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隋文帝

隋文帝 第61节

“快备酒宴伺候!”
那中年人起身介绍,自己叫曹妙达;那长者姓云名定兴,祖籍塞外,跳舞的女郎是他的女儿;那长须老者名叫万宝常,乃是宫廷乐师,因此识得太子。
万宝常早年随父由梁投齐,父亲被齐帝所杀,后来又历周隋二朝,均为宫廷乐工,著有《乐谱》六十四卷,曲尽宫商之炒。开皇初太常寺制乐,诏令与议,被沛国公郑译排挤;前不久,闻太常寺所奏音乐,上书御前道:
“太常寺乐声淫厉而衰,天下不久将相杀殆尽。”
因此被赶出宫廷,流落民间。
杨勇正为万宝常吁叹不已,姬威已领着酒保,挑一担美食、好酒入房。房中局促不堪,只好将就张罗。酒过数巡,拘束渐自解除。那云定兴的女儿生长于塞外,本无礼教束缚,今见太子不摆架子,大有好感,不断上前劝酒,来往之际,喜笑不禁。杨勇何曾历此情景,喝了几杯酒之后,忽然忘情地抓住云氏的粉臂道:
“你可否愿意随我入宫?”
“入宫干啥?”云氏吃吃笑道。
“这个……这个……”杨勇一时语塞。
“你难道不怕我把宫中的东西偷了?”云氏又笑道。
杨勇斟了一杯酒端给她道:
“今后整个东宫的物事都是你的了,你要偷可是偷自己的东西!”
云氏一笑,把口中的酒喷得杨勇满脸都是酒珠,座上无不大惊失色。而云氏却浑不当一回事,反而纵情大笑,笑得花枝乱颤,前俯后仰,往杨勇身前倾倒;杨勇顺手一揽,顺势将她揽入怀中,也哈哈大笑。
曹妙达满斟了两杯酒,端至太子、云氏跟前称贺道:
“愿太子与娘娘如鱼得水,永如今日!”
自此,杨勇每日都去曲江池畔的无色庵。他万万料想不到自晦自污竟是这般境界,原来韬晦一点也不困难。不久,云氏便怀了孕。元妃久婚不育,杨勇这一喜真是非同小可,他连忙将云氏接入东宫,封为昭训;接着又把云定兴、曹妙达引进宫中,而万宝常则无意入宫,仍在无色庵著述。
过了三个月,云氏生下一男,取名杨俨。父皇杨坚与母后独孤氏闻说长孙出世,也是大喜过望,连忙叫他夫妇将婴儿抱入内宫。杨勇与云昭训将婴儿抱入宫中,送给父皇母后看望,孩子从杨坚手中转入独孤伽罗手中,复又从独孤伽罗手中转回杨坚手中,两人逗着婴儿大乐,杨坚高兴得哈哈大笑,可这一笑突然僵化,再也笑不下去。
一道阴影忽然罩在杨坚的心头,他怎笑得下去?云昭训乃是在宫外怀孕有此婴儿,听说这女人野得很,会不会……杨坚对兵家各种著作熟习如流,疑心特重,他常以秦皇自比,对秦朝的典故了若指掌;关于吕不韦偷天换日的阴谋自然清楚不过。他想:
——若是有人先将云氏弄成怀孕之身,再与太子杨勇交接,冒充太子的长子、我的长孙,那么,那人不费一刀一枪便将我家的天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夺了过去,岂非天大的笑话?
于是,他便以怀疑的眼光重新审视怀抱中的长孙杨伊。先是觉得此儿长得确乎与杨勇相似,但越是细看,越是不似!天哪!我把宝位传给长子杨勇,杨勇又传给长孙杨俨,这当中有多危险!再说,这长孙为何要取名曰“俨”?俨者,相似也者。莫非他夫妇自觉会引起我的疑心,特意以“俨”命名,使我不致察觉?杨坚愈想愈真,也愈想愈乱,终是一片茫然,最后将婴儿还给云氏,漠然道:
“你们回去吧!”
