,更怕她一时想不开自寻短见,所以她拼命地擂打着房门,见女儿不应声,她就伏在门上“呜呜”地失声痛哭起来:“阿丽呀,人死如灯灭,你即便是不吃不喝也是无济于事的。再说人的生生死死,大多也是命里注定的,依我看你不如就将他忘掉吧!呜呜呜。”
房内还是无人应声。
“阿丽,阿丽,你怎么了?作为什么不回答我?”第五天上午,赵素桂又像前几次那样来叩房门,这一回她再也不在门外等待了,而是报告了富都酒店的老板,请他派人来将邓丽君的房门撬开。
“阿妈,你不要来给我添烦吧!”这一次邓丽君终于开了口,她说:“我的心里实在太难过,就请您不要进来,不要再让别人来打扰我。我是决不会为此事寻短见的,我还是要好好地活下去。可是,现在我无论如何也不想见到任何人,阿妈,我求您了,您就让我一个人独自想一想吧!”
赵素桂两只眼睛哭红了。她听到邓丽君沙哑的答话声方才放下心来,她哭着说:“阿丽,既然你想独自一入睡在里面,我就依你,只是你要依阿妈一个条件才行呀!”
“您……说嘛!”
“阿妈只求你要保重身体,你要吃饭呀!每天阿妈给你送些吃食来行吗?”
“您放心吧。阿妈,我说过我是绝不会为此事绝食的,我在房里有水,也有食物……请您不必为我担心,我只求安静。我现在不想见到任何人。我只求安静,只求独自地想一想……”
“阿丽,你……你可千万保重啊!”赵素桂听女儿这样说,情知再劝无用,索性也就不再敲门。她倚在门上低声地饮泣了一阵,也只好无可奈何地回到她自己的房间里去了。
邓丽君将自己自囚在房里,已经多日没进食了。她感到上苍对她太无情了。爱情的伴侣猝然失去了,精神上赖以生存的支柱倒下了,如花似玉的邓丽君在一夜之间苍老憔悴了许多。
“阿丽,请你放心,不论将来你在什么地方,只要你碰到困难,就用电话告诉我。我在台北不论多么繁忙,只要你有困难,只要能听到你的呼唤,我是一定要去的!有我在你还怕什么呢?”这几天在邓丽君的耳畔始终响着朱坚的声音。那是一年前她从台北来到香港,与珠城夜总会签订演唱会同的时候,邓丽君与朱坚在台北外双溪的故宫博物馆玩了一天。他们都很想到那里去看看正在展出的两幅明代大家文征明的字画书法和一批唐三彩古莲,在临别的前一天,朱坚约邓丽君到外双溪去。邓丽君记得那天玩得很愉快,他们不仅看了许多从前想看的唐、宋、元、明、清各代的传世真品,而且又在一家很僻静的小餐馆里吃了晚饭。临分手时,两人站在一个十字路口,难分难舍。朱坚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几步,见邓丽君良久地站在路口不肯动,他就又快步地跑了回来。朱坚很想与邓丽君吻别,可是他知道邓丽君高洁的心隆,她一定是不喜欢自己的男友在结婚前有过分举动,特别又是在一个时有车辆或行人经过的十字路口,如果他这样的举动定是会引来热恋中女友不悦的,所以,理智克制了朱坚的冲动。他只是冲过来,紧紧地抓住邓丽君冰凉的小手,说了上面那一段话以后,依依不舍地向她道了声“再见”,就毅然地离去了。
邓丽君怅惘地凝望着朱坚那已经远去的身影。今天他为了和邓丽君玩得无拘无束,甚至把车也停在距外双溪很远的一个停车场。朱坚这样做是想以散步的形式来延长与邓丽君在一起的时间。
在这种难舍难离的氛围中,邓丽君很想哭!这种感觉是从来也不曾有过的,从前她去香港,去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演出前,也与朱坚有过类似的分手,不过以往的分手都很愉快,都很随便,绝不像今天这样一步三回头地难以割舍。邓丽君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自己与朱坚的最后诀别!现在回想起来,邓丽君后悔的是,她当时为什么不能主动地扑进他的怀里,一任朱坚的拥吻?他给她的是那么多,物质上的与精神上的支持是无法还清的。尤其是在她人生中最为艰难的起步时期,别人都对她到歌厅里唱歌不屑一顾或冷嘲热讽的时候,是朱坚将她请到他的朋友中间,给她以精神的鼓励。是朱坚资助她去拍《晶晶》的电视连续剧,又是朱坚在她拍了《谢谢总经理》的电影后,断然劝阻她继续向影视圈发展,从此她稳步地踏上香港东南亚各国的歌坛。可是她又给了朱坚什么呢?邓丽君每当想到这一问题,她就痛悔不及,泪流满面。邓丽君深悔她在与朱坚相恋的日子里,过于矜持,过于吝啬了!她理应给朱坚以至爱的回报,然而她没有给予,
