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天不应

天不应 第161节

但书院不一样,这个世界不一样。

如果高敏欠钱不还,他可以揍高敏,闻潮生十分坚定地认为,书院里没有任何一名学生会因为十两银子愿意天天挨揍。

“要借的话赶紧走,不借就把银子还我。”

高敏看着手里的银子,略作盘算,最后还是将银子全部收入了囊中,低声骂了句什么脏话,转身匆匆而去。

没过几日,朱白玉带来了好酒与宁国公的卷宗,闻潮生坐在空地中独饮时,便开始翻看起宁国公旧案。

此事发生于七年前,除了涉及到「九歌」以外,还有齐国的各个层次王族,当年负责查这桩案子的人皆因为各种意外死去或是被罢黜,到了后面,查案的人发现牵扯实在太大,便未敢再继续查下去了,主动请求撤职,终于不了了之。

“宁国公的事可不好查。”

徐一知的声音不知何时忽然出现在了闻潮生的对面,他讶异抬头,才发现对方披头散发,眼神骇人。

“你知道内情?”

闻潮生徐徐低头,喝了一口酒,徐一知闻到了酒味之后,眉头微微一皱,似乎对这东西有些排斥。

“谈不上内情,但宁国公的案子当年闹得很大,我家所在的郦都的那位沙姓侯爵,因为宁国公一事,全家数百人一夜之间被满门抄斩,这么大的事顺着风吹回了王城,却连一点儿波澜都没有惊起,不了了之。”

“你知道,他不是平民老百姓,不是简单的富贵人家,人家有功勋与爵位在身,算半个王族,就这么不声不响地没了,可见牵扯的事情究竟有多么严重。”

阳光顺着头顶大树的枝叶间渗入,将卷宗上的文字烤得炽烈,闻潮生觉得手里的卷宗有些滚烫,他默默放下这份卷宗,想到了朱白玉那句「我们会保护你的生命安全」,忽然觉得有些可笑。

“这是不小心进阴沟了啊。”

“既然如此,不查了,现在跑了,还能捡回一条命。”

闻潮生先前答应朱白玉,是为了霍雨昕,找到了霍雨昕,也许就能找到张长弓,帮糜姨与张猎户找回那名不知去向的孩子。

但他找到霍雨昕总还有其他更为安全的办法,这事儿连侯爵都不能幸免,他一个完全没有任何后台的小喽啰,贸然去查这事,跟找死有什么区别?

见闻潮生不看那卷宗,徐一知便讨来看了看,边看边说道:

“这事儿听当初的风言风语乱传,好像还与平山王扯上了关系,你该知道平山王这三个字在齐国意味着什么,管他什么东西,但凡查到了平山王头上,大难就要临头了。”

听见「平山王」三个字,闻潮生抱着酒坛缓缓喝了一大口,沉默片刻后对着徐一知道:

“看完把卷宗还给我,我再看看。”

徐一知头也不抬,说道:

“这么重的杀气,你肯定跟平山王有仇。”

闻潮生眸子一抬,眸光锋利了不少:

“难道你与他没仇?”

徐一知目光从卷宗上移开,与他视线交接,冷静中带着一丝疯癫,疯癫中带着混乱的悲悯。

“我在思过崖写了多少遍「罪」字,便想杀他多少次。”

“如果你要查这个案子,我可以帮你。”

闻潮生沉默了许久,说道:

“再过些日子,我也快出去了,不如你先告诉我,当年你与程峰、与平山王之间究竟有何恩怨?”

这些日子二人的不断交手,似乎拉近了二人之间的关系,徐一知陷入了冗长的回忆中,身子颤抖了一阵子,眸中一会儿愤怒,一会儿惊悲,许久之后才渐渐恢复。

“……这件事说来话很长,上一次四国会武,书院赢得很漂亮,无论是年轻一辈,亦或是参天殿,在四国的修行者中,都已经与其余三国拉开了长足的距离,这给了燕、赵、陈极大压力,当初本来赵王赌输的是一块巨大的碧玉鼎,你该听说过,那是赵国二百多年前传下的镇国宝物之一,上面雕刻着赵国的江山锦绣,但离开的时候,平山王却忽然改了注意,他看上了赵王身边的少女,要纳那位少女为妾。”

“而那位少女并非什么侍奉,而是……赵王最爱的女儿。”

“纳一国之王女为妾,你知道这对于赵王和赵国是多大的羞辱,而且还是当着所有国家的掌权者的面。”

“赵王当然不同意,他一口回绝了平山王,愤怒离去,那块碧玉鼎被送往齐国时,被齐国拒收,春末后,齐国给赵国寄去了一封战书与婚书,纵然赵王有千般不愿,他的女儿最终还是出嫁了。”

徐一知说到这里,长吁一声,感慨道:

“一国之王女,出嫁与他国的王族做妾,这等耻辱,千古未有啊……”

PS:今天还有一更晚上发,字数补够4500,前几天确实因为活动忙,家里还有事,25年真很难熬,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第205章 他做不了的事,我能做

“齐国这么厉害,能逼得赵王受此奇耻大辱,还要献出自己最爱的女儿?”

闻潮生虽然来到这个世界三年,但因为大部分时间皆在做流民,所以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不算太深,他以为,就算是燕、赵、陈皆不如齐国,但既然春秋之后四国鼎立,想必差距不会太大,而且倘若齐国对于其余三国的任意一国逼迫太紧,使得他们联合起来一同对付齐国,岂不是自寻死路?

