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天不应

天不应 第302节

“没有。”

“当年的翰林存书可远比如今的多得多,汪盛海用了一个月看完了翰林里所有的书目,然后他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思考,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撰写,最后留下了这本「太岁枯荣」,离开了翰林。”

“这是最有意思的事情,院长在汪盛海的身上留下了一道禁制,这道禁制唯有在汪盛海四境之后才能破开,那时他才能离开翰林……但到了最后,直至汪盛海离开时,他身上的禁制依旧存在。”

闻潮生好像听明白了:

“汪前辈是用了另外一种方法。”

张拾得:

“是的,汪盛海没有修行,却似乎对于修行之事了如指掌,思绪通透。”

“他观遍了翰林所有关于修行的书籍,找到了院长在他身上留下的禁制的原理,并且使之无法触发,然后离开了书院。”

“那本「太岁枯荣」后来被送至院长那里,经她观摩之后,却什么也没讲,只说了一句「可惜」。”

闻潮生笑了起来:

“是很可惜……这样的可惜,在许多年后,又遇见了一次,对吧?”

张拾得回道:

“的确如此。”

“书院后来来了一个叫程峰的天才,未来成就兴许前无古人,可阴差阳错,他最后自废了武功,院长仍是没有留住他。”

“程峰走后,院长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她这些年总是因为汪盛海的事情而自责,上次与我讲述的时候,她却说诸如汪盛海、程峰这样的人本来就不应该留在书院。”

“她一直认为,是因为她的失职,葬送了这些天才。”

“现在,她讲这些天才正是因为离开了书院,才绽放出了属于他们的光。”

闻潮生想到了自己曾与院长有过的交流,隐隐明白了张拾得说这些的意义。

他道:

“院长没有留下汪盛海,没有留下程峰,也知道不能留下你。”

“她说,这是能唯一送你的东西。”

张拾得离开之后,将闻潮生独自留在了思过崖中,后者静静翻看着这本「太岁枯荣」,表情自最初的好奇,渐渐变成了讶异,最后成了认真。

这是一门极其奇怪,极其邪门的武学。

邪门儿到什么程度呢?

它是一本用诸多武学中不能踩的坑或是缺陷拼凑出来的秘籍,与这世间绝大部分的修行路子截然相反,不像修行,反倒像是将人往绝路上逼。

可它精巧就精巧在,汪盛海用诸多修行派别中的缺陷相互解环,以毒攻毒,以病治病,愣是让这些诸多的「副作用」巧妙地交融,最终达成了微妙且坚固的平衡。

以残为圆,以缺为满,生交死叠,太岁枯荣。

让闻潮生真正惊憾的,不是这门武功本身,而是想要将这门武功撰写出来,必须要清晰入微地了解到百般武学的优劣,背后修行的根本逻辑。

若是撰写这门武学的人是仲春,闻潮生都不会像现在这样震惊。

但偏偏写出这门武学的人是一个根本没有修行过的人。

而汪盛海能做到这一点,也只能说明一点,那便是他与程峰一样,有着无与伦比的修行天赋和一颗洞察本质的慧心。

可……一个不修行的人,如何洞察修行的本质?

这听上去未免过于天方夜谭。

难道世上真的有生而知之的天才?

崖风掠过闻潮生的身旁,将他身遭的杂草吹得乱晃不已,静听风吟的闻潮生忽地心有灵犀,微微抬起头,望着眼前的崖壁。

月光如水一样流淌,一个了无痕迹的「永」字在他眼前,闻潮生身子猛地一振。

“难道……”

他迅速翻动面前的书页,直至最后一页,上面同样留下了一个「永」字。

如今已将「永字八解」练至大成的闻潮生,一眼便看出这个「永」字是倒着写的!

虽然没有得到确切的回复,但闻潮生觉得这个答案已经八九不离十。

……倒写「永」字的方法,正是汪盛海摸索出来的东西!

他以字悟道,用拆解「永」的方法去拆解百家武学,然后编撰出了「太岁枯荣」。

当初阿水用武学的方式来摸索倒写「永」字的方法,与汪盛海竟是不谋而合。

第394章 思过崖的一滴露水

由于是取百家之短编撰而成的武学,太岁枯荣无论是在修行的方式还是修行的理念上与世间大流的方法皆不相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这门武学并不走丹海一道。

但修行这门武学的人,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前置条件,那便是要将永字正反写都臻至纯熟。

此处的纯熟自然不是指大成,其实像闻潮生在苦海县那样小有所成便已经足够了,这样的人在书院之中绝不算少,可直到如今,却也只有张拾得与院长习得这门武学。

这固然不是因为汪盛海留下的这门武学究竟多么难以参悟,这门学没能在书院之中得到普及,足以见院长的态度。

对方纵然未言一字,闻潮生却能了解她在想什么。

当初汪盛海摸索出「永」字的倒写之法,本意是为了借着拆解永字的方法来拆解武学,后来因为特殊的原因,院长纵容了平山王利用这种法门来制造假的家书,她心中对于那个自己最得意的学生有着莫大的愧疚,自然不愿意再将汪盛海留下的这门武学传授给那些根本「没资格」学习它的人。

