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齿铜牙纪晓岚 第6节
天牢内,纪晓岚与和珅分关在两个牢内。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隔栏可见。此时和珅正在找虱子,挤虱子。纪晓岚闭目抽烟。
和珅说:“哎!老纪,老纪!你长虱子了没有。……啊!长了没有。”纪昀不睁眼,说:“不知道。”和珅说:“你啊,人就是粗糙,粗糙得很,不知痛痒。”纪昀说:“一个虱子关乎什么痛痒?只有你……呀,皇上眼神不对了,就问哎呀,是不是生气了,皇上笑了又问是不是假笑呢?你一辈子关乎痛痒的事儿太多了。”
和珅说:“嘿……嘿,一个虱子招你这么多的话,你这人就是不可理喻。我关乎痛痒怎么了。要是都像我这样地关乎痛痒,咱就不会出门侍候皇上,侍候了一圈回来,好好的还被关进这天牢里来了。……你总是摆出那种深明大义的样子,呀,兴邦救国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啊,以为天下就你一人忧着呢,惦念着呢。呸!智,我看你是最不智了。”
纪昀说:“骂得好,借一个小虱子你能吐出胸中之块垒,也算和二你的一大本事。我忧国怎么了,忧民怎么了,亏你是读经史子集求的功名,连家国天下四个字都不知道,凡事以邀宠、馅媚为己任,一年三百六十天,我问你,你哪天是为自己活的,整天的看眼色,想对策,你又哪一时哪一分想过天底下的老百姓。除了皇上就是你自己,你算个什么官,算个什么读书人。可怜那些虱子还会咬你,吃你的血也是脏血,吃了你的血虱子都会长出小人之相来!”
和珅说:“哎!你会说,你会说。我请媚,不错啊,你是真聪明啊,比皇上都聪明。抓阄骗皇上,吃饭骗皇上,坐车也骗皇上,弄把假扇子还骗皇上。你聪明呀,你倒真应了一句话了,聪明反被聪明误。怎么样?进来了吧!”纪昀说:“君子坦荡荡,如此做人痛快。再说了我以一己之智杀了尚荣,救了洪家父女,替天下人讨回了公道,有此结局,已是圆满,我还有什么后悔的。不是说大话,你是燕雀哪知鸿鸽之志。再说了人不就是一死吗?早晚是死,纪晓岚死时惟有一憾!”
和珅说:“愿闻其详。”纪昀说:“死了就是这口烟抽不上了。”
和珅说:“呸!你现在还有心思要我!牢头,牢头!”牢头说:“哎!和大人,和大人!你吩咐!”和珅说:“在我们中间拉个帘子,我可再不想见着他了。”
洪霞在闺房里看着面前的琴发呆。小月问:“洪姑娘,想什么呢?”洪霞说:“你就想不出办法去天牢里,咱们看看纪大人吗?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他……”小月说:“天牢,咱哪儿进得去呀!”洪霞说:“我原来答应过了吗?救出我爹之后,我要为纪大人单独弹一曲。”小月说:“是啊!那得等他出来呀?你还说要侍奉在他左右呢!可你不能急呀,皇上要杀杀他的锐气,你去牢里给纪大人弹琴,这不是和皇上过不去吗!有办法我也不带你去!”
