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隋文帝

隋文帝 第42节

“大王饶命!大王饶命!”
“这里没有什么大王!”韩擒虎喝道。
“你就是!你就是大王!你就是阎罗王!阎罗王饶命……”莽汉仍是跪拜。
说到这里,那莽汉便七孔流血倒毙。
李靖镇静如恒,连瞧都不瞧地上的死人,却问韩擒虎:
“舅舅,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韩擒虎苍凉地笑起来:
“哈哈……生为上柱国,死为阎罗王,舅舅心满意足了!”
李靖则道:
“诚恐并非如此。幽冥之事,向来虚幻,令人难以捉摸,今则不然,凌晨的王者仪卫说是要接你去当阎罗王,如今这莽汉又再来证明你是阎罗王,两事历历分明,用意极为不善!”
“有何不善?”韩擒虎道。
“这分明是有人想杀害你,生怕朝廷追究此事,故弄出来的玄虚……”李靖道。
“那我们赶紧奏明皇上……”韩擒虎道。
“那也无济于事。舅舅自是明白:皇上对你们几个上柱国早就猜疑在心,巴不得你们有个三灾六难,只要有个掩人耳目的适辞,是不会追究此事的。显然设计的人也看透了皇上的心思,这才弄个当阎罗王的玄虚,以便事后溜之大吉。如此看来,那杨伯丑的话不虚,战场已经搬到都城来了,可惜我们还不知道对手是谁!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战前的准备,我们却毫无准备。”
“靖儿,你也不必过分惊慌,今后我们小心一点便是。”
“说的也是,不过,怕只怕……”
“怕什么?”
“舅舅……你昨天酒后,是否感到不大舒服。”
“什么?”韩擒虎一震:“我是有点不舒服……你是说有人已经在酒中做了手脚?”
“若是我想害人,必先下毒,然后再出现阎罗王的仪卫,才万无一失……舅舅!你怎么啦!”
韩擒虎已经不能回答,只是双手紧捂腹部,脸色铁青,头上的汗珠滚滚而下。李靖连忙将他扶上床,可是刚刚上床,韩擒虎便断了气。
李靖连忙出去唤来了舅母和表弟韩世愕,说明了经过,然后叮咛道:
“此事只能佯装上当,才能将计就计,找出仇人的线索!”
第五章 宫廷阴谋 第四节
韩擒虎神秘的死亡化作猫鬼奇案的阴云,笼罩在隋宫上空。
秋天是莲花凋零的季节。
莲花公主自南国被移植到长安,便进入了秋天。虽然,一样地长在宫中,一样地养尊处优;但那种温煦的氛围消失了,屈辱。苍凉、孤寂编织的愁绪永恒地笼罩着她;
尉迟明月主动地献媚邀宠,似乎又是在她的心头插上一刀。她俩身世相同,志趣相近,患难相依,以沫相濡,原是不幸中的大幸;岂料她竟不顾廉耻地去博取大仇人的欢心。这不仅是对她家族的背叛,自然也是对她莲花公主的背叛。自此之后,几乎三天两头便得杨坚的驾幸,近来更是赐予不绝。
每次前来行赏的都是独孤后的贴身侍婢红叶,此人乖巧之极,刚来不久,便荣升为尚宫,这是内宫的女官,掌管导引皇后及闺阁禀赐。
每回到十八厢房,宫人都得传呼“尚宫到!”好不威风。而每次来到她都声称:
“圣上、二圣有赏,请尉迟才人谢赏!”
尉迟明月拜谢之后,总是喜孜孜地将红叶引进房中,接着便是一阵劈里拍拉的抽打声。先前,莲花公主闻声不免一惊,那分明是皮鞭抽打人体之声,以为尉迟明月挨了揍;但接着便听见尉迟明月嘻嘻的笑声,猜想那应该是她们俩在戏耍,自己未免自作多情了。自那以后,鞭抽声杂以嘻笑声日有所闻,莲花公主便不予理睬,兀自弹琴解闷。
这一日,莲花公主正在弹奏《广陵散》,又闻宫人的传呼:“尚宫到!”红叶又来了,声称:“圣上、二圣有赏,尉迟明月谢恩!”尉迟明月拜谢之后,又将红叶叫进房中,接着照例又是一阵劈里拍拉的声响。这次的响声特别地急骤,延续的时间也特别地长,但闻一阵阵喘息夹杂着嘻笑,继而喘息渐息,嘻笑渐微,莲花公主不免停下弹奏,想听个明白,却闻一阵“咯咯”嘻笑,且说:
“谢圣上!谢二圣大思!”
