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 第71节
杨谅待巡逻的禁军过后,快步走向北墙,举手按下深红色的墙砖,砖头随手陷入墙中,一、二、三……九块红砖先后陷入墙中,继而返回原位,不着痕迹。杨谅一阵惊喜,知道接对了。接着又转至南墙,按落最当中的那一块,又是一阵轧轧的机关声响。如法炮制,他又按下左墙的三个,右墙的七个,于是南墙的正中缓缓裂开一道小门。
杨谅略一犹豫,终于跨步进门;人一入门,双墙又合拢,哪有门在?犹如置身夜幕之下,抬头竟见满天星斗!难道整个凝阴殿屋顶都飞走不见了,哪有如此厉害的机关?杨谅略一思索,便知星斗即非星斗,只不过是镶嵌在屋顶的无数夜明珠罢了。这些明珠均按天上星斗的方位镶嵌,才得以假乱真。
杨谅才迈出两步,却又驻足。奇怪,他踩出一步,竟有两步的脚步声!他怀疑自己的听觉,又迈出一步试试,这一步竟有三步的脚步声,后两步比较急促。
屋内有人!他立时浑身都警戒起来,紧张至极。但想了一下,便略为松弛一些。殿中密不透风,便是蚊子也飞不进,何以进入?难道母后把入殿的口诀又告诉了别人?这不大可能。他不再走动,屏息倾听,似乎间断还有脚步声,只不过比先前小声多了,几不可闻,但千真万确!既不是人的脚步声,又会是什么?他不禁汗毛倒竖。再觑一眼屋顶,但见繁星点点,又哪里是缀满明珠的屋顶?鬼城,鬼城!分明是身陷鬼域了!一切不可思议,他也无法思议,马上返身寻找刚才的入口处,而入口处早已合拢。他伸手摸索,着手处冷冰冰的,那是金属,那么,若非钢墙,便是铁壁了!定睛努力辨察,透过昏暗幽光,仍可看出那墙壁的表面泛起金属的辉光。
他极力从慌乱中镇定下来,渐渐恢复了思考的能力。既然进来是“北九南一……”,出去亦当如此。于是,他沿着右墙,试图摸向北壁。很顺当地走了几十步,忽地脚下虚浮,地板竟然由缓到急地旋转起来,脚下还传来哗啦啦的急水流声,人开始往下沉去。他心知凶险,纵身往外围急跃出去,脚下却踏了个空!不过手却抓到了实处……他下死力挣扎,居然给他爬了上来,才知浑身已然湿透,不是落入水中,而是汗湿。先是惊得一身冷汗,继而由挣扎再出一身热汗。杨谅放弃了沿墙北走的意图,试着往厅中央移动,这却似乎安稳多了。
略一宁定,这才往四围观察。不看则已,一看几乎要惊呼出声来。他凭借朦胧的辉光,竟见四面八方都有人影朝他逼过来!而且形模同他相似之极!逼过来的人影无声无息,阴森鬼魅,不见他们的双脚有分毫挪动,却分明无误地进逼上前来。杨谅浑身战栗,方知人间确然有鬼魅之事,暗呼:
“死矣!”
正在惊诧之际,蓦然心中灵光一闪,这才发现逼上来的人影只不过是他杨谅自身的影子!原来他四围是一道卷筒般的铜墙,墙面极其光滑,与铜镜一般,难怪立在其中四面八方都显现人影;又因铜墙极薄,乃是卷缩自如的铜板制成的,只要制之以机关,这卷筒状的铜墙便如卷筒一般张缩自如。
现在,那圆筒似的铜墙不断收缩拢来,那映在铜墙上的人像自然也步步向杨谅包围了过来。杨谅明白了个中道理之后,恐怖自是消去几分;然而,危机却更迫近,那不断收缩的铜墙眼看便要将他压成人棍了,这种死法实在太可怕了!这一惊吓,杨谅又出了一身冷汗,连尿都撒在裤底,情急中他往脚下一看,眼下竟有五块发出珠光的红砖,确切地说,是红砖上嵌着明珠。
“临危踏五,逢凶趋吉!”
