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海 第72节
安德海一见弟弟横卧在地上,不禁心底抽了一口冷气。
“主子,我弟弟怎么了?”
“哦,他刚才突然说头晕,我刚想上前去扶住他,只见他直扑在地,气已断矣。”
安德洋为何一弯腰便断了气?原来西太后见情势紧急,便拿出了珍藏多年的毒药丸,放在床底下。这种毒药效力极大,只要人冷不妨地猛吸一大口,便在几秒钟以内气绝身亡,无可医救。
安德海上前摸了摸安德洋的心脏,确实已经停止了跳动,他忍不住哭了起来:
“德洋啊,是哥哥害了你,哥对不起你。”
西太后此时也真有点伤心,她与这个小情夫正浓情蜜意,难舍难分之际,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来,她不得已害了小情夫,心里多少有点不忍。她抹了一把眼泪:
“小安子,事已至此,只怪他没福气,命相不合,还不快处理掉,等老六来收尸吗?”
安德海强忍住悲痛,他也十分清楚,必须快刀斩乱麻,把弟弟的尸首处理掉,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恭亲王奕沂看见弟弟的尸首。已经死了一个人,他小安子可不愿意把命再搭上了。安德海便自己亲自动手,把弟弟的尸首大卸八块,分别装在几只马桶里,让人抬着送到宫里的茅坑里去。
宫里很讲究卫生,坐马桶拉大便叫上“官房”,拉完以后,便立刻由太监抬往宫里专门挖的大粪坑里。这大粪坑上面用大青
石板盖着,平日一点儿臭气也不会出来,每逢到了十冬腊月天,趁大雪天没风没火的,运往宫外。每年彻底挖一次粪坑,所以,平日里宫里哪个妃子养的小猫、小狗死后,也都是抛在粪坑里,到了年底,死猫、死狗的尸体早就烂掉了。
此时,安德海让太监们抬着弟弟的零碎尸首,就像平日里抛小猫、小狗一样,把它们全抛在粪坑里。
一路上,安德海的泪水一直在眼中噙着,可他不敢哭出声,他生怕引起别人的怀疑。尽管几个小太监抬着马桶,觉得不对劲,平时西太后拉大便,也没一下子拉三大马桶,可没有一个人敢问,他们还想留着小命多活几年哩。
“安公公,哪儿去啊?”
真是冤家路窄,越是怕见,越能碰上。安德海正匆匆忙忙走向大粪坑,路上正巧,遇上恭亲王一行人。安德海生怕恭亲王令人打开马桶盖,一紧张,小腿肚子抽了筋:
“哎哟,我的妈哟,疼死我了。”
安德海疼得直叫,恭亲王哈哈大笑了起来:
“安公公,小心呀,腿疼不要紧,就怕心疼,哈……哈……
哈……”
安德海又是用手抚,又是蹬腿,总算好了,他给恭亲王请了个双腿安:
“恭王爷吉祥,奴才送官房呢。”
“哦,你没看见有条野狗吗?可别让它跑了。”
“回王爷,奴才不曾看见,听说王爷正奉旨搜宫,不知这马桶可属搜查之列?”
安德海微弱打了点精神,他壮着胆问了这么一句。他知道越是掩掩遮遮的,恭亲王越怀疑,还不如大大方方说这么一句,想来恭亲王也不会看马桶,这令人作呕的物什,谁愿意看它。
“算了,马桶里除了尿屎,难道还有野狗不成?”
