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4,拜占庭再起 第650节
然而,大庭广众之下的刺杀无疑将这种潜规则彻底践踏,不仅面向全体民众,而且还在正举行弥撒的礼拜堂中。
“这可是礼拜堂——”
朱利安诺艰难地吐出最后的几个词汇。
“你们真是一群疯子……”
弗朗切斯科才不管这些,面目狰狞地挥动着刀柄,一刀接一刀地捅进朱利安诺的身躯。
尖叫声顿时传遍了整座礼拜堂,贵族富商和夫人小姐们夺路而逃,越来越多的刺客开始现身,绕开已经毫无生息的朱利安诺,向洛伦佐扑过去。
“帕齐!”
在人群奔跑的空隙中,洛伦佐见浑身鲜血的弟弟一动不动,大声叫喊着,悲戚而绝望。
“你们是要叛国吗!”
“哼,是否叛国,你说了不算,洛伦佐!”
弗朗切斯科一边猖狂大笑,一边指挥着刺客们冲向洛伦佐。
“失败才是叛国,成功就是革命!”
“洛伦佐,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人潮涌动,洛伦佐与刺客们之间并非一块平地,刺客们努力拨开人群,向洛伦佐奔去,洛伦佐也顾不上悲伤,向人群深处拼命挤着。
“洛伦佐!”
刺客们追上了他,一位刺客伸出匕首,刺进洛伦佐的腰间。
洛伦佐惨叫一声,但并未停止逃跑的脚步,躲避着刺客们的刀锋。
人群的拥挤为刺客们的后续刺杀制造了很大的麻烦,洛伦佐在人群中多次中刀,却没有伤及要害,反而钻进了人群深处。
“洛伦佐!这里!”
一个声音在前方响起,洛伦佐定睛一看,是自己的好友,著名文学家和诗人,波利齐亚诺。
“这里!我们去祭衣间!”
波利齐亚诺说道。
“跟着这股人流一起出去!您马上就安全了!”
“快!我们——”
一股温热的液体淋洒在洛伦佐的脸上,抬头一看,波利齐亚诺的脖颈处插着一柄短剑。
身体上的疼痛和内心深处的绝望让洛伦佐当场跪倒在地,两只眼睛盯着面前的黑衣人,惨笑连连。
对方显然技艺娴熟,直接封住了洛伦佐的所有去路,与弗朗切斯科和萨尔维亚蒂等新手完全不同。
能够在这间礼拜堂参加弥撒的人非富即贵,无论黑衣人使用了何种身份,背后的势力都非同小觑。
“你不是帕齐那一伙的人。”
“你又是谁派来的?”
黑衣人没有理会,单膝蹲下,将短剑抵上洛伦佐的脖颈,用希腊语低声说道。
“皇帝向您问好。”
一剑封喉。
在激起更大的惊慌和尖叫后,黑衣人也毫不停留,披上斗篷,混入人群,溜出礼拜堂。
……
1474年6月7日,亚平宁半岛再起波澜,帕齐家族在罗马教廷和东罗马帝国的支持下在圣母百花大教堂公然刺杀美第奇兄弟,在大庭广众下将二人残杀致死,朱利安诺·美第奇身中19刀,洛伦佐·美第奇则死于脖颈处的致命伤。
解决掉美第奇兄弟后,帕齐家族趁着群龙无首之际,迅速出兵占领正义旗手官邸,并将美第奇宫团团围困,雅各布·帕齐指责美第奇家族违反《正义法规》,是不折不扣的独裁者,理应判处死刑,而帕齐家族则会组建一个民主政府,邀请各大豪门寡头共同执政。
然而,大胆而疯狂的帕齐阴谋却并未完全成功,美第奇兄弟的惨死激起了佛罗伦萨市民的滔天愤怒,市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冲上街头,武装抗议,聚集在美第奇宫的大门口,不让政府的士兵惊扰美第奇家族的孤儿寡母,保护美第奇家族的遗孤逃往城外。
连续几次镇压后,市民暴动反而愈演愈烈,血腥的巷战在各个街头不断上演,帕齐家族开始慌了,连忙向罗马教廷和东罗马帝国申请支援。
帕齐们知道市民们讨厌自己,怀念美第奇家族,但他们也实在没想到,市民们的敌意竟然如此之大,行动竟然如此暴烈。
6月10日,罗马教廷的军队从东门进城,更多的东罗马雇佣兵从西门进城,教廷军打着宗教至高的旗号,皇帝军则打着反对独裁,尊重宪法和与自由民主的大旗,他们毫不在意佛罗伦萨人的想法和生命,开始对市民进行暴力镇压。
继威尼斯之后,又一个意大利资本城邦濒临毁灭,佛罗伦萨的美第奇黄金时代在这一天戛然而止,承平日久的亚平宁进入又一个灾期。
第344章 金元外交
宽阔的道路上,人流和车马挤挤攘攘,人声鼎沸,驴鸣马嘶,在这样一条从佛罗伦萨通往比萨的繁荣大道上,这种现象似乎十分寻常。
但是,与从前不同的是,穿行在道路上的不再是商队和旅者,而是难民和逃兵。
帕齐家族的阴谋撕碎了美第奇黄金时代的美梦,这个古老的疯子家族将成文和未成文的法律践踏得一干二净,将佛罗伦萨推向了混乱的深渊。
失去民心的帕齐为佛罗伦萨的人民引来了外来强权的干涉,教廷和皇帝的雇佣兵齐刷刷地进入城市,表面上支持帕齐家族的统治,实则各怀鬼胎,镇压市民,抢劫财富,烧毁工坊,制造破坏。
距离美第奇兄弟的惨死已经过去了两个星期,佛罗伦萨的街头布满鲜血,乌鸦在天空上盘旋尖叫,硕鼠在角落里享用美餐。
