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梅兰芳传

梅兰芳传 第46节

司徒宽在一旁着急:“夏威夷的行期已定,也无法更改了。怎么办?” 院长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也许还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办法:提前开一

个特别会来举行仪式,但仍然需要全体董事通过。我记得十多年以前,曾有 英国工党主席麦克唐纳来美,东部某一座大学赠予荣誉头衔。也是因为时间

不凑巧,就提前开了一个特别大会举行仪式。数十年来,只此一例。” 第二天,院长召集大会,提出为梅兰芳提前举行仪式的建议,竟然获得

全体通过。于是,特别典礼举行的日期,定在了五月二十八日。 据齐如山回忆,那天下午两点,梅兰芳在齐如山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

波摩那学院。梅兰芳先到院长室换上了博士礼服,然后由邓勤、徐璋两位博 士陪同,走进礼堂。礼堂大约可容千余人。台上排列着二十多排椅子。院长,

梅兰芳,邓勤,徐璋都坐在第一排,其余各排则分坐着学院董事、教授等百 余人。齐如山也身着雍容大雅的博士眼,侧身其中。台下坐满了学生,两廊

为来宾的座位。学者们济济一堂,气氛十分肃静。对面楼上,端坐着高级生 二百余人,全穿着整齐的学士冠服,尤为庄严。

入座以后,院长先致开幕词。接着,在乐曲声中,对面的高级生唱起了 庆贺歌。

歌毕,福瑞曼博士代表全体教授登台讲演,讲演的题目是《青年人的义 务及责任》。最后一段内容是:现在中国来了一个青年人,可以做人们效法

的榜样。这位青年就是梅兰芳。我初次看梅兰芳演《春香闹学》时,觉得滑 稽无比,笑得几乎喘不过气来。等到在后台再见到他时,却见他满脸静穆之

气,接人待物极其谦恭和蔼,就知道这是一位大艺术家了。梅先生世界知名, 见了长者还斤斤于礼,这是我们美国青年最缺乏的品质,因而我说应该以他

为榜样!中国的礼教原本如此,如果父兄子弟一起相处,青年人对于年长者 都知道应该怎么做。故而,中国人见人先问年龄,如果比自己年龄大,就执

弟子礼,所谓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这就是我们应该常常 向他们学习的地方。

讲演完了之后,邓勤博士离位,在院长座位稍斜一点的地方立定,院长 也随之站了起来。邓勤博士开始致辞:中国大艺术家梅兰芳,艺术水平之高,

世界公认。但人们只知道他是大艺术家,而不知道他是大文学家。梅兰芳演 戏之外,更竭力于戏剧学术,研究剧学二十余年,创作甚多贡献于社会者也

极多。家中藏书甚富,关于戏剧图书尤多。最近,在北京首创戏曲学院,自 任发起人。梅兰芳不仅有功于艺术,而且有功于社会,更有功于世界。现在,

特将他介绍于院长之前,请院长赠予梅兰芳文学博士荣誉头衔。梅先生对社 会的贡献,与本院赠予荣誉头衔的规章条例。极其相符!

邓勤博士致辞完毕后,请梅兰芳起立,把他介绍给院长。院长说:邓勤 博士所称颂的梅先生对社会的贡献,我早有所闻。现在,我代表本院全体教

授同仁,赠予梅兰芳荣誉博士学位。说完,将博士文凭亲自授予了梅兰芳, 然后,由另外两位博士将“博士带”披在梅兰芳肩上。顿时,全场响起了热 烈的掌声。

梅兰芳登台演说,致答谢词:

“院长先生,院董诸公,教授诸公,各位同学,各位来“兰芳今日得蒙 奖授荣衔,非常感谢诸公!此举表现了对于我们中国人最笃厚的国际友谊!

