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海 第58节
在西太后的授意下,安德海指挥戏班子排演了几场淫戏,如“盘丝洞”、“翠屏山”、“双摇会”、“海潮珠”等。这几出戏,把
那些男女之情演得淋漓尽致,淫词浪语不堪人耳,打情骂俏不能人目。有时候,安德海在梨园里一泡就是大半天,他和那些男女戏子们插科打诨,有时候,他还穿上戏装,唱上两段,惹得人们捧腹大笑。
每隔三五大,西太后便硬拉着东太后慈安一同看戏,尤其是那几出淫戏,西太后看得津津有味,她随戏曲情节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按捺心口,躁动不安。西太后的思春之情全写在了脸上,连一点儿她也不去掩这。东太后在一旁看了,心中十分不快。东太后乃端庄、娴静之人,她哪里能接受这般调情之语,她只觉得耳根发热,心跳胸闷。她觉得陪西太后看戏简直是活受罪,但碍于情面,又不得不陪。
安德海在梨园里也学会了几段低俗的戏文,他坐在西太后的身后,小声地跟着哼几句,偶而让西太后听见了,西太后回过头来用赞赏的目光鼓励他唱下去。居然安德海也能唱上一段,那些淫词浪语,什么“妹妹的小脚嫩如藕,哥哥揣在怀里头,揉也不敢搓也不是,羞得妹妹心发抖”。从安德海的嘴里吐出这样的低俗的戏文,西太后听来别有一番韵味,她笑吟吟的,满面春风。
东太后回转身子看了安德海一眼,他发现东太后的眼神里流露出明显的不满的情绪,他可不在乎东太后想什么,只要能讨得西太后的欢心,就不愁他小安子的好日子。安德海越唱声音越大,引得嫔妃们一起向他张望,安德海只觉得十分风光,得意洋洋。一时间,戏台上的戏子们的表演无人在意,而戏台下却热热闹闹。西太后见人们都向自己的心腹太监投来奇异的目光,竟不知羞耻地叫了一声:
“小安子。”
“奴才在,主子有何吩咐?”
“小安子,去,到后台换上戏装,客串几段,让哀家高兴高兴。”
“扎——”
安德海故意把声音拖得老长老长,以显示自己的得意情绪。
不一会儿,浓妆重抹的安德海登场了,他客串一个风流女店主,他把那风骚女店主的媚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逗得台下众嫔妃和宫女们捧腹大笑,西太后更是前仰后合,笑出了眼泪,笑得直叫肚子疼。就在人们开心大笑的时候,安德海在台上看得清清楚楚,东太后的眉头一直是皱着的,她的脸上也一丝笑容也没有。安德海在得意之时,脸上掠过一丝不易被人觉察的冷笑。
“哼,东太后,你不欣赏我,我小安子眼里也没你这个主子,咱们比试一下,看谁斗过谁。”
这日,西太后津津有味地向荣禄描述着那些淫戏中的唱词,荣禄只是默默地听着,他并不多说一句话。这几个月的秘密交往,荣禄一直处在被动的地位,他从来就没有主动提出过入宫,每次都是西太后派安德海来找他,将他偷偷摸摸地带进宫,风流快活了一阵子,再由安德海将他秘密送出宫。每次进储秀宫,荣禄都有点提心吊胆的,所以,他的情绪并不是处在十分亢进的状态之中。即使是和西太后做爱时,也有些拘谨,有时甚至令西太后失望。他与西太后之间早已隔了一层厚厚的屏障,那张可怕的屏障隔断了往日的情怀。这一点,西太后也十分清楚、明白,只不过她不愿直言罢了。她的身边只有两个男人,一个是无用的安德海,一个是荣禄,幸好西太后与荣禄早年有情,不然他们两个人都不愿保持这种不尴不尬的局面,有时令人太难堪了。每次苟合以后,荣禄都是坐在床边一言不发,西太后也提不起来精神。
这会儿,两个人又陷入了这种尴尬的境界之中。荣禄扫了西太后一眼,他好像觉得有点对不起身边这个自己曾经挚爱的女人似的,他用温暖的大手抚摸着西太后的脸颊,低声地说:
“我不能天天来陪你,以后如果太寂寞,就去听听戏。你不是说小安子串戏很逗人吗,那就多让他去串戏,也好解个闷儿。”
西太后鼻子一酸,竟落了几滴眼泪,荣禄轻轻为她抹去了泪水。
“兰儿,我该走了,时间长了,容易引起宫女们的猜疑。”
“不怕,她们的嘴巴全都很严,没有一个敢乱嚼舌头根的,再说,有小安子把门望风,什么事儿也不会有。”
其实,储秀宫的宫女们,尤其是那几个侍寝宫女,心里都非常明白荣禄早已是西太后的情人,只不过她们不愿拿自己性命开玩笑罢了,人人都是心照不宣。荣禄又呆了一会儿便走了。荣禄走了以后,西太后顿时觉得这宫殿里冷冷清清的,十分孤独,她突然想起了刚才荣禄说的那句话:
“多让小安子串串戏,也好解个闷儿。”
西太后脱口而出:
“小安子。”
不见小安子应声,西太后显示一脸的不高兴,她又提高了嗓门:
“小安子,死到哪里去了!”
