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天不应

天不应 第170节

朱白玉道:

“你如今是书院的学生,你这身衣服就是你最大的保障,就算他们真的抓住了你,也不敢拿你怎么样,最多通知书院,让书院来拿人。”

闻潮生摇头:

“正是因为这身衣服太过于「招摇」,所以我帮你查案的时候才不能穿这件衣服,我如今穿上书院的衣服,在外可能代表的就是书院的颜面,如果传出去「书院欲插手宁国公旧事」这样的风声,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乱子,你这秘密也就不用翻了。”

朱白玉仔细思索了一下闻潮生的话,最后仍是点点头:

“好,你且等我一会儿,我这就进宫帮你找齐王要手谕。”

是夜,阴云遮月。

二人来到了宁国公府,这座府邸极大,要比闻潮生想象的更为辽阔,他与朱白玉询问时,朱白玉说这府邸占地大约是刘金时府邸占地的七八十倍。

街上远远能看见身着轻铠、手持火把巡逻的禁军,远远便见他们身上杀气,闻潮生与朱白玉绕开了禁军巡逻,到了一处无人窥视的院墙口,闻潮生指着足足有自己三倍身高有余的院墙对朱白玉道:

“咱们从这儿进去,你背我。”

朱白玉一怔,随后不解向他问道:

“你不是有齐王的手谕么?”

顿了顿,他望着星月下面庞略显稚嫩的年轻人,语气带着轻微的恼怒:

“既然你一早准备要翻墙,又何必非要我专门进宫一趟去要这个手谕?”

闻潮生:

“那是我们进去之后如果被发现时,快速将事情平息的后置手段。”

“这份手谕可以不用,但必须要有……”

“!”

他话还没说完,朱白玉便一把揪住了他的腰间,而后闻潮生感觉腰间传来一股巨力,紧接着人飞了起来,朝着墙上而去!

PS:还有一更。

第217章 天悲地恸

“我有充足的理由怀疑你这是公报私仇。”

闻潮生狼狈在院内站稳了脚跟,他的体质的确比不得朱白玉这样的修行者,但那身「不老泉」也绝非白练,换做以前,这样的高度他跌落在地,便是能稳住身形只怕也要崴脚,但现在他却是一点事没有,就连脚底那阵酥麻感也很快消退,恢复如常。

“那你可真是错怪我了。”

朱白玉稳稳落地,从这样高的地方落下,他甚至没有发出多少声音,闻潮生略有些羡慕地看向他。

“你轻功不错,教教我。”

朱白玉无奈道:

“你连丹海都没有,怎么学我这种江湖上摸来的野狐禅?”

“况且你是书院的学生,里面的东西全都是圣贤传下的儒术,应有尽有,身法应该就有好几门。”

许久未曾被人提起的「没有丹海」倒是让闻潮生忽地一怔,随后他忍不住内心感慨,没有丹海果然修行处处受制,但一时间他又想到了吕知命,想到了这位少年时期修为便深不见底的剑客,是否也不会身法?

——纵然他剑法无双,既不需要躲避别敌人的攻击,也不需要追击敌人,但若是不会轻功,行走江湖终究会有一些不便吧?

这个念头只是闪烁了瞬间,他便一拍头,暗骂自己一声「蠢货」。

天人境的修士可以缩地成寸,还要什么轻功,这等凡间之术,反而落了下乘。

今夜似乎上天有意成全他们,月黑风高,阴云压境,偶尔呼啸而过的夜风里裹挟着一股雨水独有的潮湿,偌大的宁国公府漆黑一片,不见灯火,宛如一座墓地,偶尔打开的房门与窗户里更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像藏着什么不干净的东西,隐于其间偷偷窥视他们。

闻潮生想起了前世的许多民俗怪谈,一时间竟有些后背发凉,他抖擞一下精神,为了缓解内心的紧张,便将这些民俗怪谈讲给了朱白玉听,后者听着听着忽然顿住脚步,一双眸子死死瞪着闻潮生:

“大晚上的,能不能不讲这些东西?”

闻潮生见朱白玉也有些犯怵了,安慰他道:

“莫慌,你是军人,上过战场,身上血气重,寻常妖魔鬼怪根本近不了你身。”

朱白玉对此显然心存怀疑,为了不让闻潮生继续下去,他一边带着闻潮生朝着宁国公生前所住的宅院而去,一边讲述起了一些关于这件事的细节,包括当年究竟杀了那些人,流放了哪些人。

从他的言谈中,闻潮生能感觉到齐王对于宁国公的深厚情感,后者出事之后,齐王直接震怒,失去理智,一些受到这件事情牵连的侯爵、六部官员,说宰就宰,毫不手软,这件事情对于当时齐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很大,但齐王显然并不后悔。

“……先前宁国公他们是在黑龙岭中出事的,从这事也基本可以推断出「沉塘宝藏」就在黑龙岭内,既然齐王想要这份宝藏,为何不直接派发部分禁军前往黑龙岭中寻找?”

