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 第4节
他猛喝一杯后,突然醉醺醺站起来,缓缓举起手,指着武帝的孝陵说:
“弥罗突,你才是当今天下独一无二的英雄。在你的前头,已经有两个皇帝哥哥输给宇文护了,都被害死了;所以,你的即位处境是何等的严峻!你的帝座,简直是置之于死亡深渊的边缘!那时,你才十八岁啊,血气方刚;然而,你却能闭门养晦,假痴假癫,装傻一装就是十二年!这种强忍的功夫,自古以来谁能相比?精明强悍的宇文护不是好对付的,晋公府第的禁卫不仅多过皇宫,也强过皇宫,而且,天下十二军兵马全归他相府调遣,想动他一根毫毛,那是难上加难!你的无上法宝便是一个‘柔’字,一切听他,顺他,随他,让他,并且是心平气和地这样去做,一次、十次、百次、千次的心平气和!这就千百次地消除了宇文护对你的疑虑,千百次地消除对你的戒备!你让他看到的是一只驯良的绵羊,决非圣威难犯的帝王。尽管宇文护精如鬼魅,却也终于被你蒙住。最后,实际上你只凭一己之力,便收拾了这个不可一世的无冕之皇。那一日,你忧愁满面对宇文护说:哥,太后春秋已高,嗜酒难戒,喜怒无常,大伤圣体。弟虽屡次劝谏,终是无效。她老人家敬重的只哥一人,我这里有一篇《酒诰》,哥能进宫为太后诵读一遍,劝解一番吗?或许太后听后从此就戒了酒。宇文护点头答应了,他大事独裁,小事有时还是听你的。便这样随你入宫见太后去。一路上绝无任何异常之象,况且宫中他早安下了无数钉子,有异常之处也早就通报了。他见了太后,便列坐一旁,拿出《酒诰》有板有眼地诵读起来。而你弥罗突向来格外规矩,当太后与宇文护对坐,叙家人之礼时,你总是侍立一旁。便在宇文护读得忘乎所以之际,你悄悄从袖中取出了玉挺,猛击宇文护头部,一下就得手了!”
宇文神举听得兴奋,举起了酒杯:“何谓以柔克刚?这便是以柔克刚!唯有大英雄能以柔克刚!武帝击杀宇文护那一日,事前没告诉任何人,连咱们四人都瞒住了,这才无密可泄!来,为武帝的英明,干!”
“干!”大家喊道,同时将酒倒入喉中。
宇文孝伯依然冲着皇陵说:“弥罗突,你平定北齐兼并东夏,最后统一北方,其实只用三年时光。当年八柱国苦战了十几年,寸土未得,你则一举成名。假如天假其便,再给你两年时光……”
“那长江以南也统一了!”尉迟运断然道。
宇文神举突然哭了起来,呜呜咽咽地说:“我可怜的弥罗突,你这短暂的一生是怎么过的?即位后的头十二年,你活得多么窝囊!你简直像一条毛毛虫在虎口里蠕动……后来那几年,又全在刀尖上过日子,你总是在最前线。人家当皇帝,三十六宫,七十二院,你后宫嫔御不过十数人,临终还遗诏:无子女者,悉放还家!老天,你睁睁眼吧,怎能让弥罗突受偌大委屈……”
王轨大声吼道:“大周完了!先帝,你知道不?你同宇文护斗法的一片苦心,白费了!你奋战沙场,统一北方的努力也泡汤了!”
宇文孝伯哭道:“当年刘聪立五个皇后,后汉族踵而亡,弥罗突,你的儿子现在也立了五个皇后!如今,朝廷官员已改服汉魏衣冠,我们大周完了!陛下,为何立嗣偏得自己的儿子不可,立自己的兄弟就不行了?你明知太子不行啊!你哥哥明帝能让你接替皇位,你为何就不能让齐王宪嗣统?现在如何?同归于尽!齐王被杀了,我们也行将被杀,你苦心经营的大周也完了,我们这些人,连同所有功业,都如水泡一般,幻灭了!”