一个心腹宫女轻轻地走了上来,
“主子忘了,安公公送荣大人去了。”
“哦。”
西太后竟然把这事儿给忘了,她只好耐心地等安德海回来。
不一会儿,安德海便匆匆赶了回来,西太后连忙叫住他:
“小安子,去通知一声戏班子,明儿个唱‘盘丝洞’那出戏,你串戏。这一回你可要多唱几段,我就爱看你那扮像,一个大男人扮起戏来,像个女人似的,唇红齿白,模样可俏了。”
安德海一见西太后如此捧自己,便多少也掂得出自己在西太后心中的份量。于是,他觉得报复东太后慈安的机会到了。他故意挤出几滴眼泪来,装作十分委屈的样子说:
“主子有所不知,不是奴才不想让主子开心取乐,也不是奴才不敢登台,而是奴才实在是很怕东太后那眼神。东太后每次见到奴才登台时,总是一丝笑容也没有,有时还紧锁眉头。”
“有这等事儿?”
西太后好像也发觉每次看戏时,东太后的神情有些忧惚,好像心不在焉。她没有细想过东太后为何不开心,今天被安德海这么一说,她还真悟些什么出来,她觉得安德海的话有些道理。
“难道,难道东太后对自己心怀不满,又不便直言?”
想到这里,西太后有些沉不住气了,她忿忿地说:
“那边竟敢这样对待我的人,打狗还要看主人哩!我偏要让你登场串戏,今天,我倒要看个究竟,咱俩谁畏谁。”
安德海见自己的激将法已奏效,不由得心花怒放。他今天要费一番功夫,捧得全场人大笑,单是气气那个不欣赏自己的东太后慈安。安德海精心装扮了一番,模样十分俏丽,他自己对着镜子照了又照,自我感觉十分良好。
果然,安德海一登台亮相,即爆发了一阵掌声。原来,西太后为了证实安德海的话是否属实,她故意拍了几掌,她这一拍,湖里糊涂的众嫔妃和宫女们也跟着瞎凑热闹,掌声四起,乐得安德海越唱越有劲。他把戏剧演出推向了高潮,众人个个目不转睛地入了迷。
西太后今天是元心看戏,有心看人,她的眼神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东太后的脸上。她看得分分明明,整整两个时辰的戏剧演出,东太后一丝笑容也没露。西太后心中十分不快,她闹不明白东太后为何这么讨厌小安子,她就没想到东太后不悦不是因为安德海串戏,而是因为每次看戏,不是“盘丝洞”,就是“双摇会”
这些不堪入目的淫戏。东太后乃名门闺秀,受到良好的道德伦理教育,过去她哪里接触过这些下三烂的玩意儿,如今西太后公然在宫中允许这些淫戏上演,而且还百看不厌,东太后的心里十分反感。她每次来陪西太后看戏,都十分不自在,所以只能是呆呆地坐着,一言不发,一丝笑容也没有。
回到储秀宫,西太后大发雷霆。宫女们当然不知道西太后为何发火,她们一个个都尽量躲得远远的,以免自己成为西太后的出气筒。唯独安德海不怕,他要借此良机再添油加醋,把火苗煽得再旺一些。
“主子,都是你为人太忠厚,一向宽容大度才助长了她的威风。主子还记得上次坤宁宫的姑娘来请主子过去吃荔枝的事吗?”