阿弥陀佛,弟弟的碎尸顺利地全倒进了大粪坑里,青石板一压,谁也不会再去打开它。
恭亲王站在储秀宫门中,他明明看见西太后站在院子里,便故意大声说了句:
“这储秀宫不搜了,野狗不会跑到这儿来的。就是来过这儿,咱们这么多人吵吵闹闹的,早该把它吓跑了。”
西太后迎了出来,她皮笑肉不笑地说:
“老六,还是搜搜吧,省得人家说你办事不认真。”
“皇嫂,你是何等精明之人,怎会让一只野狗窜进你的院子。”
西太后气得脸色发白,她在心里骂道:
“鬼子六,你不让我快乐,咱们走着瞧。”
搜宫虽没抓住西太后的什么把柄,但却把她给锁住了。西太后对恭亲王奕沂又恨又怕,恨的是他兴风作浪,把自己百爱不够的小情夫给间接地杀了,使这个年轻的寡妇又陷入极端的孤独之中;怕的是万一事情露馅,无法向群臣交代,恐怕十几年来的血汗全要付之东流。为了一个小情夫,西太后还不舍得把来之不易的权力和地位拱手相让。好危险哟,西太后与恭亲王的矛盾又加深了一层。
安德海为了讨好西太后,搭上了亲兄弟的性命,他万般悔恨,后悔自己当初太多嘴,把弟弟之美貌说了出来,使得风骚女人西太后紧逼不放;恨的是恭亲王逼人太甚,若不是他搜什么宫,西太后也不会下毒手,将弟弟弄死。安德海把兄弟之死归咎于恭亲王,他发誓与奕沂势不两立。
第五章 离间两宫专横跋扈 九、酒楼遭辱
安德海带着老婆出入酒楼,顶头撞上四个大人物,他们的一席话差得安德海哭了大半天。righ
安德洋之死,安德海把全部责任归咎于恭亲王,他恨奕沂已到了恨之入骨的程度,可是他又奈何不了恭亲王。而恭亲王也掂量过,他深知小安子在西太后心中的份量,一时间,两个人互相忌恨,又互相提防着,暂时处于旗鼓相当的状态之中。
近些年来,安德海因讨得西太后的欢心,时常得到赏赐,又加上上次丧母大发横财,安德海盖了安宅,娶了老婆,又纳了小妾,一时间,好威风。每逢其他宫女、太监侍寝时,安德海便可以回家,和老婆马大奶奶团聚。他们吃饱了没事儿干便泡戏园子,或有时也不在家里吃饭,而是带着老婆上酒楼,风光风光。
安德海出外总喜欢带老婆马小玉,一则因为他的老婆长得也确实俊俏,带出去以显示安德海有艳福。二来马小玉乃唱戏的出身,她耐不住在家的寂寞,时常缠着丈夫带她出去,见识见识。
这天,安德海带着老婆马大奶奶到了什刹海东南的一个大酒楼——天福酒楼,两口子想出来换换口味,吃点海鲜。他们随行者多达十几人。安家的家丁,个个和他的主子一个德性,欺软怕硬,阿谀逢迎主子,打击、排挤弱小者,真不愧是安德海一手调教出来的奴才。
天福酒楼的大老板是安德海的同乡,他对这个正得势的同乡安德海另眼相待。安德海在这酒楼点菜不用掏现钱,只须记个账就可以了,往往是一个月结一次账。
恭亲王奕沂的恭王府就在什刹海附近,安德海以前也去过恭
王府,不过,安德海觉得在天福酒楼碰面的可能性极小,天下之大,怎么可能这么巧?再说恭王府里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这酒楼菜肴的味道比王爷府的厨子做的菜味道差远了。所以,安德海常来这天福酒楼尝海鲜,可从来没遇到过恭亲王。
老婆马小玉闹着要吃海虾,安德海不仅满足了老婆的要求,他还亲自给马小玉挑海虾吃。也许是十几年来,安德海一直当奴才,伺候人是一种习惯吧,他对马小玉也表现出百般的耐心。
再说,恭亲王听别人说起过,安德海常带老婆来这天福酒楼吃海鲜,于是恭亲王便买通了一个酒楼的小伙计,并要求小伙计及时通报到王爷府安德海出入酒楼的情况。这天,恭亲王正在王府招待远道而来的几位客人。这几位客人是曾国藩、左宗棠、丁宝桢。
曾国藩在这几个人中年纪最大,人们号称他为“曾侯爷”,因为前些年曾国藩平剿太平军有功,被朝廷加封为侯爵。这个曾国藩老奸巨猾,官场经验十足。他在恭亲王面前反倒称臣,因为尽管从年纪上讲,恭亲王比他要小足足20岁,但年轻的奕沂毕竟是当今圣上的亲叔叔,是王爷,“九千岁”,所以,在恭王府,老谋深算的曾国藩显得毕恭毕敬。
左宗棠现任陕西总督,丁宝桢任山东巡抚。这左、丁二人,都有些直率,特别是左宗棠说话不会拐弯抹角,他以勇敢、善战、直率而闻名遐迩。
他们四个人尽管性格不同,但私交却很好,互相取长助短,相处起来十分融洽。前些天,正巧曾国藩、左宗棠、丁宝桢在京城相遇,恭亲王邀他们到府中一聚,以叙别后离情。
心直口快的左宗棠开口便问曾国藩:
“曾侯爷,听说有人瞅准了你那个缺,暗中和你较劲呢,有这回事吗?”
