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应 第134节
PS:还有一更12点前出,目前还欠着一更。
第164章 信至
与方才描述阑干阁的语气全然不同,程峰在讲述出汪盛海有些不识抬举这几个字眼的时候,原本复杂的神情间,反倒是流露出了几许敬佩。
那绝不是单纯觉得汪盛海‘叛逆’阑干阁显得很有逼格,很帅这样的表面钦敬,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共鸣。
“他为何会在阑干阁内不受待见?”
闻潮生轻啜一口淡茶,询问道。
面对这个问题,程峰再一次陷入了冗长的沉默,后来被檐外的冷风吹得哆嗦一下,才回过了神。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么?”
闻潮生问道。
程峰摇了摇头,感慨了一句:
“不难回答,只是潮生兄这一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很多以前的事。”
“汪盛海先生为何会在阑干阁内不受待见……呵,那自然是因为他的观念与众人背道而驰。”
闻潮生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程峰放在桌面上的那本书,道:
“也就是说,阑干阁内那些学士们的观念与《治国论》中的观念背道而驰,是么?”
程峰长叹了口气。
“真相要远比这更加残酷,一言难尽,其中纠缠,潮生兄未来进入阑干阁后,自会明晓。”
闻潮生点头,既然程峰觉得一时半会儿讲不清楚,他也不再追根究底,问回了先前的那个话题:
“所以,除了那篇百字文,阑干阁派人过来还要考核我什么?”
程峰仔细想了想后道:
“分人。”
“潮生兄,这样……你先回去,明日傍晚你再来找我,我会为你罗列一份详细的清单,届时你根据不同的考官来回答对应的问题。”
闻潮生应允下来,他告别程峰,走的时候,程峰对他忽然道谢,感谢他指点自己去鸳鸯楼见司小红的事。
闻潮生披着蓑衣站在雪雨中,凝视程峰的时候,那张面容上总算露出了一丝笑容。
“你真喜欢小红那姑娘?”
程峰点头,极为认真道:
“我真的很喜欢她。”
闻潮生走出了他的院子,走到了外头的巷道上,冷雨细细簌簌地扎下,闻潮生却又偏头对着院子大声问道:
“你有多喜欢她?”
他静静等待了一会儿,雨中没有传来程峰的声音,闻潮生却忽然笑起来,头也不回地走了。
而程峰则站在自己房门前,盯着雨帘出神,久久未动……
…
王城。
天色晴朗,艳阳慷慨地挥洒自己热情,光影穿行于青杨绿柳间,终归于熙熙攘攘的行人发丝处,化为了鬓间的汗珠与口中的喧闹。
此地的繁华与磅礴,远非苦海县那等穷困之地可比,虽处于齐国地域中心,没有兵患与囚匪,但光是那城墙,便要比苦海县厚实数倍,高大数倍,城墙之上,尽是纪律严整的军士,身着铠甲,手持长戈或劲弩,全神贯注地盯着下方进出百姓。
至于城内。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人家。
大雪仿佛全下去了边陲之地,王城中好似由于人多,仿佛连扑面而来的风都是热的,大街上有些热情大胆的姑娘等不及春天到来,为了展示自己娇美的身段,提前解下了防冻的腰垫,将腰带收束些许,勾勒出美好光景,与好姐妹一同在街上迈着妖娆步伐闲逛,直至额间渗汗。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忽有赶马声传来,吆喝着街上众人散开些。
他走着街上边处专门建造的马道,马车精致,外面有特殊图案,赫然是齐国的信驿。
这人赶着马车一路来到了城内专门负责处理信件的府邸,将马车停在了外头街道,车上下来二人,整理好信件后,其中一人与剩下两人交待一番,自己则拿着一封信继续北行,穿过无数人群,直至阑干阁门前。
此地隐隐笼罩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肃杀之气,寻常百姓几乎不往这头来往,这名信使来到门口后与两名守卫交涉一番,从身上拿出了一块特别的牌子,两名守卫辨认了一下,便放他进入了阑干阁内。
这人进入阁内,似乎感受到了一股格外的威压,至始至终,头都低着,似乎抬头多看一眼周围的景物,都是一种对这儒家圣地的亵渎。
信使对于路线已经极为熟络,显然不是第一次进入这里,他弯弯绕绕几次,一路至于一座不起眼的三层小楼,立于楼下,单膝跪地,双手将信奉上。
“阁主,程峰的信。”
他话音落下,二楼的窗户被忽然轻轻拨开,紧接着,一张遍布着不少皱纹的面容出现在了窗口,这是一名头发花白,年过半百的妇人,她穿着朴素,一身浅色布衣,与王城中的其他人士格格不入。
但妇人身上有一个极为特殊的特质,很容易让人一眼记住她,那便是她的眉目间,丝毫没有上位者的威严,只有一种说不出的安静。
仿佛时光到了她这里都变得温柔了许多。
单从外表,很难让人相信,这名花发妇人便是阑干阁的阁主——杜池鱼。
她淡淡看了一眼信使,伸手轻轻在虚空中一抓,那封信便从信使的掌间离开,稳稳飞入了二楼的窗户间。
而后,杜池鱼关上了窗户。
那名信使弓着腰站起身子,转身朝着外头而去,直至远离此地后,他才总算是长长舒缓了一口气,挺直了自己已经酸痛的脊背。
而此时,杜池鱼将程峰的信件摊开,见到了上面的百字文与程峰的讲述,平静的目光生出一抹涟漪。
不知过了多久,她缓缓起身,重新推开了窗户,伸出手对着远处一座九层高楼轻挥,片刻后,楼内竟然传出洪钟之声,连响三次。
不多时,三名青衫长髯之人并肩而行,缓缓来到了楼下,隔着十步之距,对着阁楼拱手长揖。
“上来吧。”
杜池鱼轻轻开口,楼下的门缓缓打开,三人彼此相视一眼,迈步而入……
PS:晚安!