被安德海这一提,西太后倒记起来了。还是几个月前,荣禄那次来储秀宫私会西太后时,坤宁宫来了个宫女,说东太后请自己过去吃荔枝。当时,荣禄吓得钻到了床底下,急得西太后大吼一声,喝退了那宫女,后来自己也没过去。她早已把这事儿给忘了。今天安德海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她不得不掂量掂量了。
“小安子,从何说起这小事?”
“主子,吃荔枝虽是小事,可小事不小,主子想想看:荔枝乃广西总督进贡之物,由内务府收下,为何几篓荔枝都送到了那边,我们这里连一个荔枝核也没见着。这不明摆着吗?”
西太后已是气上加气,是呀,内务府竟如此大胆,把几篓鲜荔枝全送到了坤宁宫,这不明摆着吗?这是他们竟敢高看东太后一眼,把西太后摆在了她的后面,岂有此理!
安德海见火候差不多了,又过来熄火:
“主子,小不忍则乱大谋,如今那边虽有些过分,但她从不过问朝政,更不干预主子您的主张、措施,依奴才之见,还是忍了吧。这忍一忍,人们都看得清清楚楚,大家在交口称赞主子您的美德,主子您是以仁取得人心。”
西太后被安德海又说得息了怒,她也不再提及这件事了。两宫太后相安无事,表面上亲亲热热,实际上西太后时刻在算计东太后,而东太后则蒙在鼓里,浑然不知,她对西太后连一点提防之心也没有。
自从两宫太后垂帘后,恭亲王作为议政王,经常在宫中出出入入,有时他也到后宫来坐坐,陪两位皇嫂叙叙家常,一来二往,这一家人显得亲近多了。恭亲王奕昕有个女儿,即大格格,这几年已经出落成一个婷婷玉立的小姑娘,虽然只有十来岁,但她非常懂事,说话温柔,举止大方,深得东太后的喜爱。西太后也不讨厌这个侄女,她们一商量,干脆收大格格为干女儿,封她为公主。这下恭亲王受宠若惊,女儿摇身一变成了公主,他不敢怠慢,连忙把大格格送进宫来。
大格格进了宫,一切仪制服色,与丽太妃所出的大公主一样。可是她还没有个封号,总不能直称大公主吧,东太后慈安想了好一会儿,她征求意见似的说:
“妹妹认为‘固伦’两字如何?”
西太后心里另有打算,她认为东太后所拟“固伦公主”其意当然不错,但不是自己所拟的,为了表示自己对大公主的宠爱,她决定亲拟封号。于是,西太后开口道:
“姐姐所拟封号是不是有些太凝重了,姐姐认为“荣寿”二字怎么样?如果姐姐没什么意见的话,就叫‘荣寿公主’好了。”
西太后根本不容东太后辩说,就将恭亲王的女儿定做“荣寿公主”。东太后也没说什么,但她心里多少有些不快活。
荣寿公主进了宫,西太后当然不会让她常来储秀宫玩,她怕万一荣寿公主撞见荣禄,所以荣寿公主去坤宁宫的时间多一点。
再加上小皇上爱到坤宁宫玩,这两个孩子在一起玩耍,很快就混
得厮熟。两个孩子一起喊东太后皇额娘,乐得东太后笑眯眯的。
这天,东太后见风和日丽的,便带着两个孩子去储秀宫玩一会儿。安德海站在宫门口正看见东太后的凤銮朝这个方向走来,后面还跟着顶龙銮,那肯定是小皇上坐的,最后面是一顶十分华丽的八人大轿,安德海知道那是恭亲王的女儿,两宫太后的干女儿——荣寿公主的轿子,他连忙下跪,迎进了皇太后一行三人。
“母后皇太后吉祥,皇上吉祥,公主吉祥。”
“你主子在干什么?我们来不会打搅她吧。”
“怎么会呢,主子正念着你们呢。”
安德海把三个人引到了储秀宫东暖阁,西太后款款地走了过来。她先摸了摸儿子的头,又拉了拉荣寿公主的手,以表示对两个孩子的喜爱。安德海立在一边,随时准备干些杂事儿。宫女端上了几盘点心,两个孩子都说吃的饱饱的,什么点心也吃不下。
