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海 第73节
安德海气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但他又不好发作,毕竟拿他开心的是九千岁王爷。小安子此时无人撑腰,他知道不可与恭亲王硬斗,所以,只好咽了这口气。
这时,左宗棠也帮腔了:
“是呀,安公公,生了儿子可别忘了让我喝上一杯,等你儿子过周岁时,我一定送他一个大银项圈。”
不苟言笑的曾国藩也笑了,他笑恭亲王与左宗棠拿小安子开心,也笑小安子生气时的模样,那白皙的脸上就像人用刀刮过一般,煞是惨白,时而又像死猪肝那样涨得通红。
“好了,好了,别打趣了,老公生儿子,不是骂他是个王八吗?”
本来,曾国藩是打算平息事端,当个和事佬的,谁知这“王八”二字刺痛了安德海的心,他紧捏拳头,只觉得血直往头上冲,他怒不可遏了。
“放什么狗屁!”
这句话既一出口,可不得了,山东巡抚丁宝桢接了过来:
“狗奴才才能放狗屁!你一个太监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污辱朝廷命宫,你活腻了。”
安德海一看,是小小的山东巡抚,况且上次丧母之时,中原几个省的大小官员几乎都送了丧礼,唯独丁宝桢没来,安德海的心里正窝着火呢。今天丁宝桢竟敢口出妄言,反唇相讥安德海,安德海哪里受得了,他不顾一切地大叫一声:
“来人哪!”
语未落音,只见十几个安宅的家丁蜂拥而上,把恭亲王、曾国藩、左宗棠、丁宝桢四个人团团围住。恭亲王乃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当今皇上的皇叔,他何尝受过这污辱,安德海这不顾后果的一句“来人哪”竟激怒了这位铁帽子王爷,他大吼一声:
“怎么,狗胆包天的奴才,你还敢动本王一根汗毛吗?你恫吓朝廷命官该当何罪!”
安德海自知有些过头了,但他又不好转弯,便狠狠地捶了一下八仙桌。也真巧,他正捶在一个汤盆里,顿时鸡汤四处飞溅。
丁宝桢以为安德海要采取行动,便一个飞脚把八仙桌踢了个朝天仰,只见酒杯、碟子、碗、酒壶四处乱迸,鸡鸭鱼肉满地皆是。
安德海火了,他一把揪住丁宝桢的衣领要论理。恭亲王是一个飞腿,踢开了安德海:
“大胆奴才,找死啊,还敢抓朝廷命官。来人!拉出去斩了!”
恭亲王一声令下,闻讯赶来的侍卫们纷纷跳上去,两个侍卫一把扭住安德海的胳膊,这就往外拉。
曾国藩一看:
“呀,不好!事情要闹大了。”
他赶紧出来做和事佬:
“王爷息怒!王爷息怒!看在安公公多年尽心尽力伺候圣母皇太后的份上,且饶他这一回吧!”
曾国藩又走到安德海的面前,鼓足勇气,“啪,啪”着实地赏了安德海两个大嘴巴:
“安公公,还不赶快给王爷认个错,今天冲撞了王爷,是你的不对,快认个错吧!”
安德海偷偷地瞅了恭亲王一眼,只见恭亲王脸色十分难看,
安德海心里明白,这一回王爷是真的动了怒了。安德海不是个笨人,他虽然有西太后作靠山,但此时主子不在面前,万一王爷动怒杀了小安子。事后再禀报太后,太后即使很生气,也奈何不得恭亲王,毕竟是奴才小安子顶撞了王爷。
安德海知道拿个鸡蛋碰石头是自找苦吃,他不得不低下头来,扑通一声跪在恭亲王的面前:
“王爷饶命!小安子不知天高地厚,冲撞了王爷,还望王爷息怒!”
恭亲王虽然十分恨小安子,但他也慑于西太后的威力,暂时还不敢杀小安子。他权衡了一下利弊后,大吼一声:
“滚,以后不要让我看到你这条狗!”
安德海抖抖地爬了起来,拉着老婆马小玉的手赶快溜了。
众人望着安德海灰溜溜逃跑的背影,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恭亲王仍心中有气,他忿忿地说:
“安德海这个狗奴才,仗着西太后宠他,挑拨离间,专横跋扈,可恶至极。有一天,我非宰了他不可!”
