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天朝悲歌-石达开

天朝悲歌-石达开 第35节

“臣叩谢皇上隆恩。赛尚阿首先奏言,‘臣细细想来,官军失利,实不在于一将一
地之得失,而由于整个八旗与绿营暮气太深,官气太重,将骄卒惰,难以言战。官军勇
敢作战舍生忘死不如贼,吃苦耐劳士气不衰不如贼,行军神速长途奔突不如贼,同心合
力团结如一不如贼。虽然也有奋身杀贼立功的人,究竟少数,不足以挽回大局。当兵的
只知拿饷打仗,一旦无饷或赏银少了便不愿作战;当官的则只为了保顶戴和身家性命,
或彼此争权闹意气,打仗反而放在第二位,如此军队岂能克敌制胜。’”
皇上倾耳细听,脸色却渐渐难看起来,眉峰频蹙,打断了蕴章的话说道:
“八旗与绿营真是到了如此不堪的地步了吗?除了他们,朕又能依靠谁呢?”
蕴章道:
“赛尚阿也想到了这一方面,他启奏皇上,‘今日灭贼,必须倚重地方士绅办的团
练,士绅与团勇都是为了保卫家乡而战,入团亦非为了饷银生计,遇贼则更是拼命阻截
围攻,奋不顾身,比官军顽强得多。举人江忠源在家乡举办团练,称为‘楚勇’,在广
西蓑衣渡口拦击发匪,立下大功,又在长沙守城中,城墙随破随堵,若不是他的楚勇,
长沙早已不保’。所以,赛尚阿托臣奏请皇上,今后惟有大办团练,以团勇逐渐替代八
旗、绿营为主力,才能建立一支生气勃勃的军队,担当平定发匪的重任。”
皇上合目静听,似在斟酌赛尚阿的建议是否可行,又听得彭蕴章继续说下去:
“赛尚阿还说:发匪一路骚扰,一路扩军,所招纳的多是农村贫苦农民和矿工,如
果大办团练,能将这些人都招为团勇,编为军队,则原来盲从发匪的人将转而为朝廷效
力。因此,办团练一则为了强兵;二则可以与贼人争兵源。兵源在我,则发匪无能为力;
三则团勇兵饷概由地方自筹,兵力强大可以出省作战的,才由户部酌拨兵饷,这样,朝
廷可以有限兵饷维持更多的兵勇。’一举三利,似可采择。臣意各省督抚无力兼顾团练
之事,不妨另选在籍三品以上官员充当本省团练大臣,才能将分散在各府县的零星团勇
训练成一支可用的大军。谨将提审赛尚阿的问答,录为供辞,恭请皇上圣鉴。”
奕詝接过蕴章双手呈上的笔录,虽然赛尚阿的陈述颇有见地,终觉远水救不得近火,
并不将挽救大清江山的希望寄托在团练身上,他略略翻阅了一下,说道:
“很好,团练之事就先从湖南省试办吧,军机可以看看湖南在籍官员,有谁可以出
任团练大臣的?”
蕴章叩头道:
“原礼部侍郎曾国藩是湖南湘乡人,现在丁母忧在家守孝,似可下旨以他为湖南全
省团练大臣。”
奕詝道:
“曾国藩这个人很讲究理学,立后大典还是他主持的,但不知书生是否能带兵,且
先下了谕旨再看他办事如何吧。其余沿江各省,军机上亦可以提出团练大臣人选,候朕
圈定。”
蕴章退下之后,第二天一道以曾国藩帮办湖南全省团练的廷寄谕旨,就由兵部差官
飞快地递往长沙巡抚衙门去了。至于赛尚阿,皇上挥笔朱批,将他释放出狱,发交直隶
总督差遣,不久又调回京城协办城防,侥幸免于一死了。
却说礼部侍郎曾国藩是京中有名的理学家,很得皇上器重。咸丰二年挑选各省乡试
主考,皇上钦赐曾国藩为江西主考。京官清苦,往往入不敷出,一任主考,可得棚费二
三千两银子,不但弥补了亏空,且可在家乡买田造屋了,这也是皇上调剂他的恩意。国
藩于六月二十四日出都,由门生李鸿章送到芦沟桥,方才分手。不料行到安徽太和县境
内的小池驿,正逢家中男仆赶来京中报丧,却道是江太夫人病故。国藩大恸,只得放弃
学差,换了孝服,于八月二十三日赶回湖南湘乡白杨坪家中哭殡,上了奏折报忧,他是
道学先生,决心服丧二十七个月方才回京做官。
这时候,太平军西王萧朝贵突击长沙失败,大军由郴州续发,正开始新的攻城战斗。
