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武道长生,不死的我终将无敌

武道长生,不死的我终将无敌 第161节

晒过太阳,身上的霉气消了点。

陈观楼下了天牢,坐在值房翻阅账册。

最近朝堂上很热闹。

于照安上蹿下跳,又是拉拢又是许诺又是打压,他终于心愿得偿。老皇帝下了旨意,让他以左佥都御史的身份,总揽西北民政,为大军平贼筹措粮草军械。

至于统军大帅,老皇帝一直拖着没下定决心。这倒是给了郭大春,大明王两个反贼发育壮大的机会。

大家都清楚老皇帝为什么迟迟不做决定,大老爷也清楚。

但是,大老爷稳坐不动,既不发动勋贵力量替自己争取,也不上本向老皇帝表忠心。他就天天在府中吟诗作画,放浪形骸,一副完全不管外面风风雨雨的态度,貌似一点都不想统军,不想打仗。

他越是这样,老皇帝越是琢磨:莫非是对朕不满?还在记恨上回没给升官进爵的事情?哼!身为臣子,不为君父分忧,岂有此理。

老皇帝转念又想:陈庆之真的没有染指兵权的想法?朕莫非误会了他?可就算是误会,让他统兵,意味着勋贵的力量又增强了一分。

老皇帝一会恨大老爷不给面子,不积极运作争取。一会又反省,自己是不是太过苛刻,寒了臣子的心。

就像是个渣男,一会好一会坏,一会纠结矛盾,一会又反省悔悟。悔悟过后,又继续当渣男。

大老爷不急。

反贼祸害得越厉害,他的重要性才会越突出。这一回,无论如何不能让老皇帝轻易卸磨杀驴。一句话,不见兔子不撒鹰。他甚至希望老皇帝派一个军中大将去当统军大帅,先打一打。打赢?基本不可能!以他对那群边军的了解,没有非常手段,根本不听号令,一个个自行其是。遍数朝堂,也就是他能压服那群桀骜的边军将领。

如同一盘散沙一般的官兵,任谁当统兵大帅,都不可能打赢。想要打赢的关键在于整合官兵,将散沙拧成一股绳。试问,除了他,还有谁能做到?

老皇帝不用他,那就等着反贼南下祸害吧。要是哪天反贼打到京城附近,他倒是要看看,老皇帝的脸面往哪里搁,还有没有脸继续坐在皇位上。说不得,就要来一场宫变。

估摸着朝堂内外,七八成的人都盼着太子登基,重整朝纲。

因老皇帝的拖延,平州大部已经落入反贼的手中,甚至兵锋已剑指隔壁州府县城。金州大明王已经占据五县地盘,扩军十万,自称的。事实上肯定没那么多,但三两万肯定有。

西北官员纷纷上本哭诉,反贼祸害地方,百姓被蛊惑被裹挟,地方守备力量和当地驻军同反贼短兵相接,一触即溃,被反贼追着打。恳请朝廷尽快发朝廷大军,派遣统军大帅总揽军事,平息两股反贼。

地方官员还知道给老皇帝留面子,没敢骂老皇帝昏庸。

朝堂上的官员,尤其是御史,可不会给老皇帝面子。

就算有于照安的约束,也挡不住有愣头青跳出来,将责任算在老皇帝头上。

一年三地发生叛乱,这分明就是上天的警示,是在警告老皇帝,再不悬崖勒马,迟早会有大祸临头。

昏君在世,上天警示。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请诛杀江图此獠!

江图:关我屁事。我又没有祸害金州平州。分明是平江侯平贼不利,坐视大明王逃脱,才有今日金州战事反复。至于平州,那是兵部的锅,与他何干。东州的教匪民乱是他的责任,但那是奉旨行事,是替老皇帝出气。

他是天下一等一的好人,大忠臣!不像尔等逆贼,竟胆敢指责君父为昏君,该死!