王轨双手挥舞,狂喊:“完了!完了!完了……”
上柱国尉迟运始终一言不发,但不停喝酒,此刻酡红着脸,眼泪沿双颊滑下,珍珠一般挂在胡须上。他眼前晃动千军万马,那是空前惨烈的一场鏖战——东、西两魏的河桥、芒山之战,人在刀光之中,马在箭雨之下。突然,宇文泰坐骑中了流矢,马直立而鸣,同时将宇文泰掀落马下。于是,东魏兵蜂拥而上,西魏兵见主帅落马,阵脚大乱……这时,两员将领纵马冲上前去,一个是都督李穆,一个是他的父亲尉迟纲。东魏兵认定落马的人是敌军的重要首领,为了邀功领赏,越围越多越紧。李穆急中生智,排众而入,用马鞭抽打宇文泰,喝道:“浪荡兵,你们的上司何在!”同时跳下马来,步行与东魏兵血战。东魏兵见李穆如此轻漫宇文泰,以为不过尔尔。当时,西魏人都是胡服,从服饰上很难体现等级来,因而认定:原来是个寻常军校,于是不敢恋战,纷纷舍之而去。而宇文泰见李穆有意让出坐骑,也赶紧上了战马。父亲尉迟纲骁勇而有膂力,善骑射。此时箭无虚发,他先射落临近的一个东魏骑兵,让李穆跃上敌人的坐骑,三人且战且走,终于冲出重围,重振旗鼓,结果反败为胜……
父亲尉迟纲是宇文泰的外甥,当其时也,于国于家都无袖手旁观之理。想到此,尉迟运情不自禁地望了一眼自己的右手,目光逗留在右手的无名指上。无名指已经断了一节,那是六年前的事了……
那时,武帝出巡京兆郡北方的行宫云阳宫,让他尉迟运同太子留守京都。忽然,京城谣传武帝病危;于是,武帝的胞弟宇文直趁机起兵攻打东宫,妄图杀掉太子宇文赟,抢夺皇位的继承权。其时,宇文直的叛兵突然掩至东宫的肃章门,正好他也在肃章门内,情况紧急,他来不及下令左右关门,亲自动手赶紧将门关上,但还是慢了片刻,一个叛军已将刀伸进半闭的门缝……他忍痛让叛军削去半截无名指,宫门才得以关上。接着,宇文直也来到宫门外,便下令纵火烧门,顷刻间,门外火声毕剥,接着便呼呼直冲云天,看来不消片时,大门便将焚毁,人家有备而来,想来实难抵拒,怎么办?万分危急之际,来了李询。李询是故柱国大将军李贤的儿子,这时还是司卫上士,那是本朝倒数第三级的武官,但他深沉而有大略,立时当机立断,下令:门内也纵火!让禁兵搬来木柴,堆积如山的木柴,也点起熊熊之火,这样,叛军才无法入宫,卫王宇文直也以失败告终。武帝回京,论功升他尉迟运为大将军,也升李询为大将军……
他突然自问:这果真是大功一件吗?这个太子宇文赟也就是当今的皇帝,值得保卫吗?此人一即位便诛杀了本朝的常胜将军叔王爷宇文宪,一口气便册立五个皇后,这般狂悖之君假使当年让他死去,岂非好事一桩?这小子丝毫不体念我对他救命之恩,记恨的则是我辈对他的谏净!唉,想不到当年救他一命乃是为了来日来收拾我辈赤心报国之人!这真是不可思议的天数了……
然而,当年河桥、芒山之战,父亲与李穆营救宇文泰便对了吗?
这一战的起死还生、转败为胜,固然是宇文泰立国的前提和基础;但后来开国的北周朝廷,对宇文氏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周太祖宇文泰戎马一生,出生入死,没当上一日皇帝便入土为安,自然谈不上福份了。
接着,是他的三个儿子继续登上皇位。嫡子宇文党首先登位,当了七个月的皇帝,便被杀了,完全是祸;长子宇文毓继位,又当了三十二月的皇帝,也被杀了,又是祸!老四武帝,虽然内克权臣、外扫强敌,最终统一北方,似乎是功成名遂;但他没有时间教导太子,最后不得不将万里锦绣河山交给一个浪子手里,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剧了。他最终得到的只不过是眼前的这一堆黄土而已,也即所谓的孝陵;便这孝陵,比起不远处的秦始皇陵,简直是芝麻与西瓜之况,太寒碜了!
看来,天予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武帝的精力一半用于对付宇文护,一半用于平齐,统一北方,终于心力交瘁而亡。他的一生功业是卓有成效的,但生命却浓缩到只有三十六个春秋。要铸造一个好的皇帝坯子,少说也得十多年功夫。待武帝发现太子不行时,已经太迟了,定型了,一个歪七扭八的模型。假如,武帝早年重视调教太子,说不定由于分心却败给宇文护了,其时自身难保,何来太子的前程?如此想来,武帝也只能做两件大事,这似乎是定数。这个大数一定,我辈这些小数不免也受制了。这时,耳边充满着伙伴的吼叫。他暗想:吼叫能济大事吗?
这时,他平静而言:“我辈今日相约到此所为何来?就是为了大吼大叫大哭?往昔,说当今皇上非社稷之主的人,已经大祸临头了,齐王宪死在前头,很快就轮到我辈头上了,难道大家不想一个自全之策?”
这话语一落,大家才清醒了许多,都默默地思索着。
宇文孝伯其实还是很冷静的,他说:“此事吾筹之熟矣,唯有从相州调回赵王宇文招入京辅政,方可保得国泰民安,我等才得以周全。”
这话原是不差,大家心里明白。赵王是现存七个皇叔当中年分最高的老六,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功劳大,且又最贤,得他入朝,非但社稷可转危为安,大家都可指望无事了。
宇文神举沉吟了许久才说:“此事当真甚好,但我等联名表奏,只怕又犯了大忌;而单独上表,诚恐只是一线希望了。”
说到“犯了大忌”,大家又是一惊:宇文氏帝位因袭,兄弟相承已有三例,父子相承唯当前一例。当今皇上本就多疑,联名请赵王宇文招回来,他必定要误解为众人意图废立,要拥戴赵王为皇帝了。联名上表,那是断不可行!
宇文孝伯又道:“联名上表利少弊多,我只打算自己一人上表。虽然,这样只有一线希望;但事态到此,似乎别无选择——我辈最大的希望也只有这一线了!”
大家面面相觑,实无更好的办法。
“我明日启程去并州!”宇文神举道。
“我明日去徐州。”王轨道。
“我去泰州……”尉迟运说。
语气都很苍凉,也很无奈。
第一章 深宫渔夫 第三节
大将军宇文孝伯请求赵王回京辅政的奏章,让奸臣郑译终于找到了置
其于死地的借口。
宇文赟从杨丽华的怀中醒了过来,他是从一场恶梦中惊醒过来的。
他是从一个女人的怀中被禁卫拉走的,那女人面目不太清晰,似乎是父皇武帝的一个嫔妃。禁卫将他抛落于文安殿上,父皇怒喝一声“打!”,于是棍棒交加。此刻他一丝不挂,直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周遭立着齐王宪、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王轨和尉迟运,直冷笑。齐王说:“打死他,打死这个不忠不孝的乱伦人!”又是一阵剧痛,血往屁股沟里淌下。他知道,屁股打裂了,腿也打裂了。这是往死里打,显然是一个阴谋:打死了他,齐王就可以顺顺当当继承父亲的皇位了,反正大周朝的先例都是弟承兄业,与突厥人一般无二。父皇为何又娶了突厥的阿史那氏为皇后,大概也是赞成突厥人的那套规矩。棍棒终于收了起来,这时,宇文孝伯端了一碗药过来,叹了一口气,说:“这药喝下,病痛就好了!”那药有点古怪,碧绿碧绿的,定是毒药无疑!不,我不能喝!