因为那时她以为彼此都年轻,今后还有许多的机会给他温存与体贴。邓丽君哪里知道人生无常,朱坚会如此突然地从她身边离去呢?连一点让她弥补的机会也不留。上帝太残忍了!邓丽君每日都在想着这些,想到痛处她便无声地饮泣,企图以泪水来洗去对朱坚的负疚与怀恋。
第十日的下午,邓丽君终于开启了那扇紧闭的房门。
廊道里围满了人。邓丽君从黑鸦鸦的人群里,发现了一张张熟悉的脸孔,她们都以关切的眼光注视着自囚了十天的邓丽君。这些人中有母亲赵素桂,有好友徐小凤,关心她的歌坛友人何莉莉、陈百强、姚伟和电影演员林青霞。当然更多的是在珠城夜总会搭班演唱的老板、乐队演奏员与一群小姊妹。因为邓丽君的中途辍唱,“珠城”的演出班子都不得不停下来。他们十分关注着被命运的不幸突然击倒的邓丽君。十天来,这些亲人与友人都一刻不离地守候在富都酒店里,静候着邓丽君的动静。人们都希望邓丽君能尽快从无边的悲苦中解脱出来。现在,亲友们真将邓丽君盼了出来。自囚多日后的她,显得病恹恹的,身体消瘦了一圈,面庞苍白,两只漂亮的大眼睛因为眼窝的深凹越发显得大了。
友人们都无声地向她靠近,拥来。一个个默默地凝望着邓丽君隐含忧戚和悲伤的大眸子,她们依次地走过来,与她紧紧地相握,然后再走过去。许多与邓丽君相知甚深的女友,知道在这种时候用语言来安慰是无用的。邓丽君心中的痛苦需要由她自己慢慢地来排解与消除。友人们所能给她的只能是目光深沉的鼓励与匆匆一握间的感情交流。
“阿妈,我想跟您单独地谈一谈。”当所有的朋友、同仁与歌坛小姊妹—一与邓丽君相握以后,她来到了赵素桂的面前,说话的声音变得沙哑。
所有的人都识趣地退去了。
邓丽君的房间里只剩下她与母亲两人时,母亲为她轻轻地梳理那略显蓬乱的发辫。赵素桂望望憔悴的女儿心里不禁泛起酸楚,她说:“阿丽,你有什么话就说吧,现在只有妈妈和你在一起,有什么苦水都倒出来吧!”
“不,我心里没有什么苦了。如果有的话……也都哭出去了。”
邓丽君凄然地一笑,抓住了赵素桂枯瘦的手说:“我现在想跟您商量的是,到底如何回绝到新加坡的演出合同?”
“到新加坡去演出?回绝……合同?”赵素桂在来香港以前显然并不知道女儿将有到国外的演出计划,所以她听后感到很茫然。
邓丽君喃喃地说:“阿妈,是这样的。几个月以前,新加坡的一家歌舞厅老板经过几位演艺界好朋友从中引荐,专程到香港来见我。他们准备在今年炎热的季节过去后,邀请我去那里演唱。因为那些朋友以前与我有很好的交情,就答应他们在珠城夜总会的演唱合同结束后,我去新加坡唱一个时期。可是现在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绝人家?”
赵素桂略一叠眉,便说:“阿丽,为什么非要拒绝人家呢?既然已经签订了合同,就应该履行合约嘛。再说,人死如灯灭,你就是永远不登台了,朱坚再也不能复生了呀!”
邓丽君愁肠百结,低下头去心中无计。
赵素桂劝慰说:“我知道你是个很重感情的孩子,也知道朱坚在生前对你有许多的好处。你这样为他停演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因为他在你心里一时半时是无法抹去的。可是你总不能永远地这样哭下去,他死了,可你还要活下去。而且即便朱坚有知,他在九泉下也是希望你能继续好好生活下去的。朱坚决不会同意你为他的死而停止唱歌,阿丽,你说是吗?”