左宗棠指的是李鸿章暗中与曾国藩比高低。曾国藩当年带领湘军剿捻有功,被加封为侯爵,而李鸿章的淮军在安庆、南京一带平判太平军也立了大功,却被封为伯爵,比曾国藩低一级。对此,李鸿章心中总是不服气。上次安德海丧母,李鸿章借此机会大出丧礼,单白银就送了两万五千两,安德海十分满意,并回京后在西太后面前替李鸿章说了不少好话。安德海暗中许李鸿章由伯爵上升为侯爵,不过一时尚未兑现罢了。
安德海与李鸿章的私下交易无人不知,左宗棠呆在陕西就听说了这件事,所以他一见曾国藩就直截了当地问起了这件事。曾国藩在安德海丧母之时,分文不花,他眼里根本就没放下这个太监。曾国藩凭自己马上立了战功,取悦于朝廷,连西太后也很看重他,他曾侯爷没把小安子当个人物来看待。他对于李鸿章走小安子的路线,企图求个什么爵位,甚是反感,但不便直接表露自己的心迹,便委婉地说:
“左大人这是开什么玩笑啊,老夫凭对朝廷的一颗赤诚之心,效忠朝廷。朝廷对老夫很是错爱,给老夫加了爵位,老夫将终生效忠于皇上,不枉皇上的厚爱。至于他人荣升之事,盖与老夫无关。”
左宗棠一听,就明白曾国藩不愿公开和李鸿章翻脸,这正说明了曾国藩的老谋深算。山东巡抚丁宝极为人正直,疾恶如仇,他虽是个小小的巡抚,但很有主见,有正义感,也很有顶天立地的魄力。去年,安德海丧母,中原一带的总督、巡抚、知府、知县皆纷纷送了厚礼,唯独山东巡抚丁宝桢不买小安子的账。他早就听人说,小安子是西太后的大红人,连小皇上、恭亲王也让他三分。丁宝桢偏不信这个邪,一个小小的太监,能有这么大的能耐?丁宝桢不服气,难道一个奴才竟比朝廷的命官还有权?丁宝桢也十分看不惯李鸿章巴结一个太监的无耻行径,所以他站在左宗棠的一边:
“曾侯爷,一些人妄想通过走老奴才的路子给自己捞个一官
半爵的,恐怕西太后也不会那么轻而易举地就答应了。你老在马上立下了赫赫战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比钱铺的路坚实多了。”
恭亲王一言不发,他在察言观色,他发现虽然这三位客人的性格迥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看不起李鸿章,唾弃安德海。几杯酒下肚后,几个人都有点兴奋。就在这时,恭王府的一位太监贴在恭亲王的耳边说了几句什么,恭亲王答道:
“告诉他先回酒楼,稳住小安子再说。”
太监转身走了,恭亲王有点兴奋地说:
“诸位,今天本王带你们去看看热闹,天福酒楼里正上演着一出好戏哩。安德海和他的老婆正亲亲热热,你情我爱呢,走,看看去。”
太监娶媳妇,尽管过去也有过,但人们总认为此事有悖人道,就是太监娶了媳妇,也往往是藏在家里,不让老婆见人,以免惹人笑话。而小安子有恃无恐,不但娶了个年轻、貌美的戏子,而且还双双对对,在公开场合出出入入,实在是令人瞠目,甚至到了难以接受的程度。
于是,在恭亲王的率领下,几个已有三分醉意的大人们便来到了天福酒楼。
天福酒楼的大老板认得恭亲王,他一见王爷驾临小楼,不胜荣幸,高声道:
“王爷驾到,小的给王爷请安了。”
“免……
恭亲王手一摆,示意众人免礼。恭亲王约莫三十五六岁的模样,他气宇轩昂,目光炯炯有神,举止潇洒,给人以威严、孤傲的感觉。
安德海在楼上听得清清楚楚,自己的死对头到了,真是冤家路窄,不愿意见的人越要见。恭亲王带领请王直奔楼上雅座,安德海知道再也装不下去了,他只好施礼:
“王爷吉祥,奴才给王爷请安。”
恭亲王瞥了一眼小安子,他哈哈大笑:
“噢,是小安子,这么有雅兴,带老婆出来吃饭了。”
安德海不好说什么,他立在一边等候恭亲王发话。恭亲王手一挥:
“小安子,快吃饭呀,瞧,菜都凉了。”