“良药苦口利于病!”宇文神举嚷着。
“忠言逆耳利于行!”王轨也在助威。
他们串通一气,深知唯有毒死了我,齐王宪才能继承皇位。我不喝这毒药,我不上当。三叔孝闵皇帝便是被毒杀的,大伯明皇帝也是被毒死的,前车之鉴哪!
“把它灌下去!”父皇暴跳如雷。
于是,两个武士将我架住,宇文孝伯一手捏紧我的鼻子,强行将药灌下……我心里抗争着:这不是药,是毒药,我的药是女人,女人才是我的良药!
然而,大家置若罔闻,分明是有意谋杀!药已咕噜噜过了喉咙,死定了,死定了……
宇文赟醒来真是喜不自胜;我没死!死的反而是齐王宪、父皇……他发现一只柔若无骨的纤手在抚摸他的伤疤,屁股上的伤疤,还有腿上的伤疤。手是皇后杨丽华的手。
“这几日,你都在尉迟繁炽那里过夜吧?”杨丽华问。
“你吃醋了?”
“你晚上经常惊醒过来……莫非只有在女人怀里你才感到平安喜乐?”
宇文赟感激地爱抚着杨氏,喃喃道:“看来人世间只有爱卿最了解寡人的心思……”
“既是如此,妾身怎敢吃醋?”
“好……”他翻身将她紧紧抱住,弄得她直喘不过气来。
她依然在抚摸他的伤疤,屁股上的,腿上的……
宇文赟愣了半晌,突然问:“寡人在东宫时,宇文孝伯、尉迟运两个宫正三天两头就向父皇说我的过失,那是为什么?”
杨丽华一声不吭,只是不停地抚摸伤疤。她终于窥测到丈夫内心深处的秘密:宫中层出不究的阴谋和谋杀,弄得这个当年的太子、当今的皇帝心里紧张到了极处,他若不是寻找一个安全港湾,准会发疯。所以,他从少年起始,便往女人堆里磨蹭,他把女人当作完全的港湾了。他每次出巡,总要几个皇后并驾齐驱,把禁卫支得远远的,奥秘便在这里!唉,他的好色,却原来是源自心灵的怯弱……
怪不得每回出巡,总要物色成群的美女充实后宫,他需要一种温柔的氛围将自己重重包裹起来。但他的猎色未免过分,甚至不择手段。前不久,赐宗妇、命妇到骊山沐浴温汤,他竟凿壁偷看人家洗澡。看中了尉迟繁炽,便将她留在内宫,强令饮酒,又趋醉淫之,挽留宫中十多日,昨天才让回家。此事朝野人言籍籍,都道是要收为第五个皇后……这行吗?尉炽繁炽是他堂兄宇文亮的儿媳,堂侄宇文温的妻子,乱伦是不消说,更糟的是,眼下宇文亮是行军总管,正随韦孝宽元帅出战淮南,要是听到儿媳妇被皇上霸占的消息,不知又要生出什么事端来。皇上胆小怕事,却又不断生事……
宇文赟忽然自问自答:“我当年若是死于杖下,谁来接替父皇的皇位?十有八九是齐王宪吧!”他的语气饱含着仇恨。
杨丽华这时对母亲实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她说:只需摸摸你夫君的伤疤,他终会记起那些谋夺皇位的人;这些人收拾之后,你夫君才能当个太平天子,你自然也就当了安稳的皇后!唉,母亲当真是女中诸葛!
第二天上朝时宇文赟一言不发地坐在龙椅上,望着身上衮冕之服出神。两个月前,杨坚奏言,正宗的皇帝应当服汉魏衣冠,方能显示天子的威严。朝臣也应照此易服,才能区别出等级来。其时他半信半疑地答应了。一待新衣制成,他一看便心花怒放,这衣裳实在比胡服好看多了。看这衣裳上山龙华虫藻米等图案,果然是绣得活灵活现,更妙的是皇帝衣裳上的九种图案只有天子一人可以享用,凡人一用便是僭越,大逆不道,这对提高皇帝的威望极有好处,难怪许多人都想当皇帝了……
想到此,他忽然眉头一皱揭开衣裳,捋起了裤筒,指着腿上的伤疤,问道:
“我这腿上的伤痕,是谁造成的?”
内史下大夫郑译立即出班奏言:“此乃王轨、宇文孝伯诬陷皇上造成的。”
“他们加害于朕,意……意欲何为?”宇文赟想起往事,依然有点紧张。
郑译拨弄皇帝杀了宇文宪之后,已是处在欲罢不能的境地,他深知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王轨和尉迟运一向与齐王宇文宪情同手足,如今杀了齐王宪,他们心中记恨是不用说的,现在留下这四人,便是为自己留下了无穷后患,眼前皇上即已准备算这笔老账,如不设法来个斩草除根,将来悔之晚矣!当即言道:
“皇上明鉴,宇文孝伯、王轨与皇上并无仇怨,不过他们一向同宇文孝举、尉迟运联成一气,极力推崇齐王宪;所以,臣想他们屡次在先帝面前数落皇上的不是,无非是不让皇上承嗣,好让齐王宪继承皇位!”
