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 第36节
不知过了多少时辰,独孤后仍是一言不发,似乎已经本化,而张权也着实变成木偶。一个宫人伸长脖子在门外探望一下便想缩回,却立时被张权的眼光捕获。他一招手,便拉线般将她引入室内,接着便低声吩咐道:
“我刚才不小心,打破了瓷瓶,你来收拾一下,要快!”
那宫人点了点头,出去拿着扫把,小心翼翼地打扫着。不一刻便将瓷片清除干净,但却不走出去,仍是犹犹豫豫地站着。
“你有什么话?说吧!”独孤后开口道。
“启禀二圣……”宫人仍大为不安:“太子妃元氏昨晚暴亡……”
“你说什么?”
“元妃昨夜暴亡……”
“没听说她生病呀!”
“宫中谣传……道是太子宠姬云昭训下毒所致……”
独孤后火冒三丈:尉迟氏以一夜之欢,可令圣上为他的宿敌修墓;云昭训侍宠而骄,什么事做不出来?毒死元妃的事只怕不假!丈夫我管不来,儿子难道也管不来?当即气冲冲地对宫人说:
“去,马上去东宫,把杨勇给我找来!”
“领旨!”宫人立时快步出宫。
过了许久,廊上传来了一阵缓缓的脚步声,这脚步声来至外室便即止住;过了一阵,脚步声又起,却不见有人进来,显然那人还是在外室徘徊。
“你给我滚进来!”独孤后厉声喝道:“干起坏事来,略无犹豫,为何不敢进来?”
然而,过了许久,那人还是没有进来。张权隐隐地感到有点不妥,往门外走去,想看个究竟,不料在门口差点与杨坚撞个满怀。杨坚气呼呼走进来,他分明听见独孤后骂的是他,怎地不气?他听到那个‘滚”字,先自一愣,想忍一忍再说,却无论如何也忍不下。打从他当了北周的大丞相以来,十多年来从来无人敢如此辱骂他,这还了得,今日非给点颜色看不可!
“你……”杨坚声色俱厉,指独孤氏正待发作。
突然张权跪在面前,急急禀道:
“误会!误会!天大的误会!二圣骂的是太子,圣上万万不可会错了……”
杨坚虽是克制一下,但仍不信独孤氏是在骂太子。自从册立莲花公主为贵嫔之后,他们夫妇间的信任已与日俱降。他瞪视着张权,威严地说:
“张权,你知道欺君是什么罪?”
独孤后也立即接上,话里软中带刺:
“张权,你又何必多言?倘若他硬说是在骂他,那也没啥,顶多是个杀头罢了!当年改朝换代之际,时刻都有人头落地的危险,多活了十年,已是万幸,到现在才死,照理还得感谢苍天呢!”
“奴才怎敢欺君……”张权急急解释:“昨晚元妃暴亡,二圣正在生太子的气,已经令人传呼太子进宫,不料来的却是皇上……”
便在这时来了杨勇,他见室内气氛不对,立即跪落下来,准备接受训斥。
然而,训斥却始终不来,一种莫名的恐慌开始笼罩他的心头。
“元妃是怎么死的?”杨坚终于发问。
“儿臣……也不甚清楚。”
“有人说是云昭训下药致死的,可有此事?”独孤氏发语冷峻。
“不不,她已心痛两天了,怎能是被人毒死的,此事父皇母后可以派人检查,万万不可冤枉好人!”
“此事自然要派人查验!”独孤后仍是声中带气:“便是病死,你也有照应不周之责。你可明白:我们给你安排这门亲事,用意何在?”
“此事儿臣明白。元氏乃北魏皇族,周取北魏,我代北周,敌人的敌人便是我的朋友,父皇母后让我同元氏配婚,用意是联合北魏皇族共同对付北周的残余势力,巩固我大隋的百年基业……但是元氏她自己要死,儿臣实是无法可想。”
“是元氏她自己要死吗?”独孤后驳道:“听说你们从来不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你只是一味专宠云昭训,这不活活将她气死!你不以江山百姓为念,沉迷女色,那是不想当太子了?若是不想当太子,那也由你!”
