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袁隆平传

袁隆平传 第16节

人各有不同的命运,不同的遭际。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一个人的出身是很重要的,因为人们时时刻刻都在窥视着阶级烙印,所以一个人命运、前途的好坏是与这个人的出身相关联的,婚姻问题也不例外。

早在1956年,袁隆平曾经被派到黔阳一所中学去代课。因为袁隆平学识渊博,性格随和,有着满肚子的故事和笑话,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看在眼里,爱在心里。可是,后来她听说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曾经在国民党政府侨务委员会任科长,被定为“历史反革命”,袁隆平本人在反右派斗争中又被定为“中右”,她就再也不敢登袁隆平的门槛了。

谈到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对袁隆平来说,也是比较敏感的问题。学校当局曾号召全体教师“大鸣大放”、

“引蛇出洞”,但袁隆平却没有参与。用袁隆平的话说,他的兴趣在水稻,虽然他说话直爽,但是终于“滑”过去了。只是被内定为 “中右”。

在此后的岁月里,袁隆平在谈女朋友时,常常有些自卑,生怕别人说他出身不好,也忌讳别人问他的出身。似乎那个“历史反革命家庭”成了他身上的一块疮疤,一个挥之不掉的短处。他害怕别人触它,揭它。他的婚事就这样被耽搁着。好在他善于在精神世界里开拓,善于避开世俗的纷扰,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从而获得至善至纯的精神慰藉。

就这样,袁隆平安于湘西贫困山区一个普通农校教师的岗位。他善于节制自己的一切欲望,总是把“节制”提升到一个知识分子美德的高度。所以,他无论遇上什么样的逆境,总是安之若素。

每当夜深人静时,寂静的校园里回荡着悠扬的小夜曲。那优美动听的琴声,出自何人之手?哦!出自那位多才多艺的青年教师袁隆平之手。同学们渐渐地传开了,袁隆平的学生邓哲曾为这优美的旋律动情。

邓哲才貌出众,曾是安江农校学业成绩很优秀的学生,爱好文艺和体育,还是学校篮球队的队长。1959年从安江农校毕业后,分配到黔阳县西路口的农技站,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是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在婚姻问题上,曾一度陷入苦恼之中。

1963年冬天,邓哲的同班同学谢万安和王业甫来邓哲家里做客,谈到了邓哲的婚事。谢万安说: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依我看,邓哲你也该找个如意郎君啦!”

“找不到如意的,咱就不找。”邓哲回答得很干脆。

“我给你介绍一位如意的,怎么样?”

“是哪一位?”邓哲问道。

“是袁隆平老师。”

邓哲听罢谢万安的这句话,羞答答地低下了头。她暗自思忖:袁隆平老师为人朴实憨厚,知识渊博,讲课语言生动且风趣,素日他喜欢与同学们开玩笑,拥有一颗不泯的童心……

这时,王业甫在一旁说:

“邓哲,谢万安的意见我很赞同,我们了解袁老师,也了解你,倘若你俩结合,当说是天生的一对。”

两位同学的劝说是诚心诚意的,于是邓哲开始动心了。她羞怯地点了点头。

次日,谢万安和王业甫这两位热心的同学又找到了他们的袁老师,向袁老师传递了邓哲的有关信息,他们催促袁老师赶紧射出“丘比特之箭”。

这两位同学为了早日促成这桩婚事,还特意请来他们的原班主任曹延科老师(人称曹胖公),一块儿来帮腔。

袁隆平笑微微地说:

“什么事都可以高效率、快节奏,惟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可以催生,不可以速成。”

曹胖公在一旁说:

“那有什么办法?如果没有我们的强制性,你此生将会打一辈子光棍。”

袁隆平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

“没办法,只好删繁就简了!”

于是,他与她之间的爱情便少了一定时空的酝酿,少了许多过滤和提纯,就这样,

“删繁就简”地开始了两位大男大女之间的往来和交流。

第一天,袁隆平和邓哲便谈得很投机。原本是情投意合,可是那个年头的“长嘴婆”们却称之为“臭味儿相投”。赶上一个星期天,清茶一杯,他们便可以聊上大半天,如同一对久别重逢的亲人。

邓哲仪态端庄,身材匀称,嘴角嵌着一对笑窝窝,天生一副怡静的笑容。那笑容,安详而平和。在袁隆平的眼里,邓哲是一位美女。他惊叹邓哲竟然出落得这么有气质,这么成熟而娴静。邓哲身上有一股说不出的清爽气息,使他心潮澎湃。于是,他在心底认定了她将是他永远的伴侣。

在邓哲看来,她所敬佩的袁老师,没有某些人那种浮躁之气,有的是一种男性成熟的美。

当两双湿热的手握在一起时,她读出了他对她的欣赏,和令她怦然心动的温情。她的心头萌动着甜蜜,萌动着柔情。袁老师似乎成了岁月酿给她的一杯美酒,饮来令她陶醉。

袁隆平说:“邓哲,你是上帝赠与我生命中最美好的礼物,使我感受到并理解了世界的另一半,而且是非常美好的一半。”

邓哲素日不爱多说话,而此刻在情人面前,知心话却像是长长的流水,绵绵不绝。

“两个人相遇相爱总是一种缘,有缘的生命是值得珍重的。人们大都希冀拥有一份纯真的感情,我以为我们之间的感情,率真脱俗,百折不挠,生死不渝。天地之间,一份真情并不易求,偶而得之,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邓哲的一席话,灼烧着袁隆平一颗滚烫的心。这个平日只知道微笑、很少落泪的铁汉子,此刻,只觉得热泪在眼窝中汩汩流转;只觉得那颗滚烫的心在胸腔中左冲右突,难以平静,因为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这样亲切的话语。他感悟到了邓哲那水晶般透明的心。他以为邓哲带给他的温柔和情爱是世界上最无价的珍宝。

接下来,便是久久的沉默。

他以为,此刻什么也不用说,邓哲那特有的朴实无华的温柔,那是金山和银山也换不来的。这温柔,暖融融地流淌于两颗默契的心灵之间,这是一种如诗如歌般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的感觉。他想,世界上最高尚、最纯洁、最诗意的情境莫过于爱情,他以为,这是他用生命守候来的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爱情,真是应当“倍加珍惜”啊!

在缄默之中,预示着一束曙光的来临。

人生有些事是说不清楚的,说是缘分也好,巧合也好,反正在茫茫的人海中,经过了几年、十几年的寻寻觅觅,他们竟然在这个人生路口处、在这样的时刻相遇了,从此,两个人的命运便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他们都是学农的,又是师生,所以,他们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不应该这样缄默下去,还是邓哲率先打破了这种缄默,她说:

“袁老师,我们还是到外面散散步,看看雪景吧!”

“从今以后,不要再称我袁老师,好吗?”

“袁老师,你让我称你什么呢?”

“真是本性难改呀,又是一个袁老师,今后嘛,人前称我隆平,人后称我袁兄,或者是大哥哥,好吗?”

“我们之间也搞‘两面派’吗?”
首节 上一节 16/67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汪东兴回忆

下一篇:王昭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