左宗棠附合着说:
“王爷所言极是,像这种小人就得给他点颜色看看。这等奴才固然可恶,但更可恶、可恨的是竟还有一些厚颜无耻之徒巴结他、逢迎他。倘若有一天,他犯在我的手上,我定叫他人头落地,死无全尸。这等太监留他干嘛!”
左宗棠的一席话已表明了左与奕沂是站在一起的,甚至他比奕沂还要恨小安子。
丁宝桢笑道:
“曾侯爷,要是有一天小安子犯在你的手上,你如何处置他呢?”
曾国藩已是年过半百之人,但他的脑子反应并不迟钝,他也知道今天在酒楼上充当和事佬,替安德海向恭亲王求情,已引起他们几个人的大大不满,便圆滑地答道: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倘若安公公触了国法,老朽虽儒,仍要以国法绳之。但不知若安公公犯到老弟的手上,老弟该如何处置?”
老奸巨猾的曾国藩居然将了丁宝桢一军。只见丁宝桢马上作答:
“若是这狗奴才到了山东境内为非作歹,我丁宝桢定立即捉拿他,格杀勿论,以清君侧!”
恭亲王一听这话,心中大喜,他暗自想道:
“好一个刚烈性子的丁宝桢,你疾恶如仇,又敢作敢为,做事利索,说不定有朝一日,本王还要靠你除掉小安子。”
恭亲王此时不便过于明显地表露自己的态度,他爽朗地一笑:
“来,来,来,喝酒,吃菜,大家难得一聚,别因为那个狗奴才,扫了咱大家的兴。几位大人皆海量,来,本工带头干了这一杯,大家可不准屈量。小二,拿酒来。”
且不表恭亲王与曾国藩、左宗棠、丁宝桢如何豪饮,但说安德海在酒楼遭辱后的一段戏。
安德海与恭亲王早已结下深仇,这今天遭辱,不过是个火山的喷发口罢了。这位特殊的人物,自从十几岁入宫,到今天已十几年过去了,他一直在走上坡路。早年取信于咸丰皇帝,咸丰这个人生性温和,他很少训斥太监。小安子那时也是尽心尽力地伺候那位万岁爷,他得到的都是夸奖。后来,结识了兰贵人,他一手将兰贵人捧起来,由兰贵人到懿妃、贵妃、皇太后。
西太后靠小安子发的家,又是靠小安子暗中相助,一路拼杀,避过了惊涛骇浪,取得辛西政变的胜利,登上皇太后的宝座,实现垂帘听政的政治美梦。再后来,小安子逐渐变成了她的宠监及情人,西太后这十几年来,很少指责安德海,更没骂过
他。
今天,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而且还当着马小玉的面,竟被恭亲王等人好好奚落了一通。安德海哪里受得了这等气,他越想越气,气得他到了家以后,一个人反锁在书房里,放声大哭。那哭声,就是在前院的大门外都能听得见。
安德海哭了一阵,一想又伤心起来,又放声大哭一阵。就是去年他娘死时,几个月前弟弟安德洋死时,他也没这么伤心地哀嚎过。他的叔叔安邦杰不知事情的原委,也不好劝什么,以为侄儿是想亲娘了。也真巧,今天是安德海的生日,人过生日总想起亲娘恩情,放声大哭以悼母亲也是人之常情。
安邦杰趴在书房门前细听了一下,不对呀,哪有哀悼母亲悲痛之时又骂又叫的:
“你们叫我安公公丢丑,我小安子叫你死的不明不白,谁和我小安子过不去,我小安子会加倍偿还谁的。妈的,欺负老子!
打狗还得看主人哪!”
“不对,一定是安德海和谁发生磨擦了,而且还是很激烈的斗争,否则,他不会如此之盛怒。”
安邦杰悄悄地找来了马小玉,他问侄媳妇:
“小玉,刚才你们俩口子在酒楼吃饭,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德海如此大怒,快告诉我。”
马大奶奶看着叔公,眼泪一个劲地往下落,她也很生气。一个黄花大闺女嫁给了不中用的老公,明明不能生孩子(就是马小玉与管家黄石魁能生孩子,打死她,她也不敢生),偏偏让人家当笑料,口口声声祝自己明年生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这不摆明是讥笑她马小玉跟人有私情吗?
