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297节
一大群“叫花子”的目光都投了过来,眼睛里满是期待和忐忑。
程立顺没好气的拍了下桌子。
“兵团那群死抠门的,你们还不知道?”
“答应给咱们留这么多钱,不过是因为人家兄弟单位说了,四年之后要见到成果!”
“五年之后人家要起码三万亩的幼株。”
一帮人这才撇撇嘴,果然如此!
要是对方兄弟单位不说这个条件,这些钱怕是兵团只会给他们留个三瓜两枣的。
不过程立顺还有一句话没有告诉大家。
东北建设兵团驻部招待所的所长说了,如果项目研究到一半又缺了资金,可以再次找他解决。
程立顺不准备把这个信息告诉大家,就是怕下头的人就此大手大脚起来。
没有人清楚张宏城对程立顺这个项目的关注度和期待有多高。
只要程立顺项目组的棉种能提前五年面世,刚好就能赶上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大布局。
别的不说,光国内的几大建设兵团,如果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大量种植这种长绒棉。
依靠国内逐渐增长的棉纺市场,原本在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初期陷入困顿的各建设兵团,自力更生的能力将不可同日而语。
只要届时手里拥有足够的长绒棉原料。
哪怕国外势力如何打压我们的出口和原材料进口,仅仅依靠国内庞大的棉纺品消费市场,各大型棉纺厂有很大程度上能避开那凄惨的结局。
张宏城向程立顺小组提出五年后要三万株幼种的要求,其实是他给东北建设兵团留下的最后一个礼物。
只是现在还没人知道张宏城的这个超远布局,会给兵团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但在这个纷杂的年份,人事起起伏伏,刚刚经历了大换血的东北建设兵团,多了很多新面孔。
在这些新面孔中,有些年富力强的人,正踌躇满志的准备再立新功。
时代风云激荡,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难得的晋升机遇。
因为往往在这种风气下,打破常规的提拔是寻常可见的。
如果等到风云变幻结束,一切风平浪静,那么所有的规矩将再次成为束缚,所有人只能按部就班的去熬。
一样米养百种人。
有人来到新的岗位后带着谦和相处的心态,也有人目光敏锐的看中了原单位无人认领的功劳。
在某些新人眼中,一直被原兵团大佬们护在羽翼下的沪上招待所,就是一个堆积满了功劳的地方。
更妙的是只是短短一个月内,沪上招待所上空所笼罩的保护罩便消散一空。
他们只需要玩一个小小的调动游戏,就能轻松地将这只鲜美无比的桃子收入囊中。
牛海鑫从京城来到佳木斯已经度过了三个月。
在三个月里,他和很多人做了许多的工作,终于成功的让他们这帮人正式走向台前。
而他靠着一张巧嘴和扎实的背景,从马上就要上任的康部长手里拿到了,即将新设的兵团驻沪办事处主任兼招待所所长一职。
所有人都对他眼红的相当厉害。
东北建设兵团部谁不知道沪上招待所已经被张宏城经营成了一只下蛋的金鸡。
而偏偏关于这个招待所的所有功绩,兵团部一直没有向更高层反映过!
牛海鑫眉飞色舞,回到自己的临时办公室,抓起电话就要去了京城。
“友诚,这回可真是谢谢你,要不是你叔叔力挺,我想拿下这个职位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啊。”
电话那头是牛海鑫的朋友,两人虽然相差八岁多,但牛海鑫在京城的时候向来是以对方为主。
“牛哥,这个事儿好说,”对面的人话语中带着一丝狠厉,“等你去了沪上,我托你办的事,就麻烦你好好操办操办!”
牛海鑫微微一笑。
“那个姓张的已经没了靠山,兵团里剩下的那帮老家伙,不过是看在他以往的功劳,再略略帮他转圜了几句罢了。”
“你放心,康部长已经和我商量过了,这家伙就让他回东北去种地好了,呵呵呵呵。”
“我就不信他连种地都能种出花样来?”
