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总统笔记

总统笔记 第58节

不管俄罗斯历史变向何方,牛奶还是流不出来。改革是一个痛苦的摆脱世袭创伤,同沉重的传统势力艰难告别的过程。除了痛苦之外,改革本身不会带来任何东西。

即使改革的最困难时期结束之后,也应寄望于自己,寄希望于自我精神与体力。

庞大的俄罗斯矗立于世界本身给我们打上了一种特殊的印记。我们完全受到这种广袤无限的空间的限制,并且完全纳入其中。

民族杂居、文化混杂、总是与别人攀比、总是看别人眼色行事,将成为俄罗斯人固有的意识。我不知道,这种状况还要持续多少年。自我封闭国家的这种永恒的情结是大自然本身和决定俄罗斯地位的人类历史赐予我们的礼物。

我们处在其他国家的各种各样的又很矛盾的利害关系的包围之中。俄罗斯一直保持着对自己周围空间的控制,并且在不断扩大这种空间。她竭尽全力。夺得越来越多的领土。同整个西方文明进行角逐,结果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上受到了伤害。这种自我孤立的程度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

不应该毁掉和失去自身强大的能量。如今,在我国周围是一个过渡性的不稳定的独联体空间。谁也不想受制于俄罗斯。同时,谁也不愿失去俄罗斯的帮助。由于独联体国家具有的这种双重性、不协调性和不稳定的局面,使我们无法确定本国的国家安全构想。

对于周边安全的责任问题,我们不仅缺乏战略计划,而且连道义上的、甚至家庭式的计划都没有。我国各族人民(毫不例外的全体苏联各族人民)是有亲缘关系的人民。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有着同样的经历、共同的文化,在战争中和斯大林恐怖时期都付出了牺牲。

不应该忘记这些事实,谁也逃避不了这些事实。亲缘关系是一种影响力很大的东西。它要求我们用完全另外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

总之,只要我仍还未认清自己在新世界中的地位,这种“俄罗斯综合症”就会一直困扰着我们。从前,困忧我们的是完全可以解释的那种羞耻:苏联潜在地威胁着文明国家大家庭。现在苏联没有了,俄罗斯不会威胁任何人。而现在我们感到羞耻的是,我们如此之大而又忙乱无章,不知道将走向何方。一种空虚的感觉困扰着我们。实际上在俄罗斯面前只有一条路,就是成为和平的保障。也就是要成为一个“大人物”,不仅在街上不同任何人发生冲突,以免造成伤害,而且要看得高一些,保护自己身边所有的人。

★★★

谁将是俄罗斯的新总统,现在还难以预测。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他将是另外一种类型的人,认出身年代来讲是战后时代的人。他接受的是另外一种教育,具有另外一种阅历。在共产主义口令代和后共产主义时代当过官的领导入将一个个退出舞台。

最终应当承认这样一种事实:俄罗斯对民主的理解很差,不仅由于某些重大的历史原因,而且还有一些老生常谈的原因,即认为新的一代无论如何不能掌权。

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在我们所有人身上都表现了出来。我不是谈我自己,我的事大家都清楚。我十分沉痛地摆脱了共产党的那一套。可是,在俄罗斯,几乎所有的中层官员都来自共产党的执委会办公室。

知识分子、中产阶级都伯与极力沾边,怕与政治沾边,不愿表明积极的社会立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自我牺牲精神、奉献和开拓精神是很强的,而于实事的愿望却很差。从政的知识分子都是那些虚荣心强的人,有的人又自命不凡。

俄罗斯政坛期待出现一批新的领袖人物,他应是有头脑的、受过良好教育、思维健康的年轻人。新的一辈座尽快走上前台。停滞时期出身的领导人能“经受打击”,这一点固然重要。但他们完全不具备思维敏捷的素质,也没有快速抉择的能力。这洋我们就会一事无成。

我迟早是要离开政治生活的。我要按规定的程序和宪法的规定,合法地离开。我确实想创造一个政治家正常地、文明地、平静地离开政治生活的先例。

在俄罗斯,从来没有谁是自动放弃权力的。尼古拉二世退伎是由于两次革命。所有共产党领袖们也都不是自愿退位的。我力图弄清俄罗斯政权中的这一特殊现象,问题何在呢?我们为什么长期固守这种陈旧的原则—一仅仅是因循守旧和社会缺乏民主吗?给了你极力,你就得抓住不放,千方百计地攥住极力。地位高的就可以欺压地位低的入,在莫斯科比在州里要好,在州里要比在县里好。在城市里又比在农村好。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垂直的生活结构。俄罗斯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大家都想往上爬,都想爬到最高点。高了还想再高。爬到了上面,地位倒是很高啊!从上面下来的路就没有了。

