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476节


叶楚伧对中国报业协会的态度,说穿了就是:我不想管你,但你也别给我闹事。

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那叶楚伧兼任会长还真是好事。有国党中央宣传部撑腰,可以省却许多麻烦,地方党部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杜月笙听两人谈完正事,顿时笑道:“来来来,周先生,萧秘书,喝酒!这道松鼠鱼,选用的是上好石斑,做法正宗,听说用了乾隆年间传下来的秘方。”

“口感确实极佳。”萧同兹突然举杯道,“我再来敬周先生一杯!萧某佩服的人不多,但周先生肯定算其中一个。今日难得见面,还请周先生多多教诲。”

“岂敢,萧秘书过誉了。”周赫煊碰杯道。

萧同兹只比周赫煊大几岁,以两人的名气地位来说,他还真没法在周赫煊面前摆架子。

吃过午饭,杜月笙邀请二人去看戏,地点就在大世界旁边的共舞台。

台上咿咿呀呀唱着昆曲,周赫煊这个北方人也听不懂,只能欣赏演员的唱腔和身段。

杜月笙倒是听得摇头晃脑、乐在其中,突然一个便衣巡捕走过来低声说:“杜爷,《晶报》的事情查清楚了。”

“说给周先生听。”杜月笙继续听戏。

便衣巡捕连忙凑到周赫煊身边,把他们查到的内情说出来。

原来,关于阮玲玉的歪曲报道,是张达民的哥哥在提供消息,其中还有影坛一姐杨耐梅的怂恿。

张达民的哥哥是明星电影公司股东,杨耐梅同样也是从明星电影公司出道。两人见阮玲玉大出风头,心里都非常不爽,于是合计着串通小报抹黑阮玲玉的名声。

这不仅仅出于私怨,还有利益冲突。杨耐梅要保持自己影坛一姐的地位,而明星公司则忌惮刚刚开业不久的联华影业公司,把联华影业的台柱子阮玲玉抹黑,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第二天,周赫煊把阮玲玉叫来,将事情内幕简单的说了一下。

“杨小姐要害我?”阮玲玉难以置信。

如果是张家人陷害她,阮玲玉还比较想得通,可杨耐梅就有些莫名其妙了。阮玲玉刚刚出道时,杨耐梅就已经是大明星,两人见过几面,但根本没有深入交流过,更谈不上有什么仇怨。

周赫煊问:“你打算怎么处理?”

阮玲玉想了想说:“算了吧,跟记者解释清楚就好。”

“你呀。”周赫煊摇头叹息,“人太善良了,总是会被人欺负的。”

周赫煊没有继续找杜月笙帮忙,因为没必要。他让律师给《晶报》发函,要求对方登报道歉,并澄清其不实报道。与此同时,《大公报》发文怒斥《晶报》,抓住“私生女”这个关键词不放,批评花边小报为了销量不顾事实,肆意侵犯他人名誉权。

20岁的阮玲玉,居然有个10岁的私生女,脑子正常的人都能判断真假。

《大公报》的报道一出,《晶报》的竞争对手们纷纷落井下石。而上海的文化圈子也随之发力,把《晶报》骂得狗血淋头。

从这里就能看出,周赫煊在民国文坛的影响力有多大。作家、诗人、批评家……认识或不认识的,无数人站出来帮忙,瞬间就把《晶报》给骂得懵逼,销量至少锐减三分之一。

千万不要跟文人玩笔杆子。

事情以《晶报》公开道歉,并赔偿1000元名誉损失费结束。阮玲玉当着记者的面,宣布把这1000元捐给灾区,获得舆论的广泛赞誉。

到十二月初,《神女》电影版的筹备初步完成,阮玲玉也进剧组开始拍戏了。

而张学良的妻子于凤至,也从东北赶来,夫妇俩一同前往南京开会,蒋四小姐的处境变得有些尴尬。

至于周赫煊,当然也跟着去南京。因为教育部向他发出了邀请,商讨“中国语言文字学会”的创建事宜,同时还有个劳什子的“亚洲文化协会”要成立。

以周赫煊的文化影响力,这些大型协会是必须邀请他的,否则成立起来都没有权威性。

第四百零五章 汉语和汉字

中国语言文字学会筹建讨论会议,在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举行。包括赵元任、钱玄同、王国维、吴稚晖、黎洪熙、陈懋治、沈兼士、黄侃等诸多语言文字学家,都受邀来此,共同讨论汉语汉字的发展问题。

会议是由教育部主导的,标准国语拼音表(罗马字拼音)已经制定出来,马上就要最终确定,然后向全社会公开。会议的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大家竭力推广标准国语,二是商讨汉字简化问题。

推广标准国语大家都没有异议,毕竟方言太多不利于交流,但在汉字简化问题上,大家争论得格外激烈。大致分为三派:一派比较守旧,认为繁体字不需要改动;一派主张改革,要求推广简化字;最后一派则无比激进,认为应该废除汉字,改用拉丁字书写。

废除汉字派由于比较扯淡,毫无操作性可言,他们提出的方案很快就被排除。

剩下的便是繁体派和简体派之争了……

钱玄同拿出一叠稿子说:“这是我五年前制定的《第一批简字表》,共收录2000多个简化字。这些简字并非我生造的,都是取自已有古籍,在推广上并没有什么难度。我认为,汉字必须简化,这才有利于印刷、出版、学习和传播。不但如此,我认为教育部应该出台文件,倡导使用新式标点、阿拉伯数字、公元纪年法、汉字横行书写。比如许多报刊,就还在采用竖行书写方式,这是很不方便的,也给大众做出了错误示范。我建议,政府应该下令,所有报刊必须横排印刷!”

蒋梦麟前段时间卸任了教育部长一职,这个职务暂时处于空缺状态。教育部副部长段锡朋说:“关于推广新式标点和横排书写这些议题,我们以后再讨论。简化字嘛,我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的,但能不能获得教育部通过,必须召开教育部大会才能决定。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要问题,是标准国语和汉字的推广,以及筹建中国语言文字学会。诸位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畅所欲言。”

赵元任举手道:“推广标准国语,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广播,广播听众人数众多,但播音员的国语发音却很有问题。就拿中央广播电台来说,这是中央政府的直属电台,但国语说得依旧很糟糕。”

段锡朋点头道:“我会跟中央电台沟通联系,赵教授请继续。”

赵元任又说道:“第二就是唱片,教育部可以录制国语唱片,用标准国语朗诵诗歌、散文和小说。这些唱片应由教育部采购,下发到各所大学和中学。也可以提供给电台,在广播里播出。还可以在市面上销售,供那些有心学习国语的人购买。”

“嗯,好主意。”段锡朋笑道,他扭头看着周赫煊,“周先生一直不说话,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周赫煊是懒得说话,有赵元任、钱玄同这些语言文字学家在场,他根本不用表达自己的观点。

至于推广现代汉语拼音,周赫煊连想都没想过。钱玄同、吴稚晖那帮人忙活了十多年,南京政府又组织人力物力两年多,终于搞出罗马字拼音方案和字典,怎么可能推翻弃用?

特别是《国音字典》,那可是“国党四老”之一吴稚晖亲自编写的,全部采用罗马字拼音。如果有谁敢提议另行使用别的拼音方案,估计吴稚晖会气得跳起来——他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
首节 上一节 476/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