他终于记起了母后的口诀,跨上前,踩下了那五块梅花状的镶珠方砖。但闻一阵轧轧声响,脚下的地面竟缓缓地浮升起来,直至屋梁这才止歇。梁上一只镶珠的漆匣婉然便呈现于眼前,他伸手取下了漆盒。
紧接着,人又徐徐降下,回到了厅中,张目四顾,哪有什么铜墙?吓人的铜墙瞬间已不知去向。
先是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后又是惊喜得透不过气来,现在浑身无力,软绵绵难支难立,不觉间已瘫坐地上。他把宝匣放在面前的地上,傻愣愣地望着它出神。匣中装的是镇国之宝,半部惊天动地的兵家秘笈。有了它,太子宝座固是唾手可得,皇帝的龙椅也是手到擒来。恍惚间,他已被前呼后拥入主东宫,继而当了皇帝,万人跪伏脚下自不必论,连那不可一世的老二晋王也在眼前磕头不止,吓得屁滚尿流,实在有趣得紧!他吃吃地笑出声来,听了自己怪异的笑声,这才清醒过来,伸手取过宝匣,欢悦而自得地将它打开。
这一开,他那欲呼无声的嘴巴却但住了,既张不开,也合不拢。匣中空空如也,别说兵书,便是一张纸片也不见。
“这是怎么回事?”
杨谅冷静思索了片刻,脉络分明地显现出来了。先前他入殿时,走了一步竟有三人的脚步声,肯定殿中早已伏下二人了。既然他们捷足先登,那半部兵书自然已落他人之手了!
他扫兴之极,气馁之至。他想狂呼,他想大骂,他要大哭;然而,终于一声不吭离开了,往南墙移动。不知何时,南墙已自动中分,显出出口的小门。似乎过了很久很久,他才过了门槛,可刚刚在门口立定,随着一阵轧轧声响,门即消失不见。
又是一座无门无户浑然无缝的凝阴殿!
杨谅走了几十步,不禁又转身望了望夜色朦胧中的凝阴殿,再抬头望了望满天星斗的夜空,忽然想道:
——是一场梦吗?倘若是梦,到底入殿时是梦,还是出殿后是梦?
杨谅终究不是游移不决的人,很快便摆脱迷惘,立时便感到刚才发生在凝阴殿内的怪事,极其严重。既然三个脚步声,定然还有两个盗书者,宝盒中空,书已被盗,自己怎可一走了之?
于是,他伏在树阴暗处,紧紧地瞪住凝阴殿出口处,耐心等待那两个盗书者出殿,以认清盗书者的真面目。其时,明月东升,万籁俱寂,大地竟如白昼,凝阴殿外的任何形迹都瞒不过他耳目:
杨谅想道:
——倘若书被老二盗走,岂不如虎添翼?我更斗不过他了!
于是,顿然感到气馁心灰,败兴之极,唯恐秘笈真的被杨广盗去。
忽尔又转念道:
——宝书果真被老二杨广盗去,又被我当场捉获,那……他盗窃镇国之宝,罪大恶极,岂非前功尽弃,一切都完了?
——想到此,不觉兴奋之极,生恐杨广没有盗书,出殿的不是杨广。
杨谅正自得意,忽又想道:
——倘若捉获了老二,拉入到父王面前对质,老二把我入殿盗书的事也给揭穿,岂不两败俱伤?终将便宜了老四蜀王杨秀!倘若第三个盗书者是杨秀,那是再好不过!那可是同归于尽,同归于尽又有怎么好?我竟然愈想愈邪了!