“庶。”
安德海平日在宫里很放肆,因为西太后就在跟前,有什么言差语错的,也有西太后给他撑腰哪。可今天不同,今天没人给他撑腰了,而且,今天是带着老婆出来的,他还不愿意让老婆跟着受气,他更不愿意让老婆眼巴巴地看着他出丑。
“咦,小安子,怎么这么寒碜,只要了八盘子小菜?安大总管,请老婆吃饭,可要让人家吃饱。”
恭亲王借着酒劲,他冲着小安子嚷开了。安德海心平气和地答道:
“回王爷的话,奴才和贱内已吃饱了,请王爷慢用,奴才先行一步。”
恭亲王一伸手,拦去了安德海的去路:
“咦,这说什么呀,本王和几位大人才来呀,来,来,来,把夫人也叫过来,大家再喝几杯。”
出于无奈,安德海只好把老婆带到这边来,几个人围坐在八仙桌旁。只见伙计忙个不停,摆上了一大桌子菜,有:炒肚丝、溜鱼片、爆鸡丁、清水虾、红烧排骨、冰糖蹄子、炖牛肉、烧鲫鱼、莲王羹、酸辣汤、清蒸乳鸽、烤乳猪,还有四个大火锅。只见众人你一筷,我一筷,吃得好快活。
安德海夫妻不知恭亲王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他们不敢大吃大嚼,只是象征似的张了几下嘴巴。恭亲王一扭头,瞧见
马大奶奶并未动筷,便殷勤地夹了一条肥肥的炸鸡腿放在马大奶奶的面前:
“吃,吃呀,吃得壮壮的,明年好给小安子生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
“哈哈哈哈……”
人群里爆发了一阵笑声。
天大的笑话!让太监的老婆生儿子,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主子,我弟弟怎么了?”
“哦,他刚才突然说头晕,我刚想上前去扶住他,只见他直扑在地,气已断矣。”
安德洋为何一弯腰便断了气?原来西太后见情势紧急,便拿出了珍藏多年的毒药丸,放在床底下。这种毒药效力极大,只要人冷不妨地猛吸一大口,便在几秒钟以内气绝身亡,无可医救。
安德海上前摸了摸安德洋的心脏,确实已经停止了跳动,他忍不住哭了起来:
“德洋啊,是哥哥害了你,哥对不起你。”
西太后此时也真有点伤心,她与这个小情夫正浓情蜜意,难舍难分之际,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来,她不得已害了小情夫,心里多少有点不忍。她抹了一把眼泪:
“小安子,事已至此,只怪他没福气,命相不合,还不快处理掉,等老六来收尸吗?”
安德海强忍住悲痛,他也十分清楚,必须快刀斩乱麻,把弟弟的尸首处理掉,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恭亲王奕沂看见弟弟的尸首。已经死了一个人,他小安子可不愿意把命再搭上了。安德海便自己亲自动手,把弟弟的尸首大卸八块,分别装在几只马桶里,让人抬着送到宫里的茅坑里去。
宫里很讲究卫生,坐马桶拉大便叫上“官房”,拉完以后,便立刻由太监抬往宫里专门挖的大粪坑里。这大粪坑上面用大青
石板盖着,平日一点儿臭气也不会出来,每逢到了十冬腊月天,趁大雪天没风没火的,运往宫外。每年彻底挖一次粪坑,所以,平日里宫里哪个妃子养的小猫、小狗死后,也都是抛在粪坑里,到了年底,死猫、死狗的尸体早就烂掉了。
此时,安德海让太监们抬着弟弟的零碎尸首,就像平日里抛小猫、小狗一样,把它们全抛在粪坑里。
一路上,安德海的泪水一直在眼中噙着,可他不敢哭出声,他生怕引起别人的怀疑。尽管几个小太监抬着马桶,觉得不对劲,平时西太后拉大便,也没一下子拉三大马桶,可没有一个人敢问,他们还想留着小命多活几年哩。
“安公公,哪儿去啊?”
