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应 第169节
朱白玉徐徐讲述出这些,再落一子。
先前他摆开棋局,黑白争锋相对,局势焦灼,而随着闻潮生这几子落下后,棋势被引向了局部方位,白子后知后觉,一步慢,步步慢,已显颓势。
二人再弈数子,朱白玉棋势勉强铺开,闻潮生却在此时落子于另一方位。
“宁国公的事,我手里到现在目前就只有一份卷宗,你要我帮你查什么?”
朱白玉被闻潮生忽然引开了注意力,看向棋盘的面色微顿。
“查两件事,其一,宁国公死是谁主导的;其二,沉塘宝藏如今在何处。”
“「沉塘宝藏」作为春秋元帝留下的藏品之一,很可能会是一笔富可敌国的财富,因此当初「宁国公」与「宋桥」相约调查这件事时,都做了绝密处理,甚至连白龙卫、连齐王都不知道有这件事,还是后来那场惨烈的命案发生之后,相关事宜才渐渐浮出水面。”
“无论是九歌的话事人宋桥,亦或是宁国公,都只对至亲至信的人透露过关于宝藏的问题,所以到底是谁反水,想要半途杀死其他所有知情人,独吞沉塘宝藏?”
闻潮生指尖把玩着一枚黑子,静静盯着面前的流水棋盘出神,瞳孔中映入了许多画面。
“会不会是宋桥故意演了一出苦肉计?”
“查齐国的王公贵族不好查,但查九歌该会稍微容易一些。”
朱白玉徐徐道:
“查过了,当初齐王与我们都一致认为是宋桥的谋划,目的就是为了独吞沉塘宝藏,可这件事情翻不出任何证据,而且那场袭杀过后,宋桥似乎受到了某种死亡威胁,他带着身边的人迅速撤去了陈国,此后五年皆不曾入齐,直至今日。”
“这五年的时间,白龙卫的另外两名教头一直在密切关注九歌动向,但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地方……宋桥仿佛已经忘记了关于沉塘宝藏的事情。”
“后来我们也想办法联系过他,宋桥坚持说他的那份关于沉塘宝藏的线索已经被当初袭杀他们的神秘人抢走,且当初掩埋沉塘宝藏的位置就在齐国王城北部的黑龙岭中,他若真是贪心到想要独吞这份宝藏,早就想方设法派人潜入过去了……”
闻潮生似乎琢磨好了,继续落子,嘴上平静问道:
“你觉得他的话可信几成?”
朱白玉叹了口气:
“一半一半吧。”
“最开始,我也坚信不疑地觉得这是宋桥自己玩的把戏,然而这五年,他果真如死人一样,没再踏进齐国半步,商道关口的人口流动也是正常的,所以我也不大能分得清他到底是不是演戏了。”
“当初宁国公出事之后,齐王震怒,已经第一时间关押审讯处理了那些和宁国公走的最近的贵族侯爵,个别嫌疑人甚至被满门查封,府邸里连只鸡都没有留下……”
闻潮生略微讶异地抬头看向他:
“齐王与宁国公的关系很好?”
朱白玉点头。
“「国公」之位便是齐王即位后赐给他的,当年宫墙祸乱,只有平山王与宁国公二人一直不惜代价大力支持齐王,因此齐王对于他们二人极为信任。”
“尤其是宁国公,这些年管理着国库出入与全国各地税务,王公贵族几乎一半以上的财富,都要流经他手,王城这些年愈发昌盛、齐国愈发富饶,他有一大半的功劳。”
他一边说,一边落子,二人对弈五十七子后,朱白玉败势已现,于是他的眉头愈发皱紧,拧成了解不开的结。
闻潮生细细品味着朱白玉跟他讲的这些,又想到了当初在思过崖里徐一知聊的内容,缓缓道:
“王城的确昌盛繁华,但齐国究竟是否富饶,我持怀疑态度,抛却这些暂且不谈,我想知道另外一个问题……假如这件事最后查出来是平山王做的,齐王要怎么收场?”
朱白玉面对这个犀利的问题,陷入了冗长沉默。
见他迟迟不回答,闻潮生将手中的黑子扔进了棋盘里,「啪」的一声扰了流水,乱了棋局。
朱白玉被这一子惊诧,他抬头与闻潮生对视的时候,听他又道:
“平山王的骨头这么硬,连齐王都啃不下?”
朱白玉摇头:
“我只是在想,倘若这件事情查出来最后真是平山王做的,背后得牵连多少人?”
闻潮生道:
“我虽不支持暴论,但为王者心绝不可软,虫子钻入了树心,拖得越久,越是没救,你若是能与齐王交涉,可以稍微旁敲侧击一下,他当初既然有意要查刘金时一事,证明他并非傀儡,有自己的城府与心术。”
朱白玉也放下了手中的白子,扔回棋罐。
“了解。”
“不过我私以为,平山王做这件事情的可能性很小,你不必过分担忧。”
闻潮生眸光微动:
“为何?”