起初,在持续不断的暴力冲突中,由于组织度的缺乏和武器装备的低劣,佛罗伦萨市民武装一败再败,被教廷和皇帝的雇佣兵打得节节败退。
然而,美第奇家族残余势力的反扑接踵而至,他们宣称帕齐家族是罪魁祸首和杀人犯,罗马教廷和东罗马皇帝则是幕后指使和帮凶,帕齐家族的统治只会为佛罗伦萨带来无尽的灾难和痛苦。
美第奇家族及亲近家族开始发放武器,任命军官,武装市民,组织“佛罗伦萨国民军”,占据佛罗伦萨南城及周边的不少村镇,与占据北城的帕齐军隔阿尔诺河相望。
现在,佛罗伦萨大大小小的几个势力选边站队,只有一支关键力量尚在犹豫之中。
白色佣兵团。
白色佣兵团是由著名佣兵组织者,来自英格兰的约翰·霍克伍德爵士在14世纪创立的一支雇佣兵团,在意大利战场上久负盛名,在1395年被佛罗伦萨共和国终身雇佣,实际上成为了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常备雇佣兵。
然而,由于佛罗伦萨政府依然没有转变思路,仍然采取雇佣兵模式来对待这支白色军团,和平时期的工资远远低于战争时期,不少胸怀壮志或贪图财富的年轻佣兵选择离开,这导致白色军团的作战能力迅速下滑,仅仅一代人的功夫便开始变得羸弱不堪,偷奸耍滑,与意大利市民军相差无几。
或许是由于太过安逸,或许是由于对外国雇佣兵的依赖太过严重,意大利人的尚武传统一直很低,极低的武德使意大利市民军变成了素质低下的代名词,与尼德兰和法兰西的市民军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比萨战争结束后,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对外扩张告一段落,新上位的美第奇家族也极力保持对外和平,主张“意大利均势”,长期和平之后,白色军团的战斗力更加低劣。
当然,无论如何,白色军团都是佛罗伦萨的重要力量,他们固然奸诈无赖,固然好逸恶劳,固然丧失了当年的锐气,但只要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内战中的任何一方便能比对方多一分胜算。
帕齐家族已经在这场军事政变中赌上了一切身家,一旦失败便是万劫不复,当然不会让反对派死灰复燃,他们开始变卖家产,继续向教廷和皇帝申请贷款援助,试图贿赂白色军团的几个重要军官。
这个时期,意大利的雇佣兵大多采用军事分包制,一支雇佣兵团里有许多佣兵百夫长,他们可以自主招募自己的团员,战争之后,根据战功来分配钱财。
这个由约翰·霍克伍德创造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雇佣兵团的战时作战能力,但也带来了隐患,这些百夫长对自己的队员具有很强的掌控力,每一个以百夫长为核心的小队都是一个半独立的军事单位,只要百夫长愿意,他们甚至能对其他小队拔刀相向。
白色军团演变为佛罗伦萨正规军后,这种制度得到了保留和延续,理论上来说,他们在这场帕齐阴谋中当然得站在代表佛罗伦萨国民的美第奇家族一方,军团长也是亲美第奇派系的一份子,但下属百夫长可并不这样认为,不愿为美第奇家族付出生命,试图坐山观虎斗,待价而沽。
于是,帕齐党和美第奇党开始争相拉拢白色军团的百夫长们,这进一步加深了白色军团的内部分裂,前一天还是同袍兄弟,后一天就即将兵戈相临。
已经步入疯狂的帕齐家族将大量资产抵押出去,从东罗马皇室获取了巨额资金,通过收买和贿赂成功取得了很大一部分白色军团百夫长的支持,在这场斗争中占到了上风。
1474年6月21日,亲美第奇家族的白色军团军团长被一群百夫长驱除出境,新任军团长宣布服从帕齐家族组织的佛罗伦萨共和政府,将美第奇家族定义为大独裁者,开始加入帕齐的政变中。
白色军团的倒戈让美第奇党的局面雪上加霜,市民军在几次冲突中一溃千里,越来越多的小市民出于恐惧而被迫接受帕齐政府的统治,更多人则出于担忧和害怕背井离乡,躲避战乱。
道路上,一支车队向东南方行驶着,一辆马车上,年轻贵族看着迎面而来的难民,看着他们脸上的焦急和惶恐,心情有些低落。
年轻人名叫阿美利哥,祖籍佛罗伦萨,来自佛罗伦萨商业世家之一的维斯普西家族,这个家族虽然远远不能与美第奇和帕齐等家族相比,但依旧是上流社会的一员,歌舞交际圈的常客,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阿美利哥是家中第三子,在遗产分配上没什么优势,很早便开始从事会计,法律等事务,之后受雇于拉斯佩齐亚自由市的一个商会,担任书记员。