宇文赟虽也有这种疑心,但听了郑译的话心中不免又是扑通一跳,继而咬牙切齿道:
“按律该当何罪?”
“如今宇文宪已死,按理不必深究;就怕其他几位记恨在心,贼心不死,私下又要拥戴什么王爷再来争夺帝位;所以,若不以大逆不道之罪论处,诚恐又要生事。”
官居四辅之一的大前疑杨坚对此事不吭一声。事态全按他的安排发展,心中可谓乐不可支。这时他想起淝水之战中的谢安,其时,谢安对战略战术均作卓越的运筹,一旦接到前线告捷的消息,虽然还能若无其事地下棋,但入房时还是忘乎所以,以致折断了履齿,当然这也无伤大雅。然而他却不同,他必须不动声色,不折不扣做到深藏不露方可;而一旦露了形迹,就不堪设想了。所以,他是满脸的冷漠,似乎他们君臣的对话与他全然无关。
这时,内史中大夫元岩出班启奏道:“臣以为郑内史的话全是捕风捉影之辞。这话同当年卫王宇文直的说词实是一般无二。宇文直为了取代齐王宪大冢宰位置,也诬他图谋不轨,先帝英明,不予理睬,后来事实证明,却是宇文直自己图谋不轨。今齐王宪已死,夫复何言?但若以图谋不轨罪名置宇文孝伯等于死地,势必大损国家元气,令亲者痛仇者快。先帝晏驾之时,特召宇文孝伯赶来,执其手曰:以后事付君!即授他司卫上大夫,总宿卫事。孝伯若有异心,于先帝晏驾时便让宇文宪承继大统,那时不费吹灰之力,何待今日?那尉迟运也是皇上中表之亲,骨肉相残更为不宜!”
宇文赟听了元岩的话也觉不无道理,一时心无主见,但就此作罢却心犹不甘。想了想,突然下旨道:
“传宇文孝伯!”他想当面质问或许能问出个头绪来。
此时,宫禁已由杨坚的姊夫、领左右宫伯窦荣定统领,宇文孝伯已赋闲在家,短时间还来不了。
门正上士崔彭急急上殿禀报:“突厥专使安遂迦就和亲一事,请求面上!”
宇文赟心想,我中原美女自己都不够用,还能给外人?当即恼道:“朕这里没有王昭君,要王昭君南朝找去!”
这时杨坚不得不说了,如今乃多事之秋,再添一个外寇突厥,将来不免疲于应付。当即和蔼地对崔彭说:“你回安遂迦的话,就说皇上正忙着。”
崔彭去后,宇文孝伯来了。他想:皇上特地召见,莫非三日前上表请求召回赵王宇文招的事有了着落。
宇文孝伯缓缓跪了下去。
宇文赟一见孝伯,又想起身上的伤疤,立即气呼呼责问:“你知道齐王谋反,何以不言?”
宇文孝伯回答得很硬朗:“臣知齐王忠于社稷,因被一群小人诬陷,言必不用,所以不言。但先帝托付微臣,令臣辅导陛下绍述先帝之遗志,统一九州,安天下百姓;今陛下谏面不从,反其道而行之,先折国家柱石,再则自毁长城,臣见周庙不血食矣。以此而论,臣实有负先帝顾命之思,依此定罪,是所甘心!”
宇文孝伯说罢站了起来,但见娃娃大冢宰宇文贞立在左班之首,少年大司空宇文贤立于右班之首,接下的大多是乳臭未干的汉王赞、秦王贽之流,心想:让这群娃娃来主持朝政,真是儿戏社稷,大周不亡那才是奇迹了!想到此,他痛心望着皇帝宇文赟一眼。
宇文赟脸上如被火烧火燎,急急地低下头来,他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惭愧,挥挥手让宇文孝伯退下。”
临行,宇文孝伯又扫视一下屏风一般立着的少儿大臣,最后将目光定在杨坚的脸上,心想:你杨坚不笨,有权,何以让朝政乱到这个境地?是了,这不正是你所希望吗?唉,我辈早就看出你有反相,所恨一直抓不到证据,才让你混到今日!看来,若非你太滑溜,便是我等也太笨拙了……
杨坚坦然地对宇文孝伯一笑,然后出班奏曰:“皇上明察,臣以为那尉迟运并无异心。若有异心,当年何必积火肃章门,拦住作逆的宇文直,舍命保卫主上的平安?”
宇文孝伯又是一怔:他怎替我等说情?莫非又看走眼了?
散朝之后,郑译与杨坚一路回府。往时,他们同行有说有笑,今日郑译不吭一声,又纳闷又窝气,心想今日要清除的四个大臣眼看已经得手,不料宇文孝伯竟以气势夺人,这倒也罢了,叵测这个杨坚竟然也为他们说好话,须知这四人往昔都在先帝面前说杨坚有反相,他倒反过来说他们不错,这葫芦中究竟卖的是什么膏药?