不过,马小玉虽然很生气,但她并不十分难过。事实上,马小玉背着丈夫与管家有句搭,别人笑丈夫安德海是个“王八”,这一点也不错。事实上,安德海早就当上了“王八”。
马小玉装模作样地哭着、诉说着。安邦杰总算听明白了,刚才侄儿在天福酒楼遭人辱骂,而且这种辱骂比打他一顿还难受。
“德海,开门呀,不要哭伤了身子。”
安邦杰在书房门外,轻轻地劝慰侄儿。安邦杰是打心眼里疼爱这个侄子,不管安德海是何等作恶之人,做叔叔的,永远能原谅他的过错,这大概是至亲天性吧。
安德海硬是不开门,仍是一个劲地放声痛哭。安邦杰火了:
“德海,开门,有话慢慢说。哭什么!安家的好男儿不流泪。”
这话还真见效了。安德海收住了哭声,他给叔叔开了门。一见安邦杰,安德海像个孩子似的,又哭了起来。
“叔叔,这今天的事儿太让人咽不下去了。”
安邦杰抚摸着安德海的头发,安慰侄儿:
“德海,小玉全告诉我了。今天的事儿的确让人难以忍受,士可杀不可辱,这鬼子六欺人太甚。”
安德海平日逢迎西太后,讨得主子的一点欢心,别是这种污辱,就是失去人格尊严的事儿他也做过。不过,他不觉得那是一种污辱,他只觉得拍马逢迎西太后是他的专长,他的能耐,是一种骄傲。
这条西太后面前忠实的狗竟也会感到今天受到了人格污辱。
“叔叔,这口气,我咽不下去。侄儿心里苦。”
说着,安德海又落了泪。安邦杰不愧为安德海的高参,他毕竟经历的事情多一点,经验也丰富一些:
“德海,人家是石头,咱是鸡蛋,咱们敢去撞吗?”
“叔叔,那你的意思是,忍了算了。”
“不,不。这样忍下去,以后的鬼子六,甚至其他人还是欺负你,你以后在宫中的地位慢慢就被动摇了。”
安德海正洗耳恭听,安邦杰却不说了,这下,安德海急了:
“叔叔,说呀,往下说呀。”
安邦杰继续说:
“若你要整治他们,必须借助西太后的力量,尤其是鬼子六,他是铁帽子王爷,凭你的力量是治不了他的。”
安德海点了点头,他也觉得叔叔的话很有道理。一个小安子,太监是奴才,奈何不了他王爷。但西太后大权在握,西太后是王爷头上的一块大石头,必须搬起西太后手中的这块大石头来砸王爷,否则的话,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想到这里,安德海又开始征求叔叔安邦杰的意见:
“可是,怎么做才能搬起西太后这块大石头来砸鬼子六呢?”
安邦杰点了点安德海的脑门子:
“这孩子,这么大的人了,还转不过来这个弯。若你实话实说,西太后只能骂你无用,不如夸大一点,把骂你之事说成恭亲王指桑骂槐,骂她西太后的。这样,一定能激起西太后的忿怒,让他们叔嫂去斗吧。”
安邦杰终于说到了要害处,乐得安德海破涕为笑:
“叔叔,人都说‘姜还是老的辣’,这话可一点儿都不假,侄儿就是再跟着你学20年,恐怕也学不到这本事。叔叔,若不是你在我身边,指点迷津,侄儿真不知该怎么对付他们。”
安德海第二天起来,拿过镜子一照,妈呀,昨天太伤心了,眼泡都哭肿了,像个大金鱼泡似的。这样也好,不用装出悲伤的样子了,西太后一见小安子这般模样,一定会问的,等西太后先发问,小安子更好回答。
安德海此时早已把今天应该如何和西太后一问一答的词儿全编好了。他反复在心里默诵几遍,生怕到时候说漏了嘴,反倒惹西太后的疑心。安德海一大早就到了储秀宫,他故意躲在自己的小偏房里不出来,他要瞅准时机,挑起西太后的忿怒,以达到诽谤恭亲王的最佳效果。
这时,左宗棠也帮腔了:
“是呀,安公公,生了儿子可别忘了让我喝上一杯,等你儿子过周岁时,我一定送他一个大银项圈。”
不苟言笑的曾国藩也笑了,他笑恭亲王与左宗棠拿小安子开心,也笑小安子生气时的模样,那白皙的脸上就像人用刀刮过一般,煞是惨白,时而又像死猪肝那样涨得通红。
“好了,好了,别打趣了,老公生儿子,不是骂他是个王八吗?”
