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172节

但是在这段时间,朝野间所闹出的风波,想来是叫朱纯臣他们,难免在心里多想些什么了。

在他调教的下一代勋戚子弟,没有真正崭露头角前,似朱纯臣这帮老派勋戚,还是要顶在一些位置上的。

无用的勋戚群体,对皇权没有任何益处,相反还会给国朝带来种种隐患和威胁。

有用的勋戚群体,对皇权是一种巩固和延伸,是抗衡朝堂文官群体的一支重要力量。

要不是土木堡之变,叫那时的大明勋戚,多数精英都战死沙场,也不会闹出文武失衡的情况。

处在崇祯皇帝的位置,想要拨正‘文贵武贱’的政治生态,什么都需要从头培养,武将群体是这样,勋戚群体也是这样。

“皇爷,骆养性、李若链求见!”

韩赞周匆匆走进东暖阁,向崇祯皇帝拱手道:“他们就锦衣卫扩编一事,想向皇爷禀明一些……”

“宣吧。”

自袁案定下调子后,先前风光无限的锦衣卫,在暗潮汹涌的朝局中,就像是销声匿迹了一般。

崇祯皇帝忙于处理朝政,忙于制衡朝堂,也就没有再理会锦衣卫。

不过这却叫骆养性他们坐不住了。

尤其是吴孟明、乔可用这帮人。

他们现在拥有的这一切,都是天子赐予的,但天子突然不关心锦衣卫了,叫他们难免有些心慌。

反倒是李若链、曹化雨二人,由于他们在此之前,都被崇祯皇帝交代有相应的差事,每天都忙的团团转,根本就没心思多想其他的。

“臣…骆养性,拜见陛下!”

“臣…李若链,拜见陛下!”

身着飞鱼服的骆养性和李若链,走进这东暖阁内,对看着奏疏的崇祯皇帝,恭敬的拱手作揖道。

“起来吧。”崇祯皇帝开口道:“骆养性,李若链,你们这好端端的,怎么想起来要扩编锦衣卫了?”

虽说在过去那段时间,锦衣卫出了不少力,也做出了不少调整,然距崇祯皇帝心里的锦衣卫,还有这不小的差距。

被骆养性拉来的李若链,沉默不言,也不看骆养性,忙着搭建暗桩体制的他,最近才刚有了些眉目。

在崇祯朝这段历史之中,建虏八旗多次趁着大明虚弱之际,恰到好处的给予大明一次重创。

建虏八旗对刺探军情,收买大明官员、将领,散布谣言等领域,都有着不小的建树,大明在这些方面,可谓是吃过不小的亏。

能叫建虏八旗在这些领域,保持这样的高度和深度,那还多靠大明的第一汉奸,李永芳这个狗汉奸。

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也为了能争取老奴的信任,此僚利用对辽东熟悉的特性,一步步搭建起建虏八旗的情报队伍。

对崇祯皇帝来说,锦衣卫本该在刺探军情、暗杀、反间谍等领域,保持住先前保有的风格,但是受厂番势力的崛起,以及党争的影响,这些技能算是都给丢掉了。

“回禀陛下。”

骆养性收敛心神,拱手道:“在过去这段时间,臣发现锦衣卫现有编制,不足以应对突发情况。

为了叫锦衣卫起到更大的作用,能为陛下分忧,能为国朝分忧,臣与锦衣卫的几位高层商讨,就想着招收一批校尉、力士。”

“扩编这件事情,朕觉得不错,可以做。”

崇祯皇帝放下奏疏,看向骆养性说道:“但内部的淘汰也要进行,在其位不谋其政,没说的,全部都清除掉。

锦衣卫不是养废物的地方,没有真本事,就别揽瓷器活。

朕可是听说,你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对这件事情并不是上心。

先前朕从勇卫营、忠勇军、天雄军等部,挑选出的一批立有战功的夜不收,出任百户、副百户之位,可手底下的人,却没多少能干实事的。”

“陛下…臣一直都很重视此事。”

骆养性心里暗惊,忙拱手道:“兴许是先前忙着督办袁案,底下的人,多少有些……”

“这些话,就不必跟朕分说了。”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锦衣卫这边,朕只看结果,若你能办好的话,那就继续当这个锦衣卫指挥使。

要是办不好,那就不当锦衣卫指挥使。

朕向来都不强迫人。

趁着此次锦衣卫扩编,把该清理的都给朕清掉,先恢复锦衣卫固有编制,若是能办好的话,日后锦衣卫这边,就不单单待在京城了。”

骆养性是什么德性,崇祯皇帝心里很清楚,那就是利己的骑墙派,但就当前的国朝,这家伙却是一把不错的刀。

在锦衣卫的后备力量,尚未培养起来之前,崇祯皇帝还打算多用骆养性几年,叫锦衣卫的框架,先搭建的相对完善再说。

作为大明的国之利刃,锦衣卫不该只留在京城,充当皇权的鹰犬,更该下沉到地方去,尤其是那些边地区域,多多替大明刺探有用的情报,甚至是刺杀对大明有威胁的人。

但是在三年暂稳期结束前,崇祯皇帝没打算这样做,就锦衣卫的内部监察体系,以及外部监察体系,没有搭建起来前,就将锦衣卫放出京城,前去地方的话,那多半都是一帮狼,吃人不吐骨头的狼。