“还在生我的气吗?”杨坚头也不回地说。
“我又何必生气?你既然要替他们说话……”
“我只是说句公道话。”
杨坚说罢,心中直是冷笑:你郑译急着根除后患,我就不急?但口说无凭,一下子要杀四个大臣,未免太浮躁了吧!想到此,他从袖中取出两份奏章,递给郑译,说:
“晚上回去好生看一下,明日好奏明圣上。”
杨坚丢下这话,便与郑译分道扬镖,各自回府去了。
当天晚上郑译依然很气闷,独自在书房中观看《论语》,不久,他的夫人萧氏悄悄地进房,挨到他的身后,迅捷地夺走丈夫手中的《论语》,将它抛入炭炉之中,立时升腾起一簇火焰。
“弥罗突,你才是当今天下独一无二的英雄。在你的前头,已经有两个皇帝哥哥输给宇文护了,都被害死了;所以,你的即位处境是何等的严峻!你的帝座,简直是置之于死亡深渊的边缘!那时,你才十八岁啊,血气方刚;然而,你却能闭门养晦,假痴假癫,装傻一装就是十二年!这种强忍的功夫,自古以来谁能相比?精明强悍的宇文护不是好对付的,晋公府第的禁卫不仅多过皇宫,也强过皇宫,而且,天下十二军兵马全归他相府调遣,想动他一根毫毛,那是难上加难!你的无上法宝便是一个‘柔’字,一切听他,顺他,随他,让他,并且是心平气和地这样去做,一次、十次、百次、千次的心平气和!这就千百次地消除了宇文护对你的疑虑,千百次地消除对你的戒备!你让他看到的是一只驯良的绵羊,决非圣威难犯的帝王。尽管宇文护精如鬼魅,却也终于被你蒙住。最后,实际上你只凭一己之力,便收拾了这个不可一世的无冕之皇。那一日,你忧愁满面对宇文护说:哥,太后春秋已高,嗜酒难戒,喜怒无常,大伤圣体。弟虽屡次劝谏,终是无效。她老人家敬重的只哥一人,我这里有一篇《酒诰》,哥能进宫为太后诵读一遍,劝解一番吗?或许太后听后从此就戒了酒。宇文护点头答应了,他大事独裁,小事有时还是听你的。便这样随你入宫见太后去。一路上绝无任何异常之象,况且宫中他早安下了无数钉子,有异常之处也早就通报了。他见了太后,便列坐一旁,拿出《酒诰》有板有眼地诵读起来。而你弥罗突向来格外规矩,当太后与宇文护对坐,叙家人之礼时,你总是侍立一旁。便在宇文护读得忘乎所以之际,你悄悄从袖中取出了玉挺,猛击宇文护头部,一下就得手了!”
宇文神举听得兴奋,举起了酒杯:“何谓以柔克刚?这便是以柔克刚!唯有大英雄能以柔克刚!武帝击杀宇文护那一日,事前没告诉任何人,连咱们四人都瞒住了,这才无密可泄!来,为武帝的英明,干!”
“干!”大家喊道,同时将酒倒入喉中。
宇文孝伯依然冲着皇陵说:“弥罗突,你平定北齐兼并东夏,最后统一北方,其实只用三年时光。当年八柱国苦战了十几年,寸土未得,你则一举成名。假如天假其便,再给你两年时光……”
“那长江以南也统一了!”尉迟运断然道。
宇文神举突然哭了起来,呜呜咽咽地说:“我可怜的弥罗突,你这短暂的一生是怎么过的?即位后的头十二年,你活得多么窝囊!你简直像一条毛毛虫在虎口里蠕动……后来那几年,又全在刀尖上过日子,你总是在最前线。人家当皇帝,三十六宫,七十二院,你后宫嫔御不过十数人,临终还遗诏:无子女者,悉放还家!老天,你睁睁眼吧,怎能让弥罗突受偌大委屈……”
王轨大声吼道:“大周完了!先帝,你知道不?你同宇文护斗法的一片苦心,白费了!你奋战沙场,统一北方的努力也泡汤了!”
宇文孝伯哭道:“当年刘聪立五个皇后,后汉族踵而亡,弥罗突,你的儿子现在也立了五个皇后!如今,朝廷官员已改服汉魏衣冠,我们大周完了!陛下,为何立嗣偏得自己的儿子不可,立自己的兄弟就不行了?你明知太子不行啊!你哥哥明帝能让你接替皇位,你为何就不能让齐王宪嗣统?现在如何?同归于尽!齐王被杀了,我们也行将被杀,你苦心经营的大周也完了,我们这些人,连同所有功业,都如水泡一般,幻灭了!”
王轨双手挥舞,狂喊:“完了!完了!完了……”
上柱国尉迟运始终一言不发,但不停喝酒,此刻酡红着脸,眼泪沿双颊滑下,珍珠一般挂在胡须上。他眼前晃动千军万马,那是空前惨烈的一场鏖战——东、西两魏的河桥、芒山之战,人在刀光之中,马在箭雨之下。突然,宇文泰坐骑中了流矢,马直立而鸣,同时将宇文泰掀落马下。于是,东魏兵蜂拥而上,西魏兵见主帅落马,阵脚大乱……这时,两员将领纵马冲上前去,一个是都督李穆,一个是他的父亲尉迟纲。东魏兵认定落马的人是敌军的重要首领,为了邀功领赏,越围越多越紧。李穆急中生智,排众而入,用马鞭抽打宇文泰,喝道:“浪荡兵,你们的上司何在!”同时跳下马来,步行与东魏兵血战。东魏兵见李穆如此轻漫宇文泰,以为不过尔尔。当时,西魏人都是胡服,从服饰上很难体现等级来,因而认定:原来是个寻常军校,于是不敢恋战,纷纷舍之而去。而宇文泰见李穆有意让出坐骑,也赶紧上了战马。父亲尉迟纲骁勇而有膂力,善骑射。此时箭无虚发,他先射落临近的一个东魏骑兵,让李穆跃上敌人的坐骑,三人且战且走,终于冲出重围,重振旗鼓,结果反败为胜……
父亲尉迟纲是宇文泰的外甥,当其时也,于国于家都无袖手旁观之理。想到此,尉迟运情不自禁地望了一眼自己的右手,目光逗留在右手的无名指上。无名指已经断了一节,那是六年前的事了……