几年前,探险家哥伦布获得了东罗马皇室的鼎力资助,开始向西横渡大西洋,探索新世界,各大商会也参与其中,派出考察员,寻求投资机会,年轻的阿美利哥揽下了这个职位,随船同行。
哥伦布的远航虽然与本来目标有所偏差,但还是成功抵达了新大陆,固执地将安地列斯群岛视为东瀛列岛,将古巴岛视为东瀛岛,阿美利哥根据自己的推论提出了质疑,但是被痛骂一通。
后来,不服输的阿美利哥在古巴岛跟着哥伦布派出的外交小队觐见“东瀛国王”,却落入食人族的老巢,一行人中只有他逃了出来,回到了海岸边,见证了东罗马帝国与泰诺人的结盟和对加勒比食人族的彻底灭绝。
经此一事后,哥伦布也不再认为他所发现的土地是亚洲东部,鼓励阿美利哥继续探索,阿美利哥也对神秘的新大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辞去了商会的工作,加入了东罗马帝国殖民部的地理测绘局,负责主导新大陆东海岸的测绘与制图事务。
几年里,阿美利哥乘坐舰船在新大陆的各条海岸上展开考察,绘制地图,记述风土,取样动植物,去过北边的冰海,也到过南方的大草原,渐渐爱上了这种探索与发现的感觉。
与哥伦布等人不同,阿美利哥并非殖民者,而是一位考察者,为了更好地记录地理,他与不少土著部落建立了交往,学会了几种土著语言,保护了不少差点被烧掉的阿兹特克文件,将其汇总起来,进行针对性分析。
阿兹特克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接收了几乎全部的阿兹特克文件,阿美利哥的工作也因此迅速完成,根据他的推断,哥伦布所探索到的土地绝非亚洲东部,而是一片全新的大陆,这片大陆的土地面积极其广阔,南北跨度极大,中间则较为窄小,阿兹特克文明位于正中央的墨西哥高原上,墨西哥高原的北边是沙漠,南边则是雨林,无论是北边还是南边的土著,文明程度都没有阿兹特克高。
阿美利哥对比阿兹特克的记载和自己的航海笔记,绘制了一份新大陆东海岸地图,从最北边的法属哥伦比亚到最南边的拉普拉塔,全部进行了标注,尽管这份地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不算特别详细,但依旧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为后来的航海家和商人指明了大致方向。
阿美利哥成功将新大陆的“亚洲东岸论”埋进坟墓,但这片大陆的官方名称依旧悬而未决。
在此之前,东罗马帝国一直将其简单称为“新大陆”,并未正式命名,阿美利哥的地图呈递到皇帝的案桌后,皇帝大手一挥,直接以阿美利哥的名字为其取名,将其命名为阿美利加洲,即美洲。
皇帝还将美洲大陆分为两份,以阿兹特克以北的大沙漠为分界线,大沙漠以南均为东罗马殖民地,大沙漠以北则是葡萄牙和法兰西的殖民地。
在未来,分界线以南由于说希腊语,又被称为希腊美洲,分界线以北属于广义上的拉丁语系,又被称为拉丁美洲。
当然,在大航海的殖民进程中,很多时候,最初的官方名字都会被民间称呼渐渐取代,最著名的就是原时空中的巴西,从复杂拗口的“十字架之地”直接变成了通俗易懂的“红木”。
“希腊美洲”的称呼没能深入东罗马移民的心,他们对包括新罗马,圣君士坦丁和巴西在内的所有新大陆殖民地取了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埃律西昂。
埃律西昂,极乐净土,理想之乡。
阿美利哥对这些杂事不感兴趣,但对皇帝的青睐感恩戴德,他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的名字竟然能够成为一块大洲的官方名称。
现在,阿美利哥已经正式登记成为君士坦丁堡市民,被授予元老院三级元老的荣誉,当上了殖民部地理测绘局的副总管,在大皇宫的朝堂上也能据有一席之地。
佛罗伦萨内乱后,东罗马帝国积极介入佛罗伦萨局势,派出了一支金融考察团,阿美利哥也借着这个机会回到故土,主持家族搬迁,他改变不了皇帝的决定,只能尽可能让自己的家族免于灾难,希望将维斯普西家族搬往君士坦丁堡,搬往和平而繁荣的国度。
马车上,阿美利哥移回目光,不再管这些流离失散的难民,他并非美第奇家族的死忠者,很早便离开了佛罗伦萨,对这个国家仅有乡土感情,而非家国情怀。
原时空中,阿美利哥也是如此,为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干过事,就是没为佛罗伦萨共和国做出多少贡献。
上一篇:道德绑架?笑死,我根本没有好吗
下一篇:重生南美做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