南书房六部大员正在回事。乾隆听完不高兴,砰一只茶杯摔下来,吓得六部大员全跪下了。乾隆说:“你……你们就不会说出一两句有真知灼见的话吗?整天的臣有罪,臣有罪,倒是拿个主意出来呀!养你们何用!”六部跪下说:“臣有罪!”乾隆说:“退下,都退下去、”
和珅在天牢里上舞着水袖唱小曲,纪晓岚在挖耳朵。
和珅说:“哎!哎!我怎么一唱昆腔你就挖耳朵呀!”纪昀说:“我把那些荒院走板的音全挖出去。孔圣人闻韶乐三日不知肉味。我也三天不想吃肉了……恶心的。”和珅说:“哼!不知风月的家伙。”说完又唱。
突然看见宫中卫士走进天牢。太监说:“皇上驾到!”和珅、纪晓岚一听,马上跪下迎接。和珅、纪晓岚说:“罪臣(奴才)叩见皇上。”乾隆说:“不是地方,起来吧。”乾隆坐下,说:“老纪、和二呀!过得怎样。”和珅哭诉,说:“回皇上,闭门思过,闭门思过而已。”乾隆说:“朕刚好像听见你在唱曲呀!”和珅说:“偶尔娱乐,偶尔娱乐而已。”乾隆说:“老纪呢?”纪昀说:“回皇上,终日抽烟。”
乾隆说:“嗯!好大味!怎么总抽啊。”纪昀说:“怕皇上让臣一死,这口烟抽不着了。”
乾隆说:“还是那么贫嘴。不说了,你们也起来吧。朕闲来无事,想起民间的四句话,说的乃是人生之四大幸没,你们听过没有。”纪昀、和珅同时说:“请皇上明示。”乾隆说:“是这么说的,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想想还真就是人之四大幸事,一个老百姓有此等事也就知足了。但幸挺有时也会弄出无趣来。比如,朕高高兴地罪己流放,本该是更为高兴地杀贪官,救清官。可朕此次出门就是被你们弄得不高兴。”
和珅、纪昀说:“臣(奴才)罪该万死。”乾隆说:“不说了,今天朕想考你们二人把本是大幸之事加两个字弄成大不幸。一算游戏,二为解朕心头之郁闷,二呢答出来了,有奖!之后两幸你们都经过了个说也罢,只说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吧!点香,还是一柱香。”
香点起来,和珅、纪昀两人深思。和珅就是快,说:“皇上,是加两个字吗?”乾隆说:“对加两个字。”和珅说:“加在前边后边?”
乾隆说:“随你。”和珅想了想,说:“奴才臣有了!”乾隆说:“真敏捷啊!说吧!”和冲说:“加两个字,将大幸变成不幸。”乾隆说:“对!”和珅说:“那臣说是:百年久旱逢甘霖,万里他乡遇故知。”
乾隆说:“怎么讲。”和珅说:“皇上,您想啊,一百年了已是大旱绝地,万物已死,就是来场大雨有什么用啊,还不是不幸;二一句这走出一万里地,人都老了,麻木了,遇不遇故知也难认。”乾隆说:“差强人意吧,有些意思,算你对吧。老纪!”
纪昀说:“臣在,请皇上准臣抽口烟。”乾隆说:“抽吧。”和珅说:“皇上!臣已在前边加了两个字,他老纪就不准在前边加了,要加也只许在后边加,那才算本事。”纪昀抽烟说:“万万不可,这久旱甘露话都说完了,后边还加什么?不可,不可!”
乾隆说:“老纪,你不是聪明吗?正因为后边不好加才让你加呢,你要加对了,朕重奖!”纪昀说:“和二你害人呀!”见香只剩一点,说:“哎呀,加后边两个字使大幸变成大不幸吗?”乾隆说:“对!”纪昀笑了,说:“有了!”乾隆说:“讲来。”纪昀说:“加后边是不是。听好,久旱逢甘霖……一滴!”
众人一叫大笑。
乾隆说:“大旱之日甘霖来了,就一滴雨,果然是大不幸,比久旱逢甘露还不幸,好!好!还有呢?”纪昀说:“他乡遇故知……,他乡遇故知……债主。”众人都笑着鼓掌了。
乾隆说:“不单是准,真是妙了。在他乡遇见了债主是大大不幸啊!纪晓岚,朕实在不忍心再关你了。开门,开门。”纪昀说:“皇上不是说还有奖呢吗!”乾隆说:“你真是得寸进尺。洪霞姑娘、小月姑娘出来吧。”
小月和洪霞来到纪昀面前,洪霞抱着琴,一副娇羞的神情。
乾隆说:“一是为了还洪霞姑娘单独为你奏琴之愿。二呢算朕做个顺水人情奖了你了。三是你要好好谢谢小月,要不是小月姑娘求情,我还要再关你们几天,好啦,闲人退下吧。和爱卿咱们也走吧!”
纪昀眼看着人快走远了,喊:“哎!皇上慢走!慢走!洪霞姑娘为臣弹琴您打一字!”乾隆说:“‘件’字。”纪昀说,“怎么讲?”
乾隆说:“这回是一个人对一头牛了,可不就是个件字!”纪昀说:“不对是个解字,一个人弹一个耳朵听。”乾隆说:“纪晓岚,你真有一张好嘴。哎,小月姑娘,你怎么不走?”小月说:“您不是说纪大人有一张好嘴吗?我是怕纪大人把洪姑娘吃了!”