以闻潮生如今的路子与境界,在修行「太岁枯荣」已然没有多大的意义,院长固然也知道这一点,但还是嘱托张拾得将这门武学传给闻潮生,是因为这门武学中有汪盛海对于「永字八解」更深的体悟,闻潮生沿着汪盛海编撰这门武学的路子认真走过,渐渐从中体会到了汪盛海当初的心境,也体会到了独属于汪盛海的「狂」。

能拆解「永」字,便能拆千般武学,解天地万物。

不知不觉,远方天已透亮。

一滴水落在了闻潮生的额头,顷刻间便滑落,奋不顾身向着地面砸去,却在中途被一只手掌轻松接住。

这滴水不是天降小雨,而是自岩壁上滑落的露珠。

凝结了一整个黑夜的清洌于掌心蔓延,闻潮生倏然紧握手掌,他起身梳理了一下衣服,向着书院外头而去,回到了云杉台。

这里人已然聚集了不少,昨日武弈的成绩被张贴于告示栏上,四国三境会武,齐国排名第二,书院徐凤凰与龙鸣野未参战,孙笑愚与梁荣败于剑阁王仲之手,燕国剑阁拿下了三境会试第一,王族今日笑得脸都要烂掉了,也不知昨夜到底赢了多少。

脸色最黑的要数陈国的人,无论是王族还是一些受邀的僧人,全都憋闷着一口气,似乎在等今日靠着佛子复仇,将昨天失去的统统要回来。

闻潮生去见了院长,双手将那卷「太岁枯荣」还给了她,接着便在书院的执事带领下前往了古戍棋盘。

初弈三局全胜者可直接进入决弈,三局两胜者需要进行第二轮的选拔,其中若是谁因为状态不佳,可以直接认输放肆武弈,成绩会做保留,最终排行时按照积分排名。

这是场毫无公平的博弈,也是一场最为公平的博弈。

实力弱小者,或能靠着不错的运气跻身前列,而实力强大者,也可能会因为运气太差而被早早地淘汰。

一群人立于古戍棋盘外的空地上静静等待,彼此之间相互打量,寻找着自己的对手。

而自闻潮生过来之后,便一直有双眼睛在他的身上徘徊。

冰冷,阴翳,不怀好意。

不必想,闻潮生也知道是谁。

但他并不在意。

很快,随着参与者全都抵达此处之后,书院相关的负责人便双手捧着一张纸卷,徐徐为在场的参与者诵读相应的规则与注意事项,结束之后,他便按照名单,带着最先的二人进入了古戍棋盘中心,那里是一处绝佳的战斗场地,方圆百米之地空无一物,随意参与者如何发挥。

第一次登场的是陈国的一名僧人与赵国轩辕氏的一名修行者,这场战斗打得特别激烈,持续了足足半个时辰。

最终那名僧人输了。

他死在了里面。

轩辕氏的修行者没有给僧人投降的机会,直接用掌间的短枪捅穿了僧人的嘴。

鲜血洒在身上,他将这视为自己的荣耀。

第二组上场,只持续短短的一刻钟。

燕国剑阁的剑客败了赵国一名年轻道人。

二人都没有多少消耗,看样子该是道人认输了。

到了第三场,便是书院闻潮生对阵书院乔簇,二人在执事的带领下来到了古戍棋盘的中央,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第一场战斗过于惨烈,远处还有血渍斑驳,未被掠过此地的微风完全涤净。

彼此相对不过十步,执事离开,行于远处石桩下站立。

武弈开始,二人却未动。

乔簇浑身绷紧,死死盯着闻潮生,如临大敌,见闻潮生没有进攻的意图,心头忽而一动,说道:

“昨日的提议,师弟考虑得如何?”

闻潮生立于原地,轻风渐扰,发丝轻轻飞拂,他双手交叠放于身前,平静道:

“这儿离得远,云杉台上的人听不见我们讲话。”

“乔师兄,三局两胜便有机会杀入决弈,我给你认输的机会。”

“给自己留点脸面,也留点气力。”

乔簇闻言,胸口的火气顿时又被挑动了起来,他袖下的拳头攥紧,皮笑肉不笑道:

“师弟莫不是也太瞧不起师兄了?”

“昨日我主动降下身段,亲自来找师弟,也是为了书院和师弟好……师弟莫不是真以为,师兄在书院里的名头是吹出来的?”

首节 上一节 302/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女侠别怕,我是好人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