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隋文帝

隋文帝 第43节

“皇后无罪?她想打杀尉迟才人无罪?她假传圣旨无罪?”杨坚不禁又是恼怒。
“皇上……”红叶低声细语道:“妾闻皇上曾与皇后相约:誓不再生异姓之子,可有此事?若有此事,便不好说是皇后假传圣旨。
“照你这么说,过失全在寡人身上。”
“皇上也无过失。”红叶语转诚恳:“古来帝王设有三宫六院,便是尧舜,也不例外,如果毫无道理,便不会延续至今。诚因帝王日理万机之后,夜来须以宽松柔和之情调之,此乃张驰有节。情理并存之道,凡夫俗子焉能识之?其二,治国之道,非大贤大德者不可。天子操一国之权,不贤不圣,是个庸材,虽百姓犹如其不可;倘若皇上只有一二个皇子,又怎能选得贤材?因此,三宫六院之设,实是为了广储人贤,以备帝嗣。此乃千年大计,腐儒常责之耽于声色,实是因小失大之见……皇上开业至今,十几年不近声色,朝野均知;耽于声色不好,废寝忘食松紧无节也有损圣体。近来皇上亲幸尉迟才人,实是美事一桩,何有过失可言?”
杨坚听了红叶的一席话,不仅怒气全消,还大有知己之感。他凝望了红叶许久,才感慨万分地问:“你一个小妮子,怎么肚子里装这么多道理?”
“萧王妃常以不能朝暮奉侍父皇、皇后为憾,早有差使贱妾来京侍奉皇上、皇后的设想,为此,特聘隐士李士谦调教。李先生从来不饮酒食肉,口无杀害之言,今贱妾既犯国法,又重违尊师之教,且负萧妃苦心栽培,愿皇上思准,还鞭贱妾一千之数,妾虽百死无怨……”
红叶说罢泣不成声,从抽中掏出皮鞭,恭捧过顶,待杨坚责罚。
可杨坚此时哪有相责之意?倒觉得这个女秀才实称朕意,若能替我开导开导皇后,往后便可减去无穷无尽的麻烦。于是便从她的手中收了皮鞭,慈眉善眼地说:
“女秀才,其实你也无罪,再说朕也舍不得打你……不过,你若能以刚才说的道理,婉转劝导皇后,岂不更好?”
“尊卑相去甚远,贱妾焉敢有非分之言?”红叶怯怯地道。
杨坚点了点头,复又亲切地道:
“朕今破格迁你为五品尚仪,掌管内宫礼仪教化,望你无负朕意!”
红叶再拜,泪眼盈盈地说:
“贱妾重生乃皇上所赐,敢不勉力而为?”
便在这个时候,传来一阵繁杂的上楼梯声响,独孤后、高颎和内侍张权相继上楼来了。
上柱国是隋朝将领的最高军级,上柱国韩擒虎的猝然死亡,朝野无不震动。杨坚命高颎前往吊祭,实则是叫他借此察其死因,好对朝野有个交代。高颎自从得到韩擒虎突然死亡的消息,便疑窦丛生,但到韩府听了李靖叙述前后发生的怪事,使即茫然。之后又询问了左邻右舍,说词全然合若符契。有的还说,那王者仪卫消逝之后,韩府四周尚留下很浓的香味;有的还说,韩擒虎归天时,天际有仙乐传来。而那个闯入韩府求见阎罗王的莽汉,事后查明是光禄坊出名的无赖,因恶贯满盈,突然发狂。发狂时惊呼冤鬼索命,继而骇叫奔突,门审腾跃,若有无形怪物追蹑,最后才闯入韩府求阎罗王饶命。高颎复述怪事的情形时,天色已晚,那恐怖的氛围与黑暗的天色溶成一体,把整个房间笼罩起来。