独孤伽罗身不由己地步出寝室,漫无目标地走着,走着。她双脚虚浮,人已失重,似乎微风一吹,便会飘荡起来。后来,随着一个皂隶涉阶而上,那石阶似是永无止境,没个尽头,恍惚走了很久很久,才见一座巍峨的宫殿,气象好是森肃。定睛一看,原来自己来到了皇宫的正殿——大兴殿。
她往殿中觑了一眼,里头灯火辉煌,灿若星汉。殿上一人戴通天冠,着衮服,踞案高坐。两旁仪卫列侍,气氛与平素迥异。
救孤伽罗暗自纳罕,为何至尊要夜晚坐朝?也不明白自己因何到了此地?她一向只陪皇上到大兴殿外,让他听朝去,她自己历来只在东阁等候,并派心腹太监进殿探听消息。二十多年来习以为常,今夜为何一反常态,自己不知不觉便进入殿中呢?这一进入殿中,便开了妇人干预朝政的先例;尽管她一直在干预朝政,只因不进大兴殿议事,便自欺欺人曰不干预朝政。这一进殿,今后便再也不能自欺欺人了,“二圣”的形象未免有亏,于是心中立即感到不妥。正想拔腿出殿,突闻殿上喝道:
“独孤伽罗,汝知罪吗?”
喝斥之声如撞洪钟,其声绕梁回荡,经久不息。
“不对!这不是他的声音!”
独孤伽罗立感怪异,抬头望了望殿上的王者。果然不是他!她既迷茫,复又震惊,不觉又觑了一眼。这一看,她的眼神僵直了:殿上危坐的竟然不是她的丈夫杨坚,而是陌生人!此人酷似韩擒虎,但又不是。她心中骇然:这是怎么回事?
错愕间,列侍的仪卫变形了:全然青面獠牙,狞恶非常,并非人类。独孤伽罗抽了一口冷气,只觉得心脏紧紧地收缩着。暗道:
——这帮人白天道貌岸然,晚上竟是如此丑恶!殿上的近臣竟然一个也不相识,殿宇也非大兴殿。
“政变了!”
她心中立即作出第一个判断。此刻,灿烂的灯火瞬间暗淡了,呈湛蓝色,并急遽缩小,且似流萤般地在堂上乱飞。恍然间,忽睹墙上挂满人畜禽兽之皮,五官俱备,栩栩如生而腥气熏人。她毛骨悚然,战栗不已,本觉倒退几步。反顾东墀,铁床之下烈焰蒸腾,西墀油锅翻滚,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刑具错陈其间。
“这是阎罗殿!”
她第二次判断,口念阿弥陀佛,慌不择路,拔腿就跑。但前脚虽已跨出,后腿却生根般深植地中。而且,先前那个领路的皂隶巨石般挡在跟前。他怒目圆睁,脸慢慢拉长了,凝固成标准的马脸。接着,大喝一声,竟然是马嘶!同时,数十宫女如同地底下冒出来一般,出现眼前,团团将她围住。她们的脸庞是如此熟悉,几乎全可呼其名字,以致独孤伽罗一下子明白了:
——这是冤魂们索命来了!
数十双眼睛怒目而视,有的燃着火苗,有的冷若冰霜。她全身颤抖,胚股皆软,神魂俱丧。
少时,另一皂隶端一托盘至前,喝道:
“看你干得好事!”
这一喝,皂隶头上立时长出一对弯弯的牛角,狠狠地在她面前摇晃。她茫然地望着托盘,费了好大的劲才算重新把涣散的神魂重聚起来,这才看清盘中盛的乃是一堆碎玉,心中又是一震。她想起来了:
——这些五颜六色光怪陆离的碎玉,是我亲手摔碎的玉片。
这玉片上刻有宫人的名字,下划许多道道,那是用来记载宫女们进御的次数的。只要哪个宫女同皇上过夜超过三次,她便要毁玉杀人,结束那宫女的一生。就这样,经年累月,终于积下这盘碎玉片。
“这本是我秘藏寝宫的特别生死簿,何以落在此处?”独孤伽罗极感意外。
“独孤伽罗,”殿上的王者厉声发问:“你杀了六十四个宫女,如今人证物证俱在,铁案如山,还有何词?”
这声音好熟,果然阎罗王是韩擒虎,原来传说一点不假!独孤伽罗反而镇定了许多:
——韩擒虎在生前是我的臣下,岂有臣治君罪之理?