朱白玉道:
“他做这件事总得有个动机,若是涉及到权术相争,那平山王自然是奔着宁国公的权力去的,可宁国公死后,他并没有安插任何人上位,反倒是当初齐王当着文武官员在殿上询问平山王谁更适合接替宁国公的位置时,平山王再三告诫齐王国库问题乃国家大事,他最好亲自处理。”
“若非权术相争,那便是奔着「沉塘宝藏」而去,但自从宁国公死后到如今五年有余,平山王没有任何异动,也没有派遣任何一名门客前往黑龙岭寻找线索。”
“虽然齐王这些年一直将平山王当作是自己的父亲看待,但他对平山王还是留了心眼子,除了白龙卫之外,还有一些他在官员中安插的其他「眼线」,都盯着平山王的动向,他绝无可能在齐王无所察觉的情况下,将沉塘宝藏据为己有。”
…
PS:还有两更。
第216章 宁国公遗址
闻潮生认为这件事情与平山王很可能会有关系,但朱白玉否定了闻潮生的看法,他了解到的细节要比闻潮生更多,判断会「相对」准确。
闻潮生从身上缓缓拿出了卷宗,晃了晃说道:
“这上面没有见到宁国公的尸检信息,你那儿有么?”
朱白玉摇头,声音低沉不少:
“没有尸体。”
“当时埋伏宁国公他们的刺客中有天人,交战之后,许多人皆被直接打散了,宁国公也是其中一个。”
闻潮生握住卷宗,眉头挑起:
“天人境的修士也会卷入江湖纷争?”
朱白玉直言:
“比较少,但的确有。”
“他们的确已经超脱了凡人的范畴,但也并非每一位天人境的修行者都有遁世之心,譬如龙不飞将军,他成为天人之后依然镇守于齐国北疆,护佑一方安宁,未曾丝毫懈怠。”
闻潮生摸着下巴道:
“真怪啊,你这消息真的准确么?”
“当时关于沉塘宝藏的线索与秘密应该在宁国公的身上吧,至少他应该有一部分,就这么一巴掌给人拍散了……那宝藏的事情怎么办?”
“又或者说,埋伏的那群人根本不是奔着宝藏来的,就是与宁国公有着化解不开的江湖恩怨……不过宁国公与宋桥的行动绝密,那些刺客又怎么会提前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想来还是内部有人泄密,既是内部人员泄密,不就又绕回了「沉塘宝藏」的身上……”
“怎么想,他们也不该直接给宁国公一巴掌拍碎……”
闻潮生揉了揉眉心,忽而又想起在卷宗里面记载——宁国公死后,他的府邸在齐王的要求下被保留了下来,里面与宁国公有关的亲眷都被遣散,于是宁国公府便成为了「遗址」,这些年除了一些外面的护卫与专人进入其中打扫,无人再可光顾。
“你们去宁国公的家里查过没?”
朱白玉道:
“简单看过,当初宁国公出事之后,宁国公的府邸发生了较大的人员流动,因那是一座大府,内部服侍宁国公的下人加起来得有三五千,所以遣散人员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我们以被雇者的身份进入其中帮忙搬迁一些琐碎杂物,便趁机观察了一下,不过没什么有价值的发现。”
“后来小七倒是跟我提过一嘴,不过一来因为齐王正是悲伤震怒之时,二来我想宁国公既是出去寻找宝藏,必然不会将特别重要的东西放在府邸里,于是便不了了之了。”
闻潮生目光闪烁:
“我与你的观点恰恰相反。”
“能跟齐王申请一下特权么,我想进去看看。”
朱白玉略有些意外地看了闻潮生一眼,双手藏于袖中,说道:
“如今护着宁国公府的那些护卫几乎都是王城禁卫军,受平山王管辖,你这么大摇大摆进去查东西,不怕被平山王盯上了?”
二人相视片刻,闻潮生听懂了对方的言外之意:
“所以你是想偷偷溜进去?”
朱白玉笑道:
“未尝不可。”
“那里寻常时候根本无人进入,没人想到咱们会偷偷进去,况且宁国公的府邸如今空旷无人,那么大的地方,一旦进入,很难被发现。”
闻潮生:
“万一被发现了怎么办?”
朱白玉思索片刻后道:
“跑。”
闻潮生无语。
“说得倒是轻松,你几十年功夫在身,被人看见,说走便走了……我呢,我往哪儿走?”
见朱白玉那副「我相信你」的眼神,闻潮生神色微凛,十分严肃地说道:
“……怕你对我有什么误会,我得跟你讲明白,鄙人是个不折不扣的江湖菜鸟,你千万不要因为我杀了三名书院的教书先生而对我抱有任何期待,我不会什么轻功,也没有丹海,大约两倍我身高的墙横在那里,我便翻不过去。”
“要么你等我几个月,等我将书院的身法学会之后,再跟你进去;要么你去找齐王,拿到进入宁国公府的权限。”
上一篇:综武:女侠别怕,我是好人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