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鲲虚世界 第513节
“如今他可是得了三先生和苏相的青眼,风头正盛。”
作为赵家嫡次子,赵洋在谢人凤面前向来倨傲。
此刻他斜倚在太师椅上,语气中满是不耐与质问。
谢人凤神色淡然,听闻谢观登上邀仙楼的消息后便紧随而至。
他虽无资格在邀仙楼设席,却可在楼中随意走动。
此番前来群芳宴,父亲谢鸿竟破天荒地询问他是否需要上邀仙楼。
父亲目光中流露的一丝歉意,让谢人凤心头微震。
多年来,父亲何曾这般关切过他们母子?
当时一旁的赵夫人见状,也不禁以帕拭泪。
谢人凤不愿让父亲操心,便婉拒了邀仙楼的席位,去了楼下的甲区。
“洋哥儿不必心急。”
“谢观得意不了多久。苏相与三先生已出题,要他以仙人和群芳宴为题赋诗。若他作不出令人满意的诗句.”
赵洋挑眉:“此话怎讲?”
谢人凤便将谢观勾结大隋三真一门的内情娓娓道来。
虽有三先生力保,却与苏相立下约定,若谢观诗词不称意,便要下狱审问。
赵洋闻言,脸上阴霾尽散,“谢观这是自寻死路,竟敢与三真邪教勾结。”
赵洋眼中闪过一丝阴鸷,“群芳宴已近尾声,仅剩十位花魁登台献艺,他哪还有时间作出令苏相满意的诗词?“
谢人凤却未如他这般笃定,“即便真让他作出佳作,也不过是在群芳宴上得意一时罢了。”
他顿了顿,“谢家已定,明日便开宗族大会,将谢观逐出谢府。”
“届时,他失了谢府庇护,是生是死,还不是全凭洋哥儿处置?”
赵洋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意:“我定要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谢人凤但笑不语。
赵洋忽而皱眉,心中疑惑:今日派去伏杀谢观的贴身供奉沈髋,为何至今未归?莫非出了什么岔子?
谢人凤察觉到赵洋的疑虑,“想必是路上出了些意外。听闻司马家的许夫人也遭了不测,我们何必深究?事关九大姓,悬镜司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赵洋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
于他而言,不过少了个得力的“下人”,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查探,反倒徒惹是非。
他转而看向方才的侍女,见她仍捂着流血的手,顿时不悦:
“愣着作甚?没见人凤表弟来了,还不快把地面收拾干净!”
侍女慌忙躬身,却见谢人凤已走近,取出一方素白手帕。
“姑娘且慢。”
谢人凤温声唤住她,执起她染血的手。
侍女下意识要抽回,却被他稳稳握住。
“你的手还在流血。”
谢人凤语气轻柔,动作细致地为她包扎。
侍女低垂着头,耳根微红,却不敢挣脱。
心中想到这谢家的公子,真是一位谦谦君子。
谢人凤吩咐甘芝收拾地上的碎瓷片。
甘芝俯身拾捡,墨绿长裙勾勒出曼妙身姿。
赵洋对谢人凤与侍女的亲昵举动不以为意,反倒将目光投向甘芝。
她身材高挑,比寻常侍女高出半头,杨柳细腰在衫裙下若隐若现,曲线玲珑有致。
腰肢下是浑圆饱满。
“呵呵。“赵洋轻笑一声。
“啪——“
一只大手肆无忌惮地抚上甘芝腰际。
她早已察觉赵洋靠近,此刻浑身战栗,却感觉身后之人愈发放肆,几乎贴了上来。
甘芝求助地望向自家少爷,却见谢人凤正专注地为侍女包扎伤口,仿佛浑然未觉。
赵洋见状,愈发得寸进尺。
甘芝不由泪流满面。
~
~
“今日真为观公子高兴!”
张源来感叹一声,脸上难得露出由衷的喜色。
一众花魁相继离去。
燕王陈霆、二皇子陈丰几名皇子,早已不见踪影,张云芝与谢原等人也匆匆赶往邀仙楼。
雅间内只剩下李香君、周允儿、冯雅雅,贾瑜等人。
何笑神色失意,“张兄何必高兴?今日风光又不是你。”
张源来笑道:“为朋友高兴,难道不该吗?观公子在谢府中从不自暴自弃,方有今日之成就。”
周允儿眼中好奇,“张大哥,可否与我们说说观公子的过往?”
“这有何不可?”
张源来轻叹一声,“观公子也是个苦命人,八岁便丧了母亲”
李香君也不由得凝神细听。
待张源来讲来,周允儿已是双眼泛红。
张源来娓娓道来,“观少爷九岁那年哭瞎了双眼,却在棋局上赢了原少爷,这才得以请我和何兄去读书.”
“九大姓的人怎如此狠心?定远侯难道就不念父子之情吗?”周允儿愤愤不平。
冯雅雅轻叹一声:“侯门深似海,世子之争向来如此残酷。”
贾瑜心中不禁升起几分敬佩。
一个盲眼少年,竟能如此孜孜不倦地读书,真乃自强不息的君子。
张源来正欲说起谢府鸿景院的往事:“观公子还经常替谢鸿老爷抄写”
忽然,何孝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
张源来疑惑转身,顿时脸色一变,连忙躬身行礼:
“罗静老先生!”
不知何时。
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已立于众人身后。
他鹤发童颜,面色红润,束发一丝不苟,眉目之中有着慈祥温良的神色。
贾瑜等人也不敢怠慢,纷纷见礼:“见过罗院长。”
几人称呼各异,其中自有缘由。
何孝与张源来虽中了秀才,却未曾入任何书院苦读,故而尊称老人为“先生“——因罗静乃是书院教习。
而贾瑜三人称其为“院长”,则因罗静更是崇山书院的山长,名满天下的大儒。
若非告老还乡,如今该是大齐的户部尚书。
还是三先生的弟子。
这一重重显赫身份,令众人愈发局促。
周允儿等人得知老人身份,也慌忙见礼。
罗静却笑道:“莫要理会我这个老头子,方才不是正说到谢观与鸿先生的事?”
张源来一时语塞,不知如何接话。
老人自知身份特殊,也不为难,转而问道:“听闻你要回陇西老家?怎么,这汴京城看够了?”
张源来闻言一惊,这位大人物怎会知晓自己的打算?
他不敢隐瞒,恭敬答道:“学生确有这个想法.离家已经二十多年,是想看看家乡的砖瓦。”
“是真心想法,还是不得已的想法,”罗静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张源来只得点头称是。
罗静捋须笑道:“三先生说你读书勤勉,待人心诚,更有识人之明若不觉委屈,明日可愿来书院求学?”
上一篇:孽徒快住手,我可是你师尊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