长沙城内外士民家口纷纷逃难,就连远在百里之外湘乡白杨坪附近的乡绅地主们也惶惶
不安,以为一旦长沙失守,沿湘江一带地方的城镇乡村都不免为太平军所侵扰,富户必
然落得倾家荡产,陆陆续续逃走了不少。曾家五弟兄,国藩居长,守灵哀祭之余,除了
老二国潢里里外外安排家事外,其余国华、国荃、国葆三兄弟时常聚在国藩书房中议论
时局。国华告诉大哥,本县知县重视团练,已经礼聘教书讲学的罗泽南先生去县城训练
团勇二三百人,好友李续宾、李续宜兄弟是罗先生的门生,成了团练的骨干,他也准备
去参加。国藩道:
“这很好,面对逆匪猖獗,只有号召乡人团结一心,训练成一支能够勇敢作战的乡
勇,才能保卫家乡,不然坐受宰割,或是消极逃避,都只能助长贼势。”
过了几天,国华进城参加县里团练去了,国荃、国葆来到大哥书房,神秘地抽出几
张石印的文书,放到桌上,笑嘻嘻地说道:
“大哥,你瞧瞧这是什么?”
国藩伏案瞅那上面一张标题是:
真天命太平天国奉天讨胡檄
不觉大吃一惊,慌忙用桌上的一叠稿笺遮住了,斥责道:
“你……你们怎么把贼人大逆不道的狂吠乱言,都带进家中来了!我家世受皇恩,
一门忠孝,怎可看这些东西!快快拿去把它烧了!”
国荃笑道:“莫慌,莫慌。兵法云,打仗讲究个知己知彼,大哥就譬如做了一军主
帅,探子得来的敌人文书,你也闭上眼不看,说是怕污了双目。也许那文书中有重要线
索可以打胜仗呢,你也不看?”
国藩叹口气,说道:“你们也太淘气了!”于是移开稿笺,将那《奉天讨胡檄》从
头到尾细细看了一遍,忽然默默地不作声了。国葆顽皮地笑道:“大哥,怎么样,这篇
文章不坏吧。他用民族大义,打动我们汉族士民的心,号召起来跟他们一起造反。我和
九哥(国荃,大排行第九)都被感动了,你呢?”
国藩长叹一声说道:“感动的话,不能说,不能说啊!身为汉族,很容易被这些以
民族大义为幌子煽惑人心的话所打动,可见发匪营中有人,知道利用民族仇恨来举兵谋
反。可畏,可畏!我家所受皇恩深重,自然不会听信草泽匪徒的盅惑之言,别的士绅之
家就难说了。特别是科举落第或是仕途不得意的人家,只要发匪打了几次大胜仗,占了
许多城池,难免没有人改换门庭,投靠他们。或为他们出谋献策,或为他们领兵打仗,
朝廷就更加危险了。北宋时代,辽金两国所以突然崛起,固然武功强盛,而重用了许多
很有才干却不得意的汉人,有着莫大的关系。发匪这一篇檄文。是离间满汉关系很厉害
的一着棋啊。”
国荃笑道:“大哥莫急,且再看了下面两篇文书再说。”
国藩看那第二篇是《救世安民谕》、第三篇是《救中国人民谕》,都是由太平天国
“左辅正军师东王杨、右弼又正军师西王萧”联衔发布的,读了之后,不觉拍案大喜道:
“朝廷有救了!”
国葆故意问道:“何以见得?”
“你们看!这下面两篇文字,满纸上帝耶稣,什么‘上帝降凡主张’,什么‘天兄
耶稣降凡拯救’,什么‘天王奉天诛妖’,什么‘速即反戈替天诛妖’,荒唐,荒唐!
我们中国士大夫能信这个吗?他们那个所谓‘拜上帝会’哄骗穷山僻村的无知愚民,居
然裹挟了一些人到处流窜。以为也能使通都大邑的士绅跟他们作乱,那就大错特错了。
中国士大夫历来信奉儒家思想,与洋教格格不入,发匪以上帝耶稣来诱说,适得其反。
看了《奉天讨胡檄》,也许还能触动极少数人的民族情绪,可是一旦看了他们搬弄上帝
耶稣的文书,就会嗤之以鼻,断定他们不能成大事。而且这两篇东西一概鄙俚粗俗,文
字不通,满纸‘斩妖’、‘诛妖’,令人生厌。可见他们不过是一群愚昧小民,其中或
首节 上一节 35/93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我的父亲张恨水

下一篇:苏东坡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