于是,沉着应道:
“哀家是杀了一些人,但那南征北战的将军更是杀人如麻。韩将军,到底是你杀的人多呢,还是哀家杀的人多?”
殿上判官断然纠正道:
“独孤伽罗,此间只有阎罗天子与罪犯,没有韩将军,也没有皇后,你务必明白!”
独孤伽罗一愣,略思片刻又说:
“杀人无数,可为阎罗天子,而……”
“独孤伽罗,你虽杀人甚多,其中的是非却不明白。韩将军杀人虽多,却救得人更多……”判官道。
“我却没听过他救过什么人!”独孤伽罗道。
“那是因为你看不见过去,也看不见未来。九州战乱了四百多年,白骨蔽野,血流成河,死者以亿数。韩将军杀人数万救人数亿,你可想到?”判官道。
“哦?如此说来,自从汉末至今,数亿死人都被韩将军救活过来了?这却未曾听过!”独孤伽罗道。
“你自然没听过,因为实无此事。”判官道。
“既无此事,你却说他救人数亿,岂非空言?”独孤伽罗道。
“韩将军率诸将南征北战,统一天下,可令以后数百年间无有战争,可使数百年间百姓享尽天年;倘若不是天下太平,今后数百年照然动乱不已,将来必有数亿死于非命。这将来数亿生灵的得救,便是受惠于韩将军等一帮将领。只因你看不见过去,才不知未来。”判官道。
“我虽不知过去未来,却知统一天下,功在皇上,诸位将领不过奉命而行,岂能贪天之功而为己有?”独孤伽罗道。
“不错,救人之功自当功归杨坚;杀人之罪,也应由杨坚担承。由此看来,韩将军杀人之事,已不辩自明,或说已经由你替他辩明。独孤伽罗,你还能说韩将军杀人吗?”判官道。
“却也不能说他救了人……”独孤伽罗道。
“正是如此!所以,你不该以韩将军杀人之事为己开脱罪责!”判官道。
“可是……”独孤伽罗心犹不服,却欲辩无词。
判官又道:
“众冤魂听着:尔等含冤抱屈而死,请各陈所愿,本判官自当为尔等主持公道!”
“油炸独孤伽罗!”
“锯劈独孤伽罗!”
“毒死她!”
“把她烧成灰!”
“让她也挨六十四刀!”
众冤魂激愤地喊着,同时从四面八方向独孤伽罗包抄过去。有的无法欺身上前,便盘空而起,往独孤伽罗攫拿而来。瞬间,便如蝼蚁扛苍蝇一般将她举到半空,朝阶下那口沸腾的油锅抛去……
独孤伽罗双眼紧闭,但闻耳际冤声不绝,只觉身子往那口热气蒸腾的油锅飘坠、飘坠,似乎立即就要落入油锅之中,却始终没落进去……
她撕心裂肺地惊呼“救命”,终于从梦境中解脱出来。睁开眼来,却见小儿杨谅忧心忡忡地立在床前。
杨谅心之所忧,乃在于他暗伺了大半夜,却不见有人从凝阴殿出来。那盗书人是先已逃走?还是从另外通道潜踪灭迹?书落他人之手,实在大大的不妙!
室内灯火昏黄,独孤伽罗不安地环顾四周,觉得那每个阴暗的角落都藏着厉鬼,并且随时都有可能伸出毛茸茸的长爪来。她突然对杨谅问道:
“你说……有没有鬼?”
“鬼?看来是有的。”
杨谅的心思还在凝阴殿中,殿中之所见所闻仍在目前,当即脱口应道。但略一思索,又疑心母后知道他去凝阴殿盗书,连忙改口道:
“不过,多半是人瞎猜疑!”