然而,徐一知接下来的话,却让闻潮生吃了一惊:

“看来你对于天下局势了解真的很浅,永安历前,天下无数纷争,春秋元帝驾崩后四国战乱不断,最后是一群天人境乃至更厉害的修士一同出手,平定战争,于是才有了永安历。”

“永安历刚刚推行时,四国之间的确安稳了许多年,不仅王室之间没有动乱,连大的江湖纷争都极少,各国休养生息,曾一同维持秩序的修士也各自成群,选择了不同的国家建立道场门派,传道授业,那些道场门派便渐渐成了后人口中的「修行圣地」。”

“……那是一段为数不多的太平时光,可后来,这种平衡开始逐渐被某一部分有野心的人打破了,于是四国之间开始有了摩擦,最严重的一次,是一百七十年前的那一场「华亭之战」,齐国的宣威将军文若达设计勾引了燕国出兵,然后利用一场天水将燕国十三万军队全部淹没。”

“华亭之战后,四国的关系陡然变得紧张起来,为了不让昔日的惨状再现,曾经的那些天人修士不得已再次出手,想要天下大同,但经历了多年演变,大家的观念与立场似乎也有了变化,但为了战争不被延续,他们拉着各国王族,制定规则——四国再不允许出现诸如「华亭之战」这样的大战役,一旦有一方率先发难,其余三国可联盟共击之。”

“再后来,四国的修行圣地也会每过几年举行一次「四国会武」,谁家拔得头筹,下一次会武便在哪个国家举行,会武时,各国重要的王族皆要到场。”

“你知道,天下的未来终究还是掌控于修行者的手中,所以「四国会武」的胜负,基本便是修行圣地所分的胜负,便是四国所分的胜负。”

徐一知一连说了一大堆,闻潮生却摇头道:

“会武分出的胜负基本都是些年轻人的胜负,天人一步隔绝了多少古往今来意气风发的天才少年?”

“真正能执掌国家胜负的,大概只有所谓的天人,甚至天人也不行,得要天人之上,那些大修士百年也难得出现三五个,一旦出现,便能活数百年,甚至更久,这些人才是真正可能决定国家级战役胜负的关键因素。”

“所以,四国会武听上去更像是一群大人无聊设置的赌局,让小孩子过家家来分胜负,他们来押注。”

徐一知顿住一会儿,还是说道:

“话虽这样讲,但我齐国如今便是鼎盛之时,老一辈的修行者乃是天下大统,圣贤之术在手,横推八方,而年年诞生的新人,亦是层出不穷,在四国中皆是领头羊的存在,所以其余三国才对齐国如此忌惮!”

“当然还有些缘由,据我所知,几百年过后的今日,北燕、东赵、西陈三国中的不少天人境修士都因为没有突破「惑我」境,而寿数终至,身死道消。”

“反观我大齐,参天殿内,十八名圣贤坐镇,修为通天,血气丝毫不逊往昔,正是鼎盛之时,你说,其余三国能不吃惊,能不忌惮?”

徐一知对于自己书院学生的身份同样有着骄傲,在他的眼里,齐国就是天下最强的国家,而书院也是天下最强的修行圣地,他们这群学生自然也是天下最强的一辈年轻人!

这就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

闻潮生沉默了许久,忽然想到了当初在苦海县听吕知命聊起的事,说道:

“齐国这么厉害,参天殿这么厉害,为何天下第一不是参天殿内的圣贤,而是赵国的轩辕老人?”

“当初轩辕老人一指断江,参天殿内的圣贤能做到么?”

徐一知低头思索了一下,用较为谨慎的语气说道:

“我没有进入过参天殿,所以对于里面的圣贤了解较浅,但我想轩辕老人再厉害,也不可能胜得过十八位圣贤。”

“而且更重要的是,轩辕老人已经很老了。”

顿了顿,徐一知加重了语调:

“他快死了。”

闻潮生听着徐一知讲述出了这段旧事,心里已经对于平山王要做的事情有了大致的猜测,只是这份猜测让他感觉从头到脚的冰凉,感觉到全身最滚烫的血液都往心脏涌,感觉到无法抑制的忿怒。

他仍然盯着徐一知,在等待着对方的下文,而徐一知似乎也被这段一直折磨他的疯狂记忆冲回了过去,他声音渐渐冷漠,渐渐颤抖,渐渐难以自遏:

“当初平山王来到了书院,要找一名最会写字,最会临摹的人来模仿赵王妹妹的字迹,不必多说,这人自然便是程峰。”

闻潮生提了一嘴:

“书院的人不都练字?”

徐一知道:

“天下人不也几乎都修行?”

“修行都分三六九等,更何况是写字。”

“书院中的人大部分精力都在修行上,虽然写字也是书院课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但远远无法与修行的重要度相提并论。”

“同门模仿字迹的本事糊弄一下普通人倒还行,但糊弄不了行家,平山王要的是能绝对以假乱真的临摹,书院里能写这封信的,除了我之外,就只有程峰一人。”

闻潮生似乎明白了什么:

“程峰不肯写?”

徐一知道:

“是的。”

“他不愿写。”

“院长给予了他去「望乡台」的资格,然而程峰过去之后,却一把大火烧了那里,惹了麻烦,被直接关进了死牢中,倘若不是院长惜才,将他硬保出来,他怕是已经死在了里面。”

“顺嘴一提,程峰是唯一一个从书院死牢中活着出来的人。”

“后来程峰被从书院遣退,他走时,我送他出了王城,分别时,我问他为什么不写那封信,程峰却什么也没讲,直接离开了。”

“他走后,平山王找上了我,于是我写了那封信。”

闻潮生:

“如此说来,不是程峰将你推给平山王的?”

徐一知:

“书院能写这封信的就只有他与我二人,他不写,平山王自然要来找我。”

首节 上一节 161/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女侠别怕,我是好人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