“五年的时间,掘地三尺也该给找出来了。”

听着闻潮生的这个问题,朱白玉先是转头微微讶异地看了他一眼,随后道:

“看来你以前的确不是齐国人,连黑龙岭都没有听说过。”

“那片大山虽以「岭」为缀,实则方圆蔓延千里,是当年齐国初代圣贤「无名」坐化之地,那头原本是一片平原,「无名」坐化后,引发了「天悲地恸」,以他的尸体为中心,季节、地势皆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此过去数月,「黑龙岭」便出现了。”

“里面的时节与外面时节的更替相反,而且怪事频出,以前诸多进入其中探寻的修行人最终皆迷失在了里面,最终也成为了「黑龙岭」的一部分。”

闻潮生听到这里,心头颇为震撼:

“「天悲地恸」是什么?”

朱白玉解释道:

“传闻一些修为登临绝巅的修行人触及到了世界深层次的规律,通晓了寰宇运行的本质,会被天地记录,这种人若是去世,天地会将其厚葬。”

闻潮生想到了北海道人讲述的关于十万雪山深处「金莲」的事,下意识便道:

“所以当年弥勒坐化后,也出现了「天悲地恸」,于是陈国才有了十万雪山?”

朱白玉:

“正是。”

“不过能引发这等天地异象之人,古往今来也就寥寥几位,屈指可数。”

闻潮生没有去关注这些大修行者的故事,而是将话题绕了回来:

“既然黑龙岭对于绝大部分人是死亡禁地,宁国公当初怎敢与宋桥带人进入?”

朱白玉沉默片刻后,说道:

“我们也很奇怪这件事,后来大家做过诸多猜测,我们一致认为宁国公与宋桥皆是足够冷静,足够清醒之人,他们不可能没有任何准备就这么往黑龙岭里探,最合理的解释是……当时他们的队伍中,有天人引路。”

PS:先写这么多,晚安!

第218章 府内怪异

凡进天人者,皆可捕捉天地道蕴,对于天地本质皆有更加深层次的明悟与了解,这些人的眼睛可窥破异象,洞穿天机,由他们在黑龙岭内引路,众人迷途的可能自然会低许多。

“所以你们其实也不知道他们当时队伍里究竟有没有天人,若是队伍里有天人,埋伏的那些刺客必然不至于这么容易得手,除非那些刺客里有更为厉害、或数目更多的天人,如此来判断,这场蓄谋已久的截杀便不可能是江湖恩怨,而是有人故意为之,能同时号令两位甚至以上的天人帮自己做事的人,在齐国绝对位高权重,掌握生杀大权。”

“你说平山王没有做这件事情的动机,但在我这里,他的嫌疑已越来越高了。”

闻潮生一席话说得朱白玉沉默不言,忽而,他又顿住脚步,眉头一皱、警惕地看向四周。

“老朱,你有没有觉得我们周围好像有人?”

正在思索闻潮生先前言论逻辑的朱白玉听这话先是怔住,随后也屏息细察,两三个呼吸的时间过后,他微微摇头:

“哪里有人?”

“你可别自己吓自己。”

朱白玉的话让闻潮生稍微放下了些心,对方实力远在他之上,再加上曾在边关为军,又混迹江湖这么多年,若朱白玉都察觉不到,那该是他出现了误判。

可虽然闻潮生如此安慰自己,心头却始终萦绕着一股不安,那种被窥视的感觉随着他们接近宁国公主府的时候变得越来越严重。而闻潮生的紧张似乎也让朱白玉想起了方才他讲述的那些民间怪谈,一时间不免心里也觉得毛毛的,身上汗毛起立。

当年宁国公意外惨死,总不能如今怨气未消,化为了厉鬼徘徊于自己生前住处吧?

二人放缓脚步,一边前往宁国公的主府长殿,一边细细感知周围的任何风吹草动,朱白玉已然无声无息间摸出了三根银针拿捏在手,一旦出现异况,他将随时准备战斗。

说来宁国公府遗址也是奇怪,这里久无人住,虽常有下人前来打理,但这么大的地方,总不能连只猫狗都不见,便是没有猫狗,虫子总也该有几只,可二人从进入宁国公府到现在接近主府区域,竟未在府内听见一丝虫鸣声。

这座笼罩于黑暗与死寂中的府邸处处透露着难言的怪异,并且越是接近主府,闻潮生内心的不安感便愈发严重。

当二人终于站在了主府门外时,闻潮生轻嗅空中气味,对一旁的朱白玉问道:

“老朱,你有没有闻到什么奇怪的味道?”

朱白玉这时也是眉头微皱说道:

“好像是有一点……什么味?”

二人皆闻到了府中有一股说不明白的气味,虽然很淡,但很不好闻。

吱呀——

砰。

二人思索之际,主府旁的一座偏院内忽然传来了房门被徐徐关上的声音,那铆钉被摩擦时发出的牙酸声在死寂的环境里尤为刺耳,只一瞬间便吸引了二人的注意力。

闻、朱二人彼此相视一眼,迅速来到了一旁的偏院,但并未发现任何人影,漆黑的院中唯有一座门与窗户紧闭的平房以及被人定时修剪过的花草。

“已经快子时了,纵然宁国公府常有人进来打扫,却也不该这个点还未离开。”

“这里的房间门皆向内开合,所以可以排除夜风的干扰……”

首节 上一节 170/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女侠别怕,我是好人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