西太后猛然想起昨天母亲托人带进了几斤松籽,那松籽炒得又脆又香,可好吃了,她便吩咐安德海将松籽端上来。安德海端来了松籽,小皇上载淳先给荣寿公主抓了一把,然后自己也抓了一些吃起来。
“好香。”
“好香。”
两个孩子异口同声。这松籽,他们以前也吃过,但没有姥姥炒的好吃。两个孩子不约而同地向东太后的嘴里塞去。
“皇额娘,你尝尝,真香。”
“对,皇上说的对,皇额娘快吃嘛。”
两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劝东太后尝尝松籽,这幕情景,西太后和安德海全看在了眼里,西太后的脸色白一阵,青一阵,煞是吓人。她是真的很伤心,若说荣寿公主和东太后亲近,西太后尚不大恼火,可皇上是自己怀胎十月,痛苦分娩所生的儿子,这儿子不把自己的亲额娘放在眼里,却把东太后放在第一位,怎能不叫西太后生气。她刚想发作,一转脸看见安德海在向她使眼色,暗示她且忍一忍,西太后强咽了这口气。
吃完松籽,两个孩子闹着到外面去玩一会儿,西太后心头正有气,不想见到两个孩子,便说了句:
“去吧,玩一会儿就回来。”
两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像小鸟一样飞了出去。东太后与西太后随便叙些家常话以打发时光。她们刚喝完参汤,只见荣寿公主哭着从外面走了进来,东太后忙问:
“怎么了?”
“回皇额娘,女儿一不小心,踩死了个蝴蝶。那蝴蝶说来也怪,趴在花草上一动也不动,我想伸手去摘一朵花,谁知那蝴蝶飞了下来,正落在我的脚前,我一个趄越,跨了一小步便踩到了蝴蝶的身上。”
“瞧你像林黛玉一样,心肠这么软,这事也值得一哭。”
被东太后这一劝,荣寿公主破涕为笑,这一笑,乐得小皇上直刮她的鼻梁:
“羞不羞,又哭又笑,好羞哟。”
荣寿公主气得直跺脚,她想抓住小皇上出出气,谁知小皇上一躲,躲进了东太后的怀里,荣寿公主马上跑到东太后的面前,两个孩子在东太后的怀里乱作一团。西太后刚刚放晴的脸,这会儿又“晴转多云至阴”了。东太后并未留意西太后情绪上的变化,而安德海一个细节不落地全看在了眼里。又玩耍了一会儿,东太后便带着两个孩子告辞了。
东太后一离开储秀宫,西太后就走进了寝宫,懒洋洋地半倚半躺在软榻上。她是真有些伤心,虽然两个孩子也规规矩矩地叫她“皇额娘”,但从来不和她亲近,更不会倒在自己的怀里乱作
一团。西太后不是检点一下自己,为何两个孩于都不和她亲近,而是怨恨两个孩子都不懂事。正在这时,安德海进来了,他先捧上一杯茶,继而献媚似的说:
“主子,你可别生皇上和公主的气,他们不过是十来岁的孩子,早晚皇上会明白主子您才是他的亲人。天下的儿子都爱娘,怕只怕……”
“怕什么,我就讨厌你只说半截话,不爽快,吞吞吐吐的,活像个娘们。”
“奴才不敢说,怕惹主子不开心。”
“说,再不说,就赏你几个大嘴巴。”
“扎,主子可觉得,东太后今儿个来这里,是向主子您示威来了,她的意思是告诉主子您:‘别看现在你把持朝政,等将来皇上亲政后,皇子不跟你亲近,甚至根本就不会听你的话。”’
“不会吧,那边人挺敦厚的。”
“主子怎么忘了一句谚语:‘虎心隔毛皮,人心隔肚皮’,她装出一副温和、敦厚样,无非是想争取更多的人心,这叫‘高手’。奴才怕只怕她这一手能使皇上对她敬重得五体投地,到那时还有主子您的日子吗?”