本来,曾国藩是打算平息事端,当个和事佬的,谁知这“王八”二字刺痛了安德海的心,他紧捏拳头,只觉得血直往头上冲,他怒不可遏了。
“放什么狗屁!”
这句话既一出口,可不得了,山东巡抚丁宝桢接了过来:
“狗奴才才能放狗屁!你一个太监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污辱朝廷命宫,你活腻了。”
安德海一看,是小小的山东巡抚,况且上次丧母之时,中原几个省的大小官员几乎都送了丧礼,唯独丁宝桢没来,安德海的心里正窝着火呢。今天丁宝桢竟敢口出妄言,反唇相讥安德海,安德海哪里受得了,他不顾一切地大叫一声:
“来人哪!”
语未落音,只见十几个安宅的家丁蜂拥而上,把恭亲王、曾国藩、左宗棠、丁宝桢四个人团团围住。恭亲王乃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当今皇上的皇叔,他何尝受过这污辱,安德海这不顾后果的一句“来人哪”竟激怒了这位铁帽子王爷,他大吼一声:
“怎么,狗胆包天的奴才,你还敢动本王一根汗毛吗?你恫吓朝廷命官该当何罪!”
安德海自知有些过头了,但他又不好转弯,便狠狠地捶了一下八仙桌。也真巧,他正捶在一个汤盆里,顿时鸡汤四处飞溅。
丁宝桢以为安德海要采取行动,便一个飞脚把八仙桌踢了个朝天仰,只见酒杯、碟子、碗、酒壶四处乱迸,鸡鸭鱼肉满地皆是。
安德海火了,他一把揪住丁宝桢的衣领要论理。恭亲王是一个飞腿,踢开了安德海:
“大胆奴才,找死啊,还敢抓朝廷命官。来人!拉出去斩了!”
恭亲王一声令下,闻讯赶来的侍卫们纷纷跳上去,两个侍卫一把扭住安德海的胳膊,这就往外拉。
曾国藩一看:
“呀,不好!事情要闹大了。”
他赶紧出来做和事佬:
“王爷息怒!王爷息怒!看在安公公多年尽心尽力伺候圣母皇太后的份上,且饶他这一回吧!”
曾国藩又走到安德海的面前,鼓足勇气,“啪,啪”着实地赏了安德海两个大嘴巴:
“安公公,还不赶快给王爷认个错,今天冲撞了王爷,是你的不对,快认个错吧!”
安德海偷偷地瞅了恭亲王一眼,只见恭亲王脸色十分难看,
安德海心里明白,这一回王爷是真的动了怒了。安德海不是个笨人,他虽然有西太后作靠山,但此时主子不在面前,万一王爷动怒杀了小安子。事后再禀报太后,太后即使很生气,也奈何不得恭亲王,毕竟是奴才小安子顶撞了王爷。
安德海知道拿个鸡蛋碰石头是自找苦吃,他不得不低下头来,扑通一声跪在恭亲王的面前:
“王爷饶命!小安子不知天高地厚,冲撞了王爷,还望王爷息怒!”
恭亲王虽然十分恨小安子,但他也慑于西太后的威力,暂时还不敢杀小安子。他权衡了一下利弊后,大吼一声:
“滚,以后不要让我看到你这条狗!”
安德海抖抖地爬了起来,拉着老婆马小玉的手赶快溜了。
众人望着安德海灰溜溜逃跑的背影,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恭亲王仍心中有气,他忿忿地说:
“安德海这个狗奴才,仗着西太后宠他,挑拨离间,专横跋扈,可恶至极。有一天,我非宰了他不可!”