“陛下放心,臣一定会做好此事的。”

骆养性闻言,忙表忠诚道:“臣绝不会叫陛下失望,锦衣卫会在最短的时间,焕发出新的光彩。”

崇祯皇帝所喜欢的,是多做事,多替他分忧,少说话的人,显然骆养性,并不符合这一特性。

“李若链,你这个指挥佥事,先前做事不错,就擢升为指挥同知吧。”看着沉默的李若链,崇祯皇帝开口道。

“对了,锦衣卫这边,朕打算创设个内卫,负责锦衣卫上下全体监察,与南镇抚司职权并不重叠,拥密奏权。

这个职务就由你兼任吧,此次锦衣卫扩编,内卫要做好筛查审核,别叫酒囊饭袋之辈进来,玷污锦衣卫的名号!”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还不忘看一眼骆养性。

此刻的骆养性,内心深处涌出一阵惊疑,他没想到天子竟在锦衣卫这边,专门特设一个内卫,还拥有密奏权。

若是这样的话,锦衣卫内有任何不好的事情,天子都会第一时间知晓,这震慑手段太强了。

“臣领旨!”

李若链神情不变,拱手应道。

“去吧,忙各自的事情吧。”崇祯皇帝拿起一份奏疏,开口道:“朕要处理朝政了,做好各自的事情,尽到臣子的本分,多替朕分忧,国朝不会忘了你们,朕更不会忽略你们。”

“臣等告退!”

心思各异的骆养性、李若链拱手道,随后便恭敬的退出东暖阁。

‘骆养性,若不悬在你头上一把刀,朕这觉,睡的也不会踏实啊。’撇开手里的奏疏,看着骆养性的背影,崇祯皇帝双眼微眯起来。

‘你那颗八面玲珑之心,可要多多为朕解决些事情,不然现在就干掉你,实在浪费你那些才能了。’

第284章 捷报西来

白雪覆盖下的坤宁宫,没有所谓的诗情画意,相反却略显几分凄凉。

“动作都麻利些,将四周的白雪,全都清扫干净,敢叫皇后娘娘摔着、碰着,你们就等着被杖毙吧。”

“哗…哗……”

坤宁宫太监,指挥着数十名宦官,紧张的清扫着所落积雪。

在这内廷之中,谁都清楚,皇后在天子心里的地位,怀有身孕的皇后,那绝对是要特别照料的。

“陛下,您派人打造的这批暖炉,真是挺暖和的。”

周皇后挺着大肚子,看着在躺椅上休憩的崇祯皇帝,笑着说道:“往年这隆冬时节,臣妾这手脚就冻得发凉,虽说添的有火盆,可取暖的成效,却远比不上这些暖炉。

尤其是在这些暖炉上,放上盛满水的铜壶后,整个殿内都暖洋洋的。”

“暖和就好。”

崇祯皇帝转动身体,看向周皇后,笑道:“眼下皇后的身子笨重不少,一切都要小心照料才是。

朕这些时日,一直忙着处理朝政,没有抽出空来陪陪你,这两日,朕也给自己两天休沐日,好好陪陪皇后。”

“陛下,臣妾没事的,您还是要以朝政为重。”

周皇后闻言,心里暖洋洋的,但是嘴上却说道:“陛下是一国之君,怎能被后宫之事所分神?

臣妾知道,陛下立志想带领大明走向中兴,朝中的政务臣妾不懂,但臣妾知道,分神之下,肯定会耽误朝政的。

再者说,臣妾也不是第一次怀有身孕了,臣妾知道该怎样照看自己,陛下就不必担心臣妾了。”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听着周皇后所讲的这些,崇祯皇帝心生感慨,对周皇后的贤良淑德,深明大义,他心里是很满意的。

然而越是这样的话,那怀着的二胎,就断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在原有的历史轨迹中,建虏进犯大明,所产生的危险境遇,间接导致了周皇后早产,最终使得所诞的朱慈烜,没有出生多久便夭折了。

这一世,建虏进犯大明一事,在崇祯皇帝的干预下,并没有朝着更恶劣的态势演变,也使得内廷未受太大影响。

不过崇祯皇帝没有丝毫的大义,他不希望周皇后再早产,若所诞的朱慈烜,是足月生产的话,那或许就不会夭折了。

“朕不担心你,又该担心谁呢?”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朝周皇后走去,说道:“朝中的政务固然重要,但你的身体同样也很重要。

朕还希望皇后,能多多为朕诞下龙子。

先前朕叫王伴伴,在坤宁宫这边,准备了一间产房,叫为皇后接生的稳婆,先熟悉一下环境。

生产一事,皇后不必记挂在心里,你没事的时候,也要多多走动些,这样对你,对肚子里的孩子,都有益处。”

对大明落后的接生环境,崇祯皇帝是不放心的,连医疗消毒这种事情,都没有,无疑对虚弱的孕妇,和刚出生的婴儿来说,那是极为致命的。

首节 上一节 172/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