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安德海

安德海 第38节

一见安德海这奴性十足的嘴脸,懿贵妃觉得很开心,只有在小安子面前,自己才可以换上真面具。她虽然清楚安德海是条忠实的狗,十分卑劣,但在这条狗面前,懿贵妃是个主子,她能得到一种满足,即利用手中之权,摆布、左右别人的心理满足。懿贵妃说了句:
“别打了,脸都打肿了,不觉得疼吗?”
“不疼,哦,疼,很疼,姐姐不疼我,还有谁疼我。”
安德海耍贫嘴,以博懿贵妃一笑。懿贵妃勉强地笑了笑。安德海见她怒气已消,胆子也大了起来:
“主子,刚才那小奴婢也太大胆了,称什么皇后为皇太后,称主子您懿太贵妃,我真想一口吃了她。”
懿贵妃回顾一下,见没有第三个人,便阴沉着脸:
“那依小安子之见,该怎么称呢?”
安德海见懿贵妃已有征求自己意见的可能性,便壮着胆子,献上一计:
“依奴才之见,皇后称皇太后,顺得成章,可大阿哥毕竟是主子所生,称主子您也应该是皇太后。”
这句话可真说到了懿贵妃的心坎上了,她顿时换了一张笑脸,笑眯眯地注视着这个特殊的太监。她希望安德海继续说下去,可安德海不说了。懿贵妃不禁急了:
“我朝开国以来,未曾有过立两位皇太后的先例,恐怕不成吧!”
安德海可没这么多的历史常识,他只是竭力巴结懿贵妃,至于先例不先例,他还真没想过。懿贵妃见此时安德海也想不出高招来,便纤纤玉手一挥:
“跪安吧。”
“蔗。”
安德海走后,懿贵妃陷入了沉思之中。虽然刚才小安子不过是献媚说了句中听的话,但此举也不是不可能。古人云“母凭子贵”,不是没道理的,难道自己辛辛苦苦生下的儿子竟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破釜沉舟,试一试!不试一试怎么能知道儿子不肯做呢?
想到这里,懿贵妃再也不能坐住了,她大步流星地奔向烟波致爽殿——咸丰皇帝的灵前。她给了儿子身体,现在该向儿子索取一部分了。
皇太后见懿贵妃气色比刚才好多了,她便苦涩地向懿贵妃点了点头,算是一种问候。小皇子身穿重孝,跪在灵前,他实在是累了,索性往地上一坐,耍懒了。皇太后看见六岁的小儿子如此之疲惫不堪,心疼起来,便令懿贵妃:
“你把阿哥抱回去吧,给他弄点好吃的补补身子,再让他好好睡一觉。”
“遵命。”
懿贵妃连忙抱起载淳往寝宫走去。从一大早小皇子就被张文亮唤醒,他已经一整天没合眼了,加上痛哭了一天,他疲惫至极,头一偏,倒在母亲的怀里睡着了。懿贵妃看着怀中的小儿,一种母爱油然而生,毕竟是自己怀胎十月所生,她对载淳平时确
有些严厉与冷漠,但此时儿子发出轻轻的鼾声,立刻唤起一个母亲的柔情,她吃力地抱着小皇子向寝宫走去。
“懿太贵妃,等等奴才。”
张文亮在后面边跑边叫,懿贵妃心想好不容易才在关键时刻单独和儿子在一块,这个良机可千万不能丢,便立住脚。
“张文亮,你也歇一会儿去吧,我来照顾大阿哥便是。”
张文亮正求一个歇息的机会,他连忙谢恩退回。
载淳在母亲的软榻上足足睡了一夜,第二天,天已大亮,他才揉揉眼睛醒来。他一醒来,发现在额娘的软榻上,而张文亮不在,他便问:
“额娘吉样。张文亮呢?”
“张文亮不在,阿哥有什么事,给额娘说好了。”
懿贵妃满怀柔情地看着儿子。大阿哥最近以来和亲额娘接触的也比较多,他渐渐觉得亲皇额娘也和坤宁宫的额娘一样疼他,他便无拘无束起来:
“额娘,我要尿尿。”
“阿哥别急,额娘去给你拿官房。”
何谓“官房”?皇宫中规矩多,礼节大,上茅屋不叫“上茅房”,而称去“官房”,这样以一来便盆等物即称“官房”。
懿贵妃手捧便盆,小皇子站在软榻上便尿了起来。谁知他打了个喷嚏,那正喷着的尿柱直射到额娘的身上,小皇子若在平时,他只不过笑笑而已,张文亮有时还自嘲,说沾了大阿哥的尿有财运,可今天偏偏尿了额娘一身,他有些害怕了。平时,这位额娘是很严厉的,可谁知今天额娘不仅一点儿也不生气,却反而关切地问:
“怎么打了个喷嚏,是不是感冒了?”