邓丽君低头不语。
赵素桂说:“阿丽,依我看你不但应该如期去新加坡,同时,你在珠城夜总会的演出合同也要履行。因为你不能仅仅为了死人而活着,你更应该为活人活着。你怎么不看一看,你在酒店里闭门10天,这段日子和你搭班的所有同事,几乎全都呆在这家酒店里。他们不唱歌就不会有任何的收入,这样下去,又如何得了呀?阿丽,你是个很通情理的孩子,你不能这样任性下去。你不为自己,就是为别的活着的人也得唱下去,活下去呀……”
邓丽君想哭出来,但她咬了咬牙,忍住了。她的眼睛里没有泪滴,因为眼泪已经哭干了……
“叮铃铃……”邓丽君在灯影下泪珠潸然,当床头那架电话机急剧地响起来时,方才意识到夜已深沉。四周静悄悄的,她家的小楼内也没有了声音。赵素桂唯恐影响楼上的女儿休息,过早地让家人安歇了。在这种时候,谁能将电话直接打进她的卧室里来呢?邓丽君的心里顿时一热,她知道只有他——林振发,才可能得到自己卧室里的电话号码。除此以外,她的家人肯定不会告诉其他人的。
神秘的送花人邓丽君拿起听筒,里面果然是她十分熟悉的声音——那种略带几分广东口音的普通话,听起来既亲切又好听:“邓小姐,我这次到香港去,听到了有关你的好消息。那就是旧历年以后,你将在香港的‘利舞台’举办首次个人演唱会,这可是当真吗?”
邓丽君笑笑说:“是真的。林先生,自我出道以来无论是在台北还是在香港,我都是为各个舞厅服务。个人的演唱会从来连想也不敢去想,这一次是经许多朋友的鼓励,我才同意在‘利舞台’专门搞一个我个人的演唱会,不知林先生对此有什么高见?”
林振发说:“这是完全应该的,事实上如果不是你邓小姐过于谦逊,早就应该这样做了。遗憾的是邓小姐在此之前连一点信息也没有透给我,按理说您的个人演唱会我是应该从中玉成的。如果个人演唱会的日期定下来,我届时将联络一些马来西亚的商界友人前往香港,为你助威呀!”
“谢谢林先生的美意。”林振发在邓丽君的印象中,永远善于助人为乐。他豪爽、热情和忠诚。自从1972年底与他结识以来,他总是那样热诚无私地对待她。凡是知道邓丽君有难处时他就会站出来相助。这次他在香港时无意中听说邓丽君年后将有举办个人演唱会的安排,他就表现出如此之大的兴趣,很让邓丽君感动。邓丽君说:“林先生是深知我的,从前我唱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生活。
自从到日本发展以后,我也开始注重名望。当然我力求在演唱会上出新,不能经常唱以前那些家喻户晓的老歌。林先生,我还想利用这次演唱会推出几首英文歌曲,譬如《MY WAY》和《JAMBAYA 》之类的歌曲,您认为这样做好吗?“
“好,很好!”林振发的语气里充满兴奋,他说:“邓小姐不仅能唱华语歌、日本歌,这次再唱英文歌曲,能让人耳目一新。这样做绝非为了取悦观众,而是为提高自己。邓小姐,依您目前的知名度,还应该向世界级歌星快速发展。我在香港的许多朋友,目前正在酝酿着成立‘邓丽君歌迷会’,这对于您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吧?”
“‘邓丽君歌迷会’?”邓丽君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一信息,尤其是从林振发的口里说出,她更加感到惊讶与兴奋。
林振发说:“确实有人正在筹备操作,邓小姐千万别误会,这个‘歌迷会’并非是我林振发在暗中支持或操纵,而是你在香港的‘追星族’实在太多了。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系统地研究你歌曲的特点,对你的演唱技法进行总结,以及为了你即将举办的个人演唱会造声势。”
“林先生,我有许多的话要对你说。你对我的心意我是心领神会。”邓丽君从林振发在电话里的谈话中,判断出他在香港的短暂逗留期间,很可能通过他在商界的诸多朋友获悉了一些有关她的近况。同时,深知林振发能量的邓丽君也能猜度出他在许多事情的背后,有意无意地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邓丽君在静静的深夜里通过电话,与住在咫尺之遥的心上人足足谈了两个小时,当她意识到夜交子时的时候,急忙主动地结束了这缠绵的情话:“林先生,您该休息了,明天清早我准时去圆山见你,好吗?”