改口的痕迹太过明显,独孤伽罗觉得分明是在安慰她,这就更害怕了。她心惊胆颤地望一眼阴暗所在,似乎真的有影影幢幢的鬼物在蠢蠢欲动。
杨秀登上了忠义楼,打开了东窗,凝望对面开化坊晋王府的大门。隔着朱雀街,透过昏黄的街灯,可见晋王府紧闭的大门。门上的那对兽环泛着金属的辉光,像一只巨眼虎视眈眈地瞪着朱雀大街。
杨谅略一犹豫,终于跨步进门;人一入门,双墙又合拢,哪有门在?犹如置身夜幕之下,抬头竟见满天星斗!难道整个凝阴殿屋顶都飞走不见了,哪有如此厉害的机关?杨谅略一思索,便知星斗即非星斗,只不过是镶嵌在屋顶的无数夜明珠罢了。这些明珠均按天上星斗的方位镶嵌,才得以假乱真。
杨谅才迈出两步,却又驻足。奇怪,他踩出一步,竟有两步的脚步声!他怀疑自己的听觉,又迈出一步试试,这一步竟有三步的脚步声,后两步比较急促。
屋内有人!他立时浑身都警戒起来,紧张至极。但想了一下,便略为松弛一些。殿中密不透风,便是蚊子也飞不进,何以进入?难道母后把入殿的口诀又告诉了别人?这不大可能。他不再走动,屏息倾听,似乎间断还有脚步声,只不过比先前小声多了,几不可闻,但千真万确!既不是人的脚步声,又会是什么?他不禁汗毛倒竖。再觑一眼屋顶,但见繁星点点,又哪里是缀满明珠的屋顶?鬼城,鬼城!分明是身陷鬼域了!一切不可思议,他也无法思议,马上返身寻找刚才的入口处,而入口处早已合拢。他伸手摸索,着手处冷冰冰的,那是金属,那么,若非钢墙,便是铁壁了!定睛努力辨察,透过昏暗幽光,仍可看出那墙壁的表面泛起金属的辉光。
他极力从慌乱中镇定下来,渐渐恢复了思考的能力。既然进来是“北九南一……”,出去亦当如此。于是,他沿着右墙,试图摸向北壁。很顺当地走了几十步,忽地脚下虚浮,地板竟然由缓到急地旋转起来,脚下还传来哗啦啦的急水流声,人开始往下沉去。他心知凶险,纵身往外围急跃出去,脚下却踏了个空!不过手却抓到了实处……他下死力挣扎,居然给他爬了上来,才知浑身已然湿透,不是落入水中,而是汗湿。先是惊得一身冷汗,继而由挣扎再出一身热汗。杨谅放弃了沿墙北走的意图,试着往厅中央移动,这却似乎安稳多了。
略一宁定,这才往四围观察。不看则已,一看几乎要惊呼出声来。他凭借朦胧的辉光,竟见四面八方都有人影朝他逼过来!而且形模同他相似之极!逼过来的人影无声无息,阴森鬼魅,不见他们的双脚有分毫挪动,却分明无误地进逼上前来。杨谅浑身战栗,方知人间确然有鬼魅之事,暗呼:
“死矣!”
正在惊诧之际,蓦然心中灵光一闪,这才发现逼上来的人影只不过是他杨谅自身的影子!原来他四围是一道卷筒般的铜墙,墙面极其光滑,与铜镜一般,难怪立在其中四面八方都显现人影;又因铜墙极薄,乃是卷缩自如的铜板制成的,只要制之以机关,这卷筒状的铜墙便如卷筒一般张缩自如。
现在,那圆筒似的铜墙不断收缩拢来,那映在铜墙上的人像自然也步步向杨谅包围了过来。杨谅明白了个中道理之后,恐怖自是消去几分;然而,危机却更迫近,那不断收缩的铜墙眼看便要将他压成人棍了,这种死法实在太可怕了!这一惊吓,杨谅又出了一身冷汗,连尿都撒在裤底,情急中他往脚下一看,眼下竟有五块发出珠光的红砖,确切地说,是红砖上嵌着明珠。
“临危踏五,逢凶趋吉!”