独孤后生于将门,历来不信鬼神之说,但听了高颎一本正经的叙述,不觉寒意顿生,怵然而惊。她知道:皇上对韩擒虎虽有猜疑,但尚无加害之意;而酒却是她赐的美酒,更无恶意。那么韩擒虎赴任阎罗王之说当属不虚,阴曹地府之事也即不假……她虽没杀韩擒虎,可也杀过不少宫人。开国前,杨坚曾与之相约:不生异姓之子。可开国后,内宫虽未曾着意充实美色,但娇娃还是不少,杨坚于无事时偶然临幸一下,亦非罕见。她独孤后为了防微杜渐,事后总是将那些被临幸的宫女打杀。今略一累计,少说也有十几人,不过,这又算得了什么?她家先祖们驰骋疆场,杀敌何止千万?若说有因果报应,她又怎能当皇后?杀政敌千万无事,她杀了十来个情敌更是无事……但这想法现在动摇了,或许当时阴间无主,也是四分五裂、南北割据?如今韩擒虎上任了,上任当阎罗天子!那么事就来了,一切的恩怨与积案都要来个总结……独孤后不寒而栗,感到有人立在背后,住她脖子上吹风。不知是谁咳嗽了一声,她猛一回头惊顾,则是灰朦朦一片。同时,其他人也回头惊顾……
最镇静的倒是红叶,她从容地上了灯火,还希望高颎说出更神奇的事。
高颎已无话可说,他也静静地想着许许多多的死人。
在周隋更替之际,他极赞成杨坚斩革除根的主意,那些北周的亲王、藩王……都是由他一手安排了结的。有砍头、有格杀。有灌药,有勒索……死相偏要栩栩如生,千姿百态!与此同时,他心中突又冒出一个念头:韩若是被人害死,那又意味着什么?他隐隐地感到一种不祥之兆,韩擒虎是他的老朋友啊!
杨坚虽然听得有点毛骨悚然,却疑信参半,只是觉得一时无由推究,实难弄个水落石出,但最终还是觉得高颎的说词乃是对韩擒虎之死最妙的解释,何必挖空心思,另找原因呢?于是便说道:
“韩擒虎生为人杰,死为鬼雄,人神共仰。让他的儿子韩世愕袭爵寿光县公,可以吗?”
“该当如此!臣领旨!”高颎一揖,便欲告退出宫。
“且慢!朕还有一事与你共商。朕这次北巡并州,令来和给晋王看相,他说晋王眉上双骨隆起,必有天下。而太子勇素质平庸,恐难托以神器。你说怎么办?”
独孤后接道:
“非止平庸,而且沉于酒色,若不早日为计,他年必为陈叔宝所笑!”
高颎听了大为惊骇,心想太子并无明显过失,沉于酒色之言未免过分,当即跪下痛切地说:
“长幼有序,岂可随意废之?望圣上、二圣三思再三思!”
静默了许久,杨坚与独孤后交换了一下眼色,说道:
“君储之事甚大,因此先与你交换意见,自然不会匆促决定。此事以后再议,你起来吧!”
高颎告退出宫,心情甚为沉重。
杨坚、独孤氏诸人亦自回驾内宫,一路上大家都不发一言,想来想去均离不开韩擒虎之死。
这一晚独孤后没用餐便上床,她翻来覆去想的尽是因果报应之事。朦胧间,似见许多宫女在门前墙外徘徊,恍惚便是当年那些被害的宫娃,哭着,诉着……声渐凄厉,貌转狰狞,她们逡巡着,爬抓着,似欲破门裂壁而入。独孤后且危且惧,欲呼无声,欲走又脚不听使唤,几乎心胆俱裂!继而,宫娃们或穿门过户,或从房顶飘忽而降,纷来沓至,攫拿而前……
“鬼!鬼!鬼……救命啊……”独孤氏终于惊呼醒来,心脏狂跳不止。
杨坚被一阵惊恐的呼声吵醒过来:
“什么事?到底什么回事?”
宫女索命的恶梦怎能对杨坚讲?她吱吱唔唔,终于吞吞吐吐地说:
“猫鬼……是猫鬼……”
便这样,独孤氏开始发冷发热,着实地病了。
太医连治了十来天,不见好转,于是就异口同声断言:
“猫鬼作祟!”
