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 第31节
长孙晟、高雅贤面有难色,除掉宇文氏,这是他们的使命啊!
“你们如今是势不两存,”琼英微微地叹息:“可是公主是我的救命恩人。我的家在灵州武威,开皇初年突厥人南侵,马蹄踏破了我的家园,我落入豺狼般的附离之手,要不是随军南下的公主相救,早已含辱而死……”
她坐下绳床。
“但是,”长孙晟反驳道:“如果没有这个可贺敦千金公主兴起复仇之师,你的家园何至被突厥战马蹂躏?你何以落在附离手中?”
“四年前,”琼英接着说:“听你转述那个道士的许多话,至今不能忘怀。你们的皇帝杨坚杀尽宇文氏皇族的男子,能指望千金公主不复仇吗?报仇雪恨,理所当然。只是公主她越过成千上万的尸体,包括我父兄的尸体,去达到目的,确实如那个道士所说的,是包藏着罪恶。过去我只知道公主是我的恩人;自从四年前听了你那一席话后,才知道公主还是我的仇人。”
“既然你知道公主是你的仇人,为何还替她求情?”高雅贤忍不住插了话。
“这事我也不知从何说起。达官贵人只知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恩仇,把战争当作儿戏,当作赌博,用以发泄私愤,猎取功名利禄,有几个真的想到百姓的得失灾样?我相信她事先并没有考虑到复仇的恶果,所以,四年前你的一席话使她深受感动,她停止了复仇举动,徘徊了整整三年。这对她说来是何等不易!我以为她作恶是无意的,救人是有心的,她不是坏人,不该死。可是我现在为了救你们,却背弃了她。我是一个有愧的人……”
琼英说到这里,恳求地望着他们。
长孙晟、高雅贤都先后从床沿站了起来,在室内徘徊着。
“近半年来,”琼英又接上原来的话题:“不知何故,公主又萌复仇之心,她瞒着都蓝可汗日夜找卫队长安遂迦筹划复仇之计,前些日子,安遂迦又想出一条计策,想杀死节下来促成东西突厥的联合。今晚,公主还在安遂迦那里密商,吩咐我一得到你们死讯便去禀告他们,可我到了这里却做了相反的事,希望你能设法制止一场新的民族间的大杀戮,但不要加害我的女主人。”
“你……唉!”高雅贤有点烦躁:“宇文氏这种行为就不能以‘没有考虑到复仇的恶果’来开脱罪责了!”
“是的。”琼英诚恳地点头:“我想这大概就是我背离她的缘由。”
“那为何还替她说情!”高雅贤不屑地反问。
“公主复仇,罪责不在她一个人,种下复仇种子的还是皇帝杨坚。再说,突厥人靠进贡过活惯了,如今财源枯竭,不免又思南下。把一切都推给公主,未必公道。”
“好了!”长孙晟终于开口:“琼英姑娘,我们不会忘恩负义,你快走吧!再拖延下去公主必生疑心,那你就危险了!”
琼英走后不久,长孙晟、高雅贤到牙帐见了都蓝可汗,要求可汗陪同他们前去拜谒大义公主。都蓝迟疑了一下,便带两个附离陪同他们到公主的穹庐。自然,他们是扑空了。
“可贺敦上哪儿去了?”都蓝犯疑了。
“她……”琼英仍然迟疑不决。公主到安遂迦那里可是秘密的事啊。
“快说!”都蓝的疑心更重了。
“……我不知道!”琼英被逼得没办法,又编排不出,便推说不知。
都蓝默然片刻,满腹狐疑地退出穹庐,心想:深夜她会上那儿呢?
“本使倒听人传言,她晚上经常到一个地方去……”
“什么地方?”
“离此地不远,可汗愿意多走几步吗?”
都蓝可汗不置可否,但双脚却不由自主地跟着长孙晟往前走。长孙晟把一行人带到离安遂迦穹庐三十来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他打了一个不容究诘的手势,要大家静伏在草地上。都蓝被炉火煎熬着,怀着嫉恨的心情朝前方张望着。穹庐内灯火朦胧,微风入室,烛影诡秘地摇动着。除此之外,什么动静也觉察不出。待了半个时辰,还是弄不清究竟。
“你到底要我看什么?”
