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梅兰芳传

梅兰芳传 第88节

地走进安放着亭子、粉墙、小桥、花树、假山、石桌的表演区······在灯光的 照耀下,人们仔细端详着梅兰芳的化装,一个个地竖起了大拇指。

化装问题解决后,布景问题、录音问题也一一得到了解决。 十二月七日,影片正式开拍。拍摄过程,也并不如原先设想的那样容易。

几天之后,样片出来了,意见也跟着来了。电影厂厂长汪洋传达了大家讨论 后的意见。他们认为已拍成的片子有如下缺点:一、布景方面,树上的花,

花台的花,地上的花,过于堆砌,牡丹亭的色彩、式样、位置也不合适。二、 运用色彩不够灵活,例如仙女身上披的红绿纱像一大块红绿布一样差不多将

大半个身体裹住,过于强调颜色就掩盖了服装的图案,同时也缺乏仙气。三、 舞蹈方面,仙女二十人同舞,拥挤得走不开,队形也不好处理,应改为三个、

五个、十个、八个,次第出现。仙女如用披纱,水袖可以免去。四、镜头处 理,柳梦梅与杜丽娘的镜头,不敢大胆突破舞台框框,分切镜头,显得呆板,

应参用画外音,变更位置,不要两人老是对立着。”

汪洋说完这些后,将目光转向了梅兰芳和俞振飞:“讨论的结果,建议 重拍,现在征求你们的意见。”

许源来也提到了拍、演双方的配合问题,他说:“在前一阶段的拍摄中, 好像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梅先生认为应该服从导演,对戏曲表演的某些方

面,不便提出意见来变更导演的意图,而导演则为了尊重梅先生,对电影的 要求也不好意思提出过多的意见。双方的合作关系,似乎太客气,反而于工 作有损。”

梅兰芳和俞振飞都同意重拍。 在第二次重拍时,梅兰芳和导演都接受了许源来的意见,打开了互相迁

就的局面,尽可能地发挥了各自的积极性。于是,拍摄进行得十分顺利,速 度也加快了,有时一天甚至能完成七个镜头。

布景重搭后,疏旷清朗,色彩淡雅,纠正了堆砌拥挤的弊病。拍“堆花” 镜头时,花神们五人一组,轮番出现,飘忽有致。最后的群舞场面,在队形

和集体动作方面,都比从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梅兰芳和俞振飞两人一些对做的身段、表情都比以前融洽自然,镜头的 处理也较以前灵活。拍“梦会”这场戏时,俞振飞将柳梦梅“那一处不寻到

却在这里”的诚挚感情表演得恰到好处,而梅兰芳则通过与柳梦梅的多次对 眼光,以及如穿花蝴蝶般追扑闪避、翩翩对舞的身段,将杜丽娘那种青春的

热情和少女的纯真,尽情地表露出来。

拍摄杜丽娘游园回房后的一段独白之前,梅兰芳预先在家里琢磨了几 天。这段独白在舞台上是一个人坐着念的,全靠面部表情和手的小动作来刻

画她倦游归来寂寞伤感的神情。而电影里则要求在室内边走边念,还有卷帘、

凭窗远眺等身段,给了梅兰芳更多发挥的机会。在每次拍摄之前,梅兰芳都 要到表演区域向导演、摄影师仔细了解角度和位置,尽量思考这个镜头里电

影与舞台的区别,从而做出相应的安排。这样一来,表演就显得从容得多。 拍摄“出窍”、“入窍”时,原来的设计是搭一高台,加一窄的斜坡。

“出窍”时从下面向高台走上去,“入窍”时,则由高台上走下来。梅兰芳 试拍时,因穿的是皮底彩鞋,下坡时摔了一跤,使全场工作人员大吃一惊。

当即研究解决的办法。第二天,一些人别出心裁,让杜丽娘站在一辆车子上, 由别人用绳子拉车移动,这样上下坡不仅稳妥保险,而且凌空的感觉更为真

切。拍摄那天,正赶上下大雪。扮演杜丽娘的梅兰芳坐着汽车在大雪纷飞的 深夜里往返奔波,不禁想到:汤显祖若见今日场景,定当掀髯一笑······

《游园惊梦》的摄制工作终于完成了。梅兰芳怀着满意而兴奋的心情, 坐在放映室里,欣赏着自己的又一部杰作。那浓淡深浅配合得极为和谐的色

彩搭配,那不仅表现了时代特点,而且还为表演留出了充分余地的布景设计; 那既保持了戏曲表演艺术传统,又发挥了电影艺术特点,并体现了导演、摄

影师独特风格,灵活多样、衔接自然的镜头处理方式;那使人听着既清晰、 又柔和的录音效果,都给人以种种美的享受。特别是影片结尾时,当杜丽娘

扶着春香缓缓走入内室之后,画面上只剩下了寂寂春闺。幽静的萧声中,夹 杂着几下三弦的叮咚声,在一种“深院无人春昼晚”的意境中,留下了这一

诗剧的袅袅余音。

《穆桂英挂帅》

一九五九年三月十九日,梅兰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介绍人是中国戏曲 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庚和中国京剧院党委书记马少波。

梅兰芳入党前夕,周恩来总理曾向马少波提起:“一九五七年程砚秋同 志入党,我做了他的介绍人。今年梅兰芳同志入党时,如果他有此要求,我

也愿意做他的介绍人。”

为此,马少波曾征求过梅兰芳的意见。梅兰芳恳切他说:“总理关心我, 我很感动,总理做砚秋的入党介绍人,我也感到光荣。但是,我想,文艺界

像我们这样的人很多,如果大家入党都由中央领导同志做介绍人,那就负担 太重了。我是一个普通党员,最好找最了解我的同志做我的入党介绍人。当

然,最了解我的是您(指马少波)和张庚同志了。您二位是两个院的党的负 责人,可以经常帮助我!做我的入党介绍人,最合适不过了。”

马少波随即将梅兰芳的这个想法向总理进行了汇报,总理表示赞许,并 说:“梅兰芳同志思想境界很高,真是一个好同志。”

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三十八周年,中国戏曲研究院党支部为梅兰 芳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

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张庚主持,文化部党委副书记王友唐参加了会议并讲 了话。梅兰芳在党旗下庄严地宣誓。在这次宣誓会上,他激动他说:“今天

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又是我入党宣誓的日子,也是我一生最感到光荣 的日子。······今后要做出对党有益的事情,凡是对党不利的事情,就绝对不

做,坚决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和资产阶级划清界限,这更是我首先应该做 到的。因为我是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尽管光荣地参加了党的组织,若立

场不稳,就不配站在我们党的队伍里了。我是一个戏曲演员,过去演了几十 年的戏,也曾排演和创作了不少的新剧目,但解放后,没有排演过新戏,怕

排了戏演不好,会把我在群众中的一点声誉一扫而光。这无疑是个人思想在 作怪。我最近排演《穆桂英挂帅》的时候,把上面所说的错误思想克服了,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使它在舞台上和观众见了面。······如果没有党的领导和 编导、剧团同仁以及文艺界朋友们的大力帮助,我想把这个戏搞好是不可能 的。”

同日,《人民日报》头版二条,发表了题为《新党员在党的教育下进步 快——首都和上海上半年有大批优秀分子入党》的专题报道。报道中有段文
首节 上一节 88/95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乾隆传

下一篇:自慢: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