隋代人迷信猫鬼,京都信奉成风。养猫鬼还有一套祭仪,传说只需精诚地长期致祭猫儿,那猫儿便能出神入化,任主人驱使。要钱有钱,要物它也能照吩咐从别家叼回来,要害人便去害人。总之,这隋代的猫和别代不相同,它不吃老鼠,但能偷、能抢、能杀人,灵验至极,有求必应,时人迷信甚深,以至谈猫色变的程度。
这一日,金碧辉煌的大兴殿上,君臣们最后一个议事项目,便是皇后被猫鬼作祟的大事。
司门侍郎张衡出列奏道:
“二圣为猫鬼作祟,乃是国家大事,此事非宰相亲自出马办案不可!”
右卫大将军宇文述也奏道:
“高仆射贵为国戚,由他办理此案,最是方便!”
杨坚左顾高颎说:
“独孤公,你的意思如何?”
高颎长揖而言:
“臣自当勉力而为!”
杨坚即道:
“好!此事即由刑部尚书苏威协同独孤公办理!”
“领旨!”高颎苏威齐声应道。
自从获悉废太子圣意之后,高颎已是连日忧心忡忡;而紧接韩擒虎上任阎罗王怪事之后,复来个猫鬼奇案,更觉世事云诡波奇。他虽隐隐地感到四围的刀光剑影,但终究不知敌人是谁,不知战场摆在何方,更不见敌人的主攻方向是什么。他实是坠入了五里烟雾之中。
回府的当晚,他向家人述说了朝廷要他破猫鬼奇案的事。不料,儿子高德弘反应很是积极,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独孤后的弟弟独孤托家中奉祀猫鬼,而且,近日杨素的妻子郑氏也被猫鬼作祟。独孤托的妻子乃是杨素的妹妹,这个杨氏,向来与杨素妻子郑氏不睦,对小姑独孤后也有怨言,驱使猫鬼的主犯看来定是杨氏了!
于是,高颎发现了战机;这一战既可效忠皇后,又可打击杨素。近年来杨素正步步逼近他的相位呢!
春日暖洋洋地光临岐山仁寿官。
尉迟明月在贴身宫婢司琴的陪同下,姗姗来到池畔观鱼。司琴将碗中的饭粒撒向池中,争食的鱼儿一阵骚乱,池水绽开了无数涟漪……然而,尉迟明月却毫不留意,反而得愣地旁顾墙边的一棵柏树。
司琴顺其视线一看,却见一个宫人正弯着腰往地上拣小石头,随即将石头扔向墙外。接着又弯腰拣石,再扔出宫墙。如此拣而复扔,扔而复拣,叫人好不纳罕。更古怪的是,她每次扔出去的都是三块,不多不少,这就未免透出一种神秘……。
“她叫什么名字?”尉迟明月低声问道:“那是在干什么?”
“她叫斐桑妹。”司琴答道:“是仁寿宫落成后刚抓进宫的,听说是个猎户的妻子……”
那斐桑妹似乎有所警觉,将手中的石子随便往地上一扔,走了过来,朝尉迟明月一揖,说道:
“小婢见树上鸟儿很是好玩,一时兴起,拣几个石头掷去,不料那鸟儿非常刁滑……”
“满口适辞,你才是非常刁滑……’同琴暗想。尉迟明月娇嗔道:
“鸟儿要玩就让它玩好了,莫非你想逮住它,关在了鸟笼里才称心?”
“小婢不敢……”桑妹谢道。
尉迟明月蹙紧双眉,指着池中的鱼儿说:
“桑妹子,你说这鱼儿在江河中快乐,还是在池中快乐?司琴,你看,那条金色的鲤鱼该有多傻!它把别的鱼儿的鱼食都抢走了,横冲直撞的,凶霸霸地好不威风,却不卸自己也是池中之物,也是一个囚徒而已……真是傻得可笑……”
不远处,却有一个清脆的声音似应非应:
“你们可别以为这些鲤鱼本是同类,一旦有一条跃上了龙门,便将化龙升天,说不定回过头来吃尽了同类……你们仔细看,那一条,那一条!它是挖空心思,扭捏作态,穿腾飞跃……那是为了什么?若非想化龙升天,何苦这般费神!”