真是冤家路窄,越是怕见,越能碰上。安德海正匆匆忙忙走向大粪坑,路上正巧,遇上恭亲王一行人。安德海生怕恭亲王令人打开马桶盖,一紧张,小腿肚子抽了筋:
“哎哟,我的妈哟,疼死我了。”
安德海疼得直叫,恭亲王哈哈大笑了起来:
“安公公,小心呀,腿疼不要紧,就怕心疼,哈……哈……
哈……”
安德海又是用手抚,又是蹬腿,总算好了,他给恭亲王请了个双腿安:
“恭王爷吉祥,奴才送官房呢。”
“哦,你没看见有条野狗吗?可别让它跑了。”
“回王爷,奴才不曾看见,听说王爷正奉旨搜宫,不知这马桶可属搜查之列?”
安德海微弱打了点精神,他壮着胆问了这么一句。他知道越是掩掩遮遮的,恭亲王越怀疑,还不如大大方方说这么一句,想来恭亲王也不会看马桶,这令人作呕的物什,谁愿意看它。
“算了,马桶里除了尿屎,难道还有野狗不成?”
阿弥陀佛,弟弟的碎尸顺利地全倒进了大粪坑里,青石板一压,谁也不会再去打开它。
恭亲王站在储秀宫门中,他明明看见西太后站在院子里,便故意大声说了句:
“这储秀宫不搜了,野狗不会跑到这儿来的。就是来过这儿,咱们这么多人吵吵闹闹的,早该把它吓跑了。”
西太后迎了出来,她皮笑肉不笑地说:
“老六,还是搜搜吧,省得人家说你办事不认真。”
“皇嫂,你是何等精明之人,怎会让一只野狗窜进你的院子。”
西太后气得脸色发白,她在心里骂道:
“鬼子六,你不让我快乐,咱们走着瞧。”
搜宫虽没抓住西太后的什么把柄,但却把她给锁住了。西太后对恭亲王奕沂又恨又怕,恨的是他兴风作浪,把自己百爱不够的小情夫给间接地杀了,使这个年轻的寡妇又陷入极端的孤独之中;怕的是万一事情露馅,无法向群臣交代,恐怕十几年来的血汗全要付之东流。为了一个小情夫,西太后还不舍得把来之不易的权力和地位拱手相让。好危险哟,西太后与恭亲王的矛盾又加深了一层。
安德海为了讨好西太后,搭上了亲兄弟的性命,他万般悔恨,后悔自己当初太多嘴,把弟弟之美貌说了出来,使得风骚女人西太后紧逼不放;恨的是恭亲王逼人太甚,若不是他搜什么宫,西太后也不会下毒手,将弟弟弄死。安德海把兄弟之死归咎于恭亲王,他发誓与奕沂势不两立。
第五章 离间两宫专横跋扈 九、酒楼遭辱
安德海带着老婆出入酒楼,顶头撞上四个大人物,他们的一席话差得安德海哭了大半天。righ
安德洋之死,安德海把全部责任归咎于恭亲王,他恨奕沂已到了恨之入骨的程度,可是他又奈何不了恭亲王。而恭亲王也掂量过,他深知小安子在西太后心中的份量,一时间,两个人互相忌恨,又互相提防着,暂时处于旗鼓相当的状态之中。
近些年来,安德海因讨得西太后的欢心,时常得到赏赐,又加上上次丧母大发横财,安德海盖了安宅,娶了老婆,又纳了小妾,一时间,好威风。每逢其他宫女、太监侍寝时,安德海便可以回家,和老婆马大奶奶团聚。他们吃饱了没事儿干便泡戏园子,或有时也不在家里吃饭,而是带着老婆上酒楼,风光风光。
安德海出外总喜欢带老婆马小玉,一则因为他的老婆长得也确实俊俏,带出去以显示安德海有艳福。二来马小玉乃唱戏的出身,她耐不住在家的寂寞,时常缠着丈夫带她出去,见识见识。
这天,安德海带着老婆马大奶奶到了什刹海东南的一个大酒楼——天福酒楼,两口子想出来换换口味,吃点海鲜。他们随行者多达十几人。安家的家丁,个个和他的主子一个德性,欺软怕硬,阿谀逢迎主子,打击、排挤弱小者,真不愧是安德海一手调教出来的奴才。
天福酒楼的大老板是安德海的同乡,他对这个正得势的同乡安德海另眼相待。安德海在这酒楼点菜不用掏现钱,只须记个账就可以了,往往是一个月结一次账。