安德海一席话说得西太后越想越气,她对东太后一直就有戒备之心。早年,咸丰在世时,咸丰就对这个皇后尊敬倍至,她是正,自己是庶,虽然有一度咸丰宠爱自己以至怀上孩子,生下载淳,可西太后感到咸丰从来就没敬重过自己。往事如烟,这些不愉快的记忆早就忘到脑后了,如今安德海这么一提,不由得西太后不沉思一下了。
那些男女之情演得淋漓尽致,淫词浪语不堪人耳,打情骂俏不能人目。有时候,安德海在梨园里一泡就是大半天,他和那些男女戏子们插科打诨,有时候,他还穿上戏装,唱上两段,惹得人们捧腹大笑。
每隔三五大,西太后便硬拉着东太后慈安一同看戏,尤其是那几出淫戏,西太后看得津津有味,她随戏曲情节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按捺心口,躁动不安。西太后的思春之情全写在了脸上,连一点儿她也不去掩这。东太后在一旁看了,心中十分不快。东太后乃端庄、娴静之人,她哪里能接受这般调情之语,她只觉得耳根发热,心跳胸闷。她觉得陪西太后看戏简直是活受罪,但碍于情面,又不得不陪。
安德海在梨园里也学会了几段低俗的戏文,他坐在西太后的身后,小声地跟着哼几句,偶而让西太后听见了,西太后回过头来用赞赏的目光鼓励他唱下去。居然安德海也能唱上一段,那些淫词浪语,什么“妹妹的小脚嫩如藕,哥哥揣在怀里头,揉也不敢搓也不是,羞得妹妹心发抖”。从安德海的嘴里吐出这样的低俗的戏文,西太后听来别有一番韵味,她笑吟吟的,满面春风。
东太后回转身子看了安德海一眼,他发现东太后的眼神里流露出明显的不满的情绪,他可不在乎东太后想什么,只要能讨得西太后的欢心,就不愁他小安子的好日子。安德海越唱声音越大,引得嫔妃们一起向他张望,安德海只觉得十分风光,得意洋洋。一时间,戏台上的戏子们的表演无人在意,而戏台下却热热闹闹。西太后见人们都向自己的心腹太监投来奇异的目光,竟不知羞耻地叫了一声:
“小安子。”
“奴才在,主子有何吩咐?”
“小安子,去,到后台换上戏装,客串几段,让哀家高兴高兴。”
“扎——”
安德海故意把声音拖得老长老长,以显示自己的得意情绪。
不一会儿,浓妆重抹的安德海登场了,他客串一个风流女店主,他把那风骚女店主的媚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逗得台下众嫔妃和宫女们捧腹大笑,西太后更是前仰后合,笑出了眼泪,笑得直叫肚子疼。就在人们开心大笑的时候,安德海在台上看得清清楚楚,东太后的眉头一直是皱着的,她的脸上也一丝笑容也没有。安德海在得意之时,脸上掠过一丝不易被人觉察的冷笑。
“哼,东太后,你不欣赏我,我小安子眼里也没你这个主子,咱们比试一下,看谁斗过谁。”
这日,西太后津津有味地向荣禄描述着那些淫戏中的唱词,荣禄只是默默地听着,他并不多说一句话。这几个月的秘密交往,荣禄一直处在被动的地位,他从来就没有主动提出过入宫,每次都是西太后派安德海来找他,将他偷偷摸摸地带进宫,风流快活了一阵子,再由安德海将他秘密送出宫。每次进储秀宫,荣禄都有点提心吊胆的,所以,他的情绪并不是处在十分亢进的状态之中。即使是和西太后做爱时,也有些拘谨,有时甚至令西太后失望。他与西太后之间早已隔了一层厚厚的屏障,那张可怕的屏障隔断了往日的情怀。这一点,西太后也十分清楚、明白,只不过她不愿直言罢了。她的身边只有两个男人,一个是无用的安德海,一个是荣禄,幸好西太后与荣禄早年有情,不然他们两个人都不愿保持这种不尴不尬的局面,有时令人太难堪了。每次苟合以后,荣禄都是坐在床边一言不发,西太后也提不起来精神。
这会儿,两个人又陷入了这种尴尬的境界之中。荣禄扫了西太后一眼,他好像觉得有点对不起身边这个自己曾经挚爱的女人似的,他用温暖的大手抚摸着西太后的脸颊,低声地说:
“我不能天天来陪你,以后如果太寂寞,就去听听戏。你不是说小安子串戏很逗人吗,那就多让他去串戏,也好解个闷儿。”
西太后鼻子一酸,竟落了几滴眼泪,荣禄轻轻为她抹去了泪水。
“兰儿,我该走了,时间长了,容易引起宫女们的猜疑。”
“不怕,她们的嘴巴全都很严,没有一个敢乱嚼舌头根的,再说,有小安子把门望风,什么事儿也不会有。”
其实,储秀宫的宫女们,尤其是那几个侍寝宫女,心里都非常明白荣禄早已是西太后的情人,只不过她们不愿拿自己性命开玩笑罢了,人人都是心照不宣。荣禄又呆了一会儿便走了。荣禄走了以后,西太后顿时觉得这宫殿里冷冷清清的,十分孤独,她突然想起了刚才荣禄说的那句话:
“多让小安子串串戏,也好解个闷儿。”
西太后脱口而出:
“小安子。”
不见小安子应声,西太后显示一脸的不高兴,她又提高了嗓门:
“小安子,死到哪里去了!”
