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第133节
历史书上,定有他们的一页。
宴会结束,众人相继离去。
谢玄背上行囊,向梁岳告别。
“去哪?”梁岳与谢灵运站在一起。
“天涯海角,无处不去。”谢玄别过脸,不愿看到离别。
此次一别,此生不能相见。
谢玄生得壮烈,性格高傲,不愿家人朋友看到自己死后凄惨模样,不如寻一处地方独自埋骨。
梁岳没有挽留,而是笑道:“道友保重。”
“保重!”
八十三岁的谢玄再次踏上征程。
这次不是北伐,而是南归。
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
“爷爷保重!”谢灵运眼含热泪,目送爷爷离去。
喧嚣不再,谢灵运回去深深记下今日见闻。
或许,当一个见证一切的史官,也不是快乐逍遥之事。
夜幕低垂,冬去秋来,岁月宁静。
转眼过去三年。
元嘉三年春,梁岳六十三岁,司马道子已死。
青山园中,小孩奔跑嬉闹,欢声笑语。
院中多了两个孩子,鲍照、萧道成以及梁景明三子梁信。
梁岳与祝英台坐在水榭之内,祝英台悄悄摘下伪装苍老的面具。
容颜与雕栏玉砌雕像交相辉映,不减当年。
“太美了,谁能想到你是六十岁的老太婆。”梁岳笑道。
“滚……”
随着神魂衰退,凤凰还丹也维持不住容颜,梁岳真实的样貌已是四十岁左右,若与祝英台站在一起,仿佛像是父女。
“今晚要不要来一次?”
祝英台羞涩低头。
不说话就是默认。
……
三年来,天下太平。
建康宫,太极殿。
时年四十四岁的刘义符完全掌握朝廷。
徐羡之、谢晦、傅亮坐镇庙堂。
自己的妻子鹤云掌握着一支暗中武者势力,隶属皇帝,监视群臣,此势力简称黑衣使者、黑衣卫。
至汉武以来,华夏大地又出现令人闻风丧胆的特务机构。
民间私底下将刘义符称为汉武再世。
“驱逐胡虏,恢复华夏!”
刘义符下达百年来最大的一次北伐令。
元嘉三年,南朝动员,汉军北伐。
梁岳家中静观历史,独立世外。
梁岳已做好尸解准备,剩下只待享受这一世,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求月票)
第96章 无愧历史,人仙时代
日出日落,花开花落,一圈蚕丝,便是一年岁月。
蓬莱丹室,梁岳盘腿调息,掌心朝天,掌中趴着一只别人看不见的玉蚕。
玉蚕肥嘟嘟的身形,缠满六十三圈丝线,覆盖大半身躯。
梁岳服下一枚丹药,内力源源不断生成,玉蚕再将内力转化为真气,最后进入天师印内。
原先真气上限是一百缕,经过三年的神魂衰老,如今已变成九十缕。
趁着还未衰退,梁岳在不影响自身的情况之下,尽可能储存更多真气。
内力通通不要,按照秦始皇留下的文献,和氏璧可储存三千缕真气。
六阳阵法如果是待机状态,而不是激发状态下,十天甚至不到一缕,坚持六十年轻轻松松。
所以梁岳空闲时,也会主动储存一点真气,如今回到家中,有的是资源供自己消耗。
行功结束,梁岳来到梧桐园。
“爷爷!!”
两个小不点屁颠屁颠跑过来打招呼,还有一个刚刚学会走路,正躺在祝英台怀里呼呼睡觉。
梁氏宗族,如今也有第三代人了。
桌子上放着古琴蝶恋花。
“英台,快过来……”
梁岳打招呼示意。
“怎么了?”
“弹一首曲子来听听。”梁岳笑道。
祝英台白了他一眼,不满道:“你最近怎么越来越懒了?”
“都六十三了,不懒还干什么呢?”
“说的也是。”
祝英台微微一笑,开始弹奏琴声。
琴声如潺潺流水,绕梁三日不绝。
湖中鸳鸯换了一批又一批,唯有当年的人还在此。
人老了,总是喜欢怀念过去岁月。
“英台。”
“怎么了?”
“当年你几岁入学读书来着?”
“十六啊……话说你当年如何发现我的真实身份?”
“咳咳,没事。”
梁岳装作一副老糊涂的模样,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
总不可能说自己当年是有三丈神念吧,墙壁可挡不住神念。
躺着躺着,梁岳深深睡过去。
庄园内,梁景明闲着没事干,在田园四处闲逛。
他的爱好不多,一是练武、二是炼丹,闲着没事干就到田里走一走。
长乐派不染人间富贵,除了炼武就是耕读,平时有柳庄发的工资。
当然,梁景明不限制别人出去建功立业,提前退出长乐派即可。
好聚好散,道统亦可开枝散叶。
这是最松散的组织,同时也是退出人员和原势力关系最好的组织。
与其说是门派,倒不如说是学堂。
与一旁的谢灵运只有一个人的逍遥门相比,可谓是壮大许多。
会稽山麓。
一衣衫褴褛,瘦得只剩皮包骨的男孩步履蹒跚走来此地。
“终于到了。”
男孩望着山上的宫观,两眼模糊,身形一下子支撑不住,倒地不起。
砰!
上一篇:咱当官的,养几个妖怎么了?
下一篇:综武:我,最强炼丹师,诸天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