那时,武帝出巡京兆郡北方的行宫云阳宫,让他尉迟运同太子留守京都。忽然,京城谣传武帝病危;于是,武帝的胞弟宇文直趁机起兵攻打东宫,妄图杀掉太子宇文赟,抢夺皇位的继承权。其时,宇文直的叛兵突然掩至东宫的肃章门,正好他也在肃章门内,情况紧急,他来不及下令左右关门,亲自动手赶紧将门关上,但还是慢了片刻,一个叛军已将刀伸进半闭的门缝……他忍痛让叛军削去半截无名指,宫门才得以关上。接着,宇文直也来到宫门外,便下令纵火烧门,顷刻间,门外火声毕剥,接着便呼呼直冲云天,看来不消片时,大门便将焚毁,人家有备而来,想来实难抵拒,怎么办?万分危急之际,来了李询。李询是故柱国大将军李贤的儿子,这时还是司卫上士,那是本朝倒数第三级的武官,但他深沉而有大略,立时当机立断,下令:门内也纵火!让禁兵搬来木柴,堆积如山的木柴,也点起熊熊之火,这样,叛军才无法入宫,卫王宇文直也以失败告终。武帝回京,论功升他尉迟运为大将军,也升李询为大将军……
他突然自问:这果真是大功一件吗?这个太子宇文赟也就是当今的皇帝,值得保卫吗?此人一即位便诛杀了本朝的常胜将军叔王爷宇文宪,一口气便册立五个皇后,这般狂悖之君假使当年让他死去,岂非好事一桩?这小子丝毫不体念我对他救命之恩,记恨的则是我辈对他的谏净!唉,想不到当年救他一命乃是为了来日来收拾我辈赤心报国之人!这真是不可思议的天数了……
然而,当年河桥、芒山之战,父亲与李穆营救宇文泰便对了吗?
这一战的起死还生、转败为胜,固然是宇文泰立国的前提和基础;但后来开国的北周朝廷,对宇文氏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周太祖宇文泰戎马一生,出生入死,没当上一日皇帝便入土为安,自然谈不上福份了。
接着,是他的三个儿子继续登上皇位。嫡子宇文党首先登位,当了七个月的皇帝,便被杀了,完全是祸;长子宇文毓继位,又当了三十二月的皇帝,也被杀了,又是祸!老四武帝,虽然内克权臣、外扫强敌,最终统一北方,似乎是功成名遂;但他没有时间教导太子,最后不得不将万里锦绣河山交给一个浪子手里,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剧了。他最终得到的只不过是眼前的这一堆黄土而已,也即所谓的孝陵;便这孝陵,比起不远处的秦始皇陵,简直是芝麻与西瓜之况,太寒碜了!
看来,天予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武帝的精力一半用于对付宇文护,一半用于平齐,统一北方,终于心力交瘁而亡。他的一生功业是卓有成效的,但生命却浓缩到只有三十六个春秋。要铸造一个好的皇帝坯子,少说也得十多年功夫。待武帝发现太子不行时,已经太迟了,定型了,一个歪七扭八的模型。假如,武帝早年重视调教太子,说不定由于分心却败给宇文护了,其时自身难保,何来太子的前程?如此想来,武帝也只能做两件大事,这似乎是定数。这个大数一定,我辈这些小数不免也受制了。这时,耳边充满着伙伴的吼叫。他暗想:吼叫能济大事吗?
这时,他平静而言:“我辈今日相约到此所为何来?就是为了大吼大叫大哭?往昔,说当今皇上非社稷之主的人,已经大祸临头了,齐王宪死在前头,很快就轮到我辈头上了,难道大家不想一个自全之策?”
这话语一落,大家才清醒了许多,都默默地思索着。
宇文孝伯其实还是很冷静的,他说:“此事吾筹之熟矣,唯有从相州调回赵王宇文招入京辅政,方可保得国泰民安,我等才得以周全。”
这话原是不差,大家心里明白。赵王是现存七个皇叔当中年分最高的老六,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功劳大,且又最贤,得他入朝,非但社稷可转危为安,大家都可指望无事了。
宇文神举沉吟了许久才说:“此事当真甚好,但我等联名表奏,只怕又犯了大忌;而单独上表,诚恐只是一线希望了。”
说到“犯了大忌”,大家又是一惊:宇文氏帝位因袭,兄弟相承已有三例,父子相承唯当前一例。当今皇上本就多疑,联名请赵王宇文招回来,他必定要误解为众人意图废立,要拥戴赵王为皇帝了。联名上表,那是断不可行!
宇文孝伯又道:“联名上表利少弊多,我只打算自己一人上表。虽然,这样只有一线希望;但事态到此,似乎别无选择——我辈最大的希望也只有这一线了!”
大家面面相觑,实无更好的办法。
“我明日启程去并州!”宇文神举道。
“我明日去徐州。”王轨道。
“我去泰州……”尉迟运说。
语气都很苍凉,也很无奈。
第一章 深宫渔夫 第三节
大将军宇文孝伯请求赵王回京辅政的奏章,让奸臣郑译终于找到了置
其于死地的借口。
宇文赟从杨丽华的怀中醒了过来,他是从一场恶梦中惊醒过来的。
他是从一个女人的怀中被禁卫拉走的,那女人面目不太清晰,似乎是父皇武帝的一个嫔妃。禁卫将他抛落于文安殿上,父皇怒喝一声“打!”,于是棍棒交加。此刻他一丝不挂,直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周遭立着齐王宪、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王轨和尉迟运,直冷笑。齐王说:“打死他,打死这个不忠不孝的乱伦人!”又是一阵剧痛,血往屁股沟里淌下。他知道,屁股打裂了,腿也打裂了。这是往死里打,显然是一个阴谋:打死了他,齐王就可以顺顺当当继承父亲的皇位了,反正大周朝的先例都是弟承兄业,与突厥人一般无二。父皇为何又娶了突厥的阿史那氏为皇后,大概也是赞成突厥人的那套规矩。棍棒终于收了起来,这时,宇文孝伯端了一碗药过来,叹了一口气,说:“这药喝下,病痛就好了!”那药有点古怪,碧绿碧绿的,定是毒药无疑!不,我不能喝!