一个心腹宫女轻轻地走了上来,
“主子忘了,安公公送荣大人去了。”
“哦。”
西太后竟然把这事儿给忘了,她只好耐心地等安德海回来。
不一会儿,安德海便匆匆赶了回来,西太后连忙叫住他:
“小安子,去通知一声戏班子,明儿个唱‘盘丝洞’那出戏,你串戏。这一回你可要多唱几段,我就爱看你那扮像,一个大男人扮起戏来,像个女人似的,唇红齿白,模样可俏了。”
安德海一见西太后如此捧自己,便多少也掂得出自己在西太后心中的份量。于是,他觉得报复东太后慈安的机会到了。他故意挤出几滴眼泪来,装作十分委屈的样子说:
“主子有所不知,不是奴才不想让主子开心取乐,也不是奴才不敢登台,而是奴才实在是很怕东太后那眼神。东太后每次见到奴才登台时,总是一丝笑容也没有,有时还紧锁眉头。”
“有这等事儿?”
西太后好像也发觉每次看戏时,东太后的神情有些忧惚,好像心不在焉。她没有细想过东太后为何不开心,今天被安德海这么一说,她还真悟些什么出来,她觉得安德海的话有些道理。
“难道,难道东太后对自己心怀不满,又不便直言?”
想到这里,西太后有些沉不住气了,她忿忿地说:
“那边竟敢这样对待我的人,打狗还要看主人哩!我偏要让你登场串戏,今天,我倒要看个究竟,咱俩谁畏谁。”
安德海见自己的激将法已奏效,不由得心花怒放。他今天要费一番功夫,捧得全场人大笑,单是气气那个不欣赏自己的东太后慈安。安德海精心装扮了一番,模样十分俏丽,他自己对着镜子照了又照,自我感觉十分良好。
果然,安德海一登台亮相,即爆发了一阵掌声。原来,西太后为了证实安德海的话是否属实,她故意拍了几掌,她这一拍,湖里糊涂的众嫔妃和宫女们也跟着瞎凑热闹,掌声四起,乐得安德海越唱越有劲。他把戏剧演出推向了高潮,众人个个目不转睛地入了迷。
西太后今天是元心看戏,有心看人,她的眼神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东太后的脸上。她看得分分明明,整整两个时辰的戏剧演出,东太后一丝笑容也没露。西太后心中十分不快,她闹不明白东太后为何这么讨厌小安子,她就没想到东太后不悦不是因为安德海串戏,而是因为每次看戏,不是“盘丝洞”,就是“双摇会”
这些不堪入目的淫戏。东太后乃名门闺秀,受到良好的道德伦理教育,过去她哪里接触过这些下三烂的玩意儿,如今西太后公然在宫中允许这些淫戏上演,而且还百看不厌,东太后的心里十分反感。她每次来陪西太后看戏,都十分不自在,所以只能是呆呆地坐着,一言不发,一丝笑容也没有。
回到储秀宫,西太后大发雷霆。宫女们当然不知道西太后为何发火,她们一个个都尽量躲得远远的,以免自己成为西太后的出气筒。唯独安德海不怕,他要借此良机再添油加醋,把火苗煽得再旺一些。
“主子,都是你为人太忠厚,一向宽容大度才助长了她的威风。主子还记得上次坤宁宫的姑娘来请主子过去吃荔枝的事吗?”