老皇帝这人小肚鸡肠,睚眦必报,谁骂他,他就弄谁。年初东州教匪民乱,已经弄了一批官员下大狱。偏偏骂他官员前仆后继,一个个不知死活。

于是乎,这一回,又有一批官员被下大狱。

更恐怖的是,老皇帝突然剑指太子太傅,东阁大学士,太子殿下的亲舅舅庄文林。以结党营私的罪名,将其下了大狱。

第248章 太子殿下驾临天牢

太子亲舅舅庄文林庄太傅下狱,仿佛是吹响了废太子的冲锋号。

各位皇子王爷,各路野心家蠢蠢欲动,但都没有急着动。

上当受骗的机会多了,总得长一点教训。万一,老皇帝玩的是引蛇出洞,自己这个时候跳出来踩太子殿下,岂不是正中下怀。说不定,到最后太子没被废,自个反倒要去少府大牢进修。

还有一帮人也很兴奋。就是一批无法从太子那里获取利益,唯恐天下不乱,想要浑水摸鱼的官员。

太子周围围绕着一群高官显贵,既得利益者。一般的官员,根本没资格凑到太子跟前,替太子分忧。也就意味着,等到太子登基,自己不仅得不到好处,说不定还要受到损害。

毕竟,太子登基后,肯定要犒赏一批功臣。官位,属于一个萝卜一个坑。要犒赏功臣,就意味着一部分官员必须让出自己的位置,给功臣们腾位置。谁敢保证不会被要求腾位置?谁敢保证,太子上位后,自己还能坐在现在的位置上?谁能保证,太子继位后,自己的前程越来越美好?

既然无法保证,那不如火中取栗。

那就给废太子加一把火吧!

如何添柴加火?

还有什么比老皇帝处死庄文林,更能刺激天下人心,能让太子殿下的位置岌岌可危。要知道,庄太傅可是太子一党的魁首,是太子殿下的主心骨。没了庄文林,太子就等于失去了臂膀。

于是乎,突然之间,朝堂风向大变,一封封奏疏飞进皇宫,飞到老皇帝的案桌上,全都是弹劾庄文林。

庄文林身为太子殿下的亲舅舅,这么多年肯定有一屁股黑料,洗都洗不干净。朝臣们的弹劾,皆是言之有物,绝无冤枉诽谤。

老皇帝看着很满意,朝堂上还是有脑瓜子清醒的人,并非一味的替太子说话,替庄文林求情。

但是,无论是求情的,还是弹劾的,老皇帝全都留中不发,谁也猜不透他的想法。

陈观楼头痛。

庄文林身为太子太傅,大学士,太子亲舅,没住诏狱,跑来住天牢。

牛狱丞对待这位大人,那是格外小心。别的班头他都不放心,指定让陈观楼接手。

“好生照顾庄太傅,不可让其受丝毫委屈。但凡有需求,只要合理,一应满足。照顾好了,或许没功劳。但,若是让太傅在牢里受了伤或是出现什么意外,咱们全都吃不了兜着走,知道吗?”

陈观楼连声答应,保证完成任务。

为了这位特殊的犯人,甲字号大牢重启贵宾牢房。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消毒杀菌,确保没有烦人的虫子。床,被褥,蚊帐,桌椅板凳,书柜书籍,文房四宝,铜制烛台,应有尽有。

与其说是坐牢,不如说是来禁足反省。

六扇门的衙役亲自将庄太傅送到天牢,办好交接手续,急匆匆跑路。

陈观楼深吸一口气,上前,“太傅这边请。”

庄文林五十好几,不算老。他斜了眼陈观楼,正要移步,却听一声呼喊,“太傅稍等片刻。”

孙道宁孙侍郎急匆匆赶来,“下官来迟,还望太傅见谅。”

庄太傅看着对方,不怒自威,“老夫已经吩咐,不许任何人来送。为何你不听?”