但是,到本世纪末,这一基本特征将会改变,但不是一下子就改变得了的。俄罗斯精神力量已根深于她的文化、城市和各省之中。也正是在这些地方将很快地生长出新的生活模式。否则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政变接一个政变之中。

★★★

我很清楚地感到,与我1990年出版的第一本书《我的自述》相比,此书将是另一种命运。读者将会以完全另外一种感情接受此书。也可能更冷淡,甚至可能更仇视。

第一本书以描写同共产主义制度作斗争为主要内容。读者从中找到了对一些问题的答案,如这一斗争的结局怎样?能否把战胜共产主义的希望寄托在这样的人身上?将怎样发生这种变化?

你看,共产主义体制垮台了。

从写第一本书起发生的事不仅是这些。在短短的2—3年内,俄罗斯向不明确的方向飞跃了一大步。

而现在使读者感兴趣的完全是对另外一个很平常问题的回答:究竟何时才能不再使我们受到动荡?我们很久就开始受到强烈的动荡了。我们的精力已到了极限。由此便产生一个问题:没有这种动荡不行吗?能否采用某种更轻微的和更缓和的办法消除共产主义?能否不用承受心理震荡、不搞旷久的政治斗争、不冒风险去消除共产主义?甚至提出是否有必要消除共产主义?

我了解提出所有这些问题的由来,稳定、巩固、保守(褒义的理解)在我国生活中的意义目前正与日惧增。戈尔巴乔夫当政后期笼罩社会的欣慰、幻想、浪漫主义激情已踪影全无了。

从这种幻想的世界转变为现实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必须实现这种转变。

我一再重中:我会很冷静地对待社会对政治和经济稳定的渴望心情,我也会很冷静地对待那种愤怒综合症,任何平凡的政治家包括俄罗斯第一任总统也会怀有这种情绪。

这种情绪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这点是不可否认购。

但是,我相信,大多数俄罗斯人会明白另一个道理:使社会安定的唯一现实保障就是总统本人。

如果国家逐步地、哪怕很慢地摆脱危机,如果右翼和左翼分子喧嚣的最后审判还未到来的话,就意味着能活下去。就可以同现任总统生活到下届选举。

为此,毕竟不得不对这个时利钦研究一番,他是何许人也?他想些什么?他将把国家引向何方?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是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叶利钦要把国家引向何方?

我想,许多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表示关注。

叶利钦没有向人民提出一个总的战略目标,他不把应该达到的某种光辉顶点看得特别重要,他也不想一笔勾销在此之前已走过的全部道路。

保持俄罗斯的安定才是这位不安宁的总统的主要目标。

俄罗斯大事记

1990年

5月

5月29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园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经过第二轮投票,选出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鲍·尼·叶利钦就任此职。

6月

在莫斯科采用凭身份证购物的制度得到大多数莫斯科人的赞同和理解,但却引起了中心地区许多居民的消极反应。

波罗的海国家委员会认为最最重要的任务是完全恢复所有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

增补了俄罗斯新议会领导班子成员:鲁。哈斯布拉托夫当选为最高苏维埃第一副主席。

苏联总统米·谢。戈尔巴乔夫在致俄罗斯联邦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书中声明说:今天6月9日在俄罗斯联邦人民代表大会上,几个代表所谓苏联总统参与阻止苏联电视台播放叶利钦同新闻记者的谈话云云,乃是杜撰。并且,我只是在代表大会讨论这一问题时才知道这个新闻谈话的。我请求俄罗斯联邦人民代表大会详细调查这个挑拨性传闻的组织者及其所要达到的目的。

在俄罗斯党代表会议上的报告里,戈尔巴乔夫强调说:“应该杜绝把俄罗斯与苏联、俄罗斯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置于相互对立地位的做法。我们说‘俄罗期’这个词的时候,我们永远应该想着另一个更内在的词——‘联盟’。”

首节 上一节 58/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铁齿铜牙纪晓岚

下一篇: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女作家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