都蓝明知长孙晟带他到此的用意,但却佯装不解。他太烦躁了。
长孙晟不答,只是打个手势,要他不要讲话。等到夜半,渐渐听到一阵低语,接着,一盏红灯亮到门口。门口傍立一男二女,男的是安遂迦,女的是公主和侍婢玉露。都蓝一个冲动,想跳跃起来。长孙晟用力将他按住。
“我先杀死他!”都蓝拔出佩刀往穹庐冲。
“可汗!”长孙晟一把拉住都蓝:“安遂迦在突厥以智勇双全驰名?你这样去会吃亏的!”
都蓝慢慢冷静下来。
“可汗,”长孙晟进一步劝解道:“此事涉及天朝和突厥的声誉,还是以不声张为好。”
月光下,都蓝默默不语。五个人分道回去休息。
第二天,长孙晟写了一书一表,派随从分别驰往漠北都斤镇和京师长安。
又过了一个多月。由于都蓝长时间不到公主穹庐过夜,公主萌了疑心。经过盘问,她从琼英口里了解到那天晚上都蓝、长孙晟临帐扑空的详情。这使她悟到又是长孙晟为她设计新的逆境。为证实这一看法,她主动到都蓝牙帐。果然都蓝冷语相侵,醋劲十足。她又明白对手是拿她与安遂迦的关系设陷。于是,她又找到了安遂迦商量,订了文武两手的应变对策。
某日夜半,皓月当空,夏虫悲吟。蓦然,长孙晟被一阵脚步声惊醒过来。
尖锐的对峙情势使他不敢解衣深睡,他跃身下来,从床头摘下护身宝剑,然后走到高雅贤床边,把他摇醒。高雅贤一骨碌起身。忽然,门外传来一声短促的惊叫,接着是人倒于地的声响。安遂迦手执利剑,一个剑步闯进帐来,身后步声杂乱,刀光闪烁,看得出来人不少,高雅贤也利剑出鞘,厉声喝道:
“何人?”
安遂迦不答,返身退出帐外。高雅贤正欲追击,被长孙晟一把拉住:
“小心埋伏!”
他们转到帐后,用剑划破毡帐,出了穹庐,绕到帐前一看,果然有五条壮汉虎视眈眈地守在帐外。
一场厮杀在月下展开。长孙晟与安遂迦激战,高雅贤同四名突厥猛士周旋。
安遂迦武艺超群,三尺青虹如寒霜盖地,无孔不入;长孙晟剑法精纯,一把龙泉剑像瑞雪裹身,水泼不进。两人剑来剑往,或为旋风抹颈之势,或呈凤凰旋舞之势。他们杀得人影缭乱,大汗淋漓,气喘嘘嘘,却难分胜负。不知厮杀了多久,安遂迦变化一招狮子开口之势,杀出了中锋剑。此剑乃刺法里面最难防守的一种,他料定乘隙而入,必然一剑见血。长孙晟忽然离开原来的剑路,以大鹏展翅当之;安遂迦不知对方剑路已变,仍然来个朝天一炷香,当面劈下;而长孙晟却以童子拜佛哄敌,在剑上挑之际,忽然幻化成白蛇吐信之势直刺对方腹部;安遂迦猝不及防,慌忙一格,伤在手腕,剑落于地,只好拔腿逃遁。
已受重创的四名猛士看到安遂迦已遁,也都无心恋战,一哄而散。其中一个逃得迟些,被高雅贤削去半截手臂,负痛而走。
在最后一颗星熔于如火的朝霞之中时,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上午,都蓝可汗的牙帐里云集着突厥的达官显贵,可贺敦宇文氏也应召而至。
长孙晟升座宣诏,高雅贤紧紧护卫。诏曰:
“公主行为不检,有损圣朝及突厥之威严,特削去杨氏属籍,追还大义公主封诰。钦此。”
宇文氏看到在场的突厥贵族除了都蓝本身显出一副冷漠的表情外,其余的均感意外和吃惊。她料定长孙晟并没真正掌握主动权,于是立即开始反攻。她以极端轻蔑的口吻说:
“这诏书上所谓的‘不检’究竟是何所指?不消说,节下必能将其说清,以消突厥君臣之疑窦。”
公主说出了突厥贵族的疑问,那些叶护、屈律啜、特勒、俟利发、俟斤、吐屯以及伯克们都微微点头,说明他们也有同样的要求。
“公主所为,自己能不明白,何必要人把丑事当众宣扬?纵然大臣们可以强颜听下,可贺敦你将何以自容?”