乾隆大笑。
()
第二章 热血忠魂 第一节
第一节
乾隆年间,北京。
紫禁城内,慈宁宫中花团锦簇,太和殿上,张灯结彩。当朝天子爱新觉罗·弘历率王公大臣正为自己的母亲皇太后庆贺六十大寿。乾隆喜气洋洋地望着满朝的文武大臣。
“福康安晋献寿礼!”伴随太监的一声吟报,年轻的福康安一身戎装洋洋得意地走上殿来。他在太后与乾隆面前,甩袖子,跪下,磕头。两名太监高举着全部用黄金打造的、上书“万寿无疆”的金光闪闪的寿樟,恭敬地立在一边。
“太后,此乃福康安征西之时,取敌酋金冠打造而成。”福康安指着寿樟对太后说道。
“捷报飞来作寿礼,好!好!”太后含笑赞许道。
乾隆在太后身边微笑点头,眼望着福康安晋献的寿樟挂在大殿一边,那里陈列着众大臣所献的各式寿礼,阳光从窗口照进大殿,照在大臣们的脸上。
“和珅晋献寿礼!”大殿上,太监高声吟报,大臣们纷纷侧目注视。身着官服的和珅,满面春风地走上殿来。在和珅身后,两个太监高举着一个全是用珍珠串成的巨大的寿字,一眼望去光彩夺目。
“此乃用一百零八颗合浦珍珠串成,祝老佛爷万寿无疆。”和珅对太后秉报道。
“这么大的珍珠,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呢!”太后惊叹道。
乾隆望一眼母后,目光中流露出几分殷切,说道,“这种珍珠,大户人家有个几颗,已是难得,和珅竟一口气献上一百零八颗,足见其孝心。”
“谢万岁!”乾隆话音刚落,和珅便欣喜地称谢。
乾隆的目光经过和珅,移向殿外。纪昀在殿外手捧装着字画的盒子走入大殿。乾隆望着纪昀微微一笑,向身边的两个太监使了个眼色,两个太监会意,走向纪昀。
“纪大人,请把贺礼给咱家。”一太监对纪昀说道。
“有劳公公。”纪昀说着,将装字的盒子交给身边的太监。
“纪大人,这边请。”另外一个太监走上来,拉住纪昀,转移纪昀的视线。接过纪昀装字画盒子的太监趁机用另一个盒子调换了纪昀的盒子。乾隆在太后身边像一个作弄同伴的调皮青年一般偷笑,大殿内人头攒动,谁也没有留意太监的调包计。
“纪昀晋献寿礼!”为纪昀调换了寿礼盒子的太监吟报道。
乾隆不动声色地笑笑,注视着纪昀。“纪昀,你的贺礼一定别出心裁吧?”乾隆笑道。
“臣启太后、万岁,臣没有和大人那种手笔,只能亲笔写了祝寿赋,献给太后。”纪晌道。
“纪晓岚书法天下闻名,好!好!看看吧!”太后道。
两个太监打开盒子,纪昀一愣,盒中只是一张没有裱清的白宣纸。
“这……”纪昀望着盒子一时间惊得满头是汗,乾隆见了却十分得意,在殿上偷笑着。
“纪大人,你连裱格的钱也省了。”和珅在一旁讽刺地说道。
纪昀手忙脚乱地打开宣纸,宣纸上一片空白。纪陶呆住了。
“纪晓岚,你这是什么意思?一张白纸?!你眼里还有没有太后?”福康安严肃地质问道。
乾隆不动声色地望着众大臣,大臣们全呆住了。纪昀面色苍白,环顾左右,大汗淋漓。和珅见纪昀已然十分狼狈,窃喜着上前打着圆场,“我相信纪大人决不会如此失礼,是不是拿错了?快找找,快找找。”
乾隆暗笑着,他望着然若寒蝉的众大臣。福康安怒视着纪昀,纪昀焦急地四下扫视着,他望见窗口夺目的阳光,在阳光照射下,和珅献上的珍珠寿字闪闪发光。纪昀急中生智,镇定下来,双手献上宣纸,那是一张真正的白纸。在乾隆身边,太后疑惑地望着纪昀。
“纪昀,说话呵!”乾隆催促道。
“太后,万岁,请容纪昀晋献寿礼!”