“兰芳不过是微末的个人,游历贵邦,是来吸收新文化的,随带表演一 点自己的艺术,借以博取贵国学者的批评。游历将完,细心体会,知道得到

了诸公对于我们民族的益加谅解和同情,这不啻是我们的艺术成功,乃是贵 国人士的好感,能够明了我们这次游历的意旨。

“从大的意义上说,我们此来是要尽我们微小的力量,促进文明人类最 恳切希望的和平。按照历史的例证说来,真和平是不能够从武力上得来的;

人类希望的和平,不是暴乱后的平静,真的和平是要从精神理智与物质里面 增进人类的发展和生长,要维持世界的真和平!

“人类要互相了解,互相原谅和同情,是要互相扶助的,不是要互相争 斗的。我们中美两大民族,希望的人类和平是根据国际信用和好感;要达到

这个目的,需要大家从艺术和科学上有具体的研究;要明了彼此的习惯,历 史的背景,及彼此的问题和困难。

“兰芳此次来研究贵邦的戏剧艺术,荷蒙贵邦人士如此厚待,获益极多。 兰芳所表演系中国古代的戏剧,个人艺术很不完备,幸蒙诸公赞许,不胜愧

怍。但兰芳深知诸公此举,不是专奖励兰芳个人的技术,乃是表现对中国文 化的同情,表现对中国民族的友谊。如此,兰芳才敢承受此等莫大的荣誉,

以后当益勉力,才当得起波摩那学院家庭的一分子,不负诸公的奖励!”

梅兰芳演说完毕,又由梅其驹用英语翻译了一遍。之后,掌声雷动,长 达数分钟之久。然后奏美国国歌,全体起立,对面礼服生再唱国歌,唱完之 后,典礼就结束了。

散会后,人们并没有离去。身着博士服,肩披博士带的梅兰芳一下子被 人们围了起来。各位博士纷纷前来握手祝贺,院长和诸首脑也来盛赞梅兰芳

的演说词。他们说:梅先生的演说词,立意很高。从这个学院赠予荣誉学位 以来,这是最好的发言。他们索取了梅兰芳的演说稿,准备排印出来,分发

给学生阅读。接着,梅兰芳和大家在一起合影留念,又与院长合照了一张。 最后,在该院饭厅与大家共进晚餐。餐厅共设三十余桌,每桌十余人。

梅兰芳、齐如山等人共坐两桌,座中有院长一家,邓勤博士一家,以及教授 数人。其余约有学生三百余人。聚餐期间,欢悦的气氛一直充溢着四座。快

结束时,有音乐系的学生起立唱歌三次。后来,又专门移到梅兰芳博士座前

歌唱,以表示亲近。 聚餐结束后,院长又引导着客人参观了校舍等处。

回来的路上,两边满是繁盛的花木,其间生长着一树树如画的桔柚,蓓 蕾满枝,美丽非凡。这一幅生机盎然、郁郁勃勃的立体画面,既是刚才博士

授衔典礼上热烈气氛的生动延续,也是梅兰芳此时此刻激动心情的真实刻 画。

博士!而且是美国高等学府的文学博士!这确实是梅兰芳出国演出以来, 也是梅兰芳有生以来所获得的最高荣誉。如果说,清白的名声,精湛的技艺,

优良的品德,一直是梅兰芳待人处事之生活原则的话,那么,他做梦也没有 想到这些会带给他如此崇高的荣誉。

艺人,也叫优人,在中国从来就是被看客们玩弄的对象。战国时期,优 人为帝王的“弄臣”,只配被皇帝和大臣们戏耍,稍有不慎,触怒什么人,

就会招致杀身之祸。齐国优施被孔子正典刑就是一个极其深刻的事例。这种 例子历代史不绝书。宋元明初的乐籍制度,又从政治上限制了优人与其他社

会阶层平等的权利,他们和妓女一样被拴牢在自己的行业里,不能脱出。曾 有一些艺人想让自己的子弟通过正常的科举道路达到改变身分的目的,遭到

统治阶级的一再禁止。元代明令规定倡优子弟和有过违法行为的人一样,不 得参加科考。元末明初的社会动荡,曾给一些艺人之家带来改变乐籍的希望,
首节 上一节 46/95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乾隆传

下一篇:自慢: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