“良药苦口利于病!”宇文神举嚷着。
“忠言逆耳利于行!”王轨也在助威。
他们串通一气,深知唯有毒死了我,齐王宪才能继承皇位。我不喝这毒药,我不上当。三叔孝闵皇帝便是被毒杀的,大伯明皇帝也是被毒死的,前车之鉴哪!
“把它灌下去!”父皇暴跳如雷。
于是,两个武士将我架住,宇文孝伯一手捏紧我的鼻子,强行将药灌下……我心里抗争着:这不是药,是毒药,我的药是女人,女人才是我的良药!
然而,大家置若罔闻,分明是有意谋杀!药已咕噜噜过了喉咙,死定了,死定了……
宇文赟醒来真是喜不自胜;我没死!死的反而是齐王宪、父皇……他发现一只柔若无骨的纤手在抚摸他的伤疤,屁股上的伤疤,还有腿上的伤疤。手是皇后杨丽华的手。
“这几日,你都在尉迟繁炽那里过夜吧?”杨丽华问。
“你吃醋了?”
“你晚上经常惊醒过来……莫非只有在女人怀里你才感到平安喜乐?”
宇文赟感激地爱抚着杨氏,喃喃道:“看来人世间只有爱卿最了解寡人的心思……”
“既是如此,妾身怎敢吃醋?”
“好……”他翻身将她紧紧抱住,弄得她直喘不过气来。
她依然在抚摸他的伤疤,屁股上的,腿上的……
宇文赟愣了半晌,突然问:“寡人在东宫时,宇文孝伯、尉迟运两个宫正三天两头就向父皇说我的过失,那是为什么?”
杨丽华一声不吭,只是不停地抚摸伤疤。她终于窥测到丈夫内心深处的秘密:宫中层出不究的阴谋和谋杀,弄得这个当年的太子、当今的皇帝心里紧张到了极处,他若不是寻找一个安全港湾,准会发疯。所以,他从少年起始,便往女人堆里磨蹭,他把女人当作完全的港湾了。他每次出巡,总要几个皇后并驾齐驱,把禁卫支得远远的,奥秘便在这里!唉,他的好色,却原来是源自心灵的怯弱……
怪不得每回出巡,总要物色成群的美女充实后宫,他需要一种温柔的氛围将自己重重包裹起来。但他的猎色未免过分,甚至不择手段。前不久,赐宗妇、命妇到骊山沐浴温汤,他竟凿壁偷看人家洗澡。看中了尉迟繁炽,便将她留在内宫,强令饮酒,又趋醉淫之,挽留宫中十多日,昨天才让回家。此事朝野人言籍籍,都道是要收为第五个皇后……这行吗?尉炽繁炽是他堂兄宇文亮的儿媳,堂侄宇文温的妻子,乱伦是不消说,更糟的是,眼下宇文亮是行军总管,正随韦孝宽元帅出战淮南,要是听到儿媳妇被皇上霸占的消息,不知又要生出什么事端来。皇上胆小怕事,却又不断生事……
宇文赟忽然自问自答:“我当年若是死于杖下,谁来接替父皇的皇位?十有八九是齐王宪吧!”他的语气饱含着仇恨。
杨丽华这时对母亲实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她说:只需摸摸你夫君的伤疤,他终会记起那些谋夺皇位的人;这些人收拾之后,你夫君才能当个太平天子,你自然也就当了安稳的皇后!唉,母亲当真是女中诸葛!
第二天上朝时宇文赟一言不发地坐在龙椅上,望着身上衮冕之服出神。两个月前,杨坚奏言,正宗的皇帝应当服汉魏衣冠,方能显示天子的威严。朝臣也应照此易服,才能区别出等级来。其时他半信半疑地答应了。一待新衣制成,他一看便心花怒放,这衣裳实在比胡服好看多了。看这衣裳上山龙华虫藻米等图案,果然是绣得活灵活现,更妙的是皇帝衣裳上的九种图案只有天子一人可以享用,凡人一用便是僭越,大逆不道,这对提高皇帝的威望极有好处,难怪许多人都想当皇帝了……
想到此,他忽然眉头一皱揭开衣裳,捋起了裤筒,指着腿上的伤疤,问道:
“我这腿上的伤痕,是谁造成的?”
内史下大夫郑译立即出班奏言:“此乃王轨、宇文孝伯诬陷皇上造成的。”
“他们加害于朕,意……意欲何为?”宇文赟想起往事,依然有点紧张。
郑译拨弄皇帝杀了宇文宪之后,已是处在欲罢不能的境地,他深知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王轨和尉迟运一向与齐王宇文宪情同手足,如今杀了齐王宪,他们心中记恨是不用说的,现在留下这四人,便是为自己留下了无穷后患,眼前皇上即已准备算这笔老账,如不设法来个斩草除根,将来悔之晚矣!当即言道:
“皇上明鉴,宇文孝伯、王轨与皇上并无仇怨,不过他们一向同宇文孝举、尉迟运联成一气,极力推崇齐王宪;所以,臣想他们屡次在先帝面前数落皇上的不是,无非是不让皇上承嗣,好让齐王宪继承皇位!”