不久,红叶悻悻离去,接着尉迟明月也走了出来,她换上新衣服出来了。莲花公主不屑地睨她一眼:早晨已新换衣服,不到一个时辰又换了一套,真快变成妖魅了!
尉迟明月迎脸一笑,说道:
“姊姊…”
莲花公主皱着眉头,答道:
“不敢,我不敢当你的姊姊,我说过多次了。”
尉迟明月仍是勉强一笑。
“……是,姊姊……你刚才弹的曲子,能不能再弹一遍?”
莲花公主略感诧异:
“你想听这曲子?”
尉迟明月真诚地点点头。
莲花公主大为不解:《广陵散》叙述的是一个悲壮的复仇故事,你怎会喜欢?你已背叛了一切,包括自己,怎有脸面欣赏这壮烈的曲调?便问道:
“这曲子你知道吗?”
尉迟明月又点了点头,恳切地说道:
“请姊姊为小妹再弹一曲!”
莲花公主迟疑了片刻,继而肃然道:
“这曲子……不是你应该听的!”
尉迟明月颤抖了一下,努力想装个微笑,然而不成,眼泪竟夺眶而出,嗫嚅道:
“是……是……我实在不配听这曲子!”
继而身子一倾,摔倒地上……
莲花公主一震,立即想伸手扶住她,但一转念,便觉,你又何必惺惺作态,既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终于没伸出手来。
待宫人们将尉迟明月扶入内室,莲花公主忽感一种内疚和不安;莫非她有什么委屈?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明明是献媚邀宠、叛国叛家,她还会有什么委屈?不过想是这么想,她还是不由自主地走进尉迟明月的寝室。
自从尉迟明月得幸后,便另辟新居,有了单独的寝室。这寝室共是一厅二室,一室为服侍宫人住所,一室为尉迟明月住房。寝室与莲花公主住所比邻,动静隐约相闻。但自从她二人分手之后,莲花公主从未涉足至此,如今一人客厅,不觉为之一怔。原来厅中的布置同她的客厅几乎一样。墙上挂的也是一书一画,一把琵琶!书为谢安的《慰问帖》,画是顾恺之的《拜墓图》,是作者当年哭拜大司马桓温的哀痛情景。额上还赋诗曰:
山崩溟海竭,
鱼鸟将何依!
从室中的布置,莲花公主隐隐地感到一种沉痛的氛围。她走进尉迟明月内室,但见人在床上,脸色苍白得如一片月牙儿,这才留意到其人虽得宠幸,人却清瘦了许多。两个宫人正忙着喂汤水,她即发现床头赫然堆放一堆撕裂的衣裳,观其花色正是早晨尉迟明月所穿的衣服,却因何才穿一个时辰却破碎如斯?于是她便询问那两个喂汤水的宫人。
“那……是……”一个宫人欲言又止。另一个宫人则低头喂汤,浑若无闻。
尉迟明月终于醒了过来,见莲花公主立在床旁,大为感激,不觉热泪盈眶。
“好些了吧?究竟是什么病?”莲花公主俯身探询道。
“没……我没病……”尉迟明月微微地摇头。
莲花公主更觉其中有什么奥秘,又问道:
“没有病,怎会突然昏倒?”
尉迟明月呆呆地望着莲花公主,犹豫了很久,才决然道:
“我,我很好,一切都很好。大概……大概……”
她终于还是无言地朝着莲花公主笑了笑。
莲花公主仍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忽一转念,便觉此事极其浅显,何必想得太深奥?分明是高兴得过了头,才昏倒了!这么一想,脸色随即显出冷漠,出语自然也冷若冰霜:
“果然一切都很好吗?”