杨坚觉得独孤后句句是理,天经地义,不由暗暗佩服;可是猛一转念,又觉她几乎句句都是含沙射影骂他,心想这个鬼地方实在呆不住,要想同尉迟明月、莲花公主欢度晚年,非得另建一行宫不可。他想起凤鸣歧山的故事,歧山风景秀丽,止好栖风;若是在歧山建一座个:宫,岂不妙极?
而独孤后自是日遣回太子以后,便在东宫安插亲信宫人,既欲弄清元妃之死的真相,也想侦伺太子的动静。自此以后,三天两头便有宫人来报“太子耽于酒色”。独孤后也往往借题发挥,指桑骂槐,觉得以此整治杨坚最为上策,因而对合发的宫人赏赐甚丰;而那些宫人发现生财之路,不免真假掺杂,愈报愈多,弄得杨坚和独孤后对太子越来越没信心,终于决定重新考虑继嗣的大事。
他们请了术士来和,给诸王子看相。来和看了杨勇、杨俊、杨秀、杨谅四人,不出一言。为此,杨坚便决意驾幸并州;因为晋王杨广现任并州总管,他是唯一未被来和相过的人。
上午,并州总管府来个使者张衡,那张衡出语谦逊,对晋王礼敬有加;但问此行是何公事,却言无有,只是顺路到此,盘桓数日即要离去。这使晋王夫妇既感困惑,却又激动,以致整个中午为此议论不休。
杨广终于打了个阿欠,懒洋洋道:
“睡吧,再揣摩也还是不得要领。反正咱们从不亏待朝廷来使,便是不入流小官,也均以上宾待之,无使他们在父皇面前说咱的坏话;如今,对待张衡礼数无缺,便也无需多想了。睡吧!”
许久,萧妃才从外厅进入内室,对正在就床解衣的杨广说道:
“姜适才卜得一卦,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咱们一起来详细看看。”
杨广仍在解衣,一面说:
“什么大人?张衡才不过是个从四品的官儿!”
说毕钻入被窝。
那萧妃乃是梁主萧岿之女,开皇三年,杨坚娶之为晋王妇,其用意与为太子娶元氏一般无二。她见晋王杨广钻入被窝,则走近床沿,从容地说:
“欲知张衡,必先知沉重。沉重为当代儒学宗师,家父曾拜之为散骑常侍、太常卿,他于贱妾出嫁那年去世,当今皇上特派舍人萧子宝赴梁致祭,追赠使持节,上开府仪同三司、许州刺史……”
杨广于被窝中嗡声嗡气地问:
“这与张衡有何关系?”
“那沉重不仅为儒学宗师,且对鬼谷子秘笈修为甚深。据说,他的学问已倾囊授给张衡。”
“你无非是说他很有学问。”
“这个张衡,字建平,祖籍河内……”
“你了解这些干啥?打算同他结亲家吗?”
“祖籍河内,便算是并州的半个主人,他对并州的山川形势、人文风俗自然最为熟悉。”
“父皇把这个有学问、并且熟悉并州的人派来当使者,却是何故?”
杨广从床上爬起来,半裸地坐着。
“张衡官居司门侍郎,是督官尚书的副手之一。督官尚书所管何事……”
“管官员的功过刑赏。”
“大王,妾再问你:当今大内最得宠的内侍是谁?”
“是……是张权!正是张权!”
“张权,是张衡的哥哥……”
杨广急急地穿好衣服,重又下床,口里喃喃不绝:
“大有来头,大有来头……你说,这是何吉凶?”
“爻辞言: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看来是好事……不过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他的来意。”
“正是,正是。不过此人狡猾之至,恐不易泄密。女诸葛,你有何妙计?”
“先让我想想看。你不妨现在就去筹划一席名贵之宴,好好陪他喝酒,只是不能让他大醉。席上不言政事,更不得探听内宫之秘,便是如此。”
“好,我就陪他喝酒。”杨广不觉一笑,又说:“今日孤王把全权都托付与你了!”
“你不会后悔?”萧妃也是一笑。
“后悔的是兔子!”