他终于记起了母后的口诀,跨上前,踩下了那五块梅花状的镶珠方砖。但闻一阵轧轧声响,脚下的地面竟缓缓地浮升起来,直至屋梁这才止歇。梁上一只镶珠的漆匣婉然便呈现于眼前,他伸手取下了漆盒。
紧接着,人又徐徐降下,回到了厅中,张目四顾,哪有什么铜墙?吓人的铜墙瞬间已不知去向。
先是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后又是惊喜得透不过气来,现在浑身无力,软绵绵难支难立,不觉间已瘫坐地上。他把宝匣放在面前的地上,傻愣愣地望着它出神。匣中装的是镇国之宝,半部惊天动地的兵家秘笈。有了它,太子宝座固是唾手可得,皇帝的龙椅也是手到擒来。恍惚间,他已被前呼后拥入主东宫,继而当了皇帝,万人跪伏脚下自不必论,连那不可一世的老二晋王也在眼前磕头不止,吓得屁滚尿流,实在有趣得紧!他吃吃地笑出声来,听了自己怪异的笑声,这才清醒过来,伸手取过宝匣,欢悦而自得地将它打开。
这一开,他那欲呼无声的嘴巴却但住了,既张不开,也合不拢。匣中空空如也,别说兵书,便是一张纸片也不见。
“这是怎么回事?”
杨谅冷静思索了片刻,脉络分明地显现出来了。先前他入殿时,走了一步竟有三人的脚步声,肯定殿中早已伏下二人了。既然他们捷足先登,那半部兵书自然已落他人之手了!
他扫兴之极,气馁之至。他想狂呼,他想大骂,他要大哭;然而,终于一声不吭离开了,往南墙移动。不知何时,南墙已自动中分,显出出口的小门。似乎过了很久很久,他才过了门槛,可刚刚在门口立定,随着一阵轧轧声响,门即消失不见。
又是一座无门无户浑然无缝的凝阴殿!
杨谅走了几十步,不禁又转身望了望夜色朦胧中的凝阴殿,再抬头望了望满天星斗的夜空,忽然想道:
——是一场梦吗?倘若是梦,到底入殿时是梦,还是出殿后是梦?
杨谅终究不是游移不决的人,很快便摆脱迷惘,立时便感到刚才发生在凝阴殿内的怪事,极其严重。既然三个脚步声,定然还有两个盗书者,宝盒中空,书已被盗,自己怎可一走了之?
于是,他伏在树阴暗处,紧紧地瞪住凝阴殿出口处,耐心等待那两个盗书者出殿,以认清盗书者的真面目。其时,明月东升,万籁俱寂,大地竟如白昼,凝阴殿外的任何形迹都瞒不过他耳目:
杨谅想道:
——倘若书被老二盗走,岂不如虎添翼?我更斗不过他了!
于是,顿然感到气馁心灰,败兴之极,唯恐秘笈真的被杨广盗去。
忽尔又转念道:
——宝书果真被老二杨广盗去,又被我当场捉获,那……他盗窃镇国之宝,罪大恶极,岂非前功尽弃,一切都完了?
——想到此,不觉兴奋之极,生恐杨广没有盗书,出殿的不是杨广。
杨谅正自得意,忽又想道:
——倘若捉获了老二,拉入到父王面前对质,老二把我入殿盗书的事也给揭穿,岂不两败俱伤?终将便宜了老四蜀王杨秀!倘若第三个盗书者是杨秀,那是再好不过!那可是同归于尽,同归于尽又有怎么好?我竟然愈想愈邪了!
独孤伽罗身不由己地步出寝室,漫无目标地走着,走着。她双脚虚浮,人已失重,似乎微风一吹,便会飘荡起来。后来,随着一个皂隶涉阶而上,那石阶似是永无止境,没个尽头,恍惚走了很久很久,才见一座巍峨的宫殿,气象好是森肃。定睛一看,原来自己来到了皇宫的正殿——大兴殿。
她往殿中觑了一眼,里头灯火辉煌,灿若星汉。殿上一人戴通天冠,着衮服,踞案高坐。两旁仪卫列侍,气氛与平素迥异。
救孤伽罗暗自纳罕,为何至尊要夜晚坐朝?也不明白自己因何到了此地?她一向只陪皇上到大兴殿外,让他听朝去,她自己历来只在东阁等候,并派心腹太监进殿探听消息。二十多年来习以为常,今夜为何一反常态,自己不知不觉便进入殿中呢?这一进入殿中,便开了妇人干预朝政的先例;尽管她一直在干预朝政,只因不进大兴殿议事,便自欺欺人曰不干预朝政。这一进殿,今后便再也不能自欺欺人了,“二圣”的形象未免有亏,于是心中立即感到不妥。正想拔腿出殿,突闻殿上喝道:
“独孤伽罗,汝知罪吗?”
