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第17节

  梁渠望着众人的反应,并没有多高兴,只说是自己运道好。

  说出自己习武的事,也只是不想再有无赖三天两头上门了,因此告诉大家两个信息。

  一,我没钱了,都拿去练武交学费了。

  二,我有学武的天赋,你们想来打秋风,先掂量掂量。

  当然,还有一个目的,以后他的变化会越来越大,到时候别问,问就是习武。

  什么,你问别人怎么没这番变化,别人有我这么优秀的根骨吗?

  开头给大家种下一个天赋异禀的种子,后面离谱些,就不会太突兀。

  等众人热闹散去,梁渠回到家中,搬开米缸,挖出埋在泥土中的银钱,确认一分没少后松了口气。

  再过不久就要交秋税,要是没钱就麻瓜了。

  好在托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福,要缴的税很简单,就是一个成年男子一两银子。

  只不过缴纳白银成色不一,而标准是官银,就会出现火耗问题,这个火耗自然算在老百姓头上,实际缴税是一两三钱左右。

  大顺十六成年,按理梁渠还差几个月,但懂的都懂,别说差几个月,差一年,你都是“十六”。

  只可惜,按理说一条鞭之下,直接交白银就好了,可江淮泽野一带的数个郡府还是要接着交粮食,供给皇室享用。

  为此明天就该去买米了,否则涨价涨得厉害。

  梁渠定好计划,将钱收入怀中,随后掏出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张表格,开始打拳。

  通过表格记录成长,判断练功的最佳时间和最佳效率,是为科学炼体法。

  第二天一早。

  梁渠拿上银子,早早去到米庄,发现来买米的人还不少。

  他从正对门进去,抬首是一长柜台,旁边则是一排米箱,都盛了大半米粮用作展示,若是买的少,自是可以盛了带走,要是买的多,就是从小仓库拿货了。

  柜台后坐着掌柜,正拨弄算盘,拿毛笔勾画,见有人进来,撇了一眼,依旧做着自己的事。

  梁渠衣衫寒酸,瞧着也不似有钱人,他自然没兴趣招待。

  “来,您拿好,一共三十六文,柜台那结账。”

  “小郎看看,要哪种粮?”

  一旁的伙计倒是热情招呼,忙完就赶紧过来,甚至有空回答旁人问题。

  梁渠望去,精米,糙米,劣米,糯米,地瓜,种类还不少,只不过都没标价钱。

  “精米多少一斤?”

  “十文一斤。”

  “恁贵?前些日子不还九文一斤吗?”

  伙计笑道:“这不秋税嘛,来买米的人多,谁也不想去做苦工,价钱自然一天一个样,您要再晚来两天,指不定就要十一二了。”

  变化如此之快,难怪没标价签,梁渠心想。

  “不能再便宜些吗?”

  “这……”

  嗒。

  掌柜搁下毛笔,抬起头后语气淡淡:“现在哪都是这个价,要买便买,不买就快些离开,前店位置不大,把位置腾给后面人。”

  梁渠眼角抽抽,颇想脱鞋抽他丫的,但义兴市就这一个米庄,得罪了只能去平阳镇买。

  一石米有一百五十多斤,抱着走十几里路怕是要累死,要是搭车,又是一笔不必要的开销。

  况且一石米不一定够,遇上鬼脚,一石米可能就给你算成七斗,得买一石半才保险。

  有钱有粮,当真是豪横。

  不想和钱过不去的梁渠只能接着问:“一斤米是十文,那我要是买一石半,用银子结呢?”

  “一石半用银子结?”掌柜的思量起来,拿出算盘拨动一番,“那就算你一两六钱,如何?”

  梁渠默算一番,他不太会讨价还价,基本就是听对方报价,觉得行就买,不行就算。

  一石半一两六钱,也还行了。

  “好,那就一两六钱。”梁渠摸出钱袋,一旁的伙计刚要伸手,却被躲了过去,“你们米庄送粮包送到家吧?”

  “你家在......”