母后独孤伽罗狠狠地瞪了云氏一眼便不再吭声。她憎恨宫中所有的嫔妃,推而广之,也憎恨天下所有官员的侍妾,认为乱家败国的都是这一帮妖狐,所以她一眼见云氏抱儿进宫,便满肚子的不舒服。
杨勇夫妇回到东宫,一路上纳闷不已,竟弄不清楚:
——这婴儿刚刚出生三日,何以得罪了祖父、祖母?
真正是百思不得其解。
过了一些时日,杨坚又令一宫人来到东宫,抱皇孙俨入宫而去,且又不要杨勇夫妇相随入宫。杨勇夫妇忧心忡忡,猜不出所以然来,忽然杨勇拍案叫道:
“咦,原来如此!”
他终于猜着了父王、母后的疑虑所在,讲给了云昭训听。云氏听罢,咯咯娇笑,大不以为然。杨勇则变色道:
“还笑!你不明白咱们的父王,他一旦疑心俨儿是野种,说不定便顺手捏死了他。”
云氏这才刷然变色:
“这怎么可能?你别吓唬我……”
她看看杨勇那么一副既紧张又惶惑的神态,突然“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杨勇急得无计可施,只好吩咐东宫的一个宫人,赶赴内官相机抱回婴儿。
便在这时,来了道士章仇太翼。章仇太翼便是早些日子劝他自晦自污的人,所以,杨勇见他一进来便没好气地说:
“先生,看来你的妙计是大大不妙!”
“自晦自污也不行?”
“开头颇为见效……可现在,他连我的儿子都怀疑上了!唉,锋芒太露不行,韬晦也不行,进不得,退不能,我还有路走吗?”
章仇太翼沉吟了半晌,才说:
“贵皇孙是在宫外怀的胎是耶不是?韬晦本在释疑,殿下于宫外得了皇长孙,圣上生恐吕不韦故技重演,自然是疑上加疑,疑虑重重了!”
一经点破,杨勇又明白过来,知道自己又犯了错误,连忙谦谢过,进而又恳求道:
“请先生赐教,今欲释疑,是否有术?”
“有术。”
“何术?”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杨勇慢慢咀嚼章仇太翼的话,忽然圆睁双眼道:
“你是说,把云氏母子赶出宫去?这怎么可以?你这是开玩笑吧?”
章仇太翼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
“山人是开玩笑。告辞了!”
他一揖之后,便即离去,边走边兀自喃喃道:
“仁者无术……仁者无术……”
他这一走,杨勇夫妇心中一片冰凉,都不得不承认他开的道路十分对头,想着想着举起头来,四目相对,悲痛交织,不觉都哭出声来。
此后,云氏自然没有出宫,两情反而更为难分难舍。如胶似漆。夫妇俩且自安慰道:“俨儿酷似乃父,父王总有一天会明白的。”
而杨坚则是疑云重重,为了仔细审视长孙杨俨的面目,他特派宫人去东宫抱来了婴儿,与独孤伽罗一起端详、比较,不料东宫却派来宫人,说是婴儿尚未吃奶,中途抱回吃奶去了。这一举又令杨坚猜疑不已:
——云氏若非怕人看破机关,何来这一不近人情的举动?须知公婆疼爱长孙本是常情,中途强索回去实在有停常理。
杨坚夫妇交换了各自的想法;竟是惊人的可能:
——其中定有文章!