恭亲王奕沂的恭王府就在什刹海附近,安德海以前也去过恭
王府,不过,安德海觉得在天福酒楼碰面的可能性极小,天下之大,怎么可能这么巧?再说恭王府里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这酒楼菜肴的味道比王爷府的厨子做的菜味道差远了。所以,安德海常来这天福酒楼尝海鲜,可从来没遇到过恭亲王。
老婆马小玉闹着要吃海虾,安德海不仅满足了老婆的要求,他还亲自给马小玉挑海虾吃。也许是十几年来,安德海一直当奴才,伺候人是一种习惯吧,他对马小玉也表现出百般的耐心。
再说,恭亲王听别人说起过,安德海常带老婆来这天福酒楼吃海鲜,于是恭亲王便买通了一个酒楼的小伙计,并要求小伙计及时通报到王爷府安德海出入酒楼的情况。这天,恭亲王正在王府招待远道而来的几位客人。这几位客人是曾国藩、左宗棠、丁宝桢。
曾国藩在这几个人中年纪最大,人们号称他为“曾侯爷”,因为前些年曾国藩平剿太平军有功,被朝廷加封为侯爵。这个曾国藩老奸巨猾,官场经验十足。他在恭亲王面前反倒称臣,因为尽管从年纪上讲,恭亲王比他要小足足20岁,但年轻的奕沂毕竟是当今圣上的亲叔叔,是王爷,“九千岁”,所以,在恭王府,老谋深算的曾国藩显得毕恭毕敬。
左宗棠现任陕西总督,丁宝桢任山东巡抚。这左、丁二人,都有些直率,特别是左宗棠说话不会拐弯抹角,他以勇敢、善战、直率而闻名遐迩。
他们四个人尽管性格不同,但私交却很好,互相取长助短,相处起来十分融洽。前些天,正巧曾国藩、左宗棠、丁宝桢在京城相遇,恭亲王邀他们到府中一聚,以叙别后离情。
心直口快的左宗棠开口便问曾国藩:
“曾侯爷,听说有人瞅准了你那个缺,暗中和你较劲呢,有这回事吗?”
左宗棠指的是李鸿章暗中与曾国藩比高低。曾国藩当年带领湘军剿捻有功,被加封为侯爵,而李鸿章的淮军在安庆、南京一带平判太平军也立了大功,却被封为伯爵,比曾国藩低一级。对此,李鸿章心中总是不服气。上次安德海丧母,李鸿章借此机会大出丧礼,单白银就送了两万五千两,安德海十分满意,并回京后在西太后面前替李鸿章说了不少好话。安德海暗中许李鸿章由伯爵上升为侯爵,不过一时尚未兑现罢了。
安德海与李鸿章的私下交易无人不知,左宗棠呆在陕西就听说了这件事,所以他一见曾国藩就直截了当地问起了这件事。曾国藩在安德海丧母之时,分文不花,他眼里根本就没放下这个太监。曾国藩凭自己马上立了战功,取悦于朝廷,连西太后也很看重他,他曾侯爷没把小安子当个人物来看待。他对于李鸿章走小安子的路线,企图求个什么爵位,甚是反感,但不便直接表露自己的心迹,便委婉地说:
“左大人这是开什么玩笑啊,老夫凭对朝廷的一颗赤诚之心,效忠朝廷。朝廷对老夫很是错爱,给老夫加了爵位,老夫将终生效忠于皇上,不枉皇上的厚爱。至于他人荣升之事,盖与老夫无关。”
左宗棠一听,就明白曾国藩不愿公开和李鸿章翻脸,这正说明了曾国藩的老谋深算。山东巡抚丁宝极为人正直,疾恶如仇,他虽是个小小的巡抚,但很有主见,有正义感,也很有顶天立地的魄力。去年,安德海丧母,中原一带的总督、巡抚、知府、知县皆纷纷送了厚礼,唯独山东巡抚丁宝桢不买小安子的账。他早就听人说,小安子是西太后的大红人,连小皇上、恭亲王也让他三分。丁宝桢偏不信这个邪,一个小小的太监,能有这么大的能耐?丁宝桢不服气,难道一个奴才竟比朝廷的命官还有权?丁宝桢也十分看不惯李鸿章巴结一个太监的无耻行径,所以他站在左宗棠的一边:
“曾侯爷,一些人妄想通过走老奴才的路子给自己捞个一官