左宗棠附合着说:
“王爷所言极是,像这种小人就得给他点颜色看看。这等奴才固然可恶,但更可恶、可恨的是竟还有一些厚颜无耻之徒巴结他、逢迎他。倘若有一天,他犯在我的手上,我定叫他人头落地,死无全尸。这等太监留他干嘛!”
左宗棠的一席话已表明了左与奕沂是站在一起的,甚至他比奕沂还要恨小安子。
丁宝桢笑道:
“曾侯爷,要是有一天小安子犯在你的手上,你如何处置他呢?”
曾国藩已是年过半百之人,但他的脑子反应并不迟钝,他也知道今天在酒楼上充当和事佬,替安德海向恭亲王求情,已引起他们几个人的大大不满,便圆滑地答道: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倘若安公公触了国法,老朽虽儒,仍要以国法绳之。但不知若安公公犯到老弟的手上,老弟该如何处置?”
老奸巨猾的曾国藩居然将了丁宝桢一军。只见丁宝桢马上作答:
“若是这狗奴才到了山东境内为非作歹,我丁宝桢定立即捉拿他,格杀勿论,以清君侧!”
恭亲王一听这话,心中大喜,他暗自想道:
“好一个刚烈性子的丁宝桢,你疾恶如仇,又敢作敢为,做事利索,说不定有朝一日,本王还要靠你除掉小安子。”
恭亲王此时不便过于明显地表露自己的态度,他爽朗地一笑:
“来,来,来,喝酒,吃菜,大家难得一聚,别因为那个狗奴才,扫了咱大家的兴。几位大人皆海量,来,本工带头干了这一杯,大家可不准屈量。小二,拿酒来。”
且不表恭亲王与曾国藩、左宗棠、丁宝桢如何豪饮,但说安德海在酒楼遭辱后的一段戏。
安德海与恭亲王早已结下深仇,这今天遭辱,不过是个火山的喷发口罢了。这位特殊的人物,自从十几岁入宫,到今天已十几年过去了,他一直在走上坡路。早年取信于咸丰皇帝,咸丰这个人生性温和,他很少训斥太监。小安子那时也是尽心尽力地伺候那位万岁爷,他得到的都是夸奖。后来,结识了兰贵人,他一手将兰贵人捧起来,由兰贵人到懿妃、贵妃、皇太后。
西太后靠小安子发的家,又是靠小安子暗中相助,一路拼杀,避过了惊涛骇浪,取得辛西政变的胜利,登上皇太后的宝座,实现垂帘听政的政治美梦。再后来,小安子逐渐变成了她的宠监及情人,西太后这十几年来,很少指责安德海,更没骂过
他。
今天,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而且还当着马小玉的面,竟被恭亲王等人好好奚落了一通。安德海哪里受得了这等气,他越想越气,气得他到了家以后,一个人反锁在书房里,放声大哭。那哭声,就是在前院的大门外都能听得见。
安德海哭了一阵,一想又伤心起来,又放声大哭一阵。就是去年他娘死时,几个月前弟弟安德洋死时,他也没这么伤心地哀嚎过。他的叔叔安邦杰不知事情的原委,也不好劝什么,以为侄儿是想亲娘了。也真巧,今天是安德海的生日,人过生日总想起亲娘恩情,放声大哭以悼母亲也是人之常情。
安邦杰趴在书房门前细听了一下,不对呀,哪有哀悼母亲悲痛之时又骂又叫的:
“你们叫我安公公丢丑,我小安子叫你死的不明不白,谁和我小安子过不去,我小安子会加倍偿还谁的。妈的,欺负老子!
打狗还得看主人哪!”
“不对,一定是安德海和谁发生磨擦了,而且还是很激烈的斗争,否则,他不会如此之盛怒。”
安邦杰悄悄地找来了马小玉,他问侄媳妇:
“小玉,刚才你们俩口子在酒楼吃饭,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德海如此大怒,快告诉我。”
马大奶奶看着叔公,眼泪一个劲地往下落,她也很生气。一个黄花大闺女嫁给了不中用的老公,明明不能生孩子(就是马小玉与管家黄石魁能生孩子,打死她,她也不敢生),偏偏让人家当笑料,口口声声祝自己明年生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这不摆明是讥笑她马小玉跟人有私情吗?