于是二人均寄希望于太子杨勇的原配元妃。只要有朝一日元妃有了孩子,便是货真价实的嫡传皇长孙,那时,庶出的皇孙杨俨只不过是旁支而已,所谓的吕不韦故技也就无以得逞。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没过多少时日,元妃竟然不留下一男半女,便一命呜呼了。杨勇说是心病急发,死了;杨坚夫妇则怀疑元氏被害丧身。派人调查,则查无证据。从此,父子谁也说服不了谁。易换储君之议便悄悄地产生了。
开头,杨勇自觉有高颎为强援,总是不信种种传闻,均以为是流言蜚语;但是,韩擒虎不明不白死去,虞庆则含冤被杀,王世积罚不当罪,高颎、元宇、元胄之罢,李广达的暴亡,几乎无一不是冲着他而来的,都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剪去他的羽翼,这时,他才发觉乃弟杨广企图夺嗣的全盘计划,只是对手的进攻势如决堤,真不知如何抵挡才好。
他的手下缺少多谋善断的人手,但他知对手时刻都在进攻,却不知从哪里出击,其进攻的具体目标又是哪些人?这是一场无形的战争,他似乎是同影子作战,防不胜防!太子通事舍人苏伯尼只会背书、作曲;万宝常、曹妙达也只会作曲,亲家翁云定兴除了设计奇装异服之外,也只会弹琵琶!他可以组织一场非常漂亮的音乐会,但出色的演奏却吓不到敌人。
于是,他又想起了道士章仇太翼,此人到处云游。难得一见,虽然他也派人四出查访,却始终杳如黄鹤!
章仇太翼终于还是回来了,在太白袭月天象显示之后,在王世积被杀,高颎、元宇、元胄被罢之时,他回来了。他在太子杨勇面前摊开双手,表示无能为力。
杨勇也知大势已去,却又希冀能创造奇迹,这种自相矛盾的心迹,着实口不能宣,唯有对客垂泪而已。
章仇太翼明白太子的心意,默然思忖:
——杨坚看家的德行乃是俭朴,而一切的老子都希望儿子像自己。
于是脑中灵光一闪,计上心来,低声言道:
“为今之计,可于东宫后国构筑‘庶人村’一区,屋宇务求早陋简朴。殿下独处其中,禁声色,戒荤酒;布衣草褥,夙夜自省。山人自当斋戒沐浴,再为殿下祈禳。或许天从人愿,化险为夷。”
历史的教训杨勇是知道的。太子,便是储君,亦即是储备的皇帝。太子历来是只能进,不能退。进则为君,退则身败名裂。等到杨勇明白其深奥的道理之后,其时退势已成。他翻开史册观看历代废太子的遭遇。简直心胆俱裂。所以,章仇太翼的建议,他虽疑信参半,也只好硬着头皮一试。
“庶人村”很快建成了。杨勇自国于陋室之中,不听音乐,不近酒色,衣食与百姓同;不出游,不会客,整日闭门诵经读书。开头日子颇为难挨,粗茶淡食倒也罢了,但思妻念子之情实难排遣。过了三个月,便也坦然,好似进入一个陌生的国度,时日久了,就自然习惯了。
不过,有时他也闭卷沉思:
——倘若父王当年篡权不能得手,五兄弟人头落地的,首先是我这个长子;如今得了天下,却不让我承嗣,还要我像百姓一般苦挨日子,真是岂有此理!想当年,他也协助父王处理朝政,誉满朝野,可是太好了不行,招忌;于是他效信陵君,以酒色自晦,父王又觉得他太差,太差也不行。如何才能合乎父王的尺度呢?为人子难,当储君更是难上加难!
他激动了,披衣下床,点燃了油灯,打开了柴扉,一阵风过去,灯熄灭了。
天外月晦半规,疏星数点;身旁松声涛涛,宵虫哀奏。五十步外,章仇太翼幕天席地,结双盘五心向天而坐。他既无仗剑披发踏罡步斗,也没念念有词祷天咒地,只是默默地盘腿坐着,绝不稍动,恰便似是地上的一墩上堆,一块石头。
一种感激之情顿时在杨勇的心中油然而生。自从他住进了“庶人村”,东宫的臣僚很少涉足到此,似乎忘了他的存在。他这个太子殿下就如一棵果实脱落干净的枣树,树下再也没有一个顽童徘徊留恋了。但章仇太翼是个例外,他每晚夜半都来此打坐,直至天亮。此人从未沾过他的恩泽,也不是他的臣子,这就特别难得了。
曙色渐开,树梢雀跃,啁啾不息。章仇太翼不见了,却来了姬威。
姬威是他进入“庶人村”后唯一常来陪话的臣僚,一般都是辰牌时分到此,今日为何破例呢?正想着,姬威已然必恭必敬地递上一封密简。拆开一看,知道是元宇写的。元宇、元胄前些日子都官复原职。信中言道:皇上闻说他住进了“庶人村”,有动于衷,今日特派杨素前来观望,愿他好自为之。
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至此,杨勇才真正悟出建“庶人村”的妙处:
——那是将自己可能被废为庶人的事,提前化为现实给皇帝看,给文武百官看,以便赢得朝野的同情,达到哀兵必胜的功效。同时也提醒皇帝,废立大事一旦形成诏书,便泼水难收、悔之晚矣!