熄灭了台灯以后,邓丽君仍然无法入睡。她很想尽快地与林振发见上一面,多年来与远在马来西亚的林振发离多聚少,尽管彼此常常用电话来相互倾吐相思之苦,但是邓丽君总是希望林振发能像朱坚那样,经常能厮守在自己的身边。想起今天的林振发,邓丽君很自然地会联想起以前的初恋情人朱坚。在朱坚死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邓丽君的心里不能再接受任何一位男性。朱坚在她心中的位置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代替的,那是因为少女的初恋是极为珍贵的。当时她是怀着永远也不准备再接受另一个异性的心态前往新加坡去履约的,但是当她来到新加坡后,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只无形的巨手,将她鬼使神差地又推向另一位痴情的男子身边新加坡虽是弹丸之地,邓丽君却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好感。60年代末她在朱坚的鼎力支持下第一次来到这座空气清新的花园城市演出时,就感到从障宜国际机场到市区的公路很有特色。路旁一棵棵高大的的椰子树使邓丽君感到它与台北不同。那一次演出的间歇,邓丽君游览了位于新加坡东陵区荷兰路附近的植
物园。植物园内热带植物和亚热带的花卉万紫千红。由无数樟树、葵蒲、芭蕉和按树组成的热带植物巷,使邓丽君如同置身在绿色的世界。从那时起,邓丽君几乎每隔一年左右,就会从台湾或者香港飞临此地一次。因此,邓丽君在朱坚死后心情最悲怆的时候,她的母亲决心促成女儿的新加坡之行。赵素桂一来是让女儿来此践约演唱,二来是希望陷入无边痛苦中的邓丽君,能借此演出之机外出散心。
邓丽君在新加坡的宝珊戏院恢复了中断几个月的演唱。正是金秋9月天气,凉爽宜人。从丧友的无限悲痛中重新崛起的邓丽君,又以新的风姿走上歌坛。她在“宝珊”演出了一首新歌《我怎能离开你》:问彩云,何处飞,愿乘风永追随。
有奇缘,能相聚,死亦无悔,我柔情深似海。
你痴心,可问天,誓相守,长缝线,岁岁年年。
我怎能离开你,我怎能将你弃?
……
邓丽君在新加坡最初演出的几场,每场几乎全唱这支新歌。由于这是朱坚死后她特别请友人作词谱曲的寄哀之曲,所以邓丽君唱起来更加情深意切,字字句句扣人心弦,邓丽君唱到动情处常常泪光闪闪。新加坡歌迷们很理解邓丽君为什么能将歌儿唱得那么悲,便用各种方式向邓丽君表示安慰,写诗、写信、打电话……引起邓丽君注意的是每晚她在“宝珊”的夜场演出结束,回到下榻的裕华酒店时,年轻的服务小姐便会将一束香气四溢的鲜花送进卧室。
那是新加坡的国花,名叫卓锦。万代兰。在无数娇嫩绿叶中盛开的兰花,小巧玲政。浅红色的花瓣娇艳欲滴,花朵的边缘呈深紫色,中间为透明的玫瑰红色,花蕊处淡黄并有紫红色的斑点。万代兰幽幽的花朵很恬淡,散发出阵阵迷人的幽香。邓丽君很喜欢万代兰,她不知道是哪一位善解人意的热情观众,每晚不辞辛苦地将万代兰送进她的卧室中来,使她能吸着温馨的花香酣然入眠?
“请问小姐,送花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观众?是男是女?是老是少?”赵素桂见女儿在夜晚时,常常凝望着插进瓷瓶里的一束新花陷入沉思,她也感觉出其中的蹊跷。为了替女儿解开心中的谜结,有一天晚上,赵素桂单独将那位服务小姐找到避人处询问。
“他是一位男士,”小姐在极力地搜索记忆,她想尽量为女客人提供一个准确的形象。她说:“高大而魁梧的身材,年龄二十七八岁。根潇洒,穿一身银灰色的西装,系枣红色花纹领带。每天傍晚他都准时将小车开到楼前的平台下面。他坐在车里,让司机将一束万代兰送进服务台,再三叮属我们一定要在邓小姐演出归来之前送进客房里去。”
“他是做什么的?”赵素桂问。
“不清楚。”女服务生说:“他的口音一听就是地道的华人,只是有点粤音”
赵素桂回到客房,将从小姐那里打听到的送花人情况如实地告诉了邓丽君。她希望女儿也像自己那样关切这位神秘送花人的一切,可是令赵素桂颇感失望的是,女儿对此并无任何兴趣。她显然依旧沉浸在对朱坚的深情思念中,无意留心那位送花人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