杨广说着哈哈大笑,便往门外走去,恰好侍妾送参汤上来;若非那侍妾应变敏捷,定要撞个满怀。
“请王妃赏用参茶。”侍妾道。
“请红叶妹妹也赏用参茶。”萧妃说道,同时用双手捧杯端至侍妾红叶面前。
红叶瞪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不解地望着萧妃。若非平时萧妃待她甚好,她又颇获晋王宠幸,定要以为是大祸临头了。她愣了一愣,定神说道:
“王妃,你待奴婢确实亲如姊妹;但主仆终究有别,以后万不可如此戏耍。”
萧妃放下手中的杯子,拉红叶一起于床沿坐下,亲切地说道:
“红叶,我若没记错,你是生在王昭君那个村中。当年家父决意将我嫁与晋王时,我当即向家父请求:要昭君村中的女子作为陪嫁的侍婢。据说那村中的女子,出落的都是美人胎。因此,你就来了。王昭君当年做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因而青史留名。如今也有一件大事,不知你想不想做?”
“我怎么行呢?”
“你当然行,就不知你想不想做?”
“到底是什么事?”
“先说你想不想做。”
“我……我试试看……”
“此事关系非轻,那么……我们结拜为姊妹,他日有难同当,有福共享!”
“这……这……”
萧妃这时又端起杯子说道:
“好妹妹,你先喝这杯参茶,然后咱们再对天盟誓如何?”
红叶见她满脸真诚,便接过杯子,一口一口地喝着。
萧妃则想道:
“你杨坚趁我梁国君臣北上长安朝拜之时,背信弃义、举兵偷袭江陵,灭我梁国;我若辅佐晋王杨广从杨勇手中夺回太子之位,他日便是皇后,我萧氏家族也算半有天下,这比公然起兵复梁岂不棋高一着?”
当下便喜孜孜点起香来,准备与红叶对天盟誓。
张衡已然喝了半醉,由晋王府官员引进一间华屋安歇。那官员为他点燃红烛,便即匆匆告辞出去。张衡不以为意,伸个懒腰,接着就解开衣裳,打算安歇。
便在此时,房门悄然打开,一个盛装的绝色女子,手提酒菜走了进来,顺手把门拴死。
张衡一惊,站了起来,急问:
“我刚才不小心,打破了瓷瓶,你来收拾一下,要快!”
那宫人点了点头,出去拿着扫把,小心翼翼地打扫着。不一刻便将瓷片清除干净,但却不走出去,仍是犹犹豫豫地站着。
“你有什么话?说吧!”独孤后开口道。
“启禀二圣……”宫人仍大为不安:“太子妃元氏昨晚暴亡……”
“你说什么?”
“元妃昨夜暴亡……”
“没听说她生病呀!”
“宫中谣传……道是太子宠姬云昭训下毒所致……”
独孤后火冒三丈:尉迟氏以一夜之欢,可令圣上为他的宿敌修墓;云昭训侍宠而骄,什么事做不出来?毒死元妃的事只怕不假!丈夫我管不来,儿子难道也管不来?当即气冲冲地对宫人说:
“去,马上去东宫,把杨勇给我找来!”
“领旨!”宫人立时快步出宫。
过了许久,廊上传来了一阵缓缓的脚步声,这脚步声来至外室便即止住;过了一阵,脚步声又起,却不见有人进来,显然那人还是在外室徘徊。
“你给我滚进来!”独孤后厉声喝道:“干起坏事来,略无犹豫,为何不敢进来?”
然而,过了许久,那人还是没有进来。张权隐隐地感到有点不妥,往门外走去,想看个究竟,不料在门口差点与杨坚撞个满怀。杨坚气呼呼走进来,他分明听见独孤后骂的是他,怎地不气?他听到那个‘滚”字,先自一愣,想忍一忍再说,却无论如何也忍不下。打从他当了北周的大丞相以来,十多年来从来无人敢如此辱骂他,这还了得,今日非给点颜色看不可!
“你……”杨坚声色俱厉,指独孤氏正待发作。
突然张权跪在面前,急急禀道:
“误会!误会!天大的误会!二圣骂的是太子,圣上万万不可会错了……”
杨坚虽是克制一下,但仍不信独孤氏是在骂太子。自从册立莲花公主为贵嫔之后,他们夫妇间的信任已与日俱降。他瞪视着张权,威严地说:
“张权,你知道欺君是什么罪?”