姬威去后,太子认真梳洗,束带以待。今日的打扮着实煞费苦心:
——太浓则失之豪华,偏淡却恐损威仪。
他忽然觉得,自己形同刚过门的媳妇要去拜见爱挑剔的婆婆一样难堪。
正当太子用饭之际,姬威忽又匆匆来报,说是杨素已然来到东宫。太子才吃了几口,只好连忙撤了早膳,迎候天使要紧,慌忙整冠束带,立在后国“庶人村”的门口恭候。大约等了一个时辰,不见杨素的影子,连姬威也没露脸。他纳罕起来:会不会姬威传错了消息?他信步走出“庶人村”,翘首企足,仍然不见杨素的踪影,只好折回“庶人村”茅舍等待。
他坐在一张粗劣的座床上,决意耐着性子等待。心想:
——纵然杨素是一条毛毛虫,我也要耐心等你一寸一寸地爬进来。既然是奉旨,谅你杨素也不敢没有与我相见便回去复旨,你迟早得来,总得把所见所闻如实向父王复旨。父王对此将作何感想呢?他自然脸上会挂着感动的泪花,当着朝臣赞赏我杨勇,那简直是一定的,必然的!
杨勇似乎已经看到父王的笑脸,笑得那么慈祥、温暖,便如小时候常见的那样!于是,一种甜蜜的笑在杨勇的脸上绽开了。
又一个时辰过去了,杨素仍是不来。杨勇早餐没有吃多少,此刻腹中已然哗变,他预感到杨素可能又在搞什么鬼,于是乎怒火、饥火同时于腹中交煎。
杨素确实大清早便来东宫,他当然明白此行对废立大事实是举足轻重。父子之情谁能真个丝毫无有?皇上自从听说太子住入“庶人村”自废为庶人之后,不安之情常常曲曲折折地流露出来,朝臣怜惜之意也溢于言表,如今皇上又郑重其事地派他前来探望,分明是对太子的好感有所回升。这一回升,几乎要把他们多年来经营的废立大计弄得功败垂成。
昨晚,晋王、张衡和他杨素一夜未眠,苦筹对策。按张衡的鬼点子,杨素来到东宫偏殿便止了步,托言疲累,索性坐在一张座床上打起吨来;随行人员摸不着头脑,似乎越公的使命是来东宫睡觉。杨素却从姬威的口中得知太子早在“庶人村”恭候,为了让太子的一番诚意化作满腔怒火,让他的恭候变成不恭和怨恨,他必须把会见的时间一延而延,只要能激怒太子,此行便算成功,回去便可以“太子怨恨”给皇上复旨。于是乎,他懒散地坐着,轻轻地打着呼咯。
午牌时分,杨素慢悠悠地来到“庶人村”,见礼谢座过后,便漫不经意说道:
“下官年迈,不胜驱驰,诚因塞外奔波过度,困顿疲惫之极,深恐有失礼仪,故在偏殿稍事休息片刻,有劳殿下久待,情所不安。窃思殿下一向宽仁大度,自然不以为意,哈哈哈……”
首节 上一节 61/105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赵匡胤

下一篇:张竞生传(中国性学第一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