大阿哥非常感动,他像温顺的小猫似的倚在母亲的胸前。用了早膳,懿贵妃把所有太监、宫女都支开,这卧房里只剩下她与儿子。在皇族里,懿贵妃与载淳也是最亲的了,咸丰一驾崩,实际上载淳只有这么一位亲生母亲了,也许是额娘的行动打动了小皇子,也许是血缘割不断的原因吧,很快,小皇子对母亲便没有生疏之感了。
“阿哥,亲额娘问你,那日你阿玛让你进去,对你说了些什么?”
“阿玛让我给他们作个揖。”
咸丰一宾天,八位顾命大臣立即宣读了咸丰的遗诏,懿贵妃也早已知道咸丰托孤之事,但细节并不十分清楚,她又接着问:
“阿哥,你阿玛可曾提到过亲皇额娘?”
小皇子摇了摇头。懿贵妃既失望,又高兴,失望的是咸丰托孤竟未提及自己,高兴的是既然咸丰没作安排,自己便有了回旋的余地。懿贵妃耐心地向儿子解释着咸丰宾天后,应由阿哥继承王位,小皇子还是不太明白,急得懿贵妃满头大汗,还是不能让儿子彻底明白。她想干脆不解释了,六岁的孩子懂得什么,只管教他说一句话便能成大事,于是她向小皇子说:
“亲额娘疼不疼阿哥?”
“疼,亲额娘和皇额娘一样疼阿哥。”
小载淳还是忘不了他的那个皇额娘——皇后。此时懿贵妃顾不得计较这么多了,她要把最重要的一句话教会给儿子,于是她说:
“阿哥登基之时,一定要说两句话,第一句是:封皇额娘为母后皇太后。第二句话是:封亲皇额娘为圣母皇太后。”
“亲额娘,什么是登基?”
“就是大臣们,如六额附景寿,还有载垣、肃顺他们向你跪下,称你为皇上的时候,就叫登基,记得吗?”
“记住了。”
小皇子又照母亲的话重复了几遍,载淳极端聪明,就这么简单的两句话,他忘不了。
帮贵妃带着载淳回到了灵堂,八位顾命大臣已商议好太子即位的问题。按清朝惯例,历朝皇帝都在北京紫禁城太和殿行即位大典。但热河距京城路途遥远,回京无期,“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太子一日不即位,八位顾命大臣就一天不能以“上谕”的名义向全国发号施令。正在他们焦急万分的时候,还是精于典故的大学士杜翰想出了办法。他说:
“固有一成例,可以遵循。”
原来41年前的七月二十五日,嘉庆皇帝也是在热河行宫宾天的。王公大臣遵照谕旨,在大行皇帝柩前请道光帝即位,然后恭奉梓宫回京,八月二十七日在太和殿行登基大典。因此,八位顾命大臣当即决定效仿先帝,让载淳即刻在柩前行即位礼,回京后再行登基大典。
八位顾命大臣中,只有六额附景寿与小皇子相熟,于是派景寿去教小皇子“告祭即位”的礼节,尤其要让载淳明白自己的身份,他已经是万民之主,当今的皇上。无奈,景寿教了半天,小皇子也没听进去几句,他在心里默默地背诵着亲额娘教给他的两句话。景寿急了,又不便发火,便喊来张文亮,一起教小皇子。
张文亮自从载淳一落地便侍奉他,作为太监谙达的张文亮,不仅仅是个奴才,更重要的是,他是小皇子的朋友。经张文亮一说,小皇子明白了:
“哦,你们说我是皇上,那么我的话就是圣旨了。”
“对对对,大阿哥真聪明。”
“好,我现在颁布一道圣旨:从此以后,大阿哥不用再读书
载淳的先生李鸿藻为人正直,治学严谨,他对特殊的学生载淳要求十分严格。当载淳背不出书时,他也责备过载淳,甚至还处罚过载淳。载淳又敬他,又畏他。小皇子以为不读书,便可以天天让张文亮陪着他玩,特别是捉蝈蝈等有趣事。
载淳的第一道圣旨立刻引起了六额附景寿的反对,此时,他并未登基,景寿还是把他当成内侄来看待的:
“不读书怎么行,不认字,以后何以治理国家?”