不过,马小玉虽然很生气,但她并不十分难过。事实上,马小玉背着丈夫与管家有句搭,别人笑丈夫安德海是个“王八”,这一点也不错。事实上,安德海早就当上了“王八”。
马小玉装模作样地哭着、诉说着。安邦杰总算听明白了,刚才侄儿在天福酒楼遭人辱骂,而且这种辱骂比打他一顿还难受。
“德海,开门呀,不要哭伤了身子。”
安邦杰在书房门外,轻轻地劝慰侄儿。安邦杰是打心眼里疼爱这个侄子,不管安德海是何等作恶之人,做叔叔的,永远能原谅他的过错,这大概是至亲天性吧。
安德海硬是不开门,仍是一个劲地放声痛哭。安邦杰火了:
“德海,开门,有话慢慢说。哭什么!安家的好男儿不流泪。”
这话还真见效了。安德海收住了哭声,他给叔叔开了门。一见安邦杰,安德海像个孩子似的,又哭了起来。
“叔叔,这今天的事儿太让人咽不下去了。”
安邦杰抚摸着安德海的头发,安慰侄儿:
“德海,小玉全告诉我了。今天的事儿的确让人难以忍受,士可杀不可辱,这鬼子六欺人太甚。”
安德海平日逢迎西太后,讨得主子的一点欢心,别是这种污辱,就是失去人格尊严的事儿他也做过。不过,他不觉得那是一种污辱,他只觉得拍马逢迎西太后是他的专长,他的能耐,是一种骄傲。
这条西太后面前忠实的狗竟也会感到今天受到了人格污辱。
“叔叔,这口气,我咽不下去。侄儿心里苦。”
说着,安德海又落了泪。安邦杰不愧为安德海的高参,他毕竟经历的事情多一点,经验也丰富一些:
“德海,人家是石头,咱是鸡蛋,咱们敢去撞吗?”
“叔叔,那你的意思是,忍了算了。”
“不,不。这样忍下去,以后的鬼子六,甚至其他人还是欺负你,你以后在宫中的地位慢慢就被动摇了。”
安德海正洗耳恭听,安邦杰却不说了,这下,安德海急了:
“叔叔,说呀,往下说呀。”
安邦杰继续说:
“若你要整治他们,必须借助西太后的力量,尤其是鬼子六,他是铁帽子王爷,凭你的力量是治不了他的。”
安德海点了点头,他也觉得叔叔的话很有道理。一个小安子,太监是奴才,奈何不了他王爷。但西太后大权在握,西太后是王爷头上的一块大石头,必须搬起西太后手中的这块大石头来砸王爷,否则的话,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想到这里,安德海又开始征求叔叔安邦杰的意见:
“可是,怎么做才能搬起西太后这块大石头来砸鬼子六呢?”
安邦杰点了点安德海的脑门子:
“这孩子,这么大的人了,还转不过来这个弯。若你实话实说,西太后只能骂你无用,不如夸大一点,把骂你之事说成恭亲王指桑骂槐,骂她西太后的。这样,一定能激起西太后的忿怒,让他们叔嫂去斗吧。”
安邦杰终于说到了要害处,乐得安德海破涕为笑:
“叔叔,人都说‘姜还是老的辣’,这话可一点儿都不假,侄儿就是再跟着你学20年,恐怕也学不到这本事。叔叔,若不是你在我身边,指点迷津,侄儿真不知该怎么对付他们。”
安德海第二天起来,拿过镜子一照,妈呀,昨天太伤心了,眼泡都哭肿了,像个大金鱼泡似的。这样也好,不用装出悲伤的样子了,西太后一见小安子这般模样,一定会问的,等西太后先发问,小安子更好回答。
安德海此时早已把今天应该如何和西太后一问一答的词儿全编好了。他反复在心里默诵几遍,生怕到时候说漏了嘴,反倒惹西太后的疑心。安德海一大早就到了储秀宫,他故意躲在自己的小偏房里不出来,他要瞅准时机,挑起西太后的忿怒,以达到诽谤恭亲王的最佳效果。