独孤后也立即接上,话里软中带刺:
“张权,你又何必多言?倘若他硬说是在骂他,那也没啥,顶多是个杀头罢了!当年改朝换代之际,时刻都有人头落地的危险,多活了十年,已是万幸,到现在才死,照理还得感谢苍天呢!”
“奴才怎敢欺君……”张权急急解释:“昨晚元妃暴亡,二圣正在生太子的气,已经令人传呼太子进宫,不料来的却是皇上……”
便在这时来了杨勇,他见室内气氛不对,立即跪落下来,准备接受训斥。
然而,训斥却始终不来,一种莫名的恐慌开始笼罩他的心头。
“元妃是怎么死的?”杨坚终于发问。
“儿臣……也不甚清楚。”
“有人说是云昭训下药致死的,可有此事?”独孤氏发语冷峻。
“不不,她已心痛两天了,怎能是被人毒死的,此事父皇母后可以派人检查,万万不可冤枉好人!”
“此事自然要派人查验!”独孤后仍是声中带气:“便是病死,你也有照应不周之责。你可明白:我们给你安排这门亲事,用意何在?”
“此事儿臣明白。元氏乃北魏皇族,周取北魏,我代北周,敌人的敌人便是我的朋友,父皇母后让我同元氏配婚,用意是联合北魏皇族共同对付北周的残余势力,巩固我大隋的百年基业……但是元氏她自己要死,儿臣实是无法可想。”
“是元氏她自己要死吗?”独孤后驳道:“听说你们从来不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你只是一味专宠云昭训,这不活活将她气死!你不以江山百姓为念,沉迷女色,那是不想当太子了?若是不想当太子,那也由你!”
杨坚觉得独孤后句句是理,天经地义,不由暗暗佩服;可是猛一转念,又觉她几乎句句都是含沙射影骂他,心想这个鬼地方实在呆不住,要想同尉迟明月、莲花公主欢度晚年,非得另建一行宫不可。他想起凤鸣歧山的故事,歧山风景秀丽,止好栖风;若是在歧山建一座个:宫,岂不妙极?
而独孤后自是日遣回太子以后,便在东宫安插亲信宫人,既欲弄清元妃之死的真相,也想侦伺太子的动静。自此以后,三天两头便有宫人来报“太子耽于酒色”。独孤后也往往借题发挥,指桑骂槐,觉得以此整治杨坚最为上策,因而对合发的宫人赏赐甚丰;而那些宫人发现生财之路,不免真假掺杂,愈报愈多,弄得杨坚和独孤后对太子越来越没信心,终于决定重新考虑继嗣的大事。
他们请了术士来和,给诸王子看相。来和看了杨勇、杨俊、杨秀、杨谅四人,不出一言。为此,杨坚便决意驾幸并州;因为晋王杨广现任并州总管,他是唯一未被来和相过的人。
上午,并州总管府来个使者张衡,那张衡出语谦逊,对晋王礼敬有加;但问此行是何公事,却言无有,只是顺路到此,盘桓数日即要离去。这使晋王夫妇既感困惑,却又激动,以致整个中午为此议论不休。
杨广终于打了个阿欠,懒洋洋道:
“睡吧,再揣摩也还是不得要领。反正咱们从不亏待朝廷来使,便是不入流小官,也均以上宾待之,无使他们在父皇面前说咱的坏话;如今,对待张衡礼数无缺,便也无需多想了。睡吧!”
许久,萧妃才从外厅进入内室,对正在就床解衣的杨广说道:
“姜适才卜得一卦,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咱们一起来详细看看。”
杨广仍在解衣,一面说:
“什么大人?张衡才不过是个从四品的官儿!”