被安德海这一提,西太后倒记起来了。还是几个月前,荣禄那次来储秀宫私会西太后时,坤宁宫来了个宫女,说东太后请自己过去吃荔枝。当时,荣禄吓得钻到了床底下,急得西太后大吼一声,喝退了那宫女,后来自己也没过去。她早已把这事儿给忘了。今天安德海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她不得不掂量掂量了。
“小安子,从何说起这小事?”
“主子,吃荔枝虽是小事,可小事不小,主子想想看:荔枝乃广西总督进贡之物,由内务府收下,为何几篓荔枝都送到了那边,我们这里连一个荔枝核也没见着。这不明摆着吗?”
西太后已是气上加气,是呀,内务府竟如此大胆,把几篓鲜荔枝全送到了坤宁宫,这不明摆着吗?这是他们竟敢高看东太后一眼,把西太后摆在了她的后面,岂有此理!
安德海见火候差不多了,又过来熄火:
“主子,小不忍则乱大谋,如今那边虽有些过分,但她从不过问朝政,更不干预主子您的主张、措施,依奴才之见,还是忍了吧。这忍一忍,人们都看得清清楚楚,大家在交口称赞主子您的美德,主子您是以仁取得人心。”
西太后被安德海又说得息了怒,她也不再提及这件事了。两宫太后相安无事,表面上亲亲热热,实际上西太后时刻在算计东太后,而东太后则蒙在鼓里,浑然不知,她对西太后连一点提防之心也没有。
自从两宫太后垂帘后,恭亲王作为议政王,经常在宫中出出入入,有时他也到后宫来坐坐,陪两位皇嫂叙叙家常,一来二往,这一家人显得亲近多了。恭亲王奕昕有个女儿,即大格格,这几年已经出落成一个婷婷玉立的小姑娘,虽然只有十来岁,但她非常懂事,说话温柔,举止大方,深得东太后的喜爱。西太后也不讨厌这个侄女,她们一商量,干脆收大格格为干女儿,封她为公主。这下恭亲王受宠若惊,女儿摇身一变成了公主,他不敢怠慢,连忙把大格格送进宫来。
大格格进了宫,一切仪制服色,与丽太妃所出的大公主一样。可是她还没有个封号,总不能直称大公主吧,东太后慈安想了好一会儿,她征求意见似的说:
“妹妹认为‘固伦’两字如何?”
西太后心里另有打算,她认为东太后所拟“固伦公主”其意当然不错,但不是自己所拟的,为了表示自己对大公主的宠爱,她决定亲拟封号。于是,西太后开口道:
“姐姐所拟封号是不是有些太凝重了,姐姐认为“荣寿”二字怎么样?如果姐姐没什么意见的话,就叫‘荣寿公主’好了。”
西太后根本不容东太后辩说,就将恭亲王的女儿定做“荣寿公主”。东太后也没说什么,但她心里多少有些不快活。
荣寿公主进了宫,西太后当然不会让她常来储秀宫玩,她怕万一荣寿公主撞见荣禄,所以荣寿公主去坤宁宫的时间多一点。
再加上小皇上爱到坤宁宫玩,这两个孩子在一起玩耍,很快就混
得厮熟。两个孩子一起喊东太后皇额娘,乐得东太后笑眯眯的。
这天,东太后见风和日丽的,便带着两个孩子去储秀宫玩一会儿。安德海站在宫门口正看见东太后的凤銮朝这个方向走来,后面还跟着顶龙銮,那肯定是小皇上坐的,最后面是一顶十分华丽的八人大轿,安德海知道那是恭亲王的女儿,两宫太后的干女儿——荣寿公主的轿子,他连忙下跪,迎进了皇太后一行三人。
“母后皇太后吉祥,皇上吉祥,公主吉祥。”
“你主子在干什么?我们来不会打搅她吧。”
“怎么会呢,主子正念着你们呢。”
安德海把三个人引到了储秀宫东暖阁,西太后款款地走了过来。她先摸了摸儿子的头,又拉了拉荣寿公主的手,以表示对两个孩子的喜爱。安德海立在一边,随时准备干些杂事儿。宫女端上了几盘点心,两个孩子都说吃的饱饱的,什么点心也吃不下。
西太后猛然想起昨天母亲托人带进了几斤松籽,那松籽炒得又脆又香,可好吃了,她便吩咐安德海将松籽端上来。安德海端来了松籽,小皇上载淳先给荣寿公主抓了一把,然后自己也抓了一些吃起来。