话声一落,聚观的宫女们便即哗然大笑。这笑声就如千百利箭刺进尉迟明月的心头,“化龙”的鲤鱼自然是讥刺她了,讥刺她的并非别人,恰恰是她敬慕无比的莲花公主!宫人们大都明白莲花公主讥刺的是谁,她们敢恣意讪笑她这个四品的尉迟才人,那是因为大家都知道隋宫中严酷的现实——谁受皇帝驾幸,谁就必定横死无疑,独孤皇后的天罗地网中,至今尚未有人漏网过。所以,她这个四品的尉迟才人,在众宫人看来不过是一个活死人罢了,讪笑死人是不必顾虑的。而尉迟明月也并非不觉自己的可笑,她与杨坚本有不共戴天之仇,她却着着实实费尽心机去讨杨坚的欢心!只是,她何以要腆颜事敌,大家是不明白的,她也不能解释。她既感到痛苦,又怕莲花公主不能理解她,她不能分辩,也不能掉眼泪,她必须笑嘻嘻地面对这伤心的场面!
莲花公主霜刀般的眼光投在尉迟明月脸上,尉迟明月僵然的笑脸令她十分恼火:此人此情此景尚不知羞,真个是不可救药!倘若旁人这般厚颜无耻,一向宽容的莲花公主是绝不会予以理会的;但尉迟明月不同,她俩曾是情逾骨肉的妹妹,能不痛心疾首!她自然不明白尉迟明月的用意,甚至连宫人被皇帝亲幸势必被独孤后杀害这一众所周知的事实,她也毫不知情,因为,没有一个宫人敢于向她道破。
便在此时,远处传呼:
“皇上驾到!”
随着一阵急骤的脚步声,杨坚在宫监张权的陪同下,来到了鱼池边。
尉迟明月顿时换成另一个人,脸如春花绽放,娇呼一声万岁,便即款款跪落。莲花公主则保持一段差距,无言跪下。
杨坚扶起了尉迟明月,向前迈了两步,口里“平身”不绝,伸手便要再扶莲花公主,不料莲花公主却自行起身,冷漠地立在一旁。杨坚脸现不乐之色,正想说句什么,尉迟明月则已上前用袖子替他轻轻地拂去身上的灰尘,娇育软语道:
“外面日头太毒,咱们进去喝茶吧!”
她边说边挽着杨坚的手臂走开了,但走了几步,又回头望了莲花公主一眼,莲花公主却不屑地扬长而去,于是尉迟明月转身偕杨坚离去。
尉迟明月的室中墙上仍然悬挂着《慰问帖》和《拜墓图》,一切摆设均如长安时。不一刻,司琴上茶。明月问道:
“哪来的水?”
“自然是宫中的井水。”司琴应道。
“且慢……”尉迟明月对杨坚甜甜一笑:“皇上稍待,妾发现宫墙外有一泓清泉,既清且冽,甘甜无比,用以烹茶,足可解暑,妾去去就来……”
杨坚望其去影,甘泉虽未入口,心中先已滋生了甜意。
尉迟明月提个玲珑小桶,步出宫墙之外取水,后面四个宫卫远远地随侍,保其安全。离宫墙不远,尉迟明月忽然驻步,神情极为诧异:她看到在宫墙外约莫数十步远处,那个名叫桑妹的宫人竟随一个壮汉急步向后山走去……
那壮汉是谁?桑妹与他什么关系?他们为何出现于此?尉迟明月猜疑着。
桑妹此时已察觉有人,忽然将那壮汉用力一推,返身奔跑回家。冲着尉迟明月喊道:
“强人!强人……”
首节 上一节 43/105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赵匡胤

下一篇:张竞生传(中国性学第一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