说毕钻入被窝。
那萧妃乃是梁主萧岿之女,开皇三年,杨坚娶之为晋王妇,其用意与为太子娶元氏一般无二。她见晋王杨广钻入被窝,则走近床沿,从容地说:
“欲知张衡,必先知沉重。沉重为当代儒学宗师,家父曾拜之为散骑常侍、太常卿,他于贱妾出嫁那年去世,当今皇上特派舍人萧子宝赴梁致祭,追赠使持节,上开府仪同三司、许州刺史……”
杨广于被窝中嗡声嗡气地问:
“这与张衡有何关系?”
“那沉重不仅为儒学宗师,且对鬼谷子秘笈修为甚深。据说,他的学问已倾囊授给张衡。”
“你无非是说他很有学问。”
“这个张衡,字建平,祖籍河内……”
“你了解这些干啥?打算同他结亲家吗?”
“祖籍河内,便算是并州的半个主人,他对并州的山川形势、人文风俗自然最为熟悉。”
“父皇把这个有学问、并且熟悉并州的人派来当使者,却是何故?”
杨广从床上爬起来,半裸地坐着。
“张衡官居司门侍郎,是督官尚书的副手之一。督官尚书所管何事……”
“管官员的功过刑赏。”
“大王,妾再问你:当今大内最得宠的内侍是谁?”
“是……是张权!正是张权!”
“张权,是张衡的哥哥……”
杨广急急地穿好衣服,重又下床,口里喃喃不绝:
“大有来头,大有来头……你说,这是何吉凶?”
“爻辞言: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看来是好事……不过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他的来意。”
“正是,正是。不过此人狡猾之至,恐不易泄密。女诸葛,你有何妙计?”
“先让我想想看。你不妨现在就去筹划一席名贵之宴,好好陪他喝酒,只是不能让他大醉。席上不言政事,更不得探听内宫之秘,便是如此。”
“好,我就陪他喝酒。”杨广不觉一笑,又说:“今日孤王把全权都托付与你了!”
“你不会后悔?”萧妃也是一笑。
“后悔的是兔子!”
杨广说着哈哈大笑,便往门外走去,恰好侍妾送参汤上来;若非那侍妾应变敏捷,定要撞个满怀。
“请王妃赏用参茶。”侍妾道。
“请红叶妹妹也赏用参茶。”萧妃说道,同时用双手捧杯端至侍妾红叶面前。
红叶瞪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不解地望着萧妃。若非平时萧妃待她甚好,她又颇获晋王宠幸,定要以为是大祸临头了。她愣了一愣,定神说道:
“王妃,你待奴婢确实亲如姊妹;但主仆终究有别,以后万不可如此戏耍。”
萧妃放下手中的杯子,拉红叶一起于床沿坐下,亲切地说道:
“红叶,我若没记错,你是生在王昭君那个村中。当年家父决意将我嫁与晋王时,我当即向家父请求:要昭君村中的女子作为陪嫁的侍婢。据说那村中的女子,出落的都是美人胎。因此,你就来了。王昭君当年做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因而青史留名。如今也有一件大事,不知你想不想做?”
“我怎么行呢?”
“你当然行,就不知你想不想做?”
“到底是什么事?”
“先说你想不想做。”
“我……我试试看……”
“此事关系非轻,那么……我们结拜为姊妹,他日有难同当,有福共享!”
“这……这……”
萧妃这时又端起杯子说道:
“好妹妹,你先喝这杯参茶,然后咱们再对天盟誓如何?”
红叶见她满脸真诚,便接过杯子,一口一口地喝着。
萧妃则想道:
“你杨坚趁我梁国君臣北上长安朝拜之时,背信弃义、举兵偷袭江陵,灭我梁国;我若辅佐晋王杨广从杨勇手中夺回太子之位,他日便是皇后,我萧氏家族也算半有天下,这比公然起兵复梁岂不棋高一着?”
当下便喜孜孜点起香来,准备与红叶对天盟誓。
张衡已然喝了半醉,由晋王府官员引进一间华屋安歇。那官员为他点燃红烛,便即匆匆告辞出去。张衡不以为意,伸个懒腰,接着就解开衣裳,打算安歇。
便在此时,房门悄然打开,一个盛装的绝色女子,手提酒菜走了进来,顺手把门拴死。
张衡一惊,站了起来,急问:
上一篇:赵匡胤
下一篇:张竞生传(中国性学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