载淳本来还想下第二道圣旨,即把亲额娘的话说一遍,今天,他已经背了很多遍了,他生怕忘了怎么说。可是一见到六额附不高兴,第二道圣旨他又咽了回去。
“六额附,当了皇上有什么好处?”
载淳心想,当皇上要是没什么好处,他就不当了。景寿回答:
“皇上是九五之尊,万民都是皇上的臣民,都要听皇上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小皇子听到这句话,高兴得直拍手:
“那我当皇上,当了皇上我就可以杀人了。”
景寿和张文亮一听这话,都大吃了一惊,不想小小的孩子竟说出这句话。景寿沉下脸来,严肃地说:
“阿哥可不能说这话,皇上爱民如子,怎能顺便杀人。”
一席话说得小皇子不敢再吭声。景寿走向张文亮,凑近载淳,问他:
“阿哥想杀谁?”
“小安子。”
张文亮知道小皇子平时最恨安德海,但没曾想小皇子竟有杀安德海之心。因为有几次,懿贵妃教训儿子时,安德海总在一旁帮腔。张文亮忙劝载淳以后不要再说这些话了。载淳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八日正午,在承德热河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的正厅里,早已摆放好明黄椅披的宝座。大臣们忙着给大行皇帝咸丰行“小殓”,小殓后,王公大臣们从东暖阁走出,按各品级排好队,由肃顺和景寿引着皇太子升座。然后是群臣行三拜九叩大礼,拜贺皇上即位。从此,爱新觉罗·载淳正式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八位皇帝。
大臣们拜贺之后,是皇太后及各嫔妃出来,拜贺皇上即位。
载淳一见生母出来,不由得想起今天早上亲额娘吩咐的两句话,他刚想下“圣旨”,无奈哀乐响起,“大殓”仪式开始,即把大行皇帝咸丰遗体装入棺柩。人们忙乱了一会,大殓仪式结束,肃顺请新帝节哀顺变,入内休息。这可急坏了懿贵妃,她在心里骂着:
“该死的肃顺,你坏我好事,等我一旦得了势,我要你人头落地。”
帮贵妃急切地看着儿子,儿子也急切地看着生母,他似乎在问:
“该说了吧?”
无奈嫔妃又是一阵哭嚎,载淳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一个劲地跺脚。
“皇上,哪儿不舒服?”
张文亮上前抱住小皇上,他还以为小皇上哪儿不舒服。问了半天,载淳也没说什么,还是一个劲地跺脚,急得张文亮不知如何是好。这一切,懿贵妃全看在眼里,她猜想小皇上一定是想说那句重要的话,可是大厅里乱糟糟的,无人顾及到小皇上想干什么。
懿贵妃凑近皇太后的耳边:
“姐姐,阿哥急得不得了,你瞧。”
皇太后一看,果然如此,她派一个太监喊来肃顺。
“肃中堂,你瞧皇上似有圣旨要颁布。”
肃顺也认为皇太后所言极是,于是他将手一挥,各大臣果然不再吵闹。载淳一看大家一齐转向他,得意洋洋,发话了:
“各位爱卿,朕有一谕旨,请爱卿接旨。”
这下可急坏了六额附景寿,他是载淳的满文老师,也是他的六姑父,孩子的顽皮天性他了如指掌,万一小孩子说出“不读书”或“想杀谁就杀谁”的话来,可怎么收场!载淳已即位,他是皇上,他的话便是圣旨,不执行吧,是抗旨之罪,执行吧,六岁的孩子不读书,以后怎么治天下?
情急之下,景寿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下:
“皇上请三思。”
景寿又不便明说,他怎敢阻拦皇上发布圣旨。小载淳一看六额附面如土色,腿一个劲地发抖,他明白了,是六额附不让自己说出上午说出的圣旨。他用清脆的童音高叫道:
首节 上一节 38/10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李莲英

下一篇:曾国藩之血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