宇文赟虽也有这种疑心,但听了郑译的话心中不免又是扑通一跳,继而咬牙切齿道:
“按律该当何罪?”
“如今宇文宪已死,按理不必深究;就怕其他几位记恨在心,贼心不死,私下又要拥戴什么王爷再来争夺帝位;所以,若不以大逆不道之罪论处,诚恐又要生事。”
官居四辅之一的大前疑杨坚对此事不吭一声。事态全按他的安排发展,心中可谓乐不可支。这时他想起淝水之战中的谢安,其时,谢安对战略战术均作卓越的运筹,一旦接到前线告捷的消息,虽然还能若无其事地下棋,但入房时还是忘乎所以,以致折断了履齿,当然这也无伤大雅。然而他却不同,他必须不动声色,不折不扣做到深藏不露方可;而一旦露了形迹,就不堪设想了。所以,他是满脸的冷漠,似乎他们君臣的对话与他全然无关。
这时,内史中大夫元岩出班启奏道:“臣以为郑内史的话全是捕风捉影之辞。这话同当年卫王宇文直的说词实是一般无二。宇文直为了取代齐王宪大冢宰位置,也诬他图谋不轨,先帝英明,不予理睬,后来事实证明,却是宇文直自己图谋不轨。今齐王宪已死,夫复何言?但若以图谋不轨罪名置宇文孝伯等于死地,势必大损国家元气,令亲者痛仇者快。先帝晏驾之时,特召宇文孝伯赶来,执其手曰:以后事付君!即授他司卫上大夫,总宿卫事。孝伯若有异心,于先帝晏驾时便让宇文宪承继大统,那时不费吹灰之力,何待今日?那尉迟运也是皇上中表之亲,骨肉相残更为不宜!”
宇文赟听了元岩的话也觉不无道理,一时心无主见,但就此作罢却心犹不甘。想了想,突然下旨道:
“传宇文孝伯!”他想当面质问或许能问出个头绪来。
此时,宫禁已由杨坚的姊夫、领左右宫伯窦荣定统领,宇文孝伯已赋闲在家,短时间还来不了。
门正上士崔彭急急上殿禀报:“突厥专使安遂迦就和亲一事,请求面上!”
宇文赟心想,我中原美女自己都不够用,还能给外人?当即恼道:“朕这里没有王昭君,要王昭君南朝找去!”
这时杨坚不得不说了,如今乃多事之秋,再添一个外寇突厥,将来不免疲于应付。当即和蔼地对崔彭说:“你回安遂迦的话,就说皇上正忙着。”
崔彭去后,宇文孝伯来了。他想:皇上特地召见,莫非三日前上表请求召回赵王宇文招的事有了着落。
宇文孝伯缓缓跪了下去。
宇文赟一见孝伯,又想起身上的伤疤,立即气呼呼责问:“你知道齐王谋反,何以不言?”
宇文孝伯回答得很硬朗:“臣知齐王忠于社稷,因被一群小人诬陷,言必不用,所以不言。但先帝托付微臣,令臣辅导陛下绍述先帝之遗志,统一九州,安天下百姓;今陛下谏面不从,反其道而行之,先折国家柱石,再则自毁长城,臣见周庙不血食矣。以此而论,臣实有负先帝顾命之思,依此定罪,是所甘心!”
宇文孝伯说罢站了起来,但见娃娃大冢宰宇文贞立在左班之首,少年大司空宇文贤立于右班之首,接下的大多是乳臭未干的汉王赞、秦王贽之流,心想:让这群娃娃来主持朝政,真是儿戏社稷,大周不亡那才是奇迹了!想到此,他痛心望着皇帝宇文赟一眼。
宇文赟脸上如被火烧火燎,急急地低下头来,他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惭愧,挥挥手让宇文孝伯退下。”
临行,宇文孝伯又扫视一下屏风一般立着的少儿大臣,最后将目光定在杨坚的脸上,心想:你杨坚不笨,有权,何以让朝政乱到这个境地?是了,这不正是你所希望吗?唉,我辈早就看出你有反相,所恨一直抓不到证据,才让你混到今日!看来,若非你太滑溜,便是我等也太笨拙了……
杨坚坦然地对宇文孝伯一笑,然后出班奏曰:“皇上明察,臣以为那尉迟运并无异心。若有异心,当年何必积火肃章门,拦住作逆的宇文直,舍命保卫主上的平安?”
宇文孝伯又是一怔:他怎替我等说情?莫非又看走眼了?
散朝之后,郑译与杨坚一路回府。往时,他们同行有说有笑,今日郑译不吭一声,又纳闷又窝气,心想今日要清除的四个大臣眼看已经得手,不料宇文孝伯竟以气势夺人,这倒也罢了,叵测这个杨坚竟然也为他们说好话,须知这四人往昔都在先帝面前说杨坚有反相,他倒反过来说他们不错,这葫芦中究竟卖的是什么膏药?
“还在生我的气吗?”杨坚头也不回地说。
“我又何必生气?你既然要替他们说话……”
“我只是说句公道话。”
杨坚说罢,心中直是冷笑:你郑译急着根除后患,我就不急?但口说无凭,一下子要杀四个大臣,未免太浮躁了吧!想到此,他从袖中取出两份奏章,递给郑译,说:
“晚上回去好生看一下,明日好奏明圣上。”
杨坚丢下这话,便与郑译分道扬镖,各自回府去了。
当天晚上郑译依然很气闷,独自在书房中观看《论语》,不久,他的夫人萧氏悄悄地进房,挨到他的身后,迅捷地夺走丈夫手中的《论语》,将它抛入炭炉之中,立时升腾起一簇火焰。
上一篇:赵匡胤
下一篇:张竞生传(中国性学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