“节下如此照顾哀家的体面,实在令人感荷,但本公主毋需这种关照。凭诏书所言,哀家必定非淫即盗。那好,请你当众说来,让可汗当场照律究治,以整肃突厥之法纪;倘若贵使迟疑不说,大臣们反会疑心你蓄意隐恶掩丑,或者会以为你是含沙射影、血口喷人!须知突厥也有自己的纪律,对那种造遥中伤构成严重恶果的人,将处以剜口割舌之刑。节下得意者,三寸不烂之舌而已。凭它,你曾策反过阿波,分裂了突厥,宠络了契丹。奚。习,最终陷沙钵略可汗于四面楚歌之中,逼得哀家蒙羞含垢、认贼作父!好利害的舌头啊,可是你今日务必为它的存在操心!”
长孙晟本想取得都斤镇突利可汗和斐矩有力配合后,再执行废黜公主的计划,但杨坚却以为都蓝可汗会像他辖下的所有臣子一样听命一纸诏书,所以一再派遣信使敦促长孙晟及早宣诏,除却宇文氏,否则便将责其延宕王命之罪。长孙晟自知时机未到宣读诏书之时,将会招致危险,果然逆境来了。公主的话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众大臣都以怀疑的、甚至不怀好意的眼光扫瞄着他。高雅贤已感到轻度的紧张,下意识地把手放在剑把上。
这时,帐外闯进了安遂迦。拦阻不住他而显得难堪的两个附离立在他的背后。
“谁叫你们把他放进来!”都蓝连瞧都不愿瞧他一眼,只是怒斥两个附离。
“我自己闯进来的。”安遂迦坦然地说。
“你给我滚出去!”都蓝大发雷霆,众大臣不免为安遂迦捏一把汗。
“我不能离开这里。”
“那我就宰了你!”
“先让我把话说完,然后再杀也不迟。”
“让他说吧!”都蓝的助手叶护求情道,百僚也附和着。
都蓝不语,这是一种默许。
“还是让天使大人先说我的‘不检’所在!”
公主又回到原先的话题,她知道这个题目将使长孙晟被动,又可让安遂迦了解先前争执的症结所在。
“何必呢?你同安遂迦夤夜往来,可汗自己都亲眼看到了。”长孙晟把都蓝推出。
都蓝虎视着公主和安遂迦,眼里喷射着怒火。
“你们看到了什么?”公主冷冷一笑:“无非是看到我晚间从安遂迦的穹庐里出来!”
“一个妇人,一个贵为可贺敦的女人,为了突厥的存亡,不得不抛头露面,甚至犯了重重嫌疑,深夜到一个卑微的卫队长那里求计,这可真的是突厥人的奇耻大辱,岂不可悲!”
安遂迦激愤异常,他豁出去了。
“哼!’都蓝冷笑:“想当年我突厥二度南征,你安遂迦一再拦阻,拦阻不成,又袖手旁观,隔岸观火,此乃有目共睹。曾几何时,你又摇身一变,扮成民族英雄,哪个信你?你能证明你的话吗?”
“我确实反对过南征!”安遂迦爽朗地说。
“孬种……”大臣和贵族们低声咒骂着。
“各位大臣,”安递迦继续说:“你们当年极力主张南征,果真是为可贺敦报仇吗?不是的!自从杨坚的隋朝建立以后,不愿再像北周、北齐那样当儿皇帝,于是停止对我们突厥的进贡,这使一向靠进贡过活的诸位大臣咬牙切齿,才有两次南征。这种南征,以前我也反对过,将来我也反对,我永远反对!”
“疯子!”大臣和贵族们怒不可遏。
“究竟谁是疯子!”安遂迦以洪钟般的声音压过牙帐内的起哄:“我反对南征意在免蹈亡国之祸,各位大人因何至今不能见谅?”
牙帐内的叶护、屈律啜、俟利发、俟斤、吐屯及伯克们大都现出一副认真思索的神情。长孙晟心中也滋长了对安遂迦的敬意,但同时又感到懊恼:对手竟然是个出色的人物!