喝斥之声如撞洪钟,其声绕梁回荡,经久不息。
“不对!这不是他的声音!”
独孤伽罗立感怪异,抬头望了望殿上的王者。果然不是他!她既迷茫,复又震惊,不觉又觑了一眼。这一看,她的眼神僵直了:殿上危坐的竟然不是她的丈夫杨坚,而是陌生人!此人酷似韩擒虎,但又不是。她心中骇然:这是怎么回事?
错愕间,列侍的仪卫变形了:全然青面獠牙,狞恶非常,并非人类。独孤伽罗抽了一口冷气,只觉得心脏紧紧地收缩着。暗道:
——这帮人白天道貌岸然,晚上竟是如此丑恶!殿上的近臣竟然一个也不相识,殿宇也非大兴殿。
“政变了!”
她心中立即作出第一个判断。此刻,灿烂的灯火瞬间暗淡了,呈湛蓝色,并急遽缩小,且似流萤般地在堂上乱飞。恍然间,忽睹墙上挂满人畜禽兽之皮,五官俱备,栩栩如生而腥气熏人。她毛骨悚然,战栗不已,本觉倒退几步。反顾东墀,铁床之下烈焰蒸腾,西墀油锅翻滚,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刑具错陈其间。
“这是阎罗殿!”
她第二次判断,口念阿弥陀佛,慌不择路,拔腿就跑。但前脚虽已跨出,后腿却生根般深植地中。而且,先前那个领路的皂隶巨石般挡在跟前。他怒目圆睁,脸慢慢拉长了,凝固成标准的马脸。接着,大喝一声,竟然是马嘶!同时,数十宫女如同地底下冒出来一般,出现眼前,团团将她围住。她们的脸庞是如此熟悉,几乎全可呼其名字,以致独孤伽罗一下子明白了:
——这是冤魂们索命来了!
数十双眼睛怒目而视,有的燃着火苗,有的冷若冰霜。她全身颤抖,胚股皆软,神魂俱丧。
少时,另一皂隶端一托盘至前,喝道:
“看你干得好事!”
这一喝,皂隶头上立时长出一对弯弯的牛角,狠狠地在她面前摇晃。她茫然地望着托盘,费了好大的劲才算重新把涣散的神魂重聚起来,这才看清盘中盛的乃是一堆碎玉,心中又是一震。她想起来了:
——这些五颜六色光怪陆离的碎玉,是我亲手摔碎的玉片。
这玉片上刻有宫人的名字,下划许多道道,那是用来记载宫女们进御的次数的。只要哪个宫女同皇上过夜超过三次,她便要毁玉杀人,结束那宫女的一生。就这样,经年累月,终于积下这盘碎玉片。
“这本是我秘藏寝宫的特别生死簿,何以落在此处?”独孤伽罗极感意外。
“独孤伽罗,”殿上的王者厉声发问:“你杀了六十四个宫女,如今人证物证俱在,铁案如山,还有何词?”
这声音好熟,果然阎罗王是韩擒虎,原来传说一点不假!独孤伽罗反而镇定了许多:
——韩擒虎在生前是我的臣下,岂有臣治君罪之理?
于是,沉着应道:
“哀家是杀了一些人,但那南征北战的将军更是杀人如麻。韩将军,到底是你杀的人多呢,还是哀家杀的人多?”