电话挂断。
京城这边的某处寓所里,铁青的表情正从康友诚的脸上散去。
多日不见的轻松,终于再次出现在了他的脸上。
对于他追求庞媛媛这件事,家里给了十二万分的支持。
只不过让康友诚忧心的是,正在休养中的庞媛媛,竟然总会不自觉的把话题引到那个人的身上去。
事关康家未来的大规划,那便由不得他们康家借着东北建设兵团大换血的机会,对那个姓张的下狠手了!
第266章 桃子芯都是烂的
牛海鑫能拿下这个岗位,其付出的不仅仅是欠康家的大人情。
为了和其他竞争者谈妥,他少不得要做出各种让步和承诺。
例如沪上招待所账上的那些钱,他就和好几个人已经谈妥了事后分配的方式。
无非是利益交换,用支持他上位来换取大部分的钱转到其他部门,去办其他能做出功绩的事或者纯粹是替人补窟窿。
沪上可以用来做利益交换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
牛海鑫接任的文件还没下达,他已经因此忙得不亦乐乎。
例如那个修的金碧辉煌,却从来没有住过人的十二套包间。
有好几个兵团内部单位的关系户就已经和牛海鑫谈好,下回去上沪上要好好的开开洋荤,而且这价格还得是真正的内部价!
三毛钱一晚上,牛海鑫轻轻松松的许诺了出去。
这让牛海鑫在兵团的风评一时还颇为不错。
甚至有部分人还认为在这一点上,牛海鑫比起张宏城,确实显得更优秀。
在牛海鑫看来,只有那些眼皮子浅的人才会盯着占住宿方面的便宜。
真正有城府的,盯上的是兵团招待所在沪上的那些房产。
招待所本部的那两栋楼,已经被很多人惦记上了。
既然要升格为驻沪办事处,那么各单位都有理由往办事处里塞机构代表。
一个部门占一两个办公室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然后是张宏城替兵团赚来的那八套房间。
他们当然没想过自己去住什么的,都是拿着兵团的资产对外做人情,替自己在沪上的关系和朋友来“借”住。
牛海鑫显得颇为长袖善舞,表面上委婉拒绝,但私下里已经和不少人达成了协议。
牛海鑫有时心中冷笑。
他听说张宏城在沪上的人脉不小,但自己靠着他弄来的这八间房间,也能提前经营起一个沪上的关系网来。
如果这个小张知道了,怕是会被气炸肺……。
牛海鑫正在查看驻沪招待所所有人员的名单资料。
除了少数的几个正式职工外,其她的人几乎全是临时工,而且还以年轻的女同志居多。
“难怪那几个家伙要找我牵线搭桥,”在看到这些女员工的黑白照片时,牛海鑫古井无波多年的心也不禁动了一动,“这莺莺燕燕的,我一看就知道这个张宏城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尤其是张宏城的对象楚描红,难怪有些人一直在惦记着,甚至还不惜想让自己想办法拆开的那一对。
“呼呼呼,”牛海鑫有些燥热的松开领口,“这沪上的丫头品质确实是好,但想让我老牛替你们牵线搭桥的话,之前说的那点代价可不行!”
……
兵团部指定牛海鑫来接替张宏城处理驻沪办和招待所的事务,就是看中了牛海鑫的交际能力。
在他们看来有牛海鑫这样的老同志在,最起码沪上的工作不会因此陷入停顿。
只要牛海鑫能把主业抓起来,那就算在明面上压过了张宏城这个小年轻一头。
至于沪上招待所会不会因此出问题,即将上任的康部长对此嗤之以鼻。
张宏城这个人在这一段时间会回到东北被雪藏,去种种地,好好修身养性一番。
如果沪上问题真的大了,一个驻沪招待所副所长的职务,足以让这个小年轻如获甘霖。
甚至那时候就算是招待所的正所长也不是不可以给,反正他上头还有牛海鑫这个驻沪办主任压着。
康书茂部长认为以自己多年的御下手段,搞定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还不简单。
哪怕那个小年轻找到关系想要调走,只要自己不松口,他哪里都别想去。
就算马上就要退下去的老李有意见,他也有话说。
他不会把这个张宏城降级安排,而是会给予对方一个重任。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