都蓝可汗对安遂迦仍然怀有成见,驳斥道:
“当年你反对南征,今日又声称要促成东西突厥联合抗隋,你何以自圆其说?”
“我反对靠别人进贡过活,”安遂迦说:“但也反对过活是为了向人进贡。今日的突厥已经不是当年的突厥,沦为向人家进贡称臣的儿可汗,我们能忍受这任人宰割的日子吗?”
“哼!”都蓝冷笑着:“你同可贺教夤夜往来果真是暗商国策?你能证明这一点吗?”
“我不想同可汗打赌,”安遂迦说:“因为你是上了长孙晟的圈套的。他夤夜把你带到我的穹庐外面,无非是为了证明我和可贺敦有暧昧之事,但是证据不足。可见,我与长孙晟都得为自己说法提供令人心服的证据。长孙晟,你敢不敢同我立下军令状,谁无法证实自己的说法,都应当按突厥律法惩处!”
“这要求公道!”叶护赞同了。
众臣僚也点头称是。事态发展到这地步,长孙晟已无退路,况且,为了获得敌人更多的机密,也只得冒险了。于是,他同安遂迦立下了军令状。立状之后,公主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件,这就是尼利可汗表示只要杀了长孙晟、交还阿波的原有部众,便愿意放弃追回战利品,并与东突厥联兵抗睛的那封信。
都蓝可汗当众宣读了信件,再把它交给叶护等大臣传阅,然后对安遂迦说:
“那天晚上你们就是商讨此事?”
“可汗不妨叫玉露来对质,她在场。”安遂迦说。
都蓝下令传玉露到帐。玉露说的情形与信中的内容相符。突厥的大臣、贵族们对长孙晟满怀恶感,特别是有些臣下,听说只需杀了长孙晟,便可以不掏腰包归还当年掠来的战利品,就可以促成东西突厥的联合,真是喜出望外,幸灾乐祸地瞧着长孙晟那颗长满黄须的头颅。长孙晟的头颅涨价了。
“天使大人,你的证据呢?”都蓝带着嘲弄的口吻,他的态度完全转向了。
“我没有。”
“你们如今是势不两存,”琼英微微地叹息:“可是公主是我的救命恩人。我的家在灵州武威,开皇初年突厥人南侵,马蹄踏破了我的家园,我落入豺狼般的附离之手,要不是随军南下的公主相救,早已含辱而死……”
她坐下绳床。
“但是,”长孙晟反驳道:“如果没有这个可贺敦千金公主兴起复仇之师,你的家园何至被突厥战马蹂躏?你何以落在附离手中?”
“四年前,”琼英接着说:“听你转述那个道士的许多话,至今不能忘怀。你们的皇帝杨坚杀尽宇文氏皇族的男子,能指望千金公主不复仇吗?报仇雪恨,理所当然。只是公主她越过成千上万的尸体,包括我父兄的尸体,去达到目的,确实如那个道士所说的,是包藏着罪恶。过去我只知道公主是我的恩人;自从四年前听了你那一席话后,才知道公主还是我的仇人。”
“既然你知道公主是你的仇人,为何还替她求情?”高雅贤忍不住插了话。
“这事我也不知从何说起。达官贵人只知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恩仇,把战争当作儿戏,当作赌博,用以发泄私愤,猎取功名利禄,有几个真的想到百姓的得失灾样?我相信她事先并没有考虑到复仇的恶果,所以,四年前你的一席话使她深受感动,她停止了复仇举动,徘徊了整整三年。这对她说来是何等不易!我以为她作恶是无意的,救人是有心的,她不是坏人,不该死。可是我现在为了救你们,却背弃了她。我是一个有愧的人……”
琼英说到这里,恳求地望着他们。
长孙晟、高雅贤都先后从床沿站了起来,在室内徘徊着。
“近半年来,”琼英又接上原来的话题:“不知何故,公主又萌复仇之心,她瞒着都蓝可汗日夜找卫队长安遂迦筹划复仇之计,前些日子,安遂迦又想出一条计策,想杀死节下来促成东西突厥的联合。今晚,公主还在安遂迦那里密商,吩咐我一得到你们死讯便去禀告他们,可我到了这里却做了相反的事,希望你能设法制止一场新的民族间的大杀戮,但不要加害我的女主人。”
“你……唉!”高雅贤有点烦躁:“宇文氏这种行为就不能以‘没有考虑到复仇的恶果’来开脱罪责了!”