“好香。”
“好香。”
两个孩子异口同声。这松籽,他们以前也吃过,但没有姥姥炒的好吃。两个孩子不约而同地向东太后的嘴里塞去。
“皇额娘,你尝尝,真香。”
“对,皇上说的对,皇额娘快吃嘛。”
两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劝东太后尝尝松籽,这幕情景,西太后和安德海全看在了眼里,西太后的脸色白一阵,青一阵,煞是吓人。她是真的很伤心,若说荣寿公主和东太后亲近,西太后尚不大恼火,可皇上是自己怀胎十月,痛苦分娩所生的儿子,这儿子不把自己的亲额娘放在眼里,却把东太后放在第一位,怎能不叫西太后生气。她刚想发作,一转脸看见安德海在向她使眼色,暗示她且忍一忍,西太后强咽了这口气。
吃完松籽,两个孩子闹着到外面去玩一会儿,西太后心头正有气,不想见到两个孩子,便说了句:
“去吧,玩一会儿就回来。”
两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像小鸟一样飞了出去。东太后与西太后随便叙些家常话以打发时光。她们刚喝完参汤,只见荣寿公主哭着从外面走了进来,东太后忙问:
“怎么了?”
“回皇额娘,女儿一不小心,踩死了个蝴蝶。那蝴蝶说来也怪,趴在花草上一动也不动,我想伸手去摘一朵花,谁知那蝴蝶飞了下来,正落在我的脚前,我一个趄越,跨了一小步便踩到了蝴蝶的身上。”
“瞧你像林黛玉一样,心肠这么软,这事也值得一哭。”
被东太后这一劝,荣寿公主破涕为笑,这一笑,乐得小皇上直刮她的鼻梁:
“羞不羞,又哭又笑,好羞哟。”
荣寿公主气得直跺脚,她想抓住小皇上出出气,谁知小皇上一躲,躲进了东太后的怀里,荣寿公主马上跑到东太后的面前,两个孩子在东太后的怀里乱作一团。西太后刚刚放晴的脸,这会儿又“晴转多云至阴”了。东太后并未留意西太后情绪上的变化,而安德海一个细节不落地全看在了眼里。又玩耍了一会儿,东太后便带着两个孩子告辞了。
东太后一离开储秀宫,西太后就走进了寝宫,懒洋洋地半倚半躺在软榻上。她是真有些伤心,虽然两个孩子也规规矩矩地叫她“皇额娘”,但从来不和她亲近,更不会倒在自己的怀里乱作
一团。西太后不是检点一下自己,为何两个孩于都不和她亲近,而是怨恨两个孩子都不懂事。正在这时,安德海进来了,他先捧上一杯茶,继而献媚似的说:
“主子,你可别生皇上和公主的气,他们不过是十来岁的孩子,早晚皇上会明白主子您才是他的亲人。天下的儿子都爱娘,怕只怕……”
“怕什么,我就讨厌你只说半截话,不爽快,吞吞吐吐的,活像个娘们。”
“奴才不敢说,怕惹主子不开心。”
“说,再不说,就赏你几个大嘴巴。”
“扎,主子可觉得,东太后今儿个来这里,是向主子您示威来了,她的意思是告诉主子您:‘别看现在你把持朝政,等将来皇上亲政后,皇子不跟你亲近,甚至根本就不会听你的话。”’
“不会吧,那边人挺敦厚的。”
“主子怎么忘了一句谚语:‘虎心隔毛皮,人心隔肚皮’,她装出一副温和、敦厚样,无非是想争取更多的人心,这叫‘高手’。奴才怕只怕她这一手能使皇上对她敬重得五体投地,到那时还有主子您的日子吗?”
安德海一席话说得西太后越想越气,她对东太后一直就有戒备之心。早年,咸丰在世时,咸丰就对这个皇后尊敬倍至,她是正,自己是庶,虽然有一度咸丰宠爱自己以至怀上孩子,生下载淳,可西太后感到咸丰从来就没敬重过自己。往事如烟,这些不愉快的记忆早就忘到脑后了,如今安德海这么一提,不由得西太后不沉思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