“纪昀,太后华诞,你献白纸?”乾隆问道。
“太后,万岁,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白纸,纪昀在上面写了字了。”纪昀沉着地说。
众大臣十分惊讶,和珅也是一愣,凑上前去观看那张白纸。
“哎,纪大人,恕我眼拙,这字何在?”和珅问。
“不怪和大人眼拙,纪昀这字不用墨写,乃用天地精华书成,凡夫俗子看不出来。”纪昀笑道。
“哼!分明狡辩!”福康安一边斥道。
“纪昀,看不出字,怎么算数阿?”乾隆在殿上微笑着问。
“臣启万岁,纪昀此字,必得寿与天齐之人,才看得见。”纪昀答道。
“寿与天齐,那是非太后莫属,请太后一观!”和珅绝不会放过这个刁难纪昀的良机,他步步紧逼地说道。
太后在殿上,早已疑惑良久,此时更想知道纪阳白纸上的字如何才看得出来。
“哦,好,待我看看。”太后说罢,站起身来,乾隆搀扶着太后走下大殿。纪昀手持宣纸,悄悄地移动位置,走到和珅所献的闪光的珍珠寿字前面。乾隆扶着太后,没有注意到纪昀已移动了位置,众臣中只有和珅注意到了纪昀移动了位置,他不解地望着纪昀。
太后与乾隆注视着纪昀,纪昀不慌不忙地展开空白的宣纸,宣纸好像一道屏幕,遮住大后与乾隆的视线。窗外,一道强烈的阳光射入,阳光穿过和珅珍珠寿字上的珍珠,光芒更亮,更凝聚。阳光照在空白宣纸背面,好像投影机一般,宣纸正面出现一个“寿”字。
太后惊喜地指着宣纸,她看见了一个寿字!
和珅愕然。乾隆也一怔,宣纸上的聚光“寿”字,空灵光亮,仙气十足。
乾隆对母后低语,“纪昀说了,只有寿与天齐之人,才看得到这寿字啊!”太后欢喜地说,“我看到了!我看到了!”
福康安悻然盯了纪昀一眼,纪昀此时却松了一口气。
太后说,“我看满朝文武所献寿礼,以纪昀为第一,理应重赏!”乾隆大笑,“赏!”
纪昀高声说,“谢太后老佛爷!谢万岁!”一边叩首,一边低声说,“我的娘喂!”
和珅眼看着纪昀化险为夷,很失望。福康安则忿忿不平。
众大臣十分赞叹纪昀的机智。
乾隆赞赏地说,“纪晓岚,什么事都难不倒你啊!”
乾隆、纪昀、和珅与众大臣走出大殿大门。纪昀仍不理解刚才发生的事,边走边抽烟,边想着。纪昀自言自语,“不可能啊,我明明写了字的啊!怎么就变成一张白纸呢?”和珅伸出拇指,说,“纪大人,佩服!佩服!”
纪昀突然醒悟,一把揪住和珅衣衫,“得了便宜又卖乖?是你干的好事?对不对?”和珅一怔,问,“什么好事?”纪昀咬牙切齿地说,“是你偷了我的字,用一张白纸来害我的!对不对?”和珅叫屈说,“没有啊!我哪是那种卑鄙小人啊?”纪昀说,“你就是这种小人!”和珅说,“我对天发誓,谁换的,谁是小狗!”
在纪昀与和珅身后,传来学狗叫的声音,“汪!汪!”纪昀回身一望,乾隆含笑走来。
和珅不解地说,“皇上,您学狗……?”
乾隆取出一个卷轴丢给纪昀,纪昀打开卷轴一看,吃惊地说,“这……这正是我写的太后祝寿赋啊!”乾隆一笑说,“纪昀,是朕偷换了你的寿礼。”纪昀愕然,说,“万岁?!”乾隆笑着说,“换的是小狗。”
和珅很尴尬,慌忙赔着笑脸,说,“换的不是小狗,而是真龙!纪晓岚你可错怪人了吧?”
乾隆笑拍纪昀肩,说,“满朝文武的寿礼,千篇一律,闷死人了,朕想热闹一下,看看纪晓岚的急智应变能力。”
纪昀苦笑,说,“万岁,你想看热闹不要紧,臣的人头可差点热闹掉了。”
和珅说,“哎,纪大人,若不是万岁巧妙调换,你焉能得到太后的嘉奖?万岁爷一片苦心,你应谢恩才对啊!”
纪昀无奈,说,“臣谢龙恩!”乾隆说,“一场虚惊,朕不会让你白受,朕任你为提督学政,巡视哪一省,你自己挑。”纪昀说,“臣愿巡视福建。”乾隆很惊讶,说,“哦?为何挑那么远的地方?”纪昀笑了笑,说,“读万卷书,也当行万里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