“是的。”琼英诚恳地点头:“我想这大概就是我背离她的缘由。”
“那为何还替她说情!”高雅贤不屑地反问。
“公主复仇,罪责不在她一个人,种下复仇种子的还是皇帝杨坚。再说,突厥人靠进贡过活惯了,如今财源枯竭,不免又思南下。把一切都推给公主,未必公道。”
“好了!”长孙晟终于开口:“琼英姑娘,我们不会忘恩负义,你快走吧!再拖延下去公主必生疑心,那你就危险了!”
琼英走后不久,长孙晟、高雅贤到牙帐见了都蓝可汗,要求可汗陪同他们前去拜谒大义公主。都蓝迟疑了一下,便带两个附离陪同他们到公主的穹庐。自然,他们是扑空了。
“可贺敦上哪儿去了?”都蓝犯疑了。
“她……”琼英仍然迟疑不决。公主到安遂迦那里可是秘密的事啊。
“快说!”都蓝的疑心更重了。
“……我不知道!”琼英被逼得没办法,又编排不出,便推说不知。
都蓝默然片刻,满腹狐疑地退出穹庐,心想:深夜她会上那儿呢?
“本使倒听人传言,她晚上经常到一个地方去……”
“什么地方?”
“离此地不远,可汗愿意多走几步吗?”
都蓝可汗不置可否,但双脚却不由自主地跟着长孙晟往前走。长孙晟把一行人带到离安遂迦穹庐三十来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他打了一个不容究诘的手势,要大家静伏在草地上。都蓝被炉火煎熬着,怀着嫉恨的心情朝前方张望着。穹庐内灯火朦胧,微风入室,烛影诡秘地摇动着。除此之外,什么动静也觉察不出。待了半个时辰,还是弄不清究竟。
“你到底要我看什么?”
都蓝明知长孙晟带他到此的用意,但却佯装不解。他太烦躁了。
长孙晟不答,只是打个手势,要他不要讲话。等到夜半,渐渐听到一阵低语,接着,一盏红灯亮到门口。门口傍立一男二女,男的是安遂迦,女的是公主和侍婢玉露。都蓝一个冲动,想跳跃起来。长孙晟用力将他按住。
“我先杀死他!”都蓝拔出佩刀往穹庐冲。
“可汗!”长孙晟一把拉住都蓝:“安遂迦在突厥以智勇双全驰名?你这样去会吃亏的!”
都蓝慢慢冷静下来。
“可汗,”长孙晟进一步劝解道:“此事涉及天朝和突厥的声誉,还是以不声张为好。”
月光下,都蓝默默不语。五个人分道回去休息。
第二天,长孙晟写了一书一表,派随从分别驰往漠北都斤镇和京师长安。
又过了一个多月。由于都蓝长时间不到公主穹庐过夜,公主萌了疑心。经过盘问,她从琼英口里了解到那天晚上都蓝、长孙晟临帐扑空的详情。这使她悟到又是长孙晟为她设计新的逆境。为证实这一看法,她主动到都蓝牙帐。果然都蓝冷语相侵,醋劲十足。她又明白对手是拿她与安遂迦的关系设陷。于是,她又找到了安遂迦商量,订了文武两手的应变对策。
某日夜半,皓月当空,夏虫悲吟。蓦然,长孙晟被一阵脚步声惊醒过来。
尖锐的对峙情势使他不敢解衣深睡,他跃身下来,从床头摘下护身宝剑,然后走到高雅贤床边,把他摇醒。高雅贤一骨碌起身。忽然,门外传来一声短促的惊叫,接着是人倒于地的声响。安遂迦手执利剑,一个剑步闯进帐来,身后步声杂乱,刀光闪烁,看得出来人不少,高雅贤也利剑出鞘,厉声喝道:
“何人?”
安遂迦不答,返身退出帐外。高雅贤正欲追击,被长孙晟一把拉住:
“小心埋伏!”