殿上判官断然纠正道:
“独孤伽罗,此间只有阎罗天子与罪犯,没有韩将军,也没有皇后,你务必明白!”
独孤伽罗一愣,略思片刻又说:
“杀人无数,可为阎罗天子,而……”
“独孤伽罗,你虽杀人甚多,其中的是非却不明白。韩将军杀人虽多,却救得人更多……”判官道。
“我却没听过他救过什么人!”独孤伽罗道。
“那是因为你看不见过去,也看不见未来。九州战乱了四百多年,白骨蔽野,血流成河,死者以亿数。韩将军杀人数万救人数亿,你可想到?”判官道。
“哦?如此说来,自从汉末至今,数亿死人都被韩将军救活过来了?这却未曾听过!”独孤伽罗道。
“你自然没听过,因为实无此事。”判官道。
“既无此事,你却说他救人数亿,岂非空言?”独孤伽罗道。
“韩将军率诸将南征北战,统一天下,可令以后数百年间无有战争,可使数百年间百姓享尽天年;倘若不是天下太平,今后数百年照然动乱不已,将来必有数亿死于非命。这将来数亿生灵的得救,便是受惠于韩将军等一帮将领。只因你看不见过去,才不知未来。”判官道。
“我虽不知过去未来,却知统一天下,功在皇上,诸位将领不过奉命而行,岂能贪天之功而为己有?”独孤伽罗道。
“不错,救人之功自当功归杨坚;杀人之罪,也应由杨坚担承。由此看来,韩将军杀人之事,已不辩自明,或说已经由你替他辩明。独孤伽罗,你还能说韩将军杀人吗?”判官道。
“却也不能说他救了人……”独孤伽罗道。
“正是如此!所以,你不该以韩将军杀人之事为己开脱罪责!”判官道。
“可是……”独孤伽罗心犹不服,却欲辩无词。
判官又道:
“众冤魂听着:尔等含冤抱屈而死,请各陈所愿,本判官自当为尔等主持公道!”
“油炸独孤伽罗!”
“锯劈独孤伽罗!”
“毒死她!”
“把她烧成灰!”
“让她也挨六十四刀!”
众冤魂激愤地喊着,同时从四面八方向独孤伽罗包抄过去。有的无法欺身上前,便盘空而起,往独孤伽罗攫拿而来。瞬间,便如蝼蚁扛苍蝇一般将她举到半空,朝阶下那口沸腾的油锅抛去……
独孤伽罗双眼紧闭,但闻耳际冤声不绝,只觉身子往那口热气蒸腾的油锅飘坠、飘坠,似乎立即就要落入油锅之中,却始终没落进去……
她撕心裂肺地惊呼“救命”,终于从梦境中解脱出来。睁开眼来,却见小儿杨谅忧心忡忡地立在床前。
杨谅心之所忧,乃在于他暗伺了大半夜,却不见有人从凝阴殿出来。那盗书人是先已逃走?还是从另外通道潜踪灭迹?书落他人之手,实在大大的不妙!
室内灯火昏黄,独孤伽罗不安地环顾四周,觉得那每个阴暗的角落都藏着厉鬼,并且随时都有可能伸出毛茸茸的长爪来。她突然对杨谅问道:
“你说……有没有鬼?”
“鬼?看来是有的。”
杨谅的心思还在凝阴殿中,殿中之所见所闻仍在目前,当即脱口应道。但略一思索,又疑心母后知道他去凝阴殿盗书,连忙改口道:
“不过,多半是人瞎猜疑!”
改口的痕迹太过明显,独孤伽罗觉得分明是在安慰她,这就更害怕了。她心惊胆颤地望一眼阴暗所在,似乎真的有影影幢幢的鬼物在蠢蠢欲动。
杨秀登上了忠义楼,打开了东窗,凝望对面开化坊晋王府的大门。隔着朱雀街,透过昏黄的街灯,可见晋王府紧闭的大门。门上的那对兽环泛着金属的辉光,像一只巨眼虎视眈眈地瞪着朱雀大街。
上一篇:赵匡胤
下一篇:张竞生传(中国性学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