半爵的,恐怕西太后也不会那么轻而易举地就答应了。你老在马上立下了赫赫战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比钱铺的路坚实多了。”
恭亲王一言不发,他在察言观色,他发现虽然这三位客人的性格迥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看不起李鸿章,唾弃安德海。几杯酒下肚后,几个人都有点兴奋。就在这时,恭王府的一位太监贴在恭亲王的耳边说了几句什么,恭亲王答道:
“告诉他先回酒楼,稳住小安子再说。”
太监转身走了,恭亲王有点兴奋地说:
“诸位,今天本王带你们去看看热闹,天福酒楼里正上演着一出好戏哩。安德海和他的老婆正亲亲热热,你情我爱呢,走,看看去。”
太监娶媳妇,尽管过去也有过,但人们总认为此事有悖人道,就是太监娶了媳妇,也往往是藏在家里,不让老婆见人,以免惹人笑话。而小安子有恃无恐,不但娶了个年轻、貌美的戏子,而且还双双对对,在公开场合出出入入,实在是令人瞠目,甚至到了难以接受的程度。
于是,在恭亲王的率领下,几个已有三分醉意的大人们便来到了天福酒楼。
天福酒楼的大老板认得恭亲王,他一见王爷驾临小楼,不胜荣幸,高声道:
“王爷驾到,小的给王爷请安了。”
“免……
恭亲王手一摆,示意众人免礼。恭亲王约莫三十五六岁的模样,他气宇轩昂,目光炯炯有神,举止潇洒,给人以威严、孤傲的感觉。
安德海在楼上听得清清楚楚,自己的死对头到了,真是冤家路窄,不愿意见的人越要见。恭亲王带领请王直奔楼上雅座,安德海知道再也装不下去了,他只好施礼:
“王爷吉祥,奴才给王爷请安。”
恭亲王瞥了一眼小安子,他哈哈大笑:
“噢,是小安子,这么有雅兴,带老婆出来吃饭了。”
安德海不好说什么,他立在一边等候恭亲王发话。恭亲王手一挥:
“小安子,快吃饭呀,瞧,菜都凉了。”
“庶。”
安德海平日在宫里很放肆,因为西太后就在跟前,有什么言差语错的,也有西太后给他撑腰哪。可今天不同,今天没人给他撑腰了,而且,今天是带着老婆出来的,他还不愿意让老婆跟着受气,他更不愿意让老婆眼巴巴地看着他出丑。
“咦,小安子,怎么这么寒碜,只要了八盘子小菜?安大总管,请老婆吃饭,可要让人家吃饱。”
恭亲王借着酒劲,他冲着小安子嚷开了。安德海心平气和地答道:
“回王爷的话,奴才和贱内已吃饱了,请王爷慢用,奴才先行一步。”
恭亲王一伸手,拦去了安德海的去路:
“咦,这说什么呀,本王和几位大人才来呀,来,来,来,把夫人也叫过来,大家再喝几杯。”
出于无奈,安德海只好把老婆带到这边来,几个人围坐在八仙桌旁。只见伙计忙个不停,摆上了一大桌子菜,有:炒肚丝、溜鱼片、爆鸡丁、清水虾、红烧排骨、冰糖蹄子、炖牛肉、烧鲫鱼、莲王羹、酸辣汤、清蒸乳鸽、烤乳猪,还有四个大火锅。只见众人你一筷,我一筷,吃得好快活。
安德海夫妻不知恭亲王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他们不敢大吃大嚼,只是象征似的张了几下嘴巴。恭亲王一扭头,瞧见
马大奶奶并未动筷,便殷勤地夹了一条肥肥的炸鸡腿放在马大奶奶的面前:
“吃,吃呀,吃得壮壮的,明年好给小安子生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
“哈哈哈哈……”
人群里爆发了一阵笑声。
天大的笑话!让太监的老婆生儿子,简直是天大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