他们转到帐后,用剑划破毡帐,出了穹庐,绕到帐前一看,果然有五条壮汉虎视眈眈地守在帐外。
一场厮杀在月下展开。长孙晟与安遂迦激战,高雅贤同四名突厥猛士周旋。
安遂迦武艺超群,三尺青虹如寒霜盖地,无孔不入;长孙晟剑法精纯,一把龙泉剑像瑞雪裹身,水泼不进。两人剑来剑往,或为旋风抹颈之势,或呈凤凰旋舞之势。他们杀得人影缭乱,大汗淋漓,气喘嘘嘘,却难分胜负。不知厮杀了多久,安遂迦变化一招狮子开口之势,杀出了中锋剑。此剑乃刺法里面最难防守的一种,他料定乘隙而入,必然一剑见血。长孙晟忽然离开原来的剑路,以大鹏展翅当之;安遂迦不知对方剑路已变,仍然来个朝天一炷香,当面劈下;而长孙晟却以童子拜佛哄敌,在剑上挑之际,忽然幻化成白蛇吐信之势直刺对方腹部;安遂迦猝不及防,慌忙一格,伤在手腕,剑落于地,只好拔腿逃遁。
已受重创的四名猛士看到安遂迦已遁,也都无心恋战,一哄而散。其中一个逃得迟些,被高雅贤削去半截手臂,负痛而走。
在最后一颗星熔于如火的朝霞之中时,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上午,都蓝可汗的牙帐里云集着突厥的达官显贵,可贺敦宇文氏也应召而至。
长孙晟升座宣诏,高雅贤紧紧护卫。诏曰:
“公主行为不检,有损圣朝及突厥之威严,特削去杨氏属籍,追还大义公主封诰。钦此。”
宇文氏看到在场的突厥贵族除了都蓝本身显出一副冷漠的表情外,其余的均感意外和吃惊。她料定长孙晟并没真正掌握主动权,于是立即开始反攻。她以极端轻蔑的口吻说:
“这诏书上所谓的‘不检’究竟是何所指?不消说,节下必能将其说清,以消突厥君臣之疑窦。”
公主说出了突厥贵族的疑问,那些叶护、屈律啜、特勒、俟利发、俟斤、吐屯以及伯克们都微微点头,说明他们也有同样的要求。
“公主所为,自己能不明白,何必要人把丑事当众宣扬?纵然大臣们可以强颜听下,可贺敦你将何以自容?”
“节下如此照顾哀家的体面,实在令人感荷,但本公主毋需这种关照。凭诏书所言,哀家必定非淫即盗。那好,请你当众说来,让可汗当场照律究治,以整肃突厥之法纪;倘若贵使迟疑不说,大臣们反会疑心你蓄意隐恶掩丑,或者会以为你是含沙射影、血口喷人!须知突厥也有自己的纪律,对那种造遥中伤构成严重恶果的人,将处以剜口割舌之刑。节下得意者,三寸不烂之舌而已。凭它,你曾策反过阿波,分裂了突厥,宠络了契丹。奚。习,最终陷沙钵略可汗于四面楚歌之中,逼得哀家蒙羞含垢、认贼作父!好利害的舌头啊,可是你今日务必为它的存在操心!”
长孙晟本想取得都斤镇突利可汗和斐矩有力配合后,再执行废黜公主的计划,但杨坚却以为都蓝可汗会像他辖下的所有臣子一样听命一纸诏书,所以一再派遣信使敦促长孙晟及早宣诏,除却宇文氏,否则便将责其延宕王命之罪。长孙晟自知时机未到宣读诏书之时,将会招致危险,果然逆境来了。公主的话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众大臣都以怀疑的、甚至不怀好意的眼光扫瞄着他。高雅贤已感到轻度的紧张,下意识地把手放在剑把上。
这时,帐外闯进了安遂迦。拦阻不住他而显得难堪的两个附离立在他的背后。
“谁叫你们把他放进来!”都蓝连瞧都不愿瞧他一眼,只是怒斥两个附离。
“我自己闯进来的。”安遂迦坦然地说。
“你给我滚出去!”都蓝大发雷霆,众大臣不免为安遂迦捏一把汗。
“我不能离开这里。”
“那我就宰了你!”
“先让我把话说完,然后再杀也不迟。”
“让他说吧!”都蓝的助手叶护求情道,百僚也附和着。
都蓝不语,这是一种默许。
“还是让天使大人先说我的‘不检’所在!”