孙道宁略显尴尬,想解释,又不知从何解释。

陈观楼看着这一幕,心道,庄太傅好生威严,在朝堂上的地位。恐怕满朝堂的官员在他面前都得伏低做小。

难怪,庄太傅突然被下大狱,世人纷纷说太子一党的半壁江山塌了。

正在孙道宁尴尬之时,马车声在大门外响起,最后缓缓停靠在门外。

孙道宁也不解释,疾步上前,躬身站在马车前,“殿下,太傅就在里面。”

殿下?哪个殿下?

陈观楼不及细想,给手下的狱卒打眼色,赶紧去将牛狱丞请来。

牛狱丞近日感染风寒,怕过了病气,于是躲在公事房内没出来。但是,这会来了位‘殿下’,连孙道宁都要小心伺候,牛狱丞继续躲在公事房内就不合适了。就算生了病,稍微站的远一点,不上前就行。不露面就是大不敬。

马车车门打开,脚凳安放好。片刻,一位微胖中年男子自马车内走出来。

庄太傅见状,大惊失色,“污秽之地,太子怎可亲来。老夫都说了,谁都别来送,为何不听?”

太子面带歉意,“是孤拖累了太傅。太傅遭此厄难,孤岂能不来。孤不怕事,大不了就将孤禁足,又不是没禁过足。”

看起来很略显斯文,脾气温和的太子殿下,说起话来却格外硬气。形象反差有点大啊!

天牢众狱卒,应该是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太子殿下。每个人都震惊了。

还是陈观楼反应快,他带头,“恭迎太子殿下!给殿下请安,殿下万福!”

狱卒们回过神来,纷纷有样学样,一个个埋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躲在人群后的牛狱丞暗暗松了一口气,刚才见狱卒们傻傻站着,可急死他了。他生了病,不能将病气过给殿下,不能近前,不能领头,差一点急得快要昏死过去。好在陈观楼反应快,谢天谢地。

“免礼!”

太子殿下并不在意这群狱卒,他的全副心神都在庄太傅身上。

庄太傅暗自叹息一声,“殿下千万不要和陛下对着干,陛下吃软不吃硬,你服个软就没事了。至于老夫,区区天牢而已,不必忧心。”

“孤怎能不忧心。无缘无故就将太傅下狱,好没道理。”

“慎言!”庄太傅厉声呵斥,“注意场合,莫要胡言乱语。殿下莫要挂念老夫,你赶紧回去。”

“孤回去又能做甚,偌大朝堂并无孤立身之地。”太子殿下就像是个任性的中二青年,看不出任何英明神武。但是,太子殿下对太傅的一番真情,令人动容。为了太傅,接连抱怨老皇帝,这要是传到老皇帝耳中,恐怕少不了一顿骂。

“你……你怎么就不听劝。就算是为了让老夫安心,还请殿下速速回去,莫要耽误。”

庄太傅直接动手赶人。

第249章 怎么能当场叫破潜规则

有情有义的太子殿下,试问谁不喜欢。

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冷酷无情的老大,唯有畏惧。若是有机会当二五仔,估计大家都会考虑一下。

太子殿下不顾身份,亲自来到天牢送庄太傅,此事传出去,必定会赢得文武百官的赞许:还是太子殿下重情重义。

但一定会触怒老皇帝,一顿骂肯定少不了,严重一点禁足也是可能的。

可是,就算太子殿下不来天牢,难道就能讨老皇帝欢心吗?

这笔账无论怎么算,来一趟天牢的收获肯定远大于坐在东宫一动不动。名声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存在。

太子如此遭老皇帝嫌弃,为何朝臣还是坚定的支持太子殿下?除了身份正统之外,还因为太子殿下在士林在朝堂上的名声一直都很好。但凡太子是个不学无术,志大才疏,外强中干的货色,朝臣们早就掉头支持其他皇子。

首节 上一节 161/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转生成绿龙的我屑一点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