  “就义兴市。”

  “那自是包的。”

  “好,搬米吧。”

  梁渠直接交钱,倒不担心被动手脚。

  来到这古代,唯一觉得还行的,就是商铺不会对本乡人有什么欺诈行径,要欺压都是明着来,像渔栏那般,愿打愿挨,说坑你多少就坑你多少,不会暗戳戳使坏,否则以这里的人口流动性,是根本活不下去的。

  等米到家安置好后,梁渠又买了两个箩筐装米,一床被褥,两套衣衫两双布鞋,一张好渔网,一块肥皂,一把猪毛牙刷和些许牙粉就把钱花了个精光。

  梁渠背着褥子,拎着一堆东西,心中感慨钱是真不经花,他只不过是买些生活必需品,剩下的一两多银子就没了。

  不过抱着软乎乎的棉被,今晚指定能睡个好觉了。

第20章 秋税 下

  回到家,梁渠清理出米缸,烧上些热水,倒在米缸中搅合搅合,确认水温后跳了进去,打上肥皂,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

  他经常下水没错,可没有肥皂总觉得差了些什么,十五六岁又是代谢旺盛的年纪,头上始终油油的,整天练武出汗,没那种清爽利落的感觉。

  期间梁渠还发现了一个水流的妙用,打了皂,控制部分水流冲刷干净后流走,完全用不着换水。

  夜晚,梁渠铺上新买的褥子,舒舒服服的睡了一个好觉。

  接下来好几天,梁渠都是出船,在船上练功,阿肥捕鱼,然后傍晚回去,假装捕上一天鱼,并且期间开始增加昂贵鱼种的出现,又攒下六钱银子。

  或许因为睡得好,他练功都更有精神,效率明显提升。

  “哎,鬼天气越来越冷了。”

  这天梁渠抱着被子,都不想从被窝里出来,只想再睡个回笼觉。

  现实和小说真的有差别,以前总能看到某些主角一天到晚不知疲惫的修炼,当饭吃,可现实是除非机器人,否则真做不到连轴转,连续练三个时辰就很厉害了,再多人会垮的。

  “收秋税了,收秋税了,大家快去埠头上纳粮!”

  正想睡个回笼觉梁渠听到门外有人喊,打了个激灵。

  秋税日子不固定,只在左右几天,具体哪天全看吏员。

  他赶忙穿上衣服出门,发现各家各户都开始往埠头上搬粮。

  “娘的,交银子不好吗,还要交精米,两百多斤又要我自己搬。”

  可惜他只能私底下抱怨,活该干还得干。

  百多斤的米,一趟搬不完,也不好搬,好在埠头上看到李立波一家,梁渠便让其帮忙照看一下,又跑回去一趟才搬好。

  “怎么样,最近去武馆学到哪了?”

  李立波叹了口气:“哎,刚学完猿拳开始学虎拳,进度才赶上你。”

  梁渠拍拍他肩膀,也不知道怎么安慰。

  “对了,你这几天怎么都没去?”

  “还不是忙秋税的事情,我又没人帮操持。”

  “哦。”

  “阿水,我家娃子笨,你可要多帮帮他。”站在一旁的老汉说了话,正是李立波的父亲李大康,他听过李立波说梁渠根骨好的事,更听到梁渠前几天把王家兄弟打的屁滚尿流的消息。

  “一定一定。”

  梁渠觉得眼前的画面和前世上学时候的场景莫名相似,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下一位!陈杰昌!”

  埠头前,里正拿着户头册挨个点名,一旁的户长、乡书端坐在桌前,拿着毛笔记录,边上还有小吏踹着称粮的官斛,每一脚都能让平满的米粮掉下去一些,泼洒出一些,看得人心惊肉跳。

  还有愣头青想去捡地上的米粮,却被吏员大声呵斥:“别捡,那是损耗!喂,说你呢,还捡!”

  那官吏对着地上的男人就是一脚,直接将其踹得四仰八叉。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淋尖踢斛,谷堆要按尖堆型装起来,会有一部分超出斛壁,这时候来一脚,能踢出不少的米粮,踢完后,缺的还是百姓补。

  说白了,就是损耗是很难界定多少的,运输风险各种各样,淋尖踢斛就是官员把运输风险转嫁给百姓,如果运输损耗小,就贪掉,所以踢得越多越好。

  “今年看起来不好对付啊,还好我们准备的多。”李立波心有余悸,接着叹气,“要是能成为武师就好了,不仅不用交税,还可以有钱拿,和举人老爷一个样,还更威风。”

  “平阳镇昨天就收了税,阿水你是没看见,几个破关的武者过去,那吏员哪敢踹,笑得褶子都开......”

  李立波暗戳戳取笑,不料还没说完就被他老子狠踹一脚:“你这娃,咋啥话都敢说?把嘴闭上!”

  李立波丧着脸,不作声了。

  漫长的部队慢慢往前挪动,期间时不时就出现有人交不出税,跪着哭嚎的,可结果只能是挨了鞭子后拖到一旁,最后的结局只会是去服徭役。

首节 上一节 17/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成杀神,陛下为何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