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第130节

  “沉脉如石投水,沉入水底,伱要找它就要往筋骨里按才能找到。”

  医师将手指伸入水中,按压到水底的两颗石子。

  “失血了就会有中空之相,是为芤脉,左寸呈芤,心主丧血。右寸呈芤,相傅阴伤。芤入左关,肝血不藏。

  每种都有不同的治疗方式,你为武者,日后搏杀受伤当多注意,便是武者,一身血液也是根本,失血过多固然能强活一阵,但也不会太久。”

  梁渠点点头。

  他草药辨识与正骨,接骨都学得差不多,经手的病人都有十好几个,已经开始学脉象。

  一天一个时辰花费的不多,但学到的东西都很宝贵

  夜晚。

  梁渠照例去河上巡逻,他收拾好东西,又顺手去厨房拿上几个做好的肉馅饼。

  杀精怪后有鱼腹肉可以吃,梁渠用不着这东西,只不过路上经常会碰到两个乞丐,顺手能给一下。

  当初没有陈叔,别说出人头地,可能饿死在那个晚上。

  那种饥饿欲死的感觉着实难受。

  梁渠大的心愿没有,做不到去割肉接济他人,但也不想在眼前看到有人和曾经的自己一样慢慢等死。

  现在的他称得上是食利阶层,几个馅饼,九牛一毛罢。

  东西都带上,梁渠关门出船。

  等到夜半,梁渠又挣到四枚小功,合计七个小功,再换上九枚鸡冠果,又顺手拿上一本介绍河流的册子。

  册子不花小功,免费领取,为此梁渠还剩下一小功。

  在船头点燃一支蜡烛,烛火幽幽,梁渠边啃果子边看。

  整个大顺共有三条大江,其中江淮河是最大的一条,下游支流更是密如羽翅,河流遍地。

  河流与河流之间夹杂着的是极其肥沃的土壤,为此整个江淮地区可以说是大顺人口密度最集中的地方。

  江淮泽野则是江淮河近海的一个大泽,过泽心最窄处也足有万里之遥。

  梁渠第一次听到如此确切的描述,内心不由感到震撼。

  这地图太特么的大了,别说蛟龙,有真龙他都不稀奇。

  整条江淮河的长度更是无人知晓,河泊所只知道它和另外两条江河的源头都是大雪山域。

  那里有着世界上最高的山,所有的雪都是那里产生的,千万年雪山永不改变。

  风雪往南方去,就变成水进入江河,是一片充斥着神秘与恐怖的地方。

  鲜有人去,鲜有人出。

  (注:此说法为民间传说,并无实据,据工部研究发现,雪乃空中无形之水遇冷而成,并非自大雪山上而来。)

  梁渠:“”

  这工部还挺厉害的。

  梁渠粗略看过一遍,见天色已晚把册子收入怀中,驾船停靠在自己的专属船位后便准备回去睡觉。

  “施主留步!”

  声音低沉暗哑,极具穿透力。

  梁渠转头看去,身后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老和尚。

  老和尚极瘦,瘦的只有骨相,布满皱纹的老皮贴在额骨上,几乎是贴边描出骨头的轮廓,可他又极高,比梁渠都高半个头。

  他穿着一身百衲衣,手持一旧钵,比起和尚更像乞丐。

  此般诡异形象走在夜路上,指不定能吓哭出来玩闹的小孩。

  梁渠在身上摸了摸,他没带钱,肉饼也在去的路上分光了。

  “抱歉大师,我身上没有吃的也没带钱,你要是愿意可以等明天,我还会从这条路上过,给你带两个素包子。”

  老和尚摇摇头:“施主,老衲不化缘。”

  不化缘?

  梁渠眉头一挑,暗自戒备起来。

  老和尚躬身一礼:“施主可有师承?若无师承,可有意愿做老衲弟子?”

第141章 降龙伏虎金刚经

  云雾散去,月光照在屋舍之间,淌下一层淡淡的白光。

  夜风微凉,身披百衲衣的老和尚静立在屋舍阴影中,风扯着他浆洗发白的衣衫缓慢地飘动。

  梁渠并未因老和尚的言语放松警惕。

  大晚上,除去大酒楼,大钱庄,寻常百姓早躺下歇息,乞丐都不会挑这个时候出来乞讨。

  突然冒出来一个老和尚要收徒,怎么看都奇怪。

  再者他根本瞧不出老和尚气机,九成九是高手。

  梁渠斟酌一番,谨慎道:“大师缘何想收我为徒?”

  “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老和尚手盘念珠,注视着梁渠,一双眼眸黑白分明,澈如婴孩,远不似邻里老者那般浑浊发黄。

  “施主身具龙筋虎骨,老衲有一法门,名为《降龙伏虎金刚经》,常人练之,只为上乘,可于施主,便是绝顶功法。

  老衲观尔年不及弱冠,修持此法三十年内必入臻象,有望罗汉果位,即常人所道武圣之境。”

  梁渠无言。

  和尚忒会说大话,开口就是三十年必入臻象,有望武圣,种大白菜呢?

  话本故事里好歹是掉落悬崖才碰到老爷爷,习得绝世武功。

  我都不用掉,走街上就能碰到?

  但能被一眼看出武骨梁渠是没想到的,是个会说大话的高人,不好得罪。

  梁渠婉拒:“渠已有师承,不得再拜他人,且三代单传,无意愿出家为僧,恐教大师失望。”

  老和尚垂下眉眼,默默转动念珠。

  夜风阵阵,寂静无声。

  见老和尚不说话,梁渠略为不安。

  “既然如此”老和尚重抬起头,“老衲也不强求,只是老衲一路远游已两日未食,施主可否容老衲叨扰一阵,施舍一顿斋饭?”

  梁渠愣了愣。

  讲实话,他不太愿意。

  这老和尚太怪,可话都说到这份上,不答应也不好。

  “自无不可,大师跟我来。”

  老僧躬身:“多谢施主。”

  梁渠心中一叹,迈步走在斜前方,确保余光能看到老和尚的动作,领着他开了侧边板房的门,进到灶房。

  灶房里有個小桌子,梁渠搬来一张小马扎让老和尚坐下。

  “大师先坐,我去准备一下。”

  “善。”

  梁渠翻一翻柜子,找出些菜蔬和调料,生火做饭。

  夜半,做饭的大娘早已回家睡觉,要想款待老和尚只能他自己做上一顿。

  说起来还是梁渠来到这后第一次生火做饭,雇佣厨子前,他都是在外面或者武馆吃。

  因为没用过古灶台,多有生疏,不过并无大碍。

  梁渠加上水,蒙上盖子,转头瞥见老和尚捧着一块木板,拾了块炭柴在木板上写字。

  木板好像是建屋做门时多余下来的废料,不知道老和尚什么时候拿的。

  上面写的啥梁渠也没敢仔细看,眼观鼻鼻观心,等菜粥熬好后盛出一碗端上。

  “多谢施主。”

  老和尚双手合十,礼拜后一手接碗,一手递板。

  “大师这是”

  “《降龙伏虎金刚经》。”

  梁渠皱起眉头,没有去接。

  “我说过,我已师承。”

  老和尚干瘪的面皮抖动,贴着骨相,竟是挤出一个笑容:“无需拜师,当是斋饭的报酬。”

  这和尚

首节 上一节 130/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成杀神,陛下为何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