第165章 相议
三名青衫男子跨过朴素木梯,一路来到了二楼,在杜池鱼所住的房间内,除了一张方正茶几外便只有三座巨大的书架,上面摆满了装订好的书籍,竹纸与松烟墨的特殊清香溢满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这种味道入肺之后,仿佛能让人的神志都清明三分。
三人落座于蒲团之上,面向妇人的面孔上写满了敬重。
“不知院长唤我等前来有何要事?”
这三人名为邹枸、梁晁,宫椿,曾也是考入阑干阁的学生,最后成为了阁内的教书先生。
他们之中年纪最小的宫椿,今年刚过不惑,在阑干阁内执教已有八载春秋。
今日,正是轮到三人授字,杜池鱼将程峰寄来的信件放在了桌子上,给三人过目,淡淡道:
“三位对此怎么看?”
三人轮流看过信件之后,表情各异,但最后都渐渐转变成了同一种情绪,那便是不屑,焕发自内心深处的不屑。
梁晁最后浏览信件,将信放下,对着三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苦海县……说实话,若不是因为程峰那竖子,我都不知道咱们泱泱大齐还有这等穷乡僻壤之地,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古人真是恒不欺我,当年院长您给了程峰多大的心血与投入,多少人打破头想要这个机会没有,谁能想,这小子居然放着这般天大的机缘不珍惜,还做出自废武功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他说着,愈发激动,脸红脖子粗,大有一副要将程峰祖上几代都问候一遍的架势。
他的确嫉妒,字里行间是嫉妒,眉眼唇齿间亦是嫉妒。
梁晁找不到不嫉妒的理由,他依稀记得自己在阑干阁勤勤恳恳耕耘这么些年,放弃了身居高位,攀结权贵的机会,就是为了换取一个能够让参天殿内圣贤一瞥的机会。
只要一眼,多看一眼,随便传授他些什么都好。
三人的来历与经历皆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同在王城,家族中有些官宦的关系,考入阑干阁的那年多多少少走了点儿后门,但他们的修行天分都平平无奇,所以这么些年,即便通读了阑干阁中许多关于修行经验的书籍,依然止步于龙吟境,根本望不见通幽的影子。
过往他们教授的学生固然也不乏天才怪胎,只花费了数年的时间,修为便已经将他们甩在身后,看着这些人,梁晁虽是妒忌,却也妒忌得有限。
因为这些人本质上和他们也一样,是被参天殿拒之门外的‘落榜者’。
直到程峰的出现,成为了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打破了他内心倾斜已久的天秤。
此人不过是偏远边陲小地方一籍籍无名之士,靠着一手好字进入了阑干阁中,一个月后被杜池鱼觉察出了他前所未有的修行天赋,于是启用了只有阑干阁阁主才有的权力,将程峰送入了参天殿内深造,提前开启了程峰的修行生涯。
这件事,当初犹如九天神雷一般在阑干阁阁内传响,惊动了数千名师生,所有人都想知道,究竟是什么人被参天殿内的那些圣贤们选中,而当他们得知,进入参天殿内的是一名才考入阑干阁月余的新人时,一股名为‘妒嫉’的情绪爆发了。
这些人表面上都是一副惊叹与祝福,实际上,都希望是阁主看走眼了,想看着程峰在参天殿内出丑,想看着他最终被圣贤们排挤,像是垃圾一样从里面扔出来。
五日之后,程峰独自从参天殿内离开,进去时,他是从未接触过修行的一名小白,可出来后,却成了一名通幽境几乎圆满的大成者。
更为恐怖的是,儒道三十三重天,三十三圣术,程峰全都习会,出参天殿的那一刻,阑干阁中除了从未与人动手的阁主杜池鱼外,其余人已皆非程峰一合之敌!
那一日他折服了所有人,将阁中数千天才的骄傲与一切情绪全部碾碎,最终只为他们留下了难以企及的绝望和空洞的双眸。
然而,这样千年难遇的天才,本该成为阑干阁的镇阁之宝,成为所有人抬头仰望的存在,最终却选择了自废武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若非院长相保,他绝无可能活着离开王城。
程峰的这种做法让阁内许多人咬碎了后槽牙,巴不得上去将程峰抽筋扒骨,方才解恨。
他有着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际遇与天赋,有着这上天给予的绝伦,有着他们幻想中无垠光彩的未来……偏生却丝毫不懂得珍惜,还当着所有人的面将这些尽数毁掉。
梁晁即是因为这件事情,彻底恨上了程峰,只觉得程峰能有今日这下场,纯粹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上一篇:综武:女侠别怕,我是好人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