尉迟明月又是一笑,只是笑得有点凄然,并且还努力挤出一句话:
“是的,一切都很好。”
莲花公主觉得如果再听一遍这样的话,一定会狠摔她一巴掌,于是便冷冷地扫她一眼,转身离开了。
这一晚,杨坚又驾幸尉迟明月夜所,天一亮,便下了一道诏书:
——由张权出任仁寿宫宫监,莲花公主和尉迟明月都搬到仁寿宫居住。
仁寿宫就是在岐山所建的行宫,离京一日行程。
杨坚命高颎到韩擒虎府中吊祭,令其酉时回宫复旨。此事本来只须次日上朝时奏禀即可以了,但独孤后对韩擒虎之死已有风闻,且感兴趣,因此杨坚便决定今高颎当日酉时至凤阁复旨,让独孤后一起听复。独孤后一向宣扬妇人不干预朝政,在凤阁听复便能自圆其说。况且高颎又蒙恩赐姓“独孤”,往昔来往无忌,实如兄妹一般,相见于凤阁之中,还可作家事往来理解。
杨坚提前一个时辰来到凤阁,他要独自处置胆大包天的红叶。面对跪伏脚前的红叶,他声色俱厉地训斥道:
“你以一个七品尚宫,竟敢鞭打尊贵的四品才人,实在胆子不小!朕贵为天子,想亲自延杖一个四品的犯官,都被朝臣拦阻而作罢,你倒可以无法无天!你打尉迟才人一鞭,已是犯了死罪,你竟打了一千鞭!而且还要分作几十次折磨!便是毒蛇、蜈蚣也没有你这样毒!你应当死多少次?死一千次还不够!直至今日,朝廷还没有人敢假传圣旨,便是上柱国、大将军、王爷、国公,也没有这种胆量!你这个小妮子,竟敢假传圣旨,赏赐尉迟才人,而且不是假传一次,是假传几十次!你胆大包天,谁借给你的胆!你说!你平日气焰何等嚣张,现在为何一声不吭?”
“……”红叶抬头望着杨坚,却不发一言。
“你是哑巴,还是脖子被鬼捏住了?”
“皇上所列的罪状……”红叶开始泪垂两腮:“其实都不是人干的,也不是禽兽干的,便是蛇蝎,也不愿无缘无故伤人……”
杨坚听了颇感意外:原来你也自知禽兽不如!
“无缘无故,无冤无仇去伤害一个孤苦无依的女子,残酷折磨一个善良无辜的绝色佳人,冒着家破人亡甚至株连九族的大祸去假传圣旨,除非丧心病狂,谁愿为之?有权势者因可不为,便是平头百姓,只要能够逃避、能够推辞,谁又愿意为之?因为谁都明白:一旦为之,非但百死不赎、祸连九族;而且自己也变成不齿于人类的禽兽!纵然是皇上网开一面,却仍然是人神共愤,天地不容……”
“那却又为何明知故犯?便有不得已处,只要给朕通个消息,岂非万事大吉?”
“皇上……诸葛亮辅佐蜀汉只成鼎立之势,世称大智;谢安以肥水一战之胜,人号英杰。皇上一手了结三百年分裂的局面,便是孔明、谢安也不能不相形见绌,诚因这般理繁处剧能万无一失者,几百年来,唯皇上一人而已!这自然是圣人的大智,非凡人所及。以皇上的天纵英明,贱婢的区区苦衷,只需平心静气一想,便洞如观火……”
“你无非是说,”杨坚的语气渐转和缓:“你以下犯上,残酷折磨才人,假传圣旨,都是皇后叫你去干的,你是身不由己……”
“皇上明见!贱妾奉晋王、萧妃之命,来长安代行子女之孝,自启行的那一日,妾便认定:妾身已非己有,便是每一根毛发,都是皇上和皇后的,常恐早晚服侍不周,以致损及晋王、萧妃的孝行,怎敢将皇后的隐衷向皇上告密?今日贱妾若在皇上面前告皇后的密,他日便会在皇后的面前告皇上的密。纵有取巧之利,却无子妇之道。贱妾虽有恋生之情,却无陷入不孝之理。”
“按你这么说,全是皇后之罪了?”
“皇后无罪!”红叶大声申辩道。
首节 上一节 42/105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赵匡胤

下一篇:张竞生传(中国性学第一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