公主又回到原先的话题,她知道这个题目将使长孙晟被动,又可让安遂迦了解先前争执的症结所在。
“何必呢?你同安遂迦夤夜往来,可汗自己都亲眼看到了。”长孙晟把都蓝推出。
都蓝虎视着公主和安遂迦,眼里喷射着怒火。
“你们看到了什么?”公主冷冷一笑:“无非是看到我晚间从安遂迦的穹庐里出来!”
“一个妇人,一个贵为可贺敦的女人,为了突厥的存亡,不得不抛头露面,甚至犯了重重嫌疑,深夜到一个卑微的卫队长那里求计,这可真的是突厥人的奇耻大辱,岂不可悲!”
安遂迦激愤异常,他豁出去了。
“哼!’都蓝冷笑:“想当年我突厥二度南征,你安遂迦一再拦阻,拦阻不成,又袖手旁观,隔岸观火,此乃有目共睹。曾几何时,你又摇身一变,扮成民族英雄,哪个信你?你能证明你的话吗?”
“我确实反对过南征!”安遂迦爽朗地说。
“孬种……”大臣和贵族们低声咒骂着。
“各位大臣,”安递迦继续说:“你们当年极力主张南征,果真是为可贺敦报仇吗?不是的!自从杨坚的隋朝建立以后,不愿再像北周、北齐那样当儿皇帝,于是停止对我们突厥的进贡,这使一向靠进贡过活的诸位大臣咬牙切齿,才有两次南征。这种南征,以前我也反对过,将来我也反对,我永远反对!”
“疯子!”大臣和贵族们怒不可遏。
“究竟谁是疯子!”安遂迦以洪钟般的声音压过牙帐内的起哄:“我反对南征意在免蹈亡国之祸,各位大人因何至今不能见谅?”
牙帐内的叶护、屈律啜、俟利发、俟斤、吐屯及伯克们大都现出一副认真思索的神情。长孙晟心中也滋长了对安遂迦的敬意,但同时又感到懊恼:对手竟然是个出色的人物!
都蓝可汗对安遂迦仍然怀有成见,驳斥道:
“当年你反对南征,今日又声称要促成东西突厥联合抗隋,你何以自圆其说?”
“我反对靠别人进贡过活,”安遂迦说:“但也反对过活是为了向人进贡。今日的突厥已经不是当年的突厥,沦为向人家进贡称臣的儿可汗,我们能忍受这任人宰割的日子吗?”
“哼!”都蓝冷笑着:“你同可贺教夤夜往来果真是暗商国策?你能证明这一点吗?”
“我不想同可汗打赌,”安遂迦说:“因为你是上了长孙晟的圈套的。他夤夜把你带到我的穹庐外面,无非是为了证明我和可贺敦有暧昧之事,但是证据不足。可见,我与长孙晟都得为自己说法提供令人心服的证据。长孙晟,你敢不敢同我立下军令状,谁无法证实自己的说法,都应当按突厥律法惩处!”
“这要求公道!”叶护赞同了。
众臣僚也点头称是。事态发展到这地步,长孙晟已无退路,况且,为了获得敌人更多的机密,也只得冒险了。于是,他同安遂迦立下了军令状。立状之后,公主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件,这就是尼利可汗表示只要杀了长孙晟、交还阿波的原有部众,便愿意放弃追回战利品,并与东突厥联兵抗睛的那封信。
都蓝可汗当众宣读了信件,再把它交给叶护等大臣传阅,然后对安遂迦说:
“那天晚上你们就是商讨此事?”
“可汗不妨叫玉露来对质,她在场。”安遂迦说。
都蓝下令传玉露到帐。玉露说的情形与信中的内容相符。突厥的大臣、贵族们对长孙晟满怀恶感,特别是有些臣下,听说只需杀了长孙晟,便可以不掏腰包归还当年掠来的战利品,就可以促成东西突厥的联合,真是喜出望外,幸灾乐祸地瞧着长孙晟那颗长满黄须的头颅。长孙晟的头颅涨价了。
“天使大人,你的证据呢?”都蓝带着嘲弄的口吻,他的态度完全转向了。
“我没有。”
上